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婷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
奥沙利铂通用名:奥沙利铂,商用名:乐沙定(进口);奥正南、齐沙、艾恒、艾克博康、草铂、多令、辰雅、佳乐同泰(国产),英文名Oxaliplatin for Injection,是第3代铂类抗肿瘤药物,于2004年被FDA批准与5-氟尿嘧啶(5-FU)和甲酰四氢叶酸钙(LV)联合使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目前已成为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主要方案之一[1]。奥沙利铂的过敏反应有多种表现,轻者可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应,如手掌掌心发红,面部发红,眼睑发红等,严重者可表现胸闷、气促,甚至是喉头痉挛和过敏性休克等。蔡强等[2]对3 247例接受奥沙利铂治疗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1.6%,其中在52例过敏反应中,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为2例。奥沙利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极其罕见,但其致死率甚至比青霉素所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还要高,因此,及时和准确的急救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3]。现将我科1例奥沙利铂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报道如下。
患者女,59岁。右半结肠癌,于2011年4月2日在外院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右侧卵巢切除术+肝脏结节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蕈伞型腺癌Ⅱ级,部分为黏液腺癌,侵犯全层,淋巴结(2/15),肝脏见转移性癌结节。患者于2011年4月29日—7月18日期间行化疗6次,2011年8月10日行第7次化疗,具体化疗方案:格拉司琼针3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 mg+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40 mg+5%葡萄糖溶液500 mL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亚叶酸钙0.2 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5-Fu 0.5 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5-Fu 3.25 g+0.9%氯化钠溶液100 mL化疗泵持续48 h给药。患者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40 mg+5%葡萄糖溶液500 mL约5 min,滴速为20滴/min,患者主诉胸闷、四肢麻木、手心发红和呼吸急促,进而出现面部发红、烦躁不安,护士立即停止原补液,予5%葡萄糖溶液250 mL维持,并更换一次性输液器,同时予鼻导管吸氧,3 L/min,测生命体征,血压105/78 mmHg,脉搏106次/min,呼吸24次/min,立即通知医师到场,6 min后患者呼之不应,测血压92/70 mmHg,脉搏119次/min,呼吸22次/min,予去枕平卧位,按医嘱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0 min后测血压74/44 mmHg,脉搏118次/min,呼吸21次/min,按医嘱加快滴速,予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15 min后按医嘱测血糖13.7 mmol/L,患者意识恢复,能应答,测血压为78/54 mmHg,,脉搏119次/min,呼吸19次/min,按医嘱停用化疗,增加补液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30 min后患者出现寒战,发冷发抖,体温测不出,再次通知医师到场,按医嘱予地西泮5 mg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10 mg肌内注射,奥美拉唑40 mg静脉推注,40 min后测血压为78/60 mmHg,,脉搏115次/min,呼吸19次/min,60 min后测血压为95/76 mmHg,脉搏110次/min,呼吸18次/min,1 h 10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结束,神志清,测体温36.5℃,血压105/87 mmHg,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患者症状缓解,病情稳定,按开单医师医嘱,停用本次化疗所有药物。由于该患者发生奥沙利铂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开单医师终止此化疗方案,于2011年8月12日起行新化疗方案,具体方案如下:格拉司琼3 mg+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亚叶酸钙0.2 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5-Fu 0.5 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5-Fu 3.25 g+0.9%氯化钠溶液100 mL化疗泵持续48 h给药,共6次,于2011年10月21日结束,2011年11月2日起口服卡培他滨3粒,每日2次,连续服用3个月维持治疗。
