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建筑中国性的讨论
——第二届海峡两岸建筑院校学术交流工作坊侧记

2014-04-06 06:02王彦
世界建筑 2014年12期
关键词:传统建筑设计

王彦

一场关于建筑中国性的讨论
——第二届海峡两岸建筑院校学术交流工作坊侧记

王彦

第二届海峡两岸建筑院校学术交流工作坊期间,李祖原先生和关肇邺先生与参加活动的老师同学进行了一场学术交流,分别作了题为“是名建筑”与“重要的是得体,不是豪华与新奇”的演讲,两位大师不同的设计理念和作品表达,也引发了关于当代中国建筑如何与传统结合的讨论。

建筑中国性,李祖原,关肇邺

2013年9月7日-12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华全球建筑学人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建筑院校学术交流工作坊”在北京清华大学成功举办,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的16所建筑院校的师生共约1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工作坊的题目为“北京奥体南区”规划与设计,分析该地块在城市中轴线上的特殊性,进行功能策划、整体控制与节点设计,最终形成具有空间特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两岸的师生通过互相学习、共同工作,对当代北京城市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此期间,李祖原先生和关肇邺先生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对话,两位大师从学术角度诚实、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建筑观,回答了老师同学们的提问。先生们设计思想与风格不尽相同,演讲深入浅出、妙语连珠,对中国建筑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上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之一,在文化上却面临传统与现代如何平衡的困境,当代中国的建筑实践也受到传统价值的消失与地域特征解体的困扰。李、关两位先生均是学贯中西的大家,在创作过程中也一直有意识地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进行反思,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李祖原先生的演讲题目为“是名建筑”,他结合多年来的建筑作品,从“太极”“道”“法”等方面出发,阐述了表达中国性与中国精神的建筑思想。他的设计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姿态,运用高调而世俗化的符号形式,试图将当代建筑技术及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相结合,以表现出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与独特性。关先生的演讲题目是“重要的是得体,不是豪华与新奇”,他认为“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建筑创新“不是简单地求新求奇、异想天开,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恰当地解决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是创造性最好的表现之一”。关先生做设计,总是从此时此地的语境出发,得体、含蓄而文雅地表达对建成环境的理解。

两位先生都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但是其作品的表情却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本文将从学术背景、设计思想、策略、作品等角度分析比较两位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建筑理念,并探讨建筑中国性的表达与意义。

1 李祖原先生的学术思想

1.1 思想与策略

李先生求学于成功大学建筑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系,曾在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后长期在大陆及台湾地区从事建筑创作工作,致力于建立系统的中国建筑观,其建筑形式以强烈标签化著称。

李先生在演讲中强调建筑的本质在于“整合当地之天、人、地三元的信息场”即作为自然、人类、文明的聚合体,建筑必须体现本土文化、落实在还原“天、人、地”的三元结构,在物质形态及空间设计上,关注地域性的“人的存在性操作”,而非具体的手法,并且应具有“极大感应力之特殊形式”。因此,他建立了一套符号体系,通过“生气、灵气、正气”之聚合,以达到建筑的至境,即“圆气”(圆器)的境界,以形写意来实现“东方宇宙观”的“阴阳、道、器的普遍认知结构”。

上述理论略显深奥,可以理解为当代建筑应通过表现传统的神韵来实现文化的传承。回顾他数十年来的建筑创作,各种放大、夸张的符号成为其风格的标签,试图将传统的“形式、图腾、建筑语汇”,与当代的建筑功能、技术审美相结合,以刺激而强烈的视觉冲击来实现建筑的地域性、特色性表达,并引起集体的共鸣与共识。他的思想明显受到了波普艺术的影响,不再坚持现代主义建筑的纯粹性与抽象性,而是强调建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体”的属性,来迎合了消费主义文化下通俗化、平面化、装饰化的审美倾向。

