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同镇新平路考述

2014-04-04 11:04何建国赵家勇
关键词:马市互市保平

何建国,赵家勇

(1.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9;2.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明大同镇新平路考述

何建国1,赵家勇2

(1.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9;2.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明代大同镇为了加强和巩固军事防御体系,于嘉靖四十五年设立新平路,初步完善了镇、道、路、堡等各层次相统协的边防体系。尽管新平路驻兵规模较小,但它扼守宣大门户,不仅具有军事预警的功能,同时也是蒙汉经济贸易的通道,是民族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场所,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大同镇;新平路;考述

大同作为有明一代的九边重镇之一,因在边防体系中居要冲之地而为统治者高度重视。嘉靖年间,明蒙边境虏患不断,“扰我疆场,迄无宁岁”。[1]为了加强防御,明廷于大同镇大量增筑军堡、烽燧,整修边墙并且对各路进行重新划分管理,先后增设北东路、北西路、南路、威远路、新平路、井坪路六路,从而完善了大同镇的军事应援体系。

在大同镇分路防守体系中,新平路的设置有着特殊的意义。学界对新平路所辖地方的军事防御特征、选址、马市贸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由于这一路规模较小,驻兵人数不及其它各路,对它整体性论述的成果较少。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新平路设立的原因,对新平路设立的时间加以考辨,并从新平路的建置、历史地位和互市贸易等方面加以考述,旨在揭示新平路在大同镇军事防御及民族交流中地位与作用。

一、新平路设置之原因

新平路地处边关要冲,从太祖至嘉靖年间,时有蒙古骑兵入侵,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三云筹俎考》载:“其新平三堡又孤悬东北,转输既艰……我之情形虚实,虏悉周知”。[2](P333)《读史方舆纪要》亦道:“新平孤悬绝塞,界宣、大两镇之冲”。[3](P1241)新平三堡系指新平堡、保平堡及平远堡。“三堡之地”孤置于极边,是宣府、大同二镇的门户,理应严加防守,然防御极弱。

宣大总督赵炳然上任后,对“三堡之地”进行了实地勘察。“三堡”地方,深入敌境,距离天城城60余里,之间有重山阻隔,为大同镇外藩,但也扼守宣府门户,因此赵炳然认为新平三堡“在大同虽属,以远而血脉欠通;在宣府虽近非属,而痛痒不切,臣议此地,虽属大同地方,实为宣府唇齿”。[4](P2665)“三堡之地”东为西洋河,是“三堡”输送米货的交通要道;西为阳和城,是东路参将驻守之地。这两地是北虏入犯最为频繁之地。如果“三堡”不守,西洋河、阳和亦难守,宣大二镇亦唇亡齿寒,最终威胁京城安全。故而赵炳然认为“若非三镇协力、彼此共济,早计而力防之,则各堡既近狼虎之群,难免吞噬之祸,而西洋河亦不能以安枕也”。[4](P2665)在此,赵炳然指出了加强该地区军事管理的重要性。由于新平、保平、平远三堡皆踞地势险要之地,有随时被蒙古兵吞噬之威胁。此地一旦失守,整个军事防御体系将危于一旦,这不能不引起统治阶级极度重视,如在此分设一路,就能够有效地加强管理,因此加强“三堡之地”的军事防御力量势在必行。

分担东路压力亦是设置新平路的一个原因。《明史·兵志》记载“总兵官总镇军为正兵,副总兵分领三千为奇兵,游击分领三千往来防击为游兵,参将分守各路东西策应为援兵……”[5](P1044)由此可窥见路的功能在于统筹所辖各堡及边墙的防务,“策应为援兵”,有效配合镇的作战。新平路设立之前,所辖之地原属东路。嘉靖二十三年詹容主持“筑大同东路天城、阳和、开山口诸处为墙百二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5](P775)《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一书记录了东路的管辖情况,“此路管辖九堡,分边沿长九十六里四分,边墩百七十八座,火路墩九十座。本路虽在皆边,虏患频仍”。[6](P178)由此可见,东路所辖边堡众多,边墙较长,并且俱是蒙古骑兵频繁出入之地,给东路分守参将往来应援造成一定困难,容易形成鞭长莫及之态,造成管理不便之势。

新平路的设置对新平堡等三座军堡统一管辖,合理协调了三堡的防御活动和行政管理,既便于战时增兵驰援,也便于平时军事训练和生产的管理,有效减轻了东路的管理压力,弥补了宣大两镇交界军事防御薄弱的漏洞。

二、新平路设立时间考

关于新平路的设立时间,相关史料记载不一。杨时宁的《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一书记载“本路原非旧设,乃嘉靖二十五年新展自境外者”。[6](P184)《三云筹俎考》也有同样的表述。《天镇县志》记载,“嘉靖二十五年始设新平路分守参将,驻新平堡”。[7](P193)这些史籍大多数认为嘉靖二十五年是新平路设立的时间。