2.1 急救护理立即取头高脚高位或去枕平卧位,有利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给予高流量面罩或正压吸氧,可提高血氧含量。另外,休克患者体温多偏低,应注意保暖,盖棉被或毛毯,但不可用热水袋局部保暖,一方面,休克患者感知度差,易烫伤,另一面,过度加热会增加组织耗氧量,加重病情。立即停用奥沙利铂,更换一次性输液器,防止输液器管道内残余药液继续引起反应,予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缓慢滴注,保留原输液器及剩余药物,必要时送检。根据病情需要必要时建立两路静脉通路,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面色、神志等的观察,积极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呈备用状态,按医嘱及时准确用药,并做好各项抢救记录。保持输液抢救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安排专人护理,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2.2 早期发现过敏反应往往发生在多周期用药以后,部分患者起初表现很不典型,比如打喷嚏、发热和皮肤瘙痒等,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对此有足够的了解和警惕。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适主诉,区分是否为过敏反应,对于不能够用该药的不良反应来解释的现象均需要警惕过敏可能[4]。所以,在用药过程中,要加强护士的巡视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的动态变化,早期发现可以有效的防止病情加重。该患者主诉不适后,护士就给予及时准确的急救与护理,所以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
2.3 评估及观察化疗前评估患者以往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蔡强等[2]认为,奥沙利铂过敏反应发生的中位疗程数是第6周期,(1~14周期),中位累计剂量为580 mg/m2(150~1 900 mg/m2)。该例患者是在第7次化疗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的,因此要加强对多次接受奥沙利铂治疗的患者的密切观察,尤其是中位疗程数是第6周期或以上患者的观察。奥沙利铂引起的过敏反应临床症状比较典型,多发于输注后10~15 min,且多在使用数次后发生,故输注奥沙利铂最初20 min应减慢滴速,注意观察[5]。根据患者化疗的次数及病情反应,可延长静脉滴注时间。
2.4 用药注意奥沙利铂应用5%葡萄糖溶液冲配,用药前后均用5%葡萄糖溶液冲洗,不可用氯化钠液冲配,避免与碱性溶液同用。如果医师未开医嘱5%葡萄糖溶液前后滴注,应使用2副一次性输液皮条,用5%葡萄糖溶液前后推注冲洗。药液现配现用,不可放置时间太久,一般冲配好后30~60 min内使用。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在配制药液时避免与铝制品接触。与氟尿嘧啶联合用药时,须在氟尿嘧啶前用药。
2.5 严禁再次输注指征姚智东等[6]认为,奥沙利铂可能会出现一些罕见的变态反应,包括皮肤红斑到过敏性休克等,发生率较低,仅为0.15%,可视反应程度选择抗过敏药或终止治疗。对于有其他铂类过敏史的患者,应监测过敏症状,一旦发生任何过敏样反应,应立即停止给药,并予以积极的对症治疗,禁止再次使用奥沙利铂。
2.6 饮食护理宜进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可少量多餐,防止呕吐,食物应加温,避免进食生冷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油炸等食物,多喝温开水,多和清淡的汤,如排骨汤、蔬菜汤和鱼汤等,可以保暖,又可以促进化疗药的排泄。
2.7 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患者症状出现突然,病情凶险,患者及家属没有思想准备,会表现出非常慌乱紧张,此时护士应及时向他们解释药物的作用及相关不良反应,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也应冷静沉着,业务技术娴熟,使患者及家属安心。对反应较重,中止治疗的患者,会担心因此而耽误化疗影响效果,再加上化疗药物昂贵,中止后造成药物浪费,患者心理很不安,针对此种心理状态,医护人员要告之利害关系,同时告诉患者可以更换L-OHP剂型,还可以使用进口L-OHP,另外还有其他化疗方案可以治疗[7]。
2.8 用药指导①告知患者奥沙利铂用药过敏反应的常见症状,如果自觉不适,应及时告知护士,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或降低反应的严重程度。②输注前1小时滴速要慢些,尤其是已经输注过好几次的和有过过敏反应的患者,尤其要注意观察。另外,患者在静脉输注过程中及输注结束后都要注意保暖,夏天最好不要开空调,冬天不要吹冷风,要戴好口罩手套帽子。③输注后至少1周内避免各种冷刺激,如不喝冷水冰水,不用冷水洗手,用温水刷牙,洗手,食物加温后食用,水果用热水温热后食用,多喝热水,忌生冷食物。注意保暖,天冷外出时戴好手套口罩,尤其上厕所要特别注意防止着凉易发生反应。皮肤黏膜不能接触金属制品,如项链、戒指、钥匙和门把手等。④尽量选择上午注射奥沙利铂,可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⑤输注前按医嘱准确用抗过敏药物。⑥如果10 d后还有四肢麻木和疼痛等症状,告知患者要继续做好保暖工作,必要时来院就诊。⑦化疗穿刺部位如有外渗,禁止冷敷或冰敷,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
奥沙利铂药物在静脉滴注过程中,需要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巡视工作,防止过敏性反应的发生,争取做到早发现,尤其是中位疗程数是第6周期或以上的患者,以便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护理,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的经济损失,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1]陈静,陈宇晗.奥沙利铂用于消化道肿瘤化疗引起高敏反应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3):248-249.
[2]蔡强,王秀问,方英立,等.奥沙利铂过敏反应临床资料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9(12):149-152.
[3]戚国青.奥沙利铂致过敏性休克急救护理一例[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7(1):48.
[4]陈志刚,钱晓萍,刘宝瑞.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4例并文献复习[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4):596-598.
[5]张桂芳,孟娜娜,景海曼,等.奥沙利铂过敏性休克1例[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22(6):523-524.
[6]姚智东,吴洪斌.奥沙利铂的安全性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3,12(7):567-569.
[7]唐美玲.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444-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