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GE模型方法的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2014-04-03 11:34宁辽贞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经济影响

宁辽贞

内容摘要:举办大型体育活动能够对举办城市甚至整个国家带来非常重大的意义和影响。通过举办大型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和国家知名度、增加外部投资以及增加有效的外部需求,但是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定消极影响,缘于大型体育活动的举办而形成的基础设施建设负债也会相应增加,过大的投资压力反而会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应当进一步重视大型体育活动对当地经济影响的分析研究。基于此本文以CGE模型为研究工具,介绍相关背景及CGE模型的优势,分析了其在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影响研究上的应用,并就研究结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型体育活动 CGE模型 经济影响

引言

举办大型体育活动能够对举办城市甚至整个国家带来非常重大的意义和影响。通过举办大型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和国家知名度、增加外部投资以及增加有效的外部需求。不过与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相对应,缘于大型体育活动的举办而形成的基础设施建设负债也会相应增加,过大的投资压力反而会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应当进一步重视大型体育活动对当地经济影响的分析研究,找出缺陷和不足,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正偏差,最大化发挥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尽量避免副作用的产生。

一般来讲,大型体育活动是作为运动会的中间环节实现对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关联影响,促使与之相关的产业发生变化。依据之前美国的投入产出模型,奥运会等大型体育活动的举办能够明显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学者通过采用投资乘数方法对比研究上海世博会与北京奥运会,分析它们对于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并得出北京奥运会的总的经济影响总量为1500亿元,同时分析研究了北京奥运会的投入情况,关注到大型体育活动结束之后相关设施以及设备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

国外学者运用CGE模型分析了南非世界杯和悉尼奥运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研究了它们在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举办大型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甚至国家知名度,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并有效拉动经济投资,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CGE模型的优势

一般情况下,研究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三种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以及 CGE模型。这三种模型各有优势和缺陷,本文进行具体分析:

(一)投入产出模型与CGE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适用于大型体育活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作用,但是与CGE模型相比较,它没有引入价格调节机制,不能够将国际贸易和价格、生产和需求等因素有机地融合为一体。难以从整体上研究突发冲击对于当地经济结构、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和冲击;而且CGE模型通过采用非线性的函数来进行研究,替代了投入产出模型中的大量线性关系,这不仅可以克服对刚性经济结构的过分强调,也可以避免将经济的计量方法拘泥于之前的宏观经济总量的缺陷。相对于投入产出模型,CGE模型在研究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的影响方面,不仅仅包含了相关产业,也可以通过分析研究相关数据,分析比较政府甚至个人的决策绩效。

(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与CGE模型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则一般适用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分析,不适用于综合评估复杂背景下的经济政策。通过分析研究系统的分散优化过程,可以实现总体的最大化目标,因而在CGE模型下,可以使得消费者以及生产者的经济行为更加真实可靠,更能深层次地揭示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与结果。

总的来讲,CGE模型相对上述两种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的影响。本文将以CGE模型为研究方法,分析大型体育活动对于地区甚至国家经济的作用,丰富和深化相关研究,为大型体育活动的举办提供更充足的理论支持。

CGE模型在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在采用CGE模型进行研究时,通过不同的宏观经济约束假设,确定不同的宏观账户平衡机制。宏观经济假设以及相对应的闭合原则是基于不同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现实来确定的,以此可以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以及不同的经济协调运作过程。由于与国外的经济运行机制不同,我国在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的影响研究上不能直接套用国外的CGE模型,本文通过对闭合模块简单修正,运用DRE-CGE模型来研究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的影响。

针对政府主导的大型体育基础设备建设投资研究,在分析国际贸易收支以及政府收支平衡上,将政府的储蓄作为内生变量,而将政府消费、税费以及相关转移支付作为外生变量。通过新古典闭合模型来研究政府体育设施投资跟储蓄的关系,依靠政府储蓄来平衡政府的收支平衡,依靠外汇储蓄和国内贸易来平衡贸易收支。