从场所环境上看,李先生强调自明性表达,通过宏大的叙事、超常规的尺度呈现地标式的建筑造型和城市天际线,表达具有中国传统象征的建筑形象,构建独特的城市空间景观。从建筑个体上看,李先生将斗栱、雀替、马头墙、湖石、元宝、铜钱、龙形及各种“吉祥图案”作为“基本元素”进行解构、拼贴、重组,“具象设计、微物放大”,力图标新立异。这些手法在很多建筑师看来,确实不够“纯粹”、理性,但从另一方面看,斗栱、鸱尾、悬鱼建筑构件丰富多彩而又意蕴深长的装饰性表达,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之一。李先生在多年前即打破了现代主义的桎梏,其设计作品涉及办公、商业、文化、展示、住宅、宗教等各类型建筑,以“新、奇、怪”的建筑造型,得到市场的认可而获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同时也因此在专业评论领域一直受颇多争议。

1.2 代表作品:宏国大厦、中台禅寺、法门寺合十舍利塔、沈阳方圆大厦

宏国大厦设计将传统建筑构件,如雀替、垂莲柱等符号化,结合现代材料构成高层建筑的形态,在立面上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建筑以古典家具的“案”为原型,通过上部层层出挑,形成“冰盘檐”的意象,民族特色鲜明,造型刚劲有力。设计在建筑内部创造了一个充满阳光的中庭,形成积极的公共活动交往空间(图1)。

中台禅寺设计创造了垂直向的佛寺空间布局模式,按照修行方式自下而上布置相关殿堂,并结合传统的绕层礼佛仪式,设计了贯穿三大殿的室内坡道,形成“塔、殿合一”的寺院形态。建筑形象上将塔、摩尼珠、莲花座等传统佛教建筑语汇符号化,形成了强烈的识别性。中台禅寺大胆改变了中国寺院以院落平铺展开的传统格局,为紧凑型、城市型寺院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图2)。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的空间序列由佛光大道串联,尺度巨大,始于山门广场,经由大山门、法柱、佛光门、般若门、菩提门、圆融门,最终到达舍利塔前的朝圣广场。建筑形态为一个融合诸多佛教圣物形象的作合十状的双手,并中间镂空处有一宝塔型建筑,供奉佛骨舍利。设计以一条长1230m的“凡尔赛式”轴线,展现了权威、资本控制下的城市景观,却少了清雅、肃穆的伽蓝意境(图3)。

沈阳方圆大厦可以说是李先生“具象设计”的代表之作,整栋建筑立意为“方圆相合,阴阳相生”,鹤立于城市环境中,形象鲜明,极具标志性,体现出了李先生“惊天地、泣鬼神”的创作思想(图4)。

李先生早期的一些作品,如宏国大厦等,巧妙的提取传统建筑符号加以抽象化,创造出了传统意象浓郁的现代建筑形象。近期的一些作品如方圆大厦、盘古大观等,将小尺度的传统元素“微物放大”而成的巨大体量建筑,虽然造型独特、表意明确,但是形式表达过于具象、简单,甚至媚俗,也没有很好地考虑建成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对城市风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 关肇邺先生的学术思想

2.1 思想与策略

关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曾在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的指导下,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毕业后长期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并进行建筑创作。他在1981年去美国MIT做访问学者一年,其时正是建筑界反省现代主义,而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之际,这段经历对他充满人文主义、历史主义情结的设计思想产生很大影响。

关先生在演讲中阐述了“和谐”这一核心设计观,他的设计坚持从建成环境出发,讲究空间结构的整体秩序,做到经济、实用、美观。作为在皇城根下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古都那种“同质的、统一的、有秩序、有主从的环境”,成为关先生审美观的基石,在他眼里,风格从来都不是首要的考量要素,建筑创作首要是厘清建成环境的主次与等级关系,“创造性地解决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得体”地体现其本身的性质与精神。这一点与罗西的“城市建筑”理论显然有相通之处:场地具有整体性和延续性,新的建筑物将成为连接场地历史与发展的媒介。

