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友
摘 要:基于跨课程合作教学模式,是指由若干教师共同参与同一模块相关课程的教学。根据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在《Flash动画设计》与《Photoshop图形图像制作》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跨课程合作教学模式的尝试。
关键词:计算机;跨课程;合作教学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在同一学期内同时开设了几门计算机专业课程,各门课程都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授课,教师按照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制订授课计划,并做到充分备课,认真教学。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应用水平还是不能令人满意,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我校在计算机教学课堂中开展了跨课程合作教学模式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跨课程合作教学模式分析
跨课程合作教学,即由若干教师共同参与同一模块相关课程的教学,共同对同一学生群体的教学负责,通过跨课程整合,实现模块化教学的预期目标。本文以我校计算机专业的《Flash动画设计》与《Photoshop图形图像制作》两门课程合作教学为案例进行了探讨,《Flash动画设计》与《Photoshop图形图像制作》都是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两门课程都以Adobe公司制作的软件为教学软件,很多操作方法和界面面板都大同小异。跨课程合作教学跨越了单一软件或课程的限制,根据模块化的目标与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实现两个软件相互交叉配合使用,发挥各自软件的优势,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大有裨益。
二、两课程的特点及跨课程合作教学的实践
《Flash动画设计》和《Photoshop图形图像制作》通过跨课程整合,在同一个学期开设,把两门课程有交叉的 “工具的使用”、“图形绘制编辑”、“选区的操作”、“图层的应用”等内容,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两种软件的操作异同。把Flash软件在动画制作的优势和Photoshop软件在图形图象处理的特长结合起来,让学生把这些软件当成工具,利用他们共同完成特定的项目任务。
1.《Photoshop图形图像制作》课程的特点
《Photoshop图形图像制作》课程特点是以处理静态的图像为主,而不是图形创作,主要让学生对静态的位图图像进行加工处理,能快速掌握图像美化、修复、裁剪、修饰、合成、设计等功能。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摄影后期处理、旧照片修复、艺术文字、图标制作、界面设计、包装设计等方面。软件功能强大,有较多的工具和快捷键,操作方便,唯一的缺点是软件功能复杂,要多加实操练习,才能熟悉软件功能并活学活用。
2.《Flash动画设计》课程的特点
《Flash动画设计》课程特点是以创作二维动画为主,Flash设计制作的二维动画容量小,可以方便地应用到网页上。Flash动画设计广泛应用于网页动画、版头动画、动漫广告、互动课件等方面。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能在设计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这门课有很强的综合性,综合多个专业知识,涉及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动漫设计等专业知识。
3.两课程跨课程合作教学的实践案例
在合作教学过程中有较多案例,现以实验项目为例进行说明。
实验任务:制作一个电子相册。
实验要求:通过10张普通的相片及场景,合成5张相片,并制成电子相册,相片切换能用按钮控制,相片间切换有过渡效果。
根据上面实验项目任务要求分析,第一步,学生活动:利用任务所给素材,选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并合成5张相片。教师活动:演示利用Photoshop处理图片的方法。第二步,相册界面设计,学生活动:利用Photoshop设计相册界面。教师活动:演示利用Photoshop设计相册界面的方法。第三步,动画制作,学生活动:用Flash软件,把设计好的界面及合成的相片导入Flash场景中,并按实验要求制作。教师活动:演示相册的制作方法。第四步:学生活动:利用Flash软件,插入帧控制语句,进行交互控制,完成动画制作。教师活动:提示帧控制语句处理方法。
上面的四个步骤及师生活动,改变了传统单一课程授课的不足,在教师教的活动中,可实现做中教,两课程以任务为导向,协同教学内容与步调,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步教学;在学生学的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自行选用适用的软件,通过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
三、跨课程合作教学模式的成效
1.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平时上机课堂中,常有部分同学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出现上课开小差,利用教师监管不到位的空隙玩游戏,教学效果更无从谈起。通过合作授课,两位教师做好分工,一位负责课堂教学和管理,另一位协助教学,并加强监管和指导,让学生处于积极和专注的学习氛围中,从而达到加强课堂管理的目的,营造了良好课堂学习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2.高效地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上机课中,由于人数众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又参差不齐,有时会出现多位学生同时举手请求答疑的情况,教师只能依次解答,如果轮候的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效果,通过合作授课,学生疑问可以由两位教师同时解答,疑问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得以解决,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
Flash动画设计软件和Photoshop图形图像制作软件都是Adobe公司的软件,软件的操作有很多共同点与相似点,软件中很多工具、操作面板都是一样的,有一些概念也是互通的。所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整合和教师合作授课,教师能更好地协同授课的进度,并可避免知识点的重复讲授,也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学也更有针对性与连贯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促使学生选择合适的软件来完成作品创造
不同的计算机设计软件都有自己的优势,一个优秀作品的创作往往还需要借助多个软件,充分利用不同软件的特色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比如Photoshop软件在图形处理方面很专业,创作起来也得心应手,而在矢量绘图方面,就不如CorelDraw软件,在动画制作方面,Flash就能显示其强大的功能。跨课程合作教学可以把相关专业技能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通过模块化教学,让学生在完成模块任务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对软件操作的熟练情况,选择自己适用的软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5.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两位教师在跨课程合作授课的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通过相互听课、评课、辅导等教学活动,在备课、教法、管理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并扬长避短,教师能更快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并形成以老带新,变被动帮教为主动帮教的氛围,教师之间互相促进,从而使课堂教学更科学、更高效。
6.施行因材施教,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因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容易出现优秀学生“吃”不饱,而后进学生却“消化”不了的现象,教师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合作授课,两位教师可以科学地应用分层教学、小班教学、分组教学等教学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四、结束语
计算机跨课程合作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实践过程中,改变了各课程单独授课存在的不足,让教师组合成团队齐心协力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达成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局面。对学生也能较好地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经过多个学期的实践,这种模式的教学效果是理想的。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新的问题与情况,但是只要教师坚持不断尝试与改进,就会逐步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姚惠琳,杨连峰.基于具体课程的跨专业合作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9(9):19-20.
[2]赵燕.新形势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03(3):90-92.
[3]孙海波.跨课程工作项目的设计与实施[J].机械职业教育,2009(10):56-59.
[4]李翠白,李芒.基于计算机的“教学设计”任务驱动式学习方法[J].电化教育,2001(12).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