在研究分析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的影响上,一般都会考虑到由于政府对于体育设施的投资而丧失进一步投资于其他行业的机会,进而使得其他相关行业丧失了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发行债券来向企业或者社会公众募资,这部分投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掉这些企业或者社会公众的当期和未来的消费,并相应地减少企业投资以及社会公众的消费,对当地经济来讲是具有不利影响的。因此,在闭合模型中,相应地增设三个方面的变量,即企业债券以及对社会公众和企业所发行的政府债券,通过增设这三个变量可以更为真实地反映大型体育活动对于经济的影响。

在宏观闭合条件下,CGE模型可以表示为下面公式:

S=GR-TR-GExp-GI

在这其中,S表示中央政府储蓄总额,GR表示中央政府总的财政收入,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总额,GExp表率政府消费金额,GI表示政府在大型体育活动上的总投资。

S=ΣXE*WPE*ER-ΣXM*WPM*ER

这其中,XE表示相关产品的进口数量,WPE表示相关商品的国际价格,ER表示外汇的汇率,XM相关商品的数量,WPM同样表示相关商品的国际价格。endprint

TI=TS+I

S=HHInc+HHExp-HHTR-HI

S=CY-CTax-HI

这里,TI表示总的投资额,TS为总的储蓄额,I表示大型体育活动的投资金额,CY为企业的收入,CTax为企业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以我国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为例,奥运会的直接投资大约是1348亿元,根据相关推算其中的奥运场馆方面投资为280亿元,后续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1068亿元。而在这其中,北京市政府大约接受了九成的投资额,即250亿元的奥运场馆建设位于北京,剩余10%的投资是用于建设青岛、沈阳等奥运分会场的基础设施,另外还包含了1068亿元的后续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根据资料可以发现,场馆建设期间,花费的间接费用约为1068亿元,这其中大约有30%是奥运前期资金,大约有300亿元的金额,这部分支出直接用于北京市,作为相关筹备费用。同时国家相应发行了国债来支持奥运会的举办。

奥运会的投资大都是来自于政府的公共财政,在这一前提下,有一部分资金源于政府发行国债,这里面既有记账式国债,同时也有凭证式国债,这两种国债类型分别是对应着企业和社会居民。在国债发行金额上没有公开的数据支持,不过可以根据奥运投资来进行这一部分的估算。通过计算奥运投资总额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计算系数,并将计算后的系数与每年我国所发行的国债的金额相乘,由此便可以推算出国家每年用于奥运会的国债投资量,如表1所示。

同时,还可以继续研究得出为奥运举办而发行的相关企业债券,这部分债券的发行也可以依据性质不同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总结之前的估算和总的债券发行量,推算出每年用于奥运的企业债券金额,见表2。

同时依据之前各届奥运会的资料,分析判断奥运期间的旅游人数以及相关旅游收入,得出北京奥运会期间总的游客人数以及总的旅游消费收入会达到60万人次和50亿美元的收入,这其中大约会有85%的奥运旅游外汇收入流入到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剩余的15%则会流入到其他的相关地区和城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约有5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其中大约有42.5亿美元流入到北京市的外汇收入中,而剩余的大约7.5亿美元则流入到其他相关地区和城市的外汇收入中。

总的来看,包括北京奥运会在内的大型体育活动的举办能够有效带动相关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大型体育活动的乘数效应,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带动相关的众多产业发展,这里面包括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餐饮住宿业、租赁和商品服务业以及邮政业等。

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举办大型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甚至国家知名度,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并有效拉动经济投资,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本文通过修订原有模型中的闭合模块,并围绕我国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采用修正之后的CGE模型分析研究了大型体育活动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冲击作用,实现经济效应的双区域递推分析,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影响的分析。通过对相关模型的实际模拟,研究我国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相关行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此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重视相关体育活动行业在活动之后的情况,尽量减少因活动结束而造成行业的急剧下滑和萎缩,要使得相关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对当地经济的持久推动作用,避免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积极出台政策进行扶持,减少行业萎缩对整体经济的损害。政府部门还应当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加快对相关产业的调整,增加对体育等相关服务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大型体育活动的地区辐射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从而实现大型体育活动之后经济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燕.上海大型单项体育赛事运营模式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10

