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河林业局标准化贮木场建设与管理的探讨

2014-04-06 00:50:08王海民林文树
森林工程 2014年1期
关键词:林业局木材标准化

王海民,林文树

(1.延边林业集团黄泥河林业有限公司,吉林 敦化 133704;2.东北林业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40)

黄泥河林业局始建于1953年,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大门,距长吉图开发开放节点城市敦化市30 km,是国家重点森工林业企业之一。全局总经营面积19.66万hm2,森林管护面积19.05万hm2,有林地面积17.6万hm2,活立木总蓄积1 963万m3,森林覆被率89.7%。企业总资产27 000万元,年产木材10万m3,现有职工4 177人,林业总人口26 251人。建局5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1 400多万m3,上缴利税5.5亿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近5年来,累计完成木材486 620 m3,木材销售收入58 500万元,完成林业产业总产值333 481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6 976万元,经营收入69 040万元,实现利润4 269万元,完成各种上缴款4 328万元。

黄泥河林业局贮木场与国内其它贮木场一样,是集原木生产、缴库验收、支拨等职能于一体的生产单位。贮木场生产效益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黄泥河林业局贮木场是一个有60多年历史的老场,建设初期,为了适应冬季到材比重大、数量多的实际情况,场内选材台和卸材设备设置较多,结果造成工艺流程比较混乱。随着“天保工程”实施,贮木场到材量锐减,使得现有的设施和工艺与贮木场生产经营活动不相适应。另外,经过了50多年的生产活动,贮木场楞区栏索年久失修,机械设备处于老化运行状态,场区公路一遇到雨天因道路泥泞而无法正常装车,安全生产工作无法保障,场区无监控设备,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木材的售价以及贮木场的效益,对标准化贮木场建设与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就黄泥河林业局贮木场的标准化建设与管理进行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森工企业贮木场的生产和管理人员有所帮助。

1 标准化贮木场建设

根据吉林省森工集团公司《标准化贮木场建设实施方案》和《标准化贮木场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黄泥河林业局有限公司贮木场从2009年开始加入标准化贮木场建设行列。几年来,按照“生产标准化、产品商品化、出入库制度化、设备运行规范化、管理网络化、存储安全化”的六化标准,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和制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地提升管理水平。

2009至2012年,黄泥河林业局共投入726.4万元资金对贮木场基础设施、机械设备、场区环境、运输车队进行了改建更新,排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电能损耗,改善了职工生产、办公、休息的整体环境,为标准化贮木场的建设开创了崭新的局面。目前,场内运材路线的水泥路面硬铺盖累计达到6 810 m3,修建铁制栅栏1 410 m,更新绞盘机24台、4台电机和1台锅炉,重建彩钢房3座、警卫房1座,改造中大门和北大门,维修司机房和龙门吊,更换架杆栏索,改造场区照明设施设,修建防火井和蓄水池,安装电子监控19处,购置8辆运材车,修建两块巨幅标语牌和1座宣传长廊,建立了职工图书馆和职工阅读室,加强了文化活动设施和文化场所建设,拆除了场区内铁路专用线,对场区四周进行了绿化,使办公环境和生产作业环境标准化。总之,改造后的贮木场,楞区场地平整宽敞,机械设备齐全,防火与防洪安全设施完善,生产与存储管理制度健全,库存量和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黄泥河林业局贮木场标准化建设已基本达标,为林业局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 标准化贮木场管理

一个标准化的贮木场,不仅体现在硬件建设,而且软件管理也要同时抓。为此,在全面加强贮木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的基础上,全方位地提升贮木场管理水平。标准化贮木场的有效管理是提升木材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木材销售、提高贮木场经济效益的关键[1]。下面就黄泥河林业局贮木场在木材生产管理、木材商品化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培训工作管理4个方面来探讨。

