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修订)
《海洋学研究》是由中国海洋学会、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浙江省海洋学会联合主办,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3年(前身为《东海海洋》),于2005年第2期起正式更名为现刊名,季刊,大16开本(A4),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海洋科学领域具有前沿性、原创性、科学性、学术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综合评述以及学术争鸣,以海洋观测、调查数据的科学表达为基础,注重介绍大洋、中国海区以及“两极”地区等全球各海区的最新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各学科同行关注的国际、国内前沿课题的报道,以及时反映各热点海区、热点研究方向的全面和深入的追踪报道为特色,主要内容包括:海洋水文气象、海洋地质地貌、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海洋水产养殖、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遥感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本刊将组织专题并以专集或专栏的形式集中报道相关热点的观测和研究成果,敬请关注本刊各选题内容并欢迎惠稿。
一 来稿要求
1.来稿须选题新颖、方法合理、数据可靠、论点明确、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结论明确、图表清晰、写作规范;内容应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科学性、探索性和实用性,反映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文内主要数据及图表应未曾正式发表(非主要数据或图表若已经发表的,须引入相关的参考文献)。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类宜在8 000字左右(包括图表),研究报道类宜在5 000字左右,专家综合评述以5 000~10 000字为宜。
2.来稿内容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及其工作单位、首页地脚处的第一作者简介和资助项目、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有此内容时)及英文摘要。初投稿时,正文请使用4号宋体字,待审稿通过后,再使用我刊规定的5号宋体字。
(1)题名:须精练简洁、文题相符,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作者单位: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县)名称、邮政编码。
(3)首页地脚处的第一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省市或县),民族(汉族可省略),技术职称或学位,主要从事专业和E-mail地址(通讯作者,请提供姓名、性别、技术职称、电子信箱)。基金项目包括:基金资助项目的全称和批准号,多个资助项目的请依次排列。另外请提供作者的联系电话,以便联系。
(4)摘要:一般200~300字,采用报道性文摘方式,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或讨论4部分内容,摘要中不用图、表、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应有评价性用词。关键词:3~8个。
(5)正文标题:结构层次应适宜,一般分为二级或三级,各级标题用1、2、3……;1.1、1.2、1.3……表示,依次类推,一律顶格书写,序号后边空一字距再写标题。每个标题一般不超过15个字。引言序号为0。
(6)图表:文稿中只附必要的图表,切勿过大或过多,所有图表均应在文中留出位置,并写明图序和图题、表序和表题,以及相对应的英译文。图、表应放在正文中第一次提到该图、表的自然段末,即应先见文字,后见图、表。
附图力求内容准确、清晰,大小、繁简适宜,图面结构合理,线条疏密、粗细合适,精度足够高 (线条圆滑、流畅,不出现锯齿状,墨色要黑,精度在600像素/英寸以上)。对图幅较大或线条稀疏需要缩尺的图,字号应适当加大,缩尺后最小字体不应小于六号字。双栏排图不宽于8cm,通栏排图不宽于17cm。图名应中英文对照写出并置于图的下方,图中代号能直接在图中标出的就不要在图例中列出,图注应中英文对照写出列于图题下方。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及其量和单位必须写清,并与正文的叙述一致。图内文字均要求使用宋体字,数字及西文字母等外文字母应使用新罗马字体(Times New Roman)。凡涉及国界的图件必须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出版社最新版本地图绘制。柱状图应标明深度,剖面图应标明方向和深度,站位图需将经、纬度分别标在图的上方和左侧。照片要求对比度好,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彩色照片要求色彩分明),大小适宜,繁简得当,长×宽不超过23cm×17cm。图件要求提供计算机激光打印稿及TIFF或JPEG格式电子稿。表格使用三线表,表名需中、英文对照,并置于表格上方,应注明数据测试单位或资料来源。图表中量和单位之间用斜线“/”分开,如:深度/m……
(7)来稿中的科技名词和名词术语、人名和地名的译文等均应按国家标准的规定使用,中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汉字。科技缩略词语于文中首次出现时应中英文对照,并注明含义。本国地名以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为准,外国地名按《世界地名译名手册》为准,手册上查不到的请加注原文。计量单位严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废止的计量单位应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对常用的计量单位,尽量使用单位符号。
(8)中、外文字母与符号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黑、白体;上、下角标的字母、字符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英文、日文以外的外文以及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在纸质文稿中注明。文稿中的量符号,代表量和变动性数字及坐标轴的下标符号,函数,几何图形中表示点 线 面 体的字母 生物学中属以下 含属的拉丁学名,化学中表示旋光性、分子构型、构像、取代基位置等的符号需用斜体;矢量、张量和矩阵符号用黑斜体。
