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闫家婧
Nice!移动社交应用那点事儿
文 闫家婧
移动社交应用让人能够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生活、心情、乃至成为一种品牌微营销。然而浩浩荡荡的APP市场里,开发者和投资人面对的到底是怎样的需求和消费群体,移动社交应用的前景或许也未必蒸蒸日上。
手机是个好东西,想听见谁的声音,一个电话的功夫。移动网络是个好东西,想了解的消息,咖啡厅里坐着都能尽览风云。移动社交应用自然也是个好东西,这次36氪与经纬中国举办的小型沙龙分享会“经纬·创享汇”,通过微信平台进行报名,不到5小时,报名人数就达到1000人。巧的是,这次活动的主题就是“怎样做成一个移动社交产品”。聊起移动社交应用,创业人和投资人都有话要说。
周首在发言时不忘提及自己过去媒体人的身份,“我一直是采访别人,我第一次坐在这个地方。我觉得从2013年的10月21日,我们Nice正式上线,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也有一些收获,也走了很多坑,所以说我今天在这个地方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过去的,这么长时间的一个心得。”在短短几个月内用户人数就突破百万的社交应用Nice是一种以“品牌滤镜”为核心功能的图片分享类社交应用。与传统的图片社交服务不同,Nice可以在用户上传照片之后,通过内置独特的品牌滤镜,来标记出图片中出现的品牌,向大家分享出自己有品质的生活。图片+社交,潮牌+晒货,在目前浩浩荡荡的社交应用中,Nice可谓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然而好编辑不一定就能做出好应用,周首坦言:“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选择的产品形式,其实是媒体,我建个博客,博客上面每天会推荐喜欢的东西,或者我买过的东西给大家,然后去告诉大家这些东西究竟好在哪儿,这些品牌究竟是什么,自2009年过去了四年,我发现其实真正适合于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并不是说像原来的那样的媒体的方式。因为作为编辑,我本身的角度和切入点其实不一定会满足很多的用户。”从很多角度来说这段话折射出了许多其他早早夭折移动社交APP的通病:把自己的“想当然”塞给用户,却没有考虑到技术环境与传播环境已经在变化,客户的心理从不满足于拥有和别人一样的产品,发展到了不满足于从和别人一样的渠道了解产品信息。
在遇到了目前负责客户方的大鹏后,周首的媒体理念被改变了。这位做互联网、开发过应用,、自己创过业的合伙人与他一拍即合,周首回忆到:“但是当时我们其实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们选了两个切入点,第一个,我们想做一个移动端,因为我们认为年轻人的时间都是在手机上的,第二个点是我们想做品牌,因为我们觉得消费决策和购物决策这件事情,其实品牌是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
面对如今的成功,对于如何做好一款移动社交产品,周首认为:
第一,移动端社交产品要从切身需求出发,因为社交本身就是与人息息相关的。
第二,为简单的产品功能给予更多想象空间,并关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衍生出的更多玩法。以Nice为例,在照片上打标签是很简单的想法,但用户分享的已经不仅是潮牌,还逐渐增加地点和其他元素。周首透露,其中品牌和地点标签分别占到所有标签的20%,其他60%则是碎片式的兴趣化标签,这也就意味着用户从单纯的晒搭配和品牌,延伸到对生活方式的分享,最终形成基于兴趣的社交网络。
第三,找到靠谱的团队。随着负责技术、产品运营成员的不断加入,逐渐形成一个靠谱的团队,才能让产品的创意、执行、传播有效串联起来。
第四,好的移动社交产品是靠运营的,因此在社交产品中早期用户将决定产品的未来生态,同时在产品发展的不同阶段也需要明确去争取怎样的目标用户。
尽管这四条“纲领”带动了Nice的成功,然而作为一个在无数社交应用中少数的佼佼者,移动社交应用这块蛋糕真的还够分吗?
“我们成立到今天已经投了170家公司,现在每年以30到40家新投资额的速度进行投资。移动互联网我相信占了2/3,社交占了接近一半,项目多大,我都喊不出来了。”经纬中国的Harry提及的数据让人对这个市场的庞大程度不禁有些咋舌。为什么人人都在投资社交应用?Facebook目前的市值已经赶超IBM,达到了2000万美元;但另一方面,谷歌却在抛弃Google+。无论你是否很快喜新厌旧,你不得不承认那句“认识6个人就可能认识世界上所有人”有它一定的道理。一款社交应用从个人发展到朋友圈的速度是迅速的,它更多地代表一种独特分享信息的模式,给了晒客和看客必要的舞台,让围观心理发挥到极致。至于要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做大做好,Harry表示:“但是也不是说你解决了用户的需求就可以做社交,用户基数要足够大,没有个5000万左右就不要做了”。
超过5000万的移动社交应用能有几家?以文字分享为主的新浪微博成为杀手级应用崛起之后,中国迟迟未出现Instagram这样的“现象级”图片社交APP,着实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新浪微博迟至2013年中旬才上线单条微博可发多图(最多9张)功能。这桩悬案的最佳解释可能是:图片社交已经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上繁荣过了,只是四分五裂。而对于国外移动社交应用的拷贝不走样或许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同质化让人难以从功能根本上将它们区分开。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交圈,不少人的手机里甚至光聊天应用要装上3~4个;在新浪微博、朋友圈、乃至豆瓣相册里看到同一张自拍。
SnapChat的出现似乎代表了对这种现象的反击。这款由斯坦福大学两位学生开发的”照片分享应用。基本应用程序功能相当简单:用户可以拍照、录制视频、添加文字和图画,并将他们发送到自己在该应用上的好友列表。这些照片及视频被称为“快照”(“Snaps”),而该软件的用户自称为“快照族(Snubs)”。“阅后即焚”这一新的社交文化由此应运而生。社交最终似乎演变成了这样的短时迅速,如同一阵耳语一般的单人脱口秀,而且绝不会让人产生重复感——因为没有留存的图像可供复制。一张停留在手机中不太久的照片让人可以在这样的时间段内毫无顾忌地暴露自己的隐私。当移动社交应用的时代向着“阅后即焚”的模式挺进之时,我们到底在和谁交流往来。
“其实现在这么多社交软件,我都不想聊天。”当笔者和朋友谈到你还用什么移动社交应用的时候,对方直言读图时代和无所不在的“社交关系”多少让他感受到了压迫。手机是个好东西,但想要联系的人未必愿意接你电话。移动网络是个好东西,但碎片化的信息集锦未必比一本小说更让人得益。移动社交应用也是个好东西,但有的时候,留一个空间让自己静静冥想,而不是对着一沓应用,又不知该点开哪一个来发自拍,每一张都是45°,满屏幕明媚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