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际导演文学改编史研究的新创获
——评《从镜之像到灯之影》

2014-04-05 13:27:05李逢超
关键词:代际影视文学

李逢超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山东淄博255049)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张玉霞副教授潜心五年撰写的《从镜之像到灯之影:中国代际导演文学改编史论》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作者继《电影艺术三论》《电影艺术鉴赏》之后的又一部电影学术性论著。该书是作者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影视艺术与文学比较研究”的结题成果,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周星教授作序。全书共三十余万字,其中既有宏阔的史论探讨,又有精深的治学感悟,史料丰富,见解独到,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研究功力和深刻的理论思考。

张玉霞副教授在大学常年从事文学和影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文学和影视两个学科的学术积淀和交叉共融为该书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书专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作者站在历时态的观照中评判改编的文化意义,将代际导演的文学改编作为考察线路,突出了文本转化在历史文化背景中的价值判断。针对当前文学与电影密切互动的新景观以及繁荣的改编现状与理论研究的偏颇、缺失,作者以文学(小说)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试图将文学(小说)的改编作为一个整体事件,从立体的角度对改编作品的意义生成机制进行考察。该书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从历时的角度对中国五代导演文学改编作纵向的梳理;其二,对改编实践进行个案分析,选取了五代导演中最具代表性的张艺谋电影——对文学的倚重与背叛、王朔作品——文学的自立与影视对他的青睐,来进行经典案例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文学(小说)的电影改编这一文化现象作了较完整的探讨和阐释,阐明文学与电影影像文本的接受在不同话语场域间的合法性对话。

全书分上下两篇,由序言、导论、后记、五个章节和三个附录组成,计有336页。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教授在该书的序言《文本转化与价值判定》中所言:“本书专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并且站在历时态的关照中评判改编的文化意义,将代际导演的文学改编作为考察线索,突出了文本转化在历史文化背景中的价值判断。作者的研究在近年是较少见及的文学和影视改编的探究专著,研究的稀罕性值得推崇。” 全书逻辑清晰,环环相扣,语言简练,事例详实,观点新颖,发人深思。全书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都很强,称得上是一部难得的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好书。

随着影视文化的普及和影视产业的发展,现代社会进入了“视觉狂欢”的全新时代。当曾经全民普及的文学阅读变得日益“奢侈”,而日渐成为品位和优雅的代名词的时候,张玉霞副教授的《从镜之像到灯之影:中国代际导演文学改编史论》这样一部学术著作,让我们可以暂时忘却影像的喧噪,沉浸在朴素而又内涵深厚的经典文学作品中,体味影像和文学的表里关系,玩味和关照影像背后文字的巨大艺术魅力,从这一方面说,这部著作的出版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可谓善莫大焉。

猜你喜欢
代际影视文学
影视展
环球时报(2023-03-15)2023-03-15 17:22:12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江南(2022年3期)2022-04-30 08:23:53
我们需要文学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4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4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影视风起
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 07:32:30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