关先生一直在清华教书,作品类型也以校园建筑、文化建筑居多,他的设计表达方式比较克制,历史主义、文脉主义的倾向贯穿于其创作过程。作品里少有超尺度空间,或是昂贵材料,形式上不拘泥于风格的限制,也不会刻意拒绝符号,他认为,建筑应“慎言创新”,不应以“创新”作为建筑评价标准,“只有有助于建筑的完美之‘新’,才是有意义的”。一切皆以“得体”为宗旨,追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从场所环境上看,关先生将建筑与建成环境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诸如建筑的尺度、空间、型制、细部、色彩的等级差异,构建建筑与自然、建筑与城市、建筑与人的共生关系。从建筑个体上看,关先生一直坚持自己的建筑理念,不跟风、不避讳,凡设计皆从场地环境出发,根据场地条件来选择适当的建筑表达。以清华图书馆扩建为例,关先生从“秩序”、“等级”这些中国核心的建筑观出发,在空间、体量、色彩上与老馆取得一致,并以拱门、八角形母题等清华师生“集体记忆”所认同的西洋古典符号作为构图元素,甘为校园整体空间环境“增辉”的配角。局部玻璃幕墙等现代元素的运用,适应了功能的变化、技术的进步,恰到好处地处理新建筑与整体环境,以及一、二期现有图书馆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讲究整体、和而不同的建筑智慧。张祖刚先生在参观后曾以“一碗阳春面”来形容图书馆三期扩建,以示平淡中见功力之意。

2.2 代表作品: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西安欧亚学院图书馆、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

清华大学“红区”是典型的美国校园模式,重要建筑多为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形式,其中图书馆一期、二期分别为墨菲、杨廷宝两位先生设计。关先生主持的三期工程以一组与传统尺度接近的界面与历史建筑形成对话,与二期围合而成三合院,强化了二校门-大礼堂-图书馆的校园外空间轴线,并在尺度、材料、细部上与老馆相协调(图5)。

北大图书馆扩建选址于东校门轴线西侧,处于未名湖、博雅塔文保区内,是北大“一塔湖图”整体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竞赛正值“大屋顶”形式遭业界批判,大家对大屋顶形式避之尤恐不及之际,唯关先生基于场地的环境与文脉要素,坚持提交了采用坡屋顶形式的方案而一举中标(图6)。

欧亚学院图书馆位于校园大片的绿地中心,周边为已建成的教学设施,图书馆本身体量不大,设计采取不规则的形式,局部覆土并结合屋顶绿化,形成“微地形”式的建筑,与整体绿地共同构成校园中心(图7)。

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坐落于云龙山与云龙湖之间,设计将建筑体量化整为零,错落布置于山水之间,并巧妙利用自然地貌高差组织参观动线,观景与思古融为一体,实现了人工环境与自然山水的融合。建筑在立面上局部装饰有汉代明器的石雕,与不远处的唐风式的老馆相呼应,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图8)。

关先生的这几个作品,因处在不同的建成环境里而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建筑表情,风格不拘古今中外。从当仁不让的“主角”北大图书馆,甘为“配角”的清华图书馆,塑造“标志”的欧亚学院图书馆,到与自然山水相融的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虽建筑形式各异,都体现了关先生一以贯之的坚持——“得体”,表现出一种严谨理性的创作态度。

3 比较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西方社会顺应了20世纪以来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也切合了当时抽象的审美倾向,从而得以一种“普世价值”的姿态被广泛传播并付诸于建筑实践。但是,对现代主义乌托邦式的追求,以及“国际式”建筑的无差别化普及,忽视了文化与地域的差异,自1960年代以来引发了诸多反思,文丘里、罗西、雅各布斯等人均从不同层面对现代主义的城市与建筑进行了批判。这些反思与批判表明了在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与建筑复杂性得以被重新认识,是建筑学在“少即是多”主义后向人文主义、历史主义的一种回归。

相比于西方建筑界在同一文化体系下的争论,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传到中国所引起的“百家争鸣”则更为热闹,其中还包含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争,对在强势西方文化影响下,如何传承本土文化,在“当代性”与“中国性”之间寻求平衡的焦虑。两位先生的建筑理念和创作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显然,在面对建筑中国性这一命题时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关先生在演讲中曾以两幅图片来类比东西文化的差异。一幅是再现亚历山大大帝与大流士作战场景的庞贝古城镶嵌画《伊苏斯之战》(图9),反应了游牧文化崇尚武力、进取的价值观。另一幅是《历代帝王像》(图10),图中人物峨冠博带,谦谦有礼,反应了农耕文化和谐、低调、尚文的价值观。这两张图片同样也反映了建筑哲学的差异性。西方建筑突出强调个体的形象与特征,凯文·林奇在对传统欧洲城市意象的研究中提出了自明性(Identity)的概念,强调城市空间、建筑空间要有独特的个性,具有可识别性,并通过“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这五要素来定义城市空间的基本结构。西方古典建筑的发展过程,即是一个对建筑空间与形式美的艺术性探索的过程。中国传统建筑则是一种物质性的“空间”与具有意义的“礼制”规则的结合,以空间的统一性与秩序性,强化社会伦理关系。筑城造园、建筑营造的过程,即是通过建筑在空间、体量与装饰的等级差异,形成城市空间的结构,并最终反映了社会阶层的结构差异。以宗教建筑为例,西方重要的教堂往往都是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的标志性建筑,以高耸的结构、壮丽的装饰、神秘的内部空间象征宗教的神秘与权威,并成为城市的标志。而中国寺院选址则很少位于城市中心,形态也多为水平的院落群体,以空间序列的展开,注重内在空间多于外在表现。前者以物质空间的“美”与“独特”来表现宗教的权威神圣,后者则反映了一种从物质空间到社会伦理的秩序。