2.1 加强木材生产管理

在贮木场的木材生产管理中,本着“向管理要效益,杜绝效益流失”的原则,着力完善管理办法,强化生产组织管理,抓好合理化造材,严把木材产品质量管理,抓好原木装车管理,把好木材销售管理以及加强木材安全生产和安全防火管理。

2.1.1 强化生产组织管理

在贮木场生产组织中,各生产管理部门科学把握、充分发挥生产组织的中纽作用,完善每道工序的工作制度和质量标准,加强各生产环节的衔接管理,指挥协调好接车能力、木材的卸车需要、原条量造材、原木选、归、装以及入库与销售工作,保证贮木场生产的顺畅进行和高质量有效运转。同时,要考虑贮木场的生产能力,反向思维,以贮木场生产能力反推“到材”数量,以便综合安排木材生产活动。

2.1.2 合理化造材突出效益管理

合理化造材是提高贮木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造材可以提高出材率,节约林木资源,还能提高产品质量,取得最好的效益。合理造材由量材和造材两道工序来组成,这是两道相辅相成的工序[2]。黄泥河林业局要求贮木场牢固树立限额产量是“口粮钱”的思想,从生产源头抓起。严格执行“量造材管理”办法,按照“办法”规定的条款指导量造材、操作量造材。为所有量材员配备卷尺,经常检测尺杆,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并做到不错量一尺,尺尺要算帐。同时,充分运用和发挥量造材人员技术技能,通过优化设计、合理造材手段,抓好效益出材。本着“长材不短造、优材不劣造、坏材不能代好材”的原则,严格执行先墩根后量材,根据市场要求和客户需要组织生产,优先造高价材、优质材、订制材,降低等外材,从而提高经济材比重,使有限的木材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后,对造材后的原木进行改锯,把好木材提质增效的最后一道质量关口,并使上台的产品要做到根根检尺,根根把关,按照生产要求合理改锯,杜绝效益流失。

2.1.3 严把木材产品质量管理

在生产管理中,本着“向管理要效益,杜绝效益流失”的原则,着力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办法,成立产品质量监督小组,建立检查评比制度,对等级评定、外运直拨等工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与产品质量、产品效益挂钩,落实责任,做到库存木材产品账货相符、商品材经缴库验收、逐根检验后方可销售,商品材缴库和出库实行局生产处验收站和贮木场检验站共同检验,严格把关木材的数量与质量。

同时,在贮木场实行“文明生产区评比制度”,主要是针对作业区内出现的散乱材现象、习惯性违章、产品质量问题和作业区卫生状况进行集中的整治,每一项考核指标都制定严格的奖罚标准,以得失分多少作为奖罚依据。自从贮木场实行评比制度以来,作业区内散乱材和不合格楞现象已经彻底消失,提升了贮木场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外部形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1.4 抓好原木装车管理

原木装车是贮木场经济窗口,管理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贮木场的经济效益。因此,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装车载量,减少检验员作弊条件。规定请车配车由生产处统一调度,任何单位不得擅自配车,并不得私自串车。严格执行木材清装制度,按照装车的安全规程标准进行木材装车,未经生产部门同意,任何单位不准私自安排木材混装。通过对原木装车的有效管理,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林业局每年的木材调运任务。

2.1.5 把好木材销售管理

对于木材销售的管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销结合,实现木材生产的效益最大化步入市场经济,改变过去木材销售方式,增加商品材品种,提高商品材质量,使得企业参与市场,并占领市场。为此,贮木场注重研究营销策略,搞好市场调查,及时掌握木材市场行情,收集用户意见,做到以需定产,以销定产,及时组织生产市场销路好、售价高的规格材,抓住市场的时间差,赢得最好的经营效益[3]。另外,拓宽木材销售渠道,提高木材销售的透明度和公平度。同时要继续完善目前网上竞价、比价销售的措施,力争卖出更多的“口粮钱”。

2.1.6 加强安全生产和安全防火管理

在木材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强化安全、消防工作为重点,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3]。为此,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机构和各项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增加责任的约束力,将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防火工作上,加大防火方面的人员与投入力度,构建安全防范事故网络,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并定期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将各项防火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和完善。最后,建立场区监控系统,实行场区内全方位、全天候闭路监控。

