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雨 姬田成
(南充市嘉陵区太和乡,四川 嘉陵 637000)
“巴蜀人文圣地,秦汉丝锦名邦”,有着“全国优质茧丝原料生产基地”称号的嘉陵区,蚕桑产业具有3000多年历史,是富民兴区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之一。嘉陵区是我省20个蚕桑丝绸重点县之一,区位优势明显,桑树资源丰富,区内丝绸服装企业聚集且发展态势良好,拥有依格尔、顺成、嘉兴、长荣等15户省内著名丝纺企业和千年绸都第一坊丝绸文化体验园等众多蚕桑丝纺服装经济实体,蚕桑发展势头强劲。随着“东桑西移”、蚕桑“百万工程”、“优质蚕茧基地”等项目的实施,我区主动承接蚕桑产业转移,打造产业延伸链,加快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近年来,我区按照“项目实施为平台、科技兴蚕为抓手、提质增收为核心、农企共赢为目标”的发展思路,以“优化布局、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主线,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为目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了蚕桑产业化进程,建成了土门、吉安、新庙、双店、临江、文峰6个市级蚕桑基地,其中土门为粮经复合型桑园基地,新庙为果桑基地,吉安为原蚕繁育基地,双店、临江、文峰为传统蚕桑基地,重现了“丝绸之乡”的魅力。
目前,全区良桑面积5333.34hm2,果桑面积333.34hm2,年发种量近3万张,产茧量120万kg,生产桑果80余t,蚕茧及蚕桑副产物综合开发收入近1000万元,蚕桑产业已成为我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目前我区蚕桑产业主要集中在土门、吉安、新庙、文峰、双店和临江6个市级蚕桑基地,其他乡镇都有零星分布,总的来说蚕桑分布不够集中成片,集约化、规模化的效果不明显。
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农村劳动力缺乏,农村土地撂荒严重,出现大量有桑无人养蚕的现象,严重制约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蚕桑产业是一种劳动强度较大的种养殖业,要提高其效益就必须发展运用科学技术的现代蚕桑,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然而,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蚕桑生产与外出务工等相比,比较效益逐渐降低,农民积极性不高。同时,蚕桑产业缺乏项目支撑,近年来中央、省级相关部门对蚕桑基本没有投入,蚕桑产业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目前我区现有的蚕桑丝绸龙头企业实力不够雄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企业运行机制不活,难以发挥龙头企业对蚕桑产业的带动作用。
由于蚕茧收购风险调节机制不完善,蚕茧价格随市场行情而剧烈波动,2008年蚕茧收购均价仅13元/kg,2010年蚕茧收购均价达30元/kg。2013年春季收购价格高达到35元/kg,但夏、秋又下滑到20元/kg,茧价市场行情不稳定,蚕农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要做大做强我区蚕桑丝绸产业,必须抓住四川省打造多元化、高效化的现代蚕桑丝绸产业体系的大好机遇,根据《四川省蚕桑丝绸发展规划纲要 (2013-2022年)》相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整合资源要素,加大政策扶持,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
3.1.1 打破区域界限。按照成片规划、连片建设、集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扩大桑园面积,以政府出资,农民栽桑、发放栽桑专项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民多栽桑,栽好桑,逐步消除传统的四边桑、坡地桑等模式的局限性,实现大面积分散栽桑养蚕向土门、吉安、新庙等重点乡镇和产业环线规模化栽桑养蚕转变。
3.1.2 借鉴宁南模式。在全区全面推进“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蔟具优良化、饲养统防统消化”的“四化”工作,对养蚕模式统一规划引导,加快集约化的养蚕步伐,促使养蚕模式由零星分散到规模化经营。力争通过3-5年时间逐步建成以土门为主的700hm2粮经复合型桑园示范基地,以新庙等乡镇为主的700hm2果桑产业示范基地和以吉安、临江、双店等乡镇为主的1400hm2传统蚕桑产业和原蚕繁育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我区其他乡镇发展蚕桑生产。
3.2.1 重点培育养蚕大户。发展养蚕大户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桑无人养蚕的突破口,是发展蚕桑产业的生力军,要整合农业、林业、扶贫等涉农政策向大户倾斜,在资金、技术、养蚕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大户进行扶持,区政府设立大户培养专项资金,每年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养蚕大户实施奖励,吸引更多的蚕农向大户方向发展。
