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观光采摘果园是集果品生产、旅游观光、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体验农村生活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管理的果园。当下,人们崇尚回归自然、体验农耕、生态环保、绿色健康等理念。观光采摘果园可以满足人们对野外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人们因繁忙的城市生活而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观光采摘果园增加了门票收入、采摘果增值以及其他收入,每667平方米(1亩)效益比常规果园要高出数倍。因此,发展观光采摘果园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本期为读者介绍观光采摘果园的建园方法、植物配置和经营经验,以期为经营者提供参考。
一、观光采摘果园建设定位
1.适宜对象
适合果农个人、果品生产大户、企业、社会人员等。要求经营者有一定资金实力、有果树经营基础、有土地资源或流转土地的能力。
2.环境要求
最适合的区域是环绕市、县、中心区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周围、旅游沿线、城镇周边等,行车时间在1小时之内。也可以按照沟域经济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以1~2个主要果树树种为主、其他果树为辅的特色观光采摘园,吸引游客专程前往。
3.风险控制
选择树种品种时,一定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在考虑产量、品质的同时,把品种的抗寒性、适生性作为先决条件。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应以发展水果为主,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块,以发展干果为主。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在认真做好规划的基础上,先建果园,后上设施,或由经营性果园转化为观光采摘果园,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4.实施建议
观光采摘园必须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要与乡村旅游深度结合;建设方式可以是新建,更多是在原有果园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要突出品质和绿色有机的理念,在保持一定产量的同时,在果品质量上下大功夫。经营方式要灵活多样:农户自主经营;合作经营,通过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自律,共同发展;政府主导经营,在统一规范下有序发展。
二、观光采摘果园建设方法
1.观光采摘果园的小区、道路设计和附属设施建设
(1)观光采摘果园的小区设计以方便、灵活、美观为原则,充分考虑不同树种、品种的成熟期、观赏效果以及地形、地势灵活设置。一般以将成熟期晚、观赏效果好、互动性强的树种和品种放在主要位置或园区的中心位置,其他树种、品种依次向外扩展。(2)道路设置。要有主路、支路(田间作业路)和通向各个观光采摘小区的步道。主路宽4米,直通园区服务区附近的停车场,以水泥、沥青路面为佳;支路随各个功能区设立,宽度2.5~3米,与主路垂直,用沙石硬化;采摘步道以方便游客为目的,直通各个功能区、采摘区,以木质栈道、石板小道、砖砌甬道、沙石小路为主,根据实地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材料建造。(3)附属设施。包括服务区、餐饮区、娱乐区、农耕(农事)体验区、停车场、观景台、厕所等。
2.树种品种选择及配置
重点突出果树景观,兼顾植物多样性,突出地方特色,以乡土树种为主。根据果园大小、所处地理位置、土壤、气候、坡度坡向等因素,选择1~2个为主栽树种,辅以其他不同成熟期的果树品种。在主栽品种中亦应考虑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可供选择的主栽树种有:苹果、梨、桃、葡萄、大枣、山楂(鲜食品种)、草莓、核桃、板栗等;辅助树种有:杏、李、毛樱桃、桑葚、树莓、枸杞、海棠、沙果、槟子、扁杏、大榛子、蓝莓等。
栽植密度:观光采摘果园的生产目标不是追求产量的最大化,要考虑步行道路,方便游客,以生产高品质绿色无公害果品为目的,因此栽培密度不宜太大。一般情况主要树种栽培密度为:苹果:3米×5米、3米×4米,乔砧密植2米×4米,矮砧密植2米×3米或1.5米×4米。梨:3米×5米、3米×4米,最大密度2米×4米。杏、李、桃:一般3米×5米、3米×4米,密植密度2米×4米。桃树可为2米×3米、1.5米×3米或1米×3米。葡萄:根据选定架式和整形要求确定栽培密度,一般小棚架,架长5~6米,株距1米;篱臂架,行距4米,株距0.7米;双臂篱架独龙干整形的,为行间距4米,行内距0.5米,株距0.7米。大枣:一般密度3米×5米、3米×4米,密植枣园采取双行带状栽植,宽行2米或3米、窄行1米、株距0.5~1米。其他树种可以采用成片栽植、单株栽植、零星栽植,也可以与主栽树种套种栽植,但一定要乔木与灌木结合、深根与浅根结合、大冠型与小冠型结合,同时考虑树种对肥水的需求特点,有无共同病虫害发生等。
