沁河重点段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期影响因素分析

2014-04-06 23:49:48
山西水利 2014年11期
关键词:建设期项目区堤防

李 辉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1 工程概况

山西省沁河重点段河道治理工程涉及范围包括长治市沁源县程壁村—闫寨村、临汾市安泽县和川镇—南湾村段、晋城市张峰桥—王家庄桥段等3段。其中,程壁村—闫寨村50.51 km(包括县城段已治理的5.83 km),和川镇—南湾村段49.76 km(包括安泽县城段已治理的4.47 km),张峰桥—王家庄桥段71.2 km,共计171.47 km。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堤防118.73 km、防护工程42.52 km、护滩工程13.28 km、支流入河口防护工程9.37 km、控导工程3处、排水涵洞工程339条等。工程任务主要以新建堤防、堤防加高加固及河道整治工程为重点,提高沁河治理河段防洪工程的抗洪能力。沿线村庄的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两岸堤防为4级;沿线耕地的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设计,两岸堤防为5级。工程总投资4487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59万元,施工期3年。

2 工程建设影响因素

2.1 生态影响

建设期工程对生态影响主要是对植被、土壤结构、水土流失及项目区生物的影响。

植被的影响表现在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对植物的破坏。工程占地48.8 hm2,其中永久占地34.0 hm2,临时占地14.8 hm2,施工使占地范围内的植物全部破坏。永久占地影响可通过对堤防两侧草皮护坡的建设,恢复植被面积4.2 hm2,对工程的生物量损失起到补偿作用;临时占地影响可通过施工地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来恢复生态环境,恢复面积14.8 hm2。

土壤结构的影响表现在地表植被覆盖层稀疏植被,一旦破坏会加速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土壤内有机质分解作用加强,土壤内有机质含量的降低,不利于植被自然恢复和重新栽培其他植物;由于施工破坏和机械挖运使土壤有机质富集过程受阻,一旦破坏难以重新恢复。建设期注意表土剥离与保护,尽量维护土壤现状,使开发和保护土壤相结合,将工程施工对项目区内土壤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水土流失的影响表现在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堆放等造成土壤结构松散,加剧项目区土壤流失。据估算,在不采取水保设施的情况下,整个施工期将可能新增土壤流失量2435.0 t。建设期施工应避开降水期,分段分时施工。遇刮风、下雨天等,应对临时堆土、建筑材料等进行苫盖,临时堆场四周用编织袋土挡护,并布设临时排水沟,施工结束后对工程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可大大降低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量。

项目区生物的影响表现在对湿地植被、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沁河治理工程占地区域内湿地植被主要以阔叶牧草为主,项目受影响的湿地植被也为常见植被。工程占地将不可避免地对开挖区和占压区内的湿地植被产生不利影响,但对区域内湿地植被多样性影响较小。治理工程区内陆生动物以家禽为主,河道两侧养殖场距离堤防工程大于20 m,施工期间,养殖场内家禽受到的影响较小。

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是河床附近施工影响。根据现场查勘,治理段河道内的水生生物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主,基本无鱼类等。施工会使水中SS和含沙量增加,河床附近的施工活动将会改变原有水体的局部环境条件,对浮游生物的生境产生影响,致使浮游生物减少。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因此工程施工对水生生物影响较小。

2.2 环境影响

建设期工程对环境影响主要是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固废环境和敏感目标的影响。

大气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施工扬(粉)尘和车辆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建设期通过配备洒水车,施工场地和车辆行驶路面定时洒水,以减少施工扬(粉)尘;停止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土方作业,施工区临时堆土、物料用防尘网苫盖;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且不得超载,并应苫盖篷布,避免材料(弃渣)等沿途抛洒;施工单位选用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等措施减少影响。采取以上环保措施后,施工扬尘减为无措施情况的50%~70%,降低了扬尘排放量,有效减小了施工扬尘对项目区环境空气的影响。

水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施工生产生活废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对泉域和水源地保护区的影响。建设期在每个工区设置一个2 m3的废水沉淀池处理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就地泼洒降尘;在泉域重点保护区和水源地保护区尽量不设施工生产区,实现零污染物排放。

声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期噪声是居民特别敏感的噪声源之一,根据目前的机械制造水平,只能通过加强施工产噪设备的管理来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固废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土方在弃渣场的堆放。生活垃圾与当地村民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废弃土方运至弃渣场集中堆放,弃渣场设置挡渣墙、排水工程、边坡防护、土地平整等工程措施,渣场边坡进行绿化,妥善处置后不会对外环境产生二次不利影响。

敏感目标的影响表现在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等的影响。本工程涉及晋城市第四批划定六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郭壁村古建筑群和窦庄古建筑群。施工前应征得相关部门的许可,办理相关手续。

2.3 社会影响

建设期工程对社会影响主要是对人群健康、当地交通、农业经济的影响。

人群健康的影响表现在施工扬尘及噪声对沿线村镇居民造成的影响。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采取合适的降尘、降噪措施。

当地交通的影响表现在施工机械和物料运输车辆增多,会增加区域交通流量。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车辆行驶时间及路线,以减缓对当地交通的影响。

农业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工程永久占地会减少当地耕地数量,临时占用耕地施工期间农业耕作停止,造成项目区农业经济损失。建设单位应予以补偿。施工结束后将临时占用耕地归还村民进行复耕。

3 结语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建设单位在严把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应注重工程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从而为共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建设期项目区堤防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陕西水利(2022年5期)2022-07-04 08:21:24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浅谈山地风电场建设期环保治理工作
道安高速公路建设期能耗排放统计监测与分析
上海公路(2017年3期)2017-03-01 07:03:19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达标堤防长度
火电项目建设期税务筹划的切入点探析
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建设期的投资控制实践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新西部(2014年11期)2015-01-04 18: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