3.2.2 提高大户经营水平。按照“分户栽桑,分户管桑,集中养蚕”、“以桑入股,按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打破全区现有养蚕格局,支持和鼓励有志于从事蚕桑产业发展的能人租赁桑园,促使土地、桑树、技术的养蚕要素向大户集中,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为生产主体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户的经营水平。通过大户的引领带动,促进蚕桑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降低养蚕成本,提高蚕农收入。
3.3.1 打造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大幅度提高蚕桑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提高农业院校、蚕桑技术培训机构人均经费标准,加强与西南大学、省蚕业研究所和南充蚕种场等科研教学生产的合作交流,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打造一批综合素质高、科技能力强的蚕桑技术队伍,确保每个蚕桑专业村有3~5个蚕桑技术员,为蚕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3.2 开展“科技入户”行动。加强技术培训、技术辅导,把现代农业技术、先进实用的蚕桑生产技术送到农户手中,提高养蚕的科技含量。
3.3.3 加大农民培训专项。加强蚕农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强乡村两级蚕农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保证教学有设备、下乡有工具、学习有场所、实习有基地。
蚕桑产业有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其比较效益。
3.4.1 大力发展“桑-粮”、“桑-菜”等套种模式。对土门的700hm2粮经复合型桑园进行套种,形成冬季以“大白菜、卷心菜”为主,夏季以“花生、红薯”为主的种植格局,组织农民在吉安的33.34hm2桑园内套种榨菜、大头菜等市场行情好的蔬菜,在新庙果桑基地套种33.34hm2秋黄豆,对套种作物实行“订单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增加蚕农综合收入。
3.4.2 引导龙头,搞好蚕桑产品的综合开发。继续搞好桑枝和桑果的开发利用,做大做强以加工生产桑枝食用菌为主业的圣峰农业有限公司、以生产酿造“丝路秘语”桑葚红酒为主业的“千年绸都酒业有限公司”,同时立足高起点、高水平,开发桑枝地板、桑葚醋、桑叶茶等蚕桑副产品,积极开拓市场、创建品牌,提高蚕桑综合效益。
3.4.3 大力推进丝绸文化发展,构建产业效益新增长点。以“中国绸都”和“千年绸都第一坊”等品牌为依托,培育以蚕桑丝绸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小镇,在土门、吉安、新庙开发以蚕桑体验、桑果采摘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蚕家乐,提高蚕桑效益,调动农民积极性。
3.5.1 做强龙头企业。坚持“招商引进一批、整合改造一批、扶持壮大一批”的思路,加快引进一批有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茧丝绸企业,对部分蚕茧收购企业进行整合改造,对茧丝绸加工企业加大技改力度,促其上档升级,壮大带动主体,引领蚕桑产业发展。
3.5.2 大力发展专合组织。鼓励业主大户、经营能手、技术好手等领办、创办蚕业合作社,引导蚕桑专业村蚕农,特别是业主大户入社,采用“五统一”的办法,即统一栽桑养蚕技术标准、统一供应蚕种、统一小蚕共育、统一销售蚕茧、统一实行二次返利,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项目、资金上对蚕业合作社给予支持,支持其发展专业化的小蚕共育室和大蚕室外蚕棚等养蚕设施,购买蚕茧收烘及仓储设施等改善生产经营条件。
3.6.1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针对农村土地撂荒严重的实际情况,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在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基础上,加快推动以转让转包、租赁置换和土地入股等形式为主的土地流转,促使撂荒的土地用来发展蚕桑,实现荒地桑园化,推进规模化经营。
3.6.2 创新投入建设机制。按照“渠道不变、管理有序、目标统一、分工合理、突出重点”的原则,由区政府牵头充分整合各项涉农项目资金,打捆用于扶持蚕桑发展,要突出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配套两大重点,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激励蚕农自主投入资金,发展壮大蚕桑产业。
3.6.3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一方面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由政府积极引导茧丝绸加工企业和农户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借鉴绵阳涪城模式,走“企业+基地+农户”的路子,企业将蚕桑生产视为第一车间,同蚕农签订蚕桑生产、蚕茧收购协议,实行定单收购、全额收购、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等政策,充分调动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实现政府、企业、蚕农三位一体互动,共促发展;另一方面区政府要按照“企业提取、财政配套、订单收购、盈亏互补”的原则,建立蚕茧收购风险资金,以丰补欠,结余滚存。当收购价格低于市场行情时,向企业收取一定比例的风险资金,县级财政按一定比例配套;当收购价格高于市场行情时,根据收购量按一定比例返补给企业,有效降低企业和蚕农市场风险,始终保持蚕茧价格的相对稳定,促进蚕桑产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