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野
寻找诚实面对现实的建筑批评语言
金秋野
文章认为专业化壁垒日益森严的建筑学与中国现实之间存在相当严重的隔阂。这一隔阂反映在知识体系、美学标准、价值观等方面。文章继而讨论了建筑与社会制度、历史传统和社会大众的关系,并指出批评的作用就是发现好作品并指出其何以为好。最后,作者对建筑批评的写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建筑批评,中国现实,专业化,文体
specialization, literary form
李贽看不上读书人。他说:“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做生意者但说生意,力田者但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令人听之忘厌倦矣”[1]。我也不喜欢“专业的”建筑学家。今天的建筑学离现实太远了,总是在说光影、体量,跟生活没关系,不接地气,不亲切。专业的建筑批评还不如网民给建筑起外号准确有力。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试着总结如下:
首先,当代中国的建筑学是间接的知识,靠翻译和模仿得来。在建立学科的过程中,不仅引入材料和施工方法,也学习教育体系、注册制度和评价机制。更有甚者,移植了整套的美学语言和思维范式,发展出一套亦步亦趋的现代建筑神学。建筑师做设计、老师讲方案、理论家写文章,脑袋里都是一些既定的说法,与我们的历史和现实关系不大。建筑学在中国既然有这样的缘起,现在我们的物质环境生产基本上是离不开它了,但它的合法性也会受到持续不断的质疑。
第二,即便承认其合法性,依然无法认同它的美学标准。多数受过教育的人对建筑的诗性认识都是非常狭隘的。今年4月在清华评图,是“理想住宅”,学生们纷纷在自己的房子里设计了一个“冥想室”。我问他们,你们谁冥想过?学生面面相觑。还有好几个组把房子设计到密林里、海滩上、悬崖边,他们脑子里的形而上的范式显然是清教徒式的,是神庙、教堂、修道院、交响乐和安魂曲。这些范式,大多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并无关系,这种不现实是很普遍的。倒不是说清教徒式的审美有什么不好,而是说,我们现在已经不能识别多种多样的“美”,也不能从自身的生活里、从传统里、从有别于“现代西方”的思维样式里发现美了,对周遭的人生和现实,甚至可以说是鄙夷的,在学别人的样子看不起自己。没有独立的是非标准,以别人的是非为是非。
第三,即便我们认同其美学标准,也很难认同其背后的价值观。不管如何呼吁绿色和可持续性,现代建筑本质上赞美的都是跟自然隔绝的“异物”,让生活跟环境和历史时间割裂。建筑塑料化、生存环境博物馆化、品味工业化、审美资本主义化。建筑成了生活的枷锁,建筑师努力推销这套空泛的美学,规划成了把土地打包卖掉的学问,景观成了把环境打包卖掉的学问,而建筑就是商品包装盒。审美趣味脱离了个人经验,不再扮演批评性的角色,成了商品社会的共谋,建筑学及建筑教育难辞其咎。
中国的建筑学越专业越空洞,越高大上越假大空。不敢面对现实。那么现实是怎样的呢?地产开发高度商品化和组织化;自然环境严重破坏,城市问题激化;粗糙的工业产品取代传统工艺,多样性日益消失;审美精神断裂,现代物质文明几乎接管了中国人文生活。建筑学并非没有对这个现实作出回应,但太就事论事、太迷信技术了。技术性的问题交给技术解决,解决好了就完了吗?当代中国建筑缺乏独立的精神追求。一面感慨山河破坏,一面追求光影体量,不敢承认这些巨大的危险本身就是机会,形式的创造可以从中产生。故而,寻找属于当代中国建筑的形而上诗学是当务之急,这正是建筑批评可以发力的地方。但是王夫之说“有形然后有形而上”。所以,建筑学的主要任务还是谈造型,而不是那些技术性的内容。
先说建筑与体制的关系。有人说中国正在整体滑落到物质主义的深渊,建筑师集体堕落,成为资本和集权的共谋,产生杰作是不可能的。这种论调太简单线性、充满了道德决定论和自甘堕落的意味。人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生活的时代,但逃脱的方法有很多种。换个角度看,那些选择去面对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个人的成就是困难的环境所造就。选择与物质主义对抗还是共谋,社会价值上或许有别,与建筑的关系都不大。物质主义不是建筑的敌人,从道德上说,拙政园和凡尔赛宫都没什么可夸耀的。能不能在充斥人生中各个角落的抱怨和无力感中突围出来,利用时代的机会寻找一条非常个人化的、甚至是偶然和灵光乍现的道路,这是现实对建筑师的考验。
再说建筑与历史的关系。有人认为建筑师必须回归传统,这是唯一的出路。这种观念可以说是狭隘的。如果鲁班活到现在,也会利用现有的生产条件去大显身手,不大可能赞同全面复古。反过来讲,我认为必须对历史进行系统和富有同情心的考察。从上世纪开始,史论搞了很多年,成果很多,但是过于直白,缺乏阔大的史观和浓密的情意,对设计作用不大。单纯追求“历史真实”非常可疑,哲学上也不可能。这一点上,历史不如文学。史观比史实更真切,小说也比影像记录更接近于事实。不客气地说,弥漫在史学中的实证空气,和技术理性一样是非常无聊的东西,基本不可能靠这个推动建筑学发展,我们的建筑学,是对文学性的虚构思维压抑过甚了。其中一些建筑史研究,因为秉持了不真
切的史观,甚至有可能摧毁文化独立意识,更要加倍警惕。建筑的核心是造型,诗性最终是通过形式语言来表达,而不是概念堆砌。在形式语言面前,历史和理论都不堪一击。
再说建筑和大众的关系。谈到公共性、或大众的建筑学一类的说法,就像绿色建筑一样,这种态度、观念的由来都是翻译式的。为了证明中国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首先得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众,这样一来,倒好像大家都要为建筑师的好作品而自我改造似的,非常可笑。再往深究,其实它是建筑意识形态化的一种现代变形。把建筑跟人性挂钩也很危险,历史上一流的建筑师多数不为任何意识形态服务,甚至有点政治幼稚病似的。其实不是幼稚,而是藐视,跟诗的目标相比,政治太儿戏了。我有时候在想,人们为何要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去思考建筑问题?若非视野狭隘,就是理论投机。
