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娟 朱云丽 王宝玉 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101100)
慢性咳嗽是以咳嗽为唯一或者主要症状、时间≥8周、胸部X线检查正常的一类咳嗽。这些慢性咳嗽患者由于伴随症状少,X线检查无异常,误诊误治率相当高;或者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少患者病程长达数年,严重干扰了其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医临床治疗从多角度分析辨证治疗,吾师从脏腑论治,现将自2011年~2012年用降逆化痰法以四逆化痰汤治疗慢性咳嗽胃逆侮肺证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为门诊及病房住院病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200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咳嗽的诊断与治疗》[2]。结合吾师治疗咳嗽的脏腑论治,此次观察病例纳入标准:中医主症:慢性干咳,或少痰,或无痰,舌红、苔白,脉弦滑;兼症:咳嗽或与进食相关,或者咽干、喑哑,或者反酸烧心等。
治疗方法 四逆化痰汤:柴胡、白芍、苏梗各12g,枳实、香附、陈皮、浙贝各10g,吴茱萸2g,瓦楞子15g,黄连、生甘草各6g。配方颗粒,1剂/d,分早晚两次分服,连续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同时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抑郁等情绪。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或者停药后又有复发。
治疗结果 39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5例,好转10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0%。治疗中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 毛某某,男,31岁。初诊:主诉:咳嗽咳少量白痰2月余。患者于2月前因与家人生气后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夜间卧位为甚;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舌红、苔薄黄、脉弦。咽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70次/min,心律齐,心音可;腹平软。患者既往吸烟史。在外院就诊多考虑慢性咽炎,口服、静脉等药物治疗效果均不佳。吾师仔细询问病史夜间卧位为甚,是否伴有反酸烧心?患者答道偶有。老师辨证胃逆侮肺型咳嗽。治以降逆化痰止咳法。方用四逆化痰汤:柴胡、白芍、苏梗各12g,枳实、香附、陈皮、浙贝各10g,瓦楞子15g,吴茱萸2g黄连、生甘草各6g。7剂配方颗粒 每日1剂 冲服2/d。二诊:服药4d后咳嗽减轻,7剂后咳嗽减半,守原方再服7剂咳嗽基本缓解。
讨 论 慢性咳嗽患者由于伴随症状少,X线检查无异常,最易被临床医师所疏忽,误诊误治率相当高,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不少患者病程长达数年,严重干扰了其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此次入选病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3]。
祖国医学慢性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多种原因引起肺失宣肃致肺气上逆均可致咳。《素问·咳论篇》在论述咳证之五脏六腑的分证及各自症状后,结论性提出“皆聚于胃、关于肺”之说,针对性地提出内伤咳嗽虽与其它脏腑相关但终与肺胃关系密切 ,为后世在咳嗽一证的辨证、治疗上澄清了本源、理明了思路。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与脾相表里,同称“后天之本”。若饮食不节,伤及脾胃,中焦运化失职,气机升降失常;再则水谷精微不能转输到五脏六腑,脏腑滋养乏源,每可致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或逆乱,及至于肺,影响其宣降而致咳。聚于胃者,胃土上逆,浊气填塞,聚于胃口也。关于肺者,胃逆则肺阻也。肺逆则多涕,胃逆则多唾,浊气郁塞,是以淫泆而化涕唾。吴师认为肺、气道、喉、鼻构成肺系,慢性咳嗽与此相关。食管与咽喉及与之相连的胃腑为胃系。肺与胃一膜相隔,且与胃相连之食道也居胸中与肺系相邻。对于两者与肝的关系其从经络学说、生理功能关系阐述,肝失疏泄,则肺降不及,气上逆则咳嗽多无痰;肺胃比邻,出入殊途却共呼吸门,肝失疏泄引起胃失和降者,则可影响肺的肃降功能而引起咳嗽[4]。以此思路以四逆化痰汤治疗,四逆散疏肝理气、左金丸和胃降逆,此治虽无明确止咳药物,但随肝气舒、胃气和而咳自止,为治肝胃达肺。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7.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3):407-413.
[3] 张 蕊.50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10:12(1):47-48.
[4] 马丽佳,徐洪洁,曲妮妮.浅谈治肺当重视脾胃[J].辽宁中医杂与,2010,37(1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