2.姚颂平.欧洲发达城市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践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6)

3.崔颖波.对大城市选择国际体育大赛的原则等问题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8

4.蒲向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容量指标及模型建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9(6)

5.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9

6.李南筑.体育赛事运作效益评估系统研究[A].姚颂平.体育赛事运作效益评估研究文集[C].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7.黄海燕,陆前安等.体育赛事的价值评估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1endprint

TI=TS+I

S=HHInc+HHExp-HHTR-HI

S=CY-CTax-HI

这里,TI表示总的投资额,TS为总的储蓄额,I表示大型体育活动的投资金额,CY为企业的收入,CTax为企业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以我国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为例,奥运会的直接投资大约是1348亿元,根据相关推算其中的奥运场馆方面投资为280亿元,后续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1068亿元。而在这其中,北京市政府大约接受了九成的投资额,即250亿元的奥运场馆建设位于北京,剩余10%的投资是用于建设青岛、沈阳等奥运分会场的基础设施,另外还包含了1068亿元的后续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根据资料可以发现,场馆建设期间,花费的间接费用约为1068亿元,这其中大约有30%是奥运前期资金,大约有300亿元的金额,这部分支出直接用于北京市,作为相关筹备费用。同时国家相应发行了国债来支持奥运会的举办。

奥运会的投资大都是来自于政府的公共财政,在这一前提下,有一部分资金源于政府发行国债,这里面既有记账式国债,同时也有凭证式国债,这两种国债类型分别是对应着企业和社会居民。在国债发行金额上没有公开的数据支持,不过可以根据奥运投资来进行这一部分的估算。通过计算奥运投资总额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计算系数,并将计算后的系数与每年我国所发行的国债的金额相乘,由此便可以推算出国家每年用于奥运会的国债投资量,如表1所示。

同时,还可以继续研究得出为奥运举办而发行的相关企业债券,这部分债券的发行也可以依据性质不同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总结之前的估算和总的债券发行量,推算出每年用于奥运的企业债券金额,见表2。

同时依据之前各届奥运会的资料,分析判断奥运期间的旅游人数以及相关旅游收入,得出北京奥运会期间总的游客人数以及总的旅游消费收入会达到60万人次和50亿美元的收入,这其中大约会有85%的奥运旅游外汇收入流入到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剩余的15%则会流入到其他的相关地区和城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约有5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其中大约有42.5亿美元流入到北京市的外汇收入中,而剩余的大约7.5亿美元则流入到其他相关地区和城市的外汇收入中。

总的来看,包括北京奥运会在内的大型体育活动的举办能够有效带动相关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大型体育活动的乘数效应,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带动相关的众多产业发展,这里面包括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餐饮住宿业、租赁和商品服务业以及邮政业等。

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举办大型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甚至国家知名度,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并有效拉动经济投资,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本文通过修订原有模型中的闭合模块,并围绕我国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采用修正之后的CGE模型分析研究了大型体育活动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冲击作用,实现经济效应的双区域递推分析,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影响的分析。通过对相关模型的实际模拟,研究我国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相关行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此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重视相关体育活动行业在活动之后的情况,尽量减少因活动结束而造成行业的急剧下滑和萎缩,要使得相关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对当地经济的持久推动作用,避免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积极出台政策进行扶持,减少行业萎缩对整体经济的损害。政府部门还应当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加快对相关产业的调整,增加对体育等相关服务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大型体育活动的地区辐射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从而实现大型体育活动之后经济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燕.上海大型单项体育赛事运营模式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10

2.姚颂平.欧洲发达城市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践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6)

