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术报告数据库的建设

2014-04-03 03:01计云倩
现代情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术报告视频数字图书馆

计云倩

〔摘 要〕学术报告是高校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高校都会组织众多的学术报告,但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读者没有办法亲临现场。本文通过探讨图书馆学术报告数据库的建设,利用图书馆这一大众平台将学术报告以视频形式加以记录、保存和传播,达到学术推广的目的。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学术报告;非线性编辑;多媒体;视频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2.032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2-0158-04

学术报告是高校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各高校都会组织众多的学术报告,但是受到场地、时间或宣传等条件的限制很多师生没有办法亲临到现场。本文探讨了利用图书馆这一大众平台,将学术报告以视频形式加以记录、保存和传播以达到学术推广的目的的方法和实践,分享了高校图书馆进行学术报告数据库的经验,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1 学术报告数据库的开发背景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科学传承和交流的主要场所,其科研责任也日益显现。学术型的高校每年都要承办多场学术会议和交流,组织校内校外的学术报告更是不计其数。以苏州大学为例,近些年年均举办学术报告500余场,并且随着校际和国际间学术交流的增进,学术报告的量也每年呈递增趋势,学术报告的规模和学术高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水准。高校学术报告的内容涉及广泛,主要有前沿科技、学生指导、名人座谈、知识普及等等。报告人不仅有本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有不少院士、学科带头人、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授。这些学术报告不仅是各位学者的心血结晶,也是学校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但是受场地、宣传、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这些颇具学术价值的讲座和报告往往受者并不广泛,这也是主办者和听众的遗憾。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和记录者,理应担当起保存和发布校内学术报告的责任,使更多的师生可以聆听到这些讲座。高校图书馆建立学术报告数据库,一方面以现有的图书馆平台发布影响面会更广,另一方面整合了各个学院学科间的资源,尤其是为跨学科领域提供了更宽广的传播媒介。收录了本校学术报告的自建数据库相比较购买的商业数据库,因其内容更贴合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并且即时更新的优势使其具有当下性,更能为师生们所利用。

2 学术报告数据库的软硬件构架数字图书馆时代,众多高校图书馆都在进行多媒体资源的建设,相关的系统平台也应运而生,超星公司的学术视频库、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都是应用的比较多的数据库。这些成熟的商业数据库可在原有的基础架构上根据图书馆的自身特征打造成合适的信息平台。以苏州大学网上报告厅为例,在调研了各家商业数据库的技术、性能、管理功能、界面设置、可拓展性等诸多因素,结合本馆的需求,最终选用了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模块加以开发。服务器采用HP ProLiant DL370 G6服务器,具体配置为8个四核Intel Xeon E5504 CPU(每个CPU主频为2.0GHZ),内存12GB,硬盘9T,4个千兆以太网卡,集成RAID 1。操作系统采用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数据服务器与本馆非书资源系统共享,具有方便管理和数据共享的特点。

2014年2月第34卷第2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Feb.,2014Vol.34 No.22014年2月第34卷第2期高校图书馆学术报告数据库的建设Feb.,2014Vol.34 No.23 学术报告的采集为了获得校内学术报告的原生视频资源,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现场拍摄。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3.1 学术报告的选择学术气氛浓郁的校园里每天都可能举办学术报告,预报也会在学校的公告栏里发布,要将每一场报告都记录下来显然不现实,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公报栏提供的信息做出判断,在众多报告中挑选出最具保存和传播价值的报告。挑选的原则可以是课题:立意创新、思想前瞻的课题是我们的首选,比如说《网络系统方法预测药物在癌症细胞中的敏感度》、《微纳光学技术与应用》,这些讲座可以让读者了解到科研新动向,有助于同学们开拓思维,确立研究的方向;其次是对听众有实际指导效用的题材,比如《展开理想的羽翼,让梦想照进现实》、《科学思维与创新》等报告,这一类报告有助于低年级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启迪同学们的心智,为今后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指引;再有就是时下的热点话题,如《共享奥林匹克光荣与梦想》、《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浚介绍》等报告,涉及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深受师生们的欢迎。挑选原则也可以是主讲人:首选是两院院士、学科带头人以及蛮声海内外的知名教授,他们代表了国际上在各自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准,聆听他们的教诲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其学术报告也是值得再三回顾的;还有一些知名人士的讲座,比如著名诗人席慕容、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新东方前途出国CEO周成刚等在各自领域获得成功的学者,都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校内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报告更是我们摄制的重点,这部分主讲人代表了本校的先进学术思想,也是推动校园学术研究、营造学校学术氛围的主力人员,是学校学术报告的主要构成者。还有一些主题系列讲座:因为涉及面广,对于听众会有很多帮助。以苏州大学为例,开展的导师论坛是邀请各个学院的教授针对研究生进行的多层面多角度的知识传导,其深入浅出的演绎方式有助于被各个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接受;《昆曲系列讲座》原先是特别邀请知名昆曲演员和戏曲研究人士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小范围讲座,但其美轮美奂的图片和布景吸引了众多原本对戏曲文化不感兴趣的学生,网上报告厅上这部分的点击率也居高不下。