从这个角度而言,李先生的设计思想受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传统影响较深,而关先生更崇尚“整体”、“有序”的中国传统建筑观。

作为一名执业建筑师,李先生的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强调建筑在环境中的自明性,将传统形式与符号以新的方式进行重组,追求建筑的标志性与独特性,以对传统建筑符号的现代诠释,来体现建筑的中国性,满足了经济上升阶段的中国社会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夸张的“具象设计”能够在快速、大量建设的背景下,以鲜明的表意性,“让产品在瞬间之展示而被消费者所采用”,实现建筑最大程度地自我展示,同时,引发争议也成为一种宣传的手段,从各层面满足了商业社会、消费主义市民文化吸引眼球、制造话题的需求。

关先生在设计中则更加重视场所环境,以“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不夸张,也不拘泥于特定的表现形式,从场地的环境文脉出发,体现讲究秩序性、整体性、和谐性的东方化的传统建筑思想。作品不标新立异,甚至还会被认为过于“保守”,如近期落成的河北省博物馆扩建工程,有些评论曾认为该方案“新意不够”,但建成后因新馆既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又与老馆在功能、空间、形式上巧妙融合而获好评。关先生设计思路一向严谨理性,形式表达文雅安静,他所强调的“得体”的建筑,可以理解为契合特定场所特征的建筑,是对城市(场地)环境的关怀与尊重,虽然缺少“标志性”的轰动,但却更隽永而深刻。

中国社会经历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在全球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快速前行,同时也不断面临着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困惑。权力和资本双重驱动下的中国建筑市场,出现大量“超前性”“移植性”的建筑,甚至成为众多国际明星建筑师的“试验场”,相比之下,传统文化呈现不断边缘化趋势,建筑实践中的“民族性表现”更多的成作为一种商业的噱头、消费的符号和开拓市场的工具。在建设渐趋理性的今天,我们需要根植于本土文化,重新审视建筑中国性的内涵,“慎言创新”,对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与实践进行有益的探索。

[1] Lee, C. Y.,C. Y. Lee &Partners: architecture& planners. The Images Publishing Group Pty Ltd,Australia, 2013.

[2] 关肇邺. 重要的是得体,而不是豪华与新奇. 建筑学报,1992(1).

[3] 于丁.“意象相生——李祖原建筑设计思想与创作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08.

[4] 施植明,高小倩. 异法门的禅宗寺院建筑形式研究:中台禅寺[J]. 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

[5] 周正翔. 法门寺:穿越历史迷雾现辉煌. 中华建设,2009(9).

[6] 吴志宏. 现代建筑“中国性”探索的四种范式. 华中建筑,2008(10).

[7] 童明. 罗西与《城市建筑》. 建筑师,2007(10).

[8] 王贵祥. 中西方传统建筑:一种符号学视角的观察.建筑师,2005(04).

[9] 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周卜颐,译.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0] 华霞虹. 当代中国的消费梦想与建筑狂欢:1992年以来. 时代建筑,2010(01).

A Discussion on Architectural Chineseness: The Review of the Second Cross-Straits Architecture Academic Exchange Workshop

WANG Yan

During the Second Cross-Straits architecture Academic Exchange Workshop in Beijing, there has been held an academic seminar discuss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C. Y. Lee and GUAN Zhaoye also attended the seminar and shared their different design thought on architecture though some of their recent works.

architectural Chineseness, C. Y. Lee, GUAN Zhaoye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4-09-30

猜你喜欢
传统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