然《皇明经世文编》一书中赵炳然上疏云:“……已闻大同镇东路天城城参将,所属新平、保平、平远三堡”。[4](P2665)赵炳然于嘉靖四十四年十月总督宣、大、山西军务,所以以此记载,“三堡之地”在此时乃属东路所辖。万历《大明会典》记载“新平堡参将,嘉靖四十五年添设。所属新平堡、保平堡、平远堡,三守备”。[8](P281)《明世宗实录》嘉靖四十五年二月初十日记载:“添设大同新平堡参将一员,分守新平、保平、平远三堡,兼割原属天城参将山北十四堡隶之”。[9](P982)这是明确将嘉靖四十五年作为新平路的设立时间的两处史料记载。

以上所列相关文献价值最高的当属《明实录》,成书于弘治年间的《大明会典》是明朝有关典章制度的专著,弘治三年修,未刊行,正德年间,李东阳校正刊行,嘉靖时有增修但未刊行,万历加修,成本228卷,刊行。《大明会典》以官修《诸司执掌》、《皇明祖训》、《大明律》等百司之籍汇编成书,由各朝皇帝命李东阳、张居正等大学士增修颁行,因此史料可信度极高,新平路参将设置的记载年限应不会纰漏错注。《皇明经世文编》辑录了大量明代著名人物的上疏和文集,由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主编,由众人选集而成,内容均为名人文章,史料价值极高,因此《赵恭襄文集》所辑赵炳然疏可信度很高。

由以上两部书的记载来看,新平路的设置时间当是嘉靖四十五年为准,而新平堡、保平堡及平远堡三堡的设立应该为嘉靖二十五年。《天镇县志》为清朝史料,有大量史料经考证记载不实,很多记载不足为信。《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是一部历史地理图说集,作者实地调查之图说史料较高,但关于新平堡设参将的记载与《明实录》、《明会典》相驳,因此可信度不高。《三云筹俎考》成书也较晚,并有辑录前人史料之嫌。综上所述,添设新平、平远、保平三堡的时间应该为嘉靖二十五年,而新平路的设立确切时间应该是嘉靖四十五年。

三、新平路所辖范围和军实概述

明代新平路管辖范围大致在今天的天镇县。《三云筹俎考》中记载“旧边自东路镇宁堡缩而南,与宣镇之李信屯相联,不惟边垣曲折加长,且哨夜近虏难瞭。今开拓而北,直与宣镇西洋河相接”。[2](P333)可见新平路的管辖范围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动,但大致范围基本不变。遵《九边图说》之记录,新平路所辖地方突出边外,西面和北面俱临虏地,西至守口堡和镇门堡,南为瓦窑口堡,东界宣府镇西洋河,北为榆林旧县之地。所辖边墙46里有奇,下辖军堡4座,边墩82座、火路墩42座,4座军堡分别是平远堡、新平堡、保平堡、桦门堡,其中桦门堡于万历年间设立,相对其他3堡较晚。

新平堡北距边墙7里,西距边墙2里,南距瓦窑口堡13里,此堡分管边墙外有松木儿台吉和五路台吉部落,长期活跃在榆林旧县之地。边墙东北角下有马市一座,边内为榆林县川极冲和水泉儿沟极冲。平远堡位于本路东北角,西距新平堡15里,东到西洋河5里,南至宣府李信屯13里,边内中段为大红花林极冲,西边为石窑沟次冲,边墙东北有旧马市一座,边外有石宝成比妓等部落驻牧在回回墓地。保平堡东北距离新平堡7里,向东相去平远堡20余里,西通边墙1里,南至桦门堡20里,边外有五路台吉驻牧,北边内为平胡墩极冲。桦门堡设立较晚,由于重山阻隔,此地为守边薄弱之地,它的设立方便了新平路和东路各堡的通信和军事应援,本堡设在山间平地,北至保平堡20里,东到永嘉堡30里,西到边墙2里,南到瓦窑口堡11里,边外有兀慎台吉、守口夷人等部落驻牧。新平路在各路中设立较晚,规模相对较小,驻兵人数均不及其他各路。但其临大虏、边关极冲的军事意义极为重要。

关于新平路的军实情况,在各路中规模较小,与西路相比,虽然均下辖4堡,但驻军人数和军饷均不及西路。西路驻军4516人,军马929匹,而新平路驻军2956名,军马428匹。新平路地位如此突出,但是规模却较小,造成这种情形有它的内在原因,首先,新平路管边较短,所需兵力不是很多,而从4座军堡的规模和粮饷分发来看,此路所能容纳的兵力有限。其次,新平路扼守宣大门户,距离阳和城、天城城等大军堡较近,遇战事必然会受到大同镇东路甚至是宣府镇的军事驰援。新平路的作用更多是侧重于军事预警,所以驻兵规模较小。这样既缓和了边境布置重兵进行军事对峙的局面,也便于迷惑蒙古部落,使其难探虚实,不易暴露军事实力。为后来的蒙汉互市营造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氛围,对于缓和明蒙矛盾具有积极意义。