(9)英文摘要(报道性)可与中文摘要内容不同,应是全文主要内容的提炼,以便能更为详尽地反映文章内容,但需同时提供对应的中译文。一般以500~2 000字为宜。英文摘要内容包括:研究地区,研究对象或内容(样品等)和研究方法,以及所得的详细研究结果(主要的数据结果),研究结论。中、英文摘要内容和相关数据应与正文所得结果一致,在文章正文中没有得到或叙述的数据或结果在英文摘要中不要出现。英文摘要的作者姓名中的中国人名、地名均采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分写,姓全大写,复姓连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音节界限有混淆的可加隔音号“'”。
(10)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只列出作者阅读过的且本文引用的最主要的公开发表的文献,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先后顺序连续编号,并将序码用方括号加阿拉伯数字形式列于行文中右上角处,在正文参考文献处用序号编码加方括号形式按引用顺序排列,要使正文中的参考文献序号与文末的参考文献序号一致。引文如是写作者,序号应置于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如引用文献序号作为文句中的组成部分,则不作角标标示;如文献未写作者姓名,其序号应置于引文中适当位置的右上方。文末的中文参考文献需要中英文对照,须英文在先,中文紧排其后,且须按原发期刊英文形式标注(即从被引原稿英文摘要处摘引,包括中文文献中的英文作者姓名、英文题目、英文期刊名等),原发刊物不含英文题目的,请注意正确翻译。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或写作成果,应征得有关方面同意,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用圆圈加阿拉伯数字顺序标出,并在当页下脚处列出引用文章的作者名、文章名、编制年和起止页码。参考文献(包括脚注处的未公开发表资料和成果)全部作者均应姓前名后著录。西文文献中的作者姓名,全大写,姓在前,名缩写并省略缩写点;东方人名的英文均用全称,不能缩写,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其它小写。文献中的外文书名、文集名中的实词第一个字母均大写;文集和连续出版物中的题目,除篇首第一个字母、地名、专有名词大写外,其余均小写。不同文献类型以字母方式标识,如:期刊[J],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专利[P],标准[S],报告[R],汇编[G],报纸[N],其它[Z]等。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作者之间加逗号).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姓名.书名[M].版本(第1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本文参考起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姓名.析出文章题名[C]∥编著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姓名.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它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 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二 来稿约定
1.来稿请提供一式两份电脑打印件和相同内容的 Word格式电子版或光盘,并注明电子邮箱地址,发送至本刊电子信箱。请按照本刊征稿简则和编排规范撰写论文,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则退还作者修改后再投,达到要求后再接受送审,并以稿件符合要求寄到的时间作为收稿日期。
2.来稿不要涉及政治问题,应注意保守国家秘密 (请附上作者所在单位的保密审查意见)。第一作者应对论文作者署名的排序负责,必要时需提供书面保证。
3.编辑部原则上在收稿后2个月内将稿件处理情况通知作者,若作者2个月后仍未收到处理意见,请与本刊联系。在此期间内收到复函、审稿意见或录用通知者,不得另投它刊。
4.投稿者可建议3~5名审稿者(请注明审稿者的学位、职称、研究领域、单位、通信地址、邮编、电子邮箱地址和电话),供编辑部审稿时参考,其中文章的作者及相关人员请回避。
5.刊用与否本刊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如有特殊需要,请在来稿中注明。
6.稿件切忌一稿多投,严禁剽窃他人作品。凡在国内外发表过的文稿,本刊不再接受。对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一稿多投者,一经发现,本刊将公布作者姓名。
7.来稿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权进行技术性和文字删改,若作者不同意,请在来稿中说明。稿件一经录用,请按编辑部要求进行清稿,并参照本刊编排格式修改文稿,修改稿请发电子邮件(或寄光盘)。
8.本刊除具有印刷版外,还具有光盘版和网络版,稿件一经录用,所有各类版本的版权属于本刊,凡不同意自己的论文在电子版本(光盘和网络版)刊载的作者,请来函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录用的稿件本刊将按国家有关规定酌收版面费,并一次性向作者支付以上各版本的稿酬,同时赠送2册样刊和20份抽印本。
三 来稿方式
本刊可接受电子邮件来稿,若文稿内容中有易混淆的字或字母时,请在所发的纸质文稿,在第一次出现于文稿处用铅笔注明其正确的书写方式,必要的请进行相应的说明。纸质来稿请按编辑部地址邮寄给本刊,电子邮件可发至:haiyangxueyanjiu@163.com。请附作者详细地址、邮政编码、E-mail地址和电话,以便联系。
四 欢迎作者随时向本刊反馈刊载论文在国内外的收录和获奖等信息。
编辑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北路36号《海洋学研究》编辑部,邮编:310012
编辑部电话:0571-81963195,0571-81963193
传真:0571-8196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