3.崔颖波.对大城市选择国际体育大赛的原则等问题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8

4.蒲向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容量指标及模型建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9(6)

5.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9

6.李南筑.体育赛事运作效益评估系统研究[A].姚颂平.体育赛事运作效益评估研究文集[C].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7.黄海燕,陆前安等.体育赛事的价值评估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1endprint

TI=TS+I

S=HHInc+HHExp-HHTR-HI

S=CY-CTax-HI

这里,TI表示总的投资额,TS为总的储蓄额,I表示大型体育活动的投资金额,CY为企业的收入,CTax为企业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以我国2008年举办的奥运会为例,奥运会的直接投资大约是1348亿元,根据相关推算其中的奥运场馆方面投资为280亿元,后续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1068亿元。而在这其中,北京市政府大约接受了九成的投资额,即250亿元的奥运场馆建设位于北京,剩余10%的投资是用于建设青岛、沈阳等奥运分会场的基础设施,另外还包含了1068亿元的后续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根据资料可以发现,场馆建设期间,花费的间接费用约为1068亿元,这其中大约有30%是奥运前期资金,大约有300亿元的金额,这部分支出直接用于北京市,作为相关筹备费用。同时国家相应发行了国债来支持奥运会的举办。

奥运会的投资大都是来自于政府的公共财政,在这一前提下,有一部分资金源于政府发行国债,这里面既有记账式国债,同时也有凭证式国债,这两种国债类型分别是对应着企业和社会居民。在国债发行金额上没有公开的数据支持,不过可以根据奥运投资来进行这一部分的估算。通过计算奥运投资总额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计算系数,并将计算后的系数与每年我国所发行的国债的金额相乘,由此便可以推算出国家每年用于奥运会的国债投资量,如表1所示。

同时,还可以继续研究得出为奥运举办而发行的相关企业债券,这部分债券的发行也可以依据性质不同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总结之前的估算和总的债券发行量,推算出每年用于奥运的企业债券金额,见表2。

同时依据之前各届奥运会的资料,分析判断奥运期间的旅游人数以及相关旅游收入,得出北京奥运会期间总的游客人数以及总的旅游消费收入会达到60万人次和50亿美元的收入,这其中大约会有85%的奥运旅游外汇收入流入到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剩余的15%则会流入到其他的相关地区和城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约有50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其中大约有42.5亿美元流入到北京市的外汇收入中,而剩余的大约7.5亿美元则流入到其他相关地区和城市的外汇收入中。

总的来看,包括北京奥运会在内的大型体育活动的举办能够有效带动相关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大型体育活动的乘数效应,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带动相关的众多产业发展,这里面包括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餐饮住宿业、租赁和商品服务业以及邮政业等。

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举办大型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甚至国家知名度,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并有效拉动经济投资,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本文通过修订原有模型中的闭合模块,并围绕我国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采用修正之后的CGE模型分析研究了大型体育活动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冲击作用,实现经济效应的双区域递推分析,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对经济影响的分析。通过对相关模型的实际模拟,研究我国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相关行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此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重视相关体育活动行业在活动之后的情况,尽量减少因活动结束而造成行业的急剧下滑和萎缩,要使得相关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对当地经济的持久推动作用,避免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积极出台政策进行扶持,减少行业萎缩对整体经济的损害。政府部门还应当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加快对相关产业的调整,增加对体育等相关服务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大型体育活动的地区辐射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从而实现大型体育活动之后经济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燕.上海大型单项体育赛事运营模式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10

2.姚颂平.欧洲发达城市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践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6)

3.崔颖波.对大城市选择国际体育大赛的原则等问题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8

4.蒲向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容量指标及模型建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9(6)

5.王子朴,杨铁黎.体育赛事类型的分类及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9

6.李南筑.体育赛事运作效益评估系统研究[A].姚颂平.体育赛事运作效益评估研究文集[C].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7.黄海燕,陆前安等.体育赛事的价值评估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1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影响
高速公路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
浅谈《中韩自贸协定》的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