四、新平路的蒙汉互市

由于新平路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在军事防御的功能之外,还是蒙汉互市的重要场所。在明蒙关系中,边防要塞除了军事功能之外,互市贸易也是一项重要内容。王崇古言“必须许以市易,以有易无,则和好可久,而华夷兼利”。[4](P1367)隆庆初高拱、张居正等大臣也提出了“华夷一家”的主张。互市的开合是民族之间的碰撞和交流,也是明蒙关系发展演变不可或缺的部分,是“长城文化带”的特征之一。

早在正统三年到嘉靖三十年,明朝就在大同边境开贡市,但设立不久,就因为战事而中断。直到隆庆四年,明蒙达成“隆庆和议”之后,才有了大规模的互市贸易的发展。万历《大明会典》记载“开市凡十一处。在大同者三:曰得胜口、曰新平、曰守口”。[8](P1135)新平堡马市位于堡西北边墙下,主要的互市对象是黄台吉、五路台吉等部落。

蒙汉贸易是在隆庆和议这个重要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此外,蒙汉各自农牧业的优势发展亦是互市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明统治集团,进行厚往薄来的官市贸易,主要目的体现在“羁縻”作用上,其戒备边患的意义要超过交易本身。市由官府管理,官出“市本”,议定合理贸易价格,维持秩序和量抽税银。

新平堡互市开设于隆庆五年。《万历武功录》“俺答列传”详细记载了隆庆五年蒙汉互市的具体时间,新平开市的时间为七月初到七月中旬。到万历朝时,发展到一个月左右,发展到后期并没有固定市期。互市是以多元化的形式进行的,官市占比重较大,“大市”一年一次,一次一个月,官出“市本”,进行管理,主要以马匹、缯帛为交易内容。万历年间增设“小市”,又叫“月市”。梅国祯《再请罢榷税疏》云“每月小市一次,每次不过三二日”。[4](P212)主要贸易物品多属于生活必需品。“私市”又称“民市”,发展十分迅速,《三云》记载“虏以马、杂畜、皮毛,我以银、布、彩缯诸货,官市毕,听民私市”。[2](P408)新平堡马市有东马市和西马市,新平堡“民市”的发展使当地出现了很多富商大贾,名扬万里。现在新平堡遗址有北街和东街为店铺林立的商业街,还有诸如王家偏院、贾家宅院等商贾宅邸。

马市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蒙汉民族关系的融合,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作为政府提倡的一种“羁縻政策”,互市增加了明政府财政收入,稳定了边防,维护了明王朝的统治。新平路马市的设立满足了五路台吉等部落的生活日用品需求,补充了明朝军马的来源,减轻了蒙古对此地的军事掠夺,军事意义和社会意义极大。后期长城沿边马市经历了明末的衰落,也经过了清统一后的短暂繁荣,康熙年间官方马市全部废止,民间贸易繁荣起来,新平堡马市也在崇祯初基本废弃,但新平路的民间互市贸易仍然很发达。到现在新平堡马市已经演化为晋冀蒙物资交流大会,互市场所在后期或废弃,或转化为乡村聚落继续存在,新平堡镇现仍有东马市和西马市遗址,分别是现在的平远头村和古城村。

[1]薄音湖.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2]薄音湖.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六辑)[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3](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明)陈子龙等.皇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洪汝霖等修.光绪天镇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8](明)申时行《大明会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李 峰等.明实录大同史料汇编[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A Research on Xinping Road in the Ming Dynasty

HE Jian-guo1,ZHAO Jia-yong2
(1.Yungang Culture Institute,Shanxi 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2.School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ourism,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116029)

Datong has been well-known as a frontier city from the ancient times.Moreover,it had been more significant in military as one of the nine garrison posts around the borders in the Ming Dynasty.Uvtil Jiajing period,the perfect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w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in which the towns,streets,roads and forts are close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Roads, as the intermediate level,not only save the area ,but also help the town to defense from the overall,which is of great military capabilities.Ming Jiajing forty-five years,Xinping road was built,the historical role of which is too valuable to be neglected.So the problems of Xinping road are need to be researched and probed seriously,especially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of the historical reasons,the accurate time and physical defense entities.

Xinping Road;military defense;frontier trade;

K248

A

1674-0882(2014)03-0030-03

2014-02-05

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文与武的博弈:国学视域中云冈文化的生成研究》(2013329);大同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明代大同镇边防体系研究》(2012-13-25)

何建国(1973-),男,山西河曲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文化史、制度史;

赵家勇(1990-),男,山西晋中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军事史。

〔责任编辑 马志强〕

猜你喜欢
马市互市保平
中国边民互市研究回顾与述评
茶条槭叶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千里马是如何变成废马的
千里马是如何变成废马的?
好人范保平
明代的女真朝贡政策与辽东马市变迁
曹保平:拍电影,终极是拍一种氛围
加快河口县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
马市防洪堤透水地基防渗的技术措施
明代蒙汉互市贸易的建立及发展演变——以市口变化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