2.2 加强木材商品化管理

贮木场木材商品化管理,是科学管理、文明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贮木场管理工作的中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加强木材商品化管理上,黄泥河林业局贮木场按照国家新的行业标准规定,对贮木场进行高标准严管理,使贮木场木材产品标准化管理日趋完善,基本上杜绝了优质材混入一般材中,形成了科学合理地分级、分等及分径归楞,提高了商品材细化精选的管理水平,同时规范齐头楞、楞间无散乱材、树种清、材长清的楞场管理次序,从而方便客户木材拨付,推动产销零距离对接工作,为优化销售环境,拓宽利润空间,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有力保障。并进一步做到因需设楞,因材设楞,实行以楞为库,逐楞建卡立账。最后,细化产品验收与支拨管理工作。对木材产品的验收,建立了完善的制约机制,使木材产品在交接、缴库、支拔、内业四个方面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在商品材支拨中,建立完善的日缴、日销、日划和日结算工作制度,实行严格的三方对检、现场付货及出库复检办法,杜绝木材丢失。

2.3 加强贮木场制度管理

健全和完善贮木场各项规章制度是实现木材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黄泥河林业局贮木场按照市场经济和改革发展的要求,清理与整改经营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并完善内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与程序,规范管理行为,划分管理体制责任,确保各项生产有章可循。同时,为确保贮木场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场领导每月定期检查,将考核结果与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利益相结合,把每个岗位职工“提质增效”的积极性全部挖掘出来,从而达到强化,细化贮木场管理工作的目的[4]。

2.4 加强培训工作管理

贮木场管理水平的高低,除了有科学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外,还取决于职工素质的高低。从促进黄泥河林业局贮木场经济发展及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大力加强对职工和中层管理人员以及领导干部的培训。一方面凡是新上岗的工人,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准上岗;另一方面对技术性较强的岗位技术工人,例如木材生产的检验、量材、造材员全部实行凭证上岗,杜绝不懂技术和规章就上岗。同时,积极邀请集团公司或管局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讲课,继续强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同时把责任心强、勤奋好学的业务骨干、中层管理人员以及领导干部选派出去,以此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

3 结束语

贮木场是林业局的木材生产、销售的关键环节,也是“提质增效”最大的“集散地”,是强化木材生产效益管理的重中之重。黄泥河林业局为强化标准化贮木场建设,对贮木场道路与场地、生产设施及作业环境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造和维修,形成了“标准化贮木场建设”是“提高企业经济效

益之基,是现代化林业企业管理之本”的共识,并进一步明确了贮木场高质量的管理工作目标,加强了贮木场木材生产管理、木材商品化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培训工作管理,使得贮木场管理工作再推新台阶。随着黄泥河林业局标准化贮木场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必将促进贮木场的木材销售工作和提高林业局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做出了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徐迁昌.如何提高国有林区贮木场管理水平及木材质量[J].吉林农业,2012(12):163.

[2]江志河,牛义平,巩广元,等.对贮木场挖潜增效的几点建议[J].森林工程,2001,17(1):26-27.

[3]林 慧,赵清叶,朱 敏.强化贮木场的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林业勘查设计,2011(4):39-40.

[4]匡凤海,王景臣,徐庆波.如何强化与提高贮木场商品化管理水平[J].森林工程,2000,16(3):30-31.

猜你喜欢
林业局木材标准化
◆ 木材及木制品
建筑与预算(2024年2期)2024-03-22 06:51:36
世界上最轻的木材
大自然探索(2024年1期)2024-02-29 09:10:32
橘子皮用来开发透明木材
军事文摘(2021年16期)2021-11-05 08:49:06
标准化简述
省林业局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浅谈大杨树林业局森林防扑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58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黑枣树周年管理历
河北果树(2016年2期)2016-08-12 07:03:41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