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敏
(山西省柳林县陈家湾乡畜牧兽医站,山西柳林 033300)
现代养牛业防疫体系建立浅谈
薛志敏
(山西省柳林县陈家湾乡畜牧兽医站,山西柳林 0333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观念的提升,牛肉成为人们高消费的一分子,作为从源头食品安全的防疫等工作,不得不让广大兽医工作者倍加重视。
1.1 集约化程度高,牛只接触频繁
养牛业正在由散养的粗放型饲养方式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高额利润,养牛场日益趋向专业化、工厂化发展。由于实行了集约化经营,牛群规模逐渐扩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例如,瑞典一些公司已生产出电子传感、“自动应答”饲喂装置及挤乳系统,带有微型无线电发射装置的乳牛,可由相关计算机接收其信号后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根据乳牛的称重结果、奶量及发育状况,自动补饲精料。在肉牛养殖方面,美国有的公司可年育肥肉牛40~50万头,创产值可达3亿美元,而这些肉牛的日常管理,亦可由计算机统一协调。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牛的品质差,产奶、肉量地,加之饲养管理粗放,提高个体产奶、肉性能的潜力不大,因此,增加牛的头数,是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高密度、大规模、集约化饲养,牛只间接触频率增高,对传染病的传播也就更加容易,易导致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1.2 品种良种化,牛只流动性大
目前,我国还设有培育出属于自己的专门化肉用牛品种,而用于生产牛肉的品种大多是兼用型的地方良种,或是引进品种的杂交后代,还有大量的土种牛,优良的肉用品种资源匮乏。为了追求高效益,均希望采用繁殖性能优良,生长速度快,产肉或产奶量高的优良品种牛。但是当前我国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一方面许多种牛场牛群健康水平不高,另一方面许多商品牛场种群来源不固定,多途径购买种牛,又缺乏必要的隔离检测手段,使得不同地域间、不同繁育体系间疫病的传播越来越多。
1.3 优质饲料不足
我国的天然草场改良、人工草场建设都抓得较晚,不少地方草场沙化,植被退化,产草量、载畜量地。农副产品没有很好地加工处理、科学利用,所以地区间、季节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草畜不平衡现象。规模化养牛业为了追求高效益,均采用了繁殖性能优种、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奶牛产奶量高的标准化高效种牛,为了保证牛的这些优良品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供应充足的优质饲料和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按照营养标准对牛群实行标准化的饲养。然而在我国由于多数牛场受到资金短缺和饲料市场不规划的困扰,饲料供应常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这不仅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也使得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和一些条件性病原体所致疫病及易发生与流行。
2.1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现代兽医学按其研究的范畴可划分为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预防兽医三大部分。现代养牛业中的兽医工作者必须熟悉临床诊疗,熟练掌握基础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但又不能仅仅是一名临床兽医师,只注重单个动物疾病的治疗,还应该是一名预防兽医学的专家,必须学习与熟练掌握预防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重点研究提高牛群整体健康水平、防止外来疫病传人牛群,控制与净化牛群中已有疫病策略与技术措施。
2.2 确立疫病的多因论观点,采用综合性防疫措施
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都与其决定因素相关,任何一种疫病的发生与流行都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通常可将这些因素划分为致病因子、环境因子和宿主因子,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了牛群群体的健康或疫病。采用单一措施常不能有效地预防、控制或消灭疫病,也不能提高群体的健康水平。必须确立疫病的多因论观点,在现代化养牛的兽医工作中采用综合性防制措施来防制疫病。
2.3 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环节
目前在我国传染性疾病依然是现代化养牛业的最大威胁,特别是烈性传染病对生产所造成的危害十分巨大。必须学习和运用家畜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知识,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对传染源的易感的动物及其相互关系,采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牛只群体抗病力的综合防疫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传染病的危害。
2.4 制定兽医保健防疫计划
现代养牛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现代养牛业中的兽医技术人员应熟悉其他子系统的情况,例如生产工艺流程、养牛设备性能、不同品种牛的特性、饲料及其加工调制、饲养与管理、经营与销售、资金流动等等。依据现代养牛不同生产阶段的特点,合理制定兽医保健防疫计划。
总之,做好一项牛的防疫体系工作,务必从各个方面入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多进行实践,从品种、环境、人员素质教育等多方面抓起,以便更好地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防疫体系,为畜牧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