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林
(广州大学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006)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人类文明的标志。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人们对知识的渴望、 对文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图书馆的利用越来越多,这大大地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许多图书馆建筑,更是成为一座城市、一所大学的名片。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强调图书馆的外观设计和功能的使用较普遍, 往往忽视图书馆建设中的建筑节能环保问题,造成图书馆实际使用过程中能耗的巨大浪费。 而且这种浪费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长年累月的,大大增加了图书馆的运营成本,造成财政开支的巨大浪费,严重的甚至不得不为了节省开支成本而停止运作部分服务功能, 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由此可见,在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从一开始设计建造图书馆的时候, 就应该足够重视和充分考虑图书馆建筑的节能环保,实现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打造节能环保的生态型图书馆,保证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 我国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总体来说还是相对比较保守和落后的,建设者们多关心的是馆舍面积够不够大,功能多不多,设计漂不漂亮,缺少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缺少前瞻性和创新思维。 馆舍大多采用传统方式方法建造,普遍存在着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对环境绿化不够重视,对能源有效利用不高甚至浪费惊人等问题。 特别是在绿色节能环保这方面更是考虑不足,如我们的图书馆普遍都是利用洁净水冲厕所和浇灌花草树木。 比方说广州大学城的生活用水标准比广州其他城区的生活用水的标准要高一个等级,几乎达到直饮水的标准。但同样的水在整个大学城却是不分用途使用的,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又如空调、照明等布局不合理,造成电力能源的高消耗也是普遍现象,这在许多图书馆都是见怪不怪的事情。诺大的书库不管有人没人,不管白天晚上,所有灯都是开着的。 举个例子,广州大学图书馆的书库设计采光不足,白天灯光大多开着浪费不少能源不说,单说该馆的空调费用开支一年下来就达好几十万。 在这个号称拥有4 万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当你一进入图书馆的大厅,看到的是一个亮堂堂全封闭的、有好几百平方米的玻璃大顶,严严实实把整个图书馆大厅包在里面。在南方广州的夏季,每年太阳直射照进来的阳光热量有多大,想想都可怕。 就这样一个蒸笼般的大厅,每天吸收的所有热量必须依靠空调来降温,否则,巨大的图书馆大厅有如一个巨大的温室,人在里面如没有空调后果可想而知。还有就是图书馆建筑往往只注重强调大气、 设计美观而忽视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如通风、雨水、太阳能、采光的综合有效合理开发和利用等。 能在利用自然资源条件方面考虑节能环保并做得比较好的图书馆还真是凤毛麟角。 在这方面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图书馆有广州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新馆和山东的交通学院图书馆,他们在节能环保方面确实做了许多积极的有益探索,非常值得肯定和赞扬。
在我们还热衷攀比,追求建造大而全、漂亮奢华的图书馆建筑的时候,欧美等发达国家更注重的是建筑的节能环保。 绿色、环保、和谐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亚洲中经济较发达的新加坡在这方面的做法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先看看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亮点。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目前东南亚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该馆的最大亮点是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全馆的建筑设计隐藏了符合生态气候、令人耳目一新的系列环保节能设计,被誉为“超级节能楼”。 亮点一:整个图书馆考虑并采用了最佳的建筑朝向和位置设计,充分利用和发挥自然风的作用,并很好地采用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防止热的扩散传递,做到了尽量减少热负荷的形成,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亮点二:充分设置阳光遮蔽系统,尽量采用日光照明策略,白天不用开灯,完全可以实现将自然光的照射作为光源利用。 亮点三:建筑的内部只有部分采用空调制冷,其余利用自然通风或风扇降温。 此外建筑师还通过在建筑内部设置一套温控分区系统, 为每个区域定制了个性化的气温控制方案。 亮点四:室内的地毯、墙壁织物等用一些具有足够强度的当地木材作为原材料,使得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减小到最低,而且能够循环重复使用。
再说欧洲节能环保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德国。 德国政府以及普通市民的节能环保意识是出了名的, 他们早已把保护环境看作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德国的建筑节能体系在欧洲乃至世界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德国建筑节能的新理念、新技术更是独具特色。 如德国的柏林自由大学文献图书馆,图书馆的主体是一个矩形的、颇像台子一样的混凝土结构,整座建筑被包裹在一个双层的维护表皮之中, 底部的中空楼板可以作为输送新鲜空气和排出废气的运输管道。外部表皮层由高度绝热的金属板、双层玻璃和可开启的固体金属百叶组成。半透明的外观,既可以作为阳光的过滤散射层,也可以作为夜晚人造光的投影屏。精密的金属丝网开口掩饰了常规的通风口, 这种通风口可以在较高的位置提供新鲜空气或者排出废气。 在春秋两季,当气温超过16摄氏度时,自然通风仍然维持,但来自底部空穴的新鲜空气需经中央核心的加热和分散。 在冬季和炎热的夏季,所有表皮的百叶都是关闭的,预热或冷却空气都由中央核心的排气口提供,废气中的残余能量在注入中央机房后可以回收。 图书馆一年中有60%的时间可以实现免费的自然通风, 相对于一般的全封闭的空调图书馆而言,可以减少平均运营费用的35%。
在美国,建筑的节能环保也是非常得到重视的。 美国位于西雅图的巴拉德图书馆更是在2006年被评为全美十大环保建筑之一。尽管这座图书馆不是很大,总面积只有3 000 平方米左右,但它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在其超过1 700 平方米的整个建筑物屋顶利用花草覆盖建成一个空中花园。 整个屋顶被各式各样的花草和富含水分的吸水垫覆盖, 这种特别设计的吸水垫专门用于吸收和过滤雨水,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并能起到隔热和保温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吸水垫比传统屋顶的寿命更长。此外,图书馆的所有玻璃窗都被涂上了一层新式光电膜, 这层膜不但可以阻挡夏天炙热的阳光照射,还能提供高达5 千瓦的电力,这种建筑理念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图书馆, 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绿色和谐。
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增长, 人们对于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与日俱增, 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建筑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图书馆建筑作为一座城市或一所大学文化建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除了要彰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自身特色外,也应该充分体现出时代的进步。 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节能环保理念的绿色生态型图书馆,对增加城市的魅力,体现城市的文明,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学习以及促进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建筑的节能环保,必然成为今后图书馆建筑的发展方向。
[1]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标准规范汇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美C.B.史密斯.节能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3]美GRALLA,P.环保与生态[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晓园.生态建设: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5]王祥荣.生态建设论:中外城市生态建设比较分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6]英史蒂夫.柯韦尔.建筑材料安全性:环保建材选用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李昭醇.图书馆建设的绿色文化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3(6):203-206.
[8]陈虹涛.绿色生态的图书馆建筑[J].图书馆建设,2007(1):19-20.
[9]谢一平.建筑与环境[J].山西建筑,2007(18):42-43.
[10]黄科夫,等.大力推广绿色环保建筑[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3):53-55.
[11]师宏睿.绿色生态图书馆建筑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12-13.
[12]林明敬.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应用浅析[J].应用技术与设计,201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