面对这种现实,建筑批评又能做什么呢?诗人黄灿然在访谈里说:“批评就是赞美,批评的任务是发现好作品。说垃圾是垃圾,算什么批评呢?对坏作品保持沉默”[2]。我引申了一下,不仅要对坏作品保持沉默,对不好不坏的作品也要沉默,把力气花在好作品上。问题是如何看待好之为好:飞得越高的鸟在地面上看起来越小,不那么高的反而显得大,评论的作用是告诉大家如何处理大小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并不容易。目前不是好作品太少而是坏作品太多,信息量又大,有价值的声音反而被淹没了。
要有勇气摆脱一些东西。首先是摆脱专业化的诱惑,其次是避免概念的诱惑,第三是避免实证主义的诱惑,第四是避免流行话语的诱惑,第五是避免知识本身的诱惑。这都是坏东西。坏的评论是枯燥乏味,隔靴搔痒。好的评论是情深意远,一剑封喉。要提防建筑批评的专业化、理论化和庙堂化,鼓励散文化和个人化。评论是个人化的语言,语言的灵动就是个人生命意识和文化觉悟的外在表现。提倡机变,不是否认稳定的价值观。要反对知识炫耀和诡辩。
建筑批评说到底是一种写作,工具就是语言,对我们来说主要是中文。要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用短句不用长句,杜绝翻译腔。要学会使用简单、清晰、有力和优美的中文,向职业建筑师发言,向其他知识领域发言,向大众发言。要用准确、有深度和通用的学术语言向世界建筑界发言。最好不要拿些翻译的东西往国内建筑圈里搬弄。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事,不宜用别人的话说自己的事,不应用自己的话说别人的事,反对用别人的话说别人的事。不管是外来语还是新造词,只要能精准表意,就要照单全收。这么做,评论本身就可以是文学艺术,它只是以建筑为话题,当然它的关怀远在建筑之外。可以说,唯有一群人专注于建筑批评的写作,他们既就事论事、尊重现实,又肯花精力去琢磨写作本身的问题,建筑批评才有希望。在任何领域,事实的梳理和思想的表达都是重要的,所以建筑学的核心虽然是造型,文字工作者也不必自我鄙夷。
建筑批评需要新的文体。这其实才是评论的核心问题。建筑批评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的建筑写作,正是因为独特的文体。评论应当与之前的建筑写作面目迥异。题目一看就无法归类,内容也全然不同于理论、历史、札记、项目说明和泛泛的介绍性文章。评论文章应该让编辑感觉分类困难。它应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同时保持理智的干净。它应极为可读,发人深省,但并非空泛随感。评论者必须对专业有深刻的了解,同时具备全面的人文素养,方能深入浅出,不拘一格。评论必须立场鲜明,但又摇曳多姿,要在结构上多下功夫。不能无感而发,不必头悬史学和科学的利剑,应把更多的智慧投向对人和对世界的关怀。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评论注定是主观的,是评论者对世界的宏观认识借评论对象的爆发式表达,它本身也应该是诗性的。
我们能不能找到到一种独立自主的、面对现实的建筑批评语言?关键看我们是否能真诚地面对眼前的生存条件。语言从来都没有纯洁与否的问题,只有诚实与否的问题。只有诚实的语言才是有生命力的,杂糅一点、草莽一点、混账一点都没关系。建筑批评的目的之一就是锁定事实、揭穿谎言。
[1] 李贽. 答耿司冠. 焚书:卷一. 中华书局,1975:29
[2] 鲁毅. 黄灿然访谈:枯燥使灵魂长智慧. 诗建设,2012(5):20
In Search of an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Language: Honestly Facing the Reality of Today’s China
JIN Qiuy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specializ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discipline has created a deep gulf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the reality of today's China. This gap is seen in knowledge systems, aesthetic standards and value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social systems, tradition and community. It then concludes that the main purpose of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is to find examples of good work and to reveal why they are so. The author concludes with his personal views about writing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reality of China,
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
201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