在植物配置方面,首先要考虑乔化果树、矮化果树、藤本果树和草本果树的有机结合。同时,配以四季花卉点缀其间,在乔化果树林下配置耐阴植物如蕨类植物、红豆杉、麦冬等,也可配置香花或香草类植物,以达到果园香化的效果,并提升休闲果园景观效果。在早熟果园,如樱桃园,应选择春花植物点缀;杏园宜选择夏花植物,对于晚熟果园,宜选择夏花和秋花植物点缀园中。除考虑生产果品外,还要配置赏、食兼用的观赏果树,如重瓣红石榴、美洲观赏海棠、红肉苹果等,力求果园在春夏秋季花果芬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环境和健康有害的植物不宜引种在果园。其次,随着果树新品种的大量涌现,主栽果树早、中、晚熟品种资源丰富,合理搭配,可以延长果实采收期,延长观光、采摘周期。
3.注意植物之间的生物关系
在园林建设中,如果能利用好果树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趋利避害,将对丰产丰收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葡萄种植在柏树旁边,果实很难成熟;苹果和樱桃种植一起,能结出更香更甜的果实;梨树林周围5000米内不能栽种桧柏,否则容易发生梨锈病造成减产;榆树或桑树栽在葡萄旁并作支架,葡萄长得格外茂盛,产量也很高。
三、观光采摘果园经营项目设置
1.观光采摘区
该区是实现观光采摘、土地认养并进行农事体验等功能的主要经营区域,在鲜果采摘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服务和景观设施,让游客自主采摘、领养果树,体验果农生活、享受乡土情趣以及“绿色之旅”的乐趣。为游客提供了解果业生产知识、学习果业生产技能、感受优美自然风光、体验农家生活,同时也体现了园区的“绿色”主题。
(1)观光采摘:在果树种植上赏花与观果结合起来,并通过调整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来延长花期和果期,从而延长游览时间;在品种选择上除了要体现新、奇、特、优,还要根据自身的规模和当地特有的果树品种确定3~4个主栽品种,尤其针对“五一”、“十一”、春节等规划好果树产品为游客提供服务;在果树造型上,统一采用矮化种植,这样既方便采摘,也减少了管理难度;同时在园区设计游廊、棚架,为游客提供观果、摘果、尝果的游憩场所。
(2)果树认养:与传统的休闲农业开发模式相比,现实版开心农场在市场定位、市场营销、消费群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一种新型的休闲农业开发模式。该区参照开心农场模式以农业体验、果树认领等参与性活动为主题,周边市民可以在此领养果树并通过自己的栽培管理,最后体验收获的喜悦,管理的过程中也体验了农事耕作的乐趣。领养的形式可以多样:以植成年树、摘成年果来庆贺青少年成年仪式。以植夫妻同心林、银婚纪念林、金婚纪念林、父母长寿林、友谊常青林、节日庆典林等纪念林活动来吸引游客参与,同时也增加园区的人气及淡季的客源量。以周边地区大中小学生、家庭游以及亲子游客户群为主体来拓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让青少年参与农事耕作的同时达到推广农业知识、普及农业教育、学习先进栽培技术的目的。可以开辟一块试验田,让游客即兴参与一些管理工作,如浇水、修剪、整枝等,为游客提供一个参与生产管理的场所。
2.生态展示区
(1)温室大棚展示区:种植一年四季生长的南方果树,具有观赏和采摘的不同品种相结合,通过高新技术改变果树的开花结果时间,收到“四季开花、四季结果、全年采摘”的效果。在设计上通过园林造景手法,在保持设施使用功能和使用效果的前提下,使各种生产保护设施、设备成为物化景观,赋予其文化艺术内涵。同时根据季节不同、种养模式不同和品种不同采用不同的设施和技术,与传统造园艺术结合建成多姿多彩的农业景观。
(2)果树盆景展示区:果树盆景作为一门微化的艺术,其素材来源、品种特性、追求目标都有别于制作技艺已经成熟的树木盆景,因此也受到广大业内人士关注,同时受到广大城乡消费者的青睐。果树盆景展示园,一方面展示果树盆景的特点及制作工艺,另一方面陶冶游客的情操,同时还可以作为装饰工艺品出售给游客,带动园区的经济发展。
3.果品加工区
为园区的储藏、果品加工体验基地,位于园区的北入口处,设施建筑有冷库、加工房、管理室等。游客在这里可以将自己采摘的水果参与体验自酿果汁、果酒,自制果脯的过程,制作的成品还可以带回家,延续加工过程的快乐。
4.果园整体生态模式
以套种生态牧草为纽带,建立以果—草—牧—菌—沼为主要循环体系的观光生态果园模式。不仅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增加绿肥培肥地力,提高果树产量与品质,而且利用牧草发展草食性动物,畜牧的排泄物用作沼气原料,沼渣和牧草栽培食用菌,菌渣和沼渣作有机肥促进果树生长。此外,果园种草改善果园小气候,牧草美化果园提高观光效果,促进生态平衡,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在园区举办节日庆典活动,例如在腊八节、圣诞节、元旦和春节时策划别具一格的庆典活动,加大在周边地区的宣传力度,吸引客源。通过对园区景观节点的设计,考虑冬季的视觉效果和实用性,为游客提供可以休闲游乐的场所,促进消费。
观光采摘果园是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中的一种形式,是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园区管理者要积极利用一切现代化的媒体资源,如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向社会大众介绍观光采摘园的基本资料和观光、休闲、旅游等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观光。同时,管理者还要加强对游客的环保宣传,尽量让游客自觉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另外,园区也要保证自身在生产经营时做到绿色生产,绿色营销,使采摘园生态和谐的发展。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白仲奎 邮编:06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