3.2 学术报告的拍摄原则学术报告通常会在学术报告厅、大礼堂、阶梯教室或者普通教室中开展,每个场所的环境各不相同,灯光条件和设备,甚至主讲人的偏好也不尽相同,如何根据不同场所的实际条件拍摄出高效果的报告视频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endprint

3.2.1 保证学术报告的完整性一场学术报告往往围绕某个课题的研究展开,前后内容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尤其是一些比较有深度的学科研究,内容的欠缺可能会导致整个课题的无法领会。同时,学术报告往往需要PPT辅助说明,图文并茂的PPT可以帮助读者快速解读课题的内涵,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整个报告的中心思想传递给听众。学术报告的摄制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将报告的内容,包括演讲人的讲述、课件的图像和文字说明都完整地记录下来。

3.2.2 要展现报告人的风采高校学术报告的报告人往往不像电视上的演讲人那样意气风发,很多学者专注于学术研究,对于演讲的艺术往往并不太注重。而我们的工作则要通过镜头的切换尽可能的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

3.2.3 兼顾环境适当的环境场景可以令画面更为丰满,现场的一些花絮和互动应视情况加以保留或者删除,而由此带来的画面晃动或内容不连贯将由后期的编辑来弥补令画面更流畅。

3.3 拍摄人员的职业修养一场学术报告拍摄的质量取决于拍摄人员的技术和态度。作为一名学术报告拍摄人员,不仅是摄像机的操纵者,也是台下众多的听众之一,应对所摄影的学术报告及其演讲人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具体体现在:

3.3.1 提前到场占据有利地形在保证能摄制到清晰的画面的同时,也必须注意不要遮挡其他听众的视线,一般将摄像机和三脚架设置在后排或者过道的位置,不要使得原本就不充裕的座位更为紧张。当拍摄过程中需要变换摄制角度的,要尽量不影响其他的听众。

3.3.2 关闭手机和通讯器材的音量这是在公共场合的基本礼节,同时也能减少摄制中杂音的摄入。

3.3.3 与主讲人和主办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尊重对方的意见,需要对视频的内容进行编辑的情况应先取得对方的许可。

3.3.4 虚心学习提高水平拍摄人员要在平时多浏览网上的报告视频,学习前人的拍摄手法和构图方式。在一些重大的报告摄制过程中经常会有机会遇到传媒学院的学生或者超星的摄制团队,他们都是经过多年培训的专业人士,在拍摄技巧和设备使用上都有不少经验和见解,与他们同场拍摄往往是我们学习的好机会。

4 视频的编辑初期拍摄的视频往往是很粗糙的,需要通过后期的视频剪辑和加工得以完善,以下为常用的加工手段:

4.1 添加片头片尾作为数据库统一管理的数字资源需要规范的片头和片尾,实现视频的完整性,也能给浏览者直观明确的报告信息。

4.2 视频的切割学术报告中经常会有比如音响设备或电脑设备的故障、演讲人不合主题的即兴发挥、观众的突然打断以及各种意料外的突发事件,当这些细节被采集进来后,我们必须通过后期剪辑去除。采用非线性编辑将视频的音频与视频分别编入,这样即使当画面上出现不适用的内容,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编辑令音频连续而保证报告的连贯性。

4.3 画中画功能的应用时下众多的摄像机都有自动调整亮度的功能,遵循的原则是整个画面的光感平衡。当我们拍摄报告现场时,如果是将大屏幕和演讲人同时放进画面,由于屏幕的亮度很高,会导致演讲人处于很暗的阴影中。但屏幕显示的内容又是演讲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了兼顾演讲人和课件,我们在后期处理中会应用到画中画功能,将演讲人放置在背景画面,而将PPT的内容设置成画中画效果,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显示PPT,避免了长期浏览投影屏幕引起的眼部疲劳,以及因过度的亮度对比带来的眼部伤害。通过应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可以轻松地完成画中画操作,或者在重点强调部分进行两个屏幕的切换,令浏览者更容易理解报告的思想。

