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文化生存思辨

2014-04-05 06:49:04曹红敏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拳种传统武术武术

曹红敏

(池州学院 体育系,安徽 池州 247000)

2006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又发出《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批准了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少林功夫等7项传统武术位列其中。2008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又有峨眉武术、红拳等11个拳种。2011年的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又增加了通背缠拳等4个拳种。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制订的国家、省、市、区(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武术占据了重要位置,据不完全统计,进入各级第一批和第二批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武术有80多项。一个项目或一个拳种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显然,它已经处于灭绝或频临灭绝的状态,拳种的失传,也伴随着其相应文化的消失。20世纪80年代国家大力挖掘武术文化,统计出拳理清晰、传承有序的拳种129种。为什么在短短的30多年中,竟有如此多的传统武术拳种及其文化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处于娱乐健身手段如此之多的现今社会,面对国外竞技体育项目以及文化的冲击,伴随着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需求和品位的提高,传统武术怎样继续生存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因为“研究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又是其保护的重要方式”[1]。

1 西方体育思想文化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冲击

1.1 传统武术军事地位的丧失

旷文楠认为:“武术与军事是同源之水,同本之木。”然而,火器的发明与使用使原本在军事战争中主要依靠肉搏的武术失去了它最重要的积极搏杀功能。面对西方列强火炮的强烈攻击,清政府的军队在此面前已不堪一击。为此,清政府开始整编军队、编练新军,操练以列队、刺杀、战阵、战术为主的兵操。到1903年,清政府设练兵处后全面裁汰绿营,编练新军。至此,以技击武术为主要操练手段的清军完全变了模样,武术在军事中的决定性地位完全丧失;同时,武举制的废除更是把练武之人的仕途之路堵死了。

1.2 传统武术价值观的改变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给中国带来屈辱和痛苦的同时,也让中国人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入,西方传教士、军人和商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他们开办学校,传入了西方的体育项目,同时也把西方的体育竞技思想一并传入。但这种竞技体育思想与传统武术的价值观截然不同,中国武术注重伦理道德、内外兼修、修身养性和观赏性,而西方的竞技体育则注重公平、公正、更高、更快和更强。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其对中国体育市场的侵占,中国武术要想要与世界融合、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就必须改变自己,竞技武术应运而生,但它又背离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价值取向和技击本质。西方竞技体育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导致传统武术价值观的丧失,使传统武术的发展陷入尴尬的境地。

2 传统武术生存环境的变更

“中国武术的最原始的本质,必然就是击技。”[2]武术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卫的需求才产生的。武术自其产生后在历朝历代中都受到重视,人们为了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就练习武技,除了惩恶扬善,还求自保。武术顺应了这种社会发展的需求。明清时期,武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但拳种繁多,而且功法理论也自成体系。武术技击的展现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其技击就缺少理想的展现空间,而社会前进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息,因此这也注定了武术技击的表现方式必然逐渐被异化。诚如葛兆光先生所说:“很多似乎天然合理的事情,其实细想起来未必是 ‘天经地义’,只是在一段历史时间中逐渐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同罢了,追根究底的话,它并不见得是在坚不可摧的基础上。”[3]所以,随着现代法治社会的建立,人们的人身安全有了法律的保障,武技生存的外部环境也就发生了改变,当武技不再是人类生存的必需手段时,武术的发展也就缓慢前进,甚至停滞。

2.1 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的改变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其特定的传承方式。武术的传承方式基本遵循家族式、家庭式和师徒式的传承模式。武术家族、家庭式的传承大大增加了民间习武的人数和规模,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武术村,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时间的长期性,使民间武术的传承必须是师徒传承。”[4]这是因为武术作为非物质的、无形的文化,其传承方式必须是口传身授,而且这种传承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保障技艺的整体传承。正如民间老拳师李仲轩所言:“功、理是很 ‘身体化’的东西,得身教方能体会得出,讲是讲不明白的,靠着在练武场上喊几句口诀,即使是古代秘传真实不虚,做学生的也很难体会。”[5]然而,学校体育制度的确立改变了武术的传承方式,家族式的传承被武术馆校和学校体育取代,师徒制的传承被课堂教学所代替。

2.2 传统武术传播场所的消失

“村落、庙会、庆典和节日等文化同构体是以地域性、血缘关系或社会、经济结构为基础的,拥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方式。这些共同体是民族传统体育不可或缺的生存空间,表现出时间的节律性,场所的定点性,成为了传承武术语言、武术传统、武术思想、武术信仰和武术价值的重要场域。”[6]然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武术的传播场所正大幅度缩减,甚至消失。以前传授武术的村落改建了高楼大厦;庙会上出现的不再是武术艺人的拳脚功夫,而是农贸交易活动;庆典上昔日生龙活虎的舞狮舞龙表演、跌宕起伏的对打对练表演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式的歌唱舞蹈。

3 传统武术的生存优势

虽然传统武术的发展受到了西方竞技体育的严重冲击,加之传统武术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致其丧失了其原有的主导地位,进而使其发展受困,但传统武术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载体,正如王岗教授所说的:“今天的中国武术已为当代人解读传统文化充当着载体和途径,为我们探究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提供了便利。”[7]