4.4 相关内容的添加有些报告因其建立在个相关学科的基础上,要求听众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研究,需要将部分关联资料提供给大家。我们可通过编辑进行穿插或者以附件形式添加超链接以指导访问者阅读。

5 网上资源的版权保护学术报告属于主讲人的知识产权,将其放在数据库发布势必面临版权保护的问题,策略包括:

5.1 授权请求提前与主讲人和主办院系沟通,说明数据库的读者范围,请求他们的授权,并且将制作好准备上传的视频请主讲者检阅,使得他们参与到数据库的建设当中。

5.2 IP浏览限制数据库中的报告很多都涉及前言科技,有些甚至是还没公开发表就拿来和同学们分享的,因此浏览者也仅限于本校师生。对于数据库的访问采用了IP限制,仅对本校范围内开放,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保证了数据库免遭外部非法入侵。

5.3 下载禁止严禁读者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拷贝和转发,保证所有资源仅用于校内人员进行学习交流,杜绝商业用途和学术抄袭。

5.4 水印添加参照电影加码方式在不影响正常浏览的区域添加数字水印,杜绝非授权应用。

5.5 内容加密对于主讲人有保密要求的视频,可进行基于时效的浏览禁止,或者仅仅本地保存不加以上传。

6 展 望学术报告数据库相对于商业数据库无论是资源来源、视频制作、读者资源都存在着局限性,但作为校园文化不可多得的原生性资源,还是有着很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后的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改进:

6.1 更先进的分类与检索功能现在的高校学术报告库主要还是依据主办院系进行分类,对于交叉学科或者公共科目的分类还不精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读者进行误导。如何更准确地分类或者是对报告进行复分是今后要思考的内容。另外实现真正意义的多点检索是数字化资源的重点任务,为了令读者能在视频库中精确地检索到目标,我们应该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扩大检索范围。

6.2 实现基于点播率的学科统计功能完全的统计可以让我们掌握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和读者的兴趣所在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找到方向:针点击率低的学科,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令数据库发挥其功效;针对师生感兴趣的课题,可以与院系沟通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同时制定计划,确定数据库建设的重点学科。

6.3 实现关联管理将具有共同关键词的视频显示在推荐栏中,令读者可以在观看一场学术报告的同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向,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6.4 与高校学者机构库建立相关联学者机构库是高校特色数据库的热点项目,是以人为本的数据资料集成。将学术报告数据库中主讲人为本校学者的资源与学者机构库中的个人建立起横向关联,进而构建以报告人为主体的一体化资料库,以此来调动学者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其个人主页的建设。

6.5 与本校其他自建数据库一起建立整合平台图书馆的自建特色数据库都是为本校科研和教学服务的,在数据的采集和收录上会存在一定的重叠,建立整合平台不仅有助于实现单一数据的多库发布,减少了存储资源的浪费,也方便读者使用数据的检索和查找。

6.6 与校内外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学术报告的发布与学校宣传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工作的交叠,建立起各部门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材料,也起到扩大宣传面的效果,算得上是多赢的措施。

6.7 与兄弟院校的学术报告库资源共享现阶段这只是一个构想,但随着馆际合作的发展和共享平台技术的开发,资源共享将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大势所趋。

7 结 语学术报告数据库开展了几年,在高校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和技术都有待于图书馆人不断地开拓与创新,假以时日必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

参考文献

[1]朱慧,田容雨.高校学术报告视频的非线性编辑[J].科技传播,2010,(19):191,180.

[2]何继红.高校学术报告数据库的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11,(2):38-42.

[3]张亦工.“北大讲座网”技术选型[J].中国教育网络,2013,(2):76-78.

[4]辜焕彬.校园名师讲座视频库的架设方案[J].科技资讯,2010,(26):13-13.DOI:10.3969/j.issn.1672-3791.2010.26.009.

(本文责任编辑:马 卓)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术报告视频数字图书馆
第一届/第二届雷达学报博士论坛优秀学术报告
周激流教授作“新一代信息技术漫谈”学术报告
把握宏观视角,突破关键技术一大会学术报告概要
优秀校友肖敦辉博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