3.1 传统武术的健身娱乐优势

传统武术的健身娱乐功能从古有之。古代记载中有“执干戚舞”的传说:“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说此舞蹈可以治百病。再如宋元时期,商业相对比较发达,人们安居乐业,整个社会出现一片繁荣景象。此时的瓦舍艺人把武术的健身和娱乐功能通过表演完全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在当时,不管是庙会还是节日,都会看到武术艺人的表演,甚至在军中也征召了一些精于武艺、擅长杂技百戏的艺人,专习技艺,以供表演之用。明清是武术集大成时期,武术的花法表演、套路演练以及对练表演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传统武术的健身娱乐功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负担以及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多。中华养生观认为,各种养生方法都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以修炼人身三元——精、气、神。把“精、气、神”视为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认为只要精足、气充、神全,自然能够祛病延年。这正是传统武术练习时所要求的“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也是传统武术练习的精、气、神。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典型就是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时讲究情神贯注、意守丹田、不存杂念,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相通,最终达到锻炼体魄、愉悦身心的目的。除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传统拳术也都具有此功效。所以,传统武术独特的健身娱乐功能是其最为实用的功能,也是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继续存在的最重要依据。

3.2 传统武术的教化优势

“尚礼崇德”是古代侠士伦理道德的基础,也是习武之人生活的基本准则。明代的戚继光也曾把能否确立“师道”看成习武者能否有德的一大条件,他说:“敬习之道,先重师礼。古云:师道立而善人多……师道不立,则言不信,教之不遵,学之不习,习而不悦,师道废而教无成矣。”[8]武谚还有云:“未曾学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为此,许多拳种门派都强调修德,并制定了各家简繁不一的门规戒约。而且,传统武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练成的,要求练武之人不怕严寒酷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就培养了练武之人坚毅、果敢、豁达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我们今天把习武的这种精神用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社会荣辱观和正义感,培养青少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尊老爱幼、尊师重道、乐于助人、坚韧不拔的优良品格,同样行之有效。

4 传统武术文化的生存策略

“特定的文化空间产生了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依赖特定的文化空间而生存。”[9]所以,我们要想使传统武术文化继续生存下去,为今所用,就必须为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保护创造有利的环境。

4.1 国家需要是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最有力保障

从远古部落之间的战争开始,技击就成为部落制胜的法宝。在夏商周,农业的发展使产品有了更大的“过剩”,奴隶主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就会发动战争,而战争的胜利必须依靠武技本领。因此,国家的需要使武术的应用被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封建社会同样也是如此,统治阶级一方面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就必须用武力镇压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要扩大疆域和防御外敌入侵,就必须大肆兴兵、大练武技,这就促使武术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唐朝武举制的建立使练武之人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最大程度地激发了练武人的热情,促使民间武术和军事武术迅速发展。

纵观武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国家需要并大力支持是武术得以迅速发展的最有力保障。所以,要发展武术,弘扬武术文化,就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物质的和政策的,更重要的把发展武术纳入法律的范畴。

4.2 传承人的衔接是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生命线

生存环境的变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手段。人们不再像先辈们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来无事打打拳、听听戏,所有的技艺都有源源不断的传承人,而现在高楼大厦的建立、城镇化生活方式的推进,很多年轻人都跑到大城市打工、生活,留守的都是些老弱病残,人们都在为钱而拼命,已不知传统技艺为何物,传统技艺的传承在人的问题上出现了断层。正如文化学者王文章所言:“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形成一条永不断流、奔腾向前的河,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一旦老艺人离世,他身上承载的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随之消亡,所以,解决传承主体即传承人的问题,乃是当务之急且是重中之重的大事。”[10]王岗教授也认为:“作为口传身授的武术文化,作为活态所展示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人的因素比以前所传授的技术体系、理论体系、文字记载等更重要。”[11]所以说,传承人是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核心环节,是传统武术文化得以传承的生命线。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武术的传承人不能单纯地从精神上给予鼓励,更重要的是从物质上给予保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传统武术文化没有传承人而致使其失传的后果。

5 结语

纵观传统武术的发展历程,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必须依靠国家,而传统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正是改变我国现存的某些不良社会现象所需要的。真正使传统武术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就必须把保护传统武术文化纳入法律的体系,用法律约束力来执行传统武术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同时对传承人的保护与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1]张国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2):88-92.

[2]张震,杨丽.武术本质层次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7.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4.

[4]郭玉成.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51-57.

[5]李仲轩,徐皓峰.逝去的武林:1943年的求武记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54.

[6]王春光,祝伟明.文化社会学视域下武术群体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6):86-88.

[7]王岗,潘冬法,包磊.中国武术的当代势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5):27-32.

[8]周伟良.师徒论——传统武术的一个文化现象诠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583-588.

[9]张玉强,陈有忠.我国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述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5):86-90.

[10]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347.

[11]王岗.关注武术传承的主体:人[J].搏击·武术科学,2006(12):1.

猜你喜欢
拳种传统武术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少林与太极(2023年5期)2023-07-14 03:02:10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2:56
传统武术拳种及传承人保护机制分析
武术研究(2016年1期)2016-11-28 17:03:51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武术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