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霞,兰伟兴
(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农药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与控制措施
黄秋霞,兰伟兴
(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分析粉剂、水剂、乳油农药的生产过程,辨识各工序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对农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农药原药及产品、苯、甲苯、二甲苯、氰戊菊酯、甲醇、甲醛、粉尘、噪声等,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对策与管理措施。采取一定的职业危害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农药企业的职业危害风险将能够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农药;职业危害;控制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保护农业生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农药生产企业多达2600余家,其中大部分为中小企业[1]。由于农药品种繁多,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也较多。因此,开展农药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农药生产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相应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为农药生产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1.1 农药生产工艺
农药属精细化工产品,工艺过程复杂,危险危害物质种类多。目前我国剂型农药主要有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水溶剂)、乳剂(亦称乳油)、颗粒剂和微粒剂、缓释剂等[2]。农药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复配、分装生产过程。
1.1.1 粉剂加工工艺
粉剂加工方法主要有直接粉碎法、浸渍法、母粉法。工艺流程如下:原药经过混合器进行混合、与填料经气流粉碎机、旋风分离器后,在混合器内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转入储料罐,经分装机进行分装,成品检验合格后入库。
1.1.2 乳油加工工艺
乳油加工为物理过程,将部分溶剂投入复配釜中,将原药按照一定的配方用真空泵打入复配釜中,搅拌一定时间,在搅拌过程中再加入乳化剂、剩余溶剂,混匀后,经化验产品指标符合产品标准后,合格品经灌装机进行灌装,包装即为成品。
1.1.3 水剂加工工艺
将盛装在密闭容器的原药、助剂、溶剂运至复配车间,用真空抽进混合釜;按配方将原药助剂、溶剂投入混合釜内,搅拌均匀,搅拌一定时间后停止,等待液体稳定,取样分析合格后,用泵送生产车间高位槽,用管道接入灌装机进行灌装、加盖、贴标、包装,成品检验合格后入库。
1.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1.2.1 复配车间
作业人员在混料过程中可能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乳化剂、甲醇、草甘膦、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以及生产性粉尘等,在空压机、真空泵及物料运输时存在噪声。
1.2.2 包装车间
灌装工人在灌装生产线各个环节可能接触苯、甲苯、二甲苯、乳化剂、甲醇、草甘膦、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以及生产性粉尘等。
包装工人在包装过程中可能接触到草甘膦、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以及生产性粉尘(成品农药粉剂)等。
1.2.3 化验室
化验员在取样、样品配置分析环节中会接触到各种原药、成品、甲醇、苯等实验用有机溶剂。
1.3 典型农药生产的主要职业危害分析
以拟除虫菊酯农药中的氰戊菊酯、有机磷农药中的草甘膦为例进行分析。
1.3.1 氰戊菊酯
氰戊菊酯[3]是一种新型Ⅱ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氰戊菊酯是拟除虫菊酯农药中工艺较为简单、药效优异的优良品种之一。其生产工艺为[4]:以甲苯为主要原料,经氯化、氰化、精制得对氯苯乙腈;以间甲基二苯醚为主原料,经氯化、水解、精制得间苯氧基苯甲醛;对氯苯乙腈烷基化生成异丙基对氯苯乙腈,经水解、酰氯化后与间苯氧基苯甲醛和氰化钠综合生成氰戊菊酯。生成过程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苯、甲酚、氯苯、氰化钠、氰戊菊酯等。
1.3.2 草甘膦
随着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的发展,草甘膦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我国产量最高、发展最快的农业 热门品种[5]。
我国草甘膦的主要工艺路线有烷基酯法和IDA(亚氨基二乙酸)法[6]。烷基酯法亦称甘氨酸-亚磷酸二烷基酯法,此法以甘氨酸为起始原料,与亚磷酸二烷基酯、多聚甲醛经加成、缩合、水解制得。目前氯乙酸-甘氨酸法草甘膦占国内总产量70%以上[7]。IDA法工艺路线以二乙醇胺和亚氨基二乙酸为原料,经缩合制备双甘磷,再氧化生成草甘膦。在生产草甘膦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氢氰酸、二乙醇胺、氯乙酸、甲醛、氢氧化钙、草甘膦、高温、噪声等。某公司以多聚甲醛、亚磷酸二甲酯进行合成反应,经水解、结晶、脱水后,分别经干燥或母液浓缩生成草甘膦原料或草甘膦水剂[8]。亚磷酸二甲酯生产工艺:甲醇、三氯化磷经酯化反应生成粗二甲酯,再经脱酸、精馏、冷凝生成二甲酯,另辅以脱酸、氯化氢和氯甲烷回收工序。该生产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有三氯化磷、甲醇、盐酸、氯甲烷、三乙胺、草甘膦、甲醛、亚磷酸二甲酯、异丙胺、粉尘、噪声、高温等。生产性粉尘主要是在离心、包装、烘干时产生的固体草甘膦粉尘,噪声主要是设备运转时产生的。
2.1 生产性粉尘的控制
农药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改进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采取局部通风措施等。
工艺改进时应尽量使过程自动化、机械化和密闭化,避免粉尘与人体直接接触。生产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单独的房间内,尽量隔开,各自独立,互不干扰。生产设备应选用密闭效果良好且带有除尘设施的设备。对原药粉碎、助剂粉碎及包装等存在生产性粉尘危害的工序,应根据需要采取局部通风措施以降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带有粉尘的空气,在放空之前必须经过除尘系统,以净化空气,防止污染。做好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措施,在操作时必须戴防护用品,如粉剂车间包装工应有防尘半面罩、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酸碱手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9]。
2.2 毒物的控制
农药企业毒物控制主要包括对有害液体、有害气体的控制。
对于有害液体的控制主要包括防止有毒物质的泄漏,以密闭代替敞开,生产设备应尽量选用密闭型;作业过程中注意巡视,设备经常进行检查维修保养,防止有毒物质的跑、冒、滴、漏;存放有毒物质的带压或常压容器应当密封有效、无泄漏,为应对泄漏应备有应急预案和相应的措施和设施;定期对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进行监测;配备防护手套、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品。把岗位工人的操作点与生产设备隔离开来,避免工人的直接操作,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设置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如设置更衣、淋浴等卫生设施,要求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强化健康促进,以改善个人卫生防护的状况[10]。对作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等。如乳化车间混料工、灌装车间灌装工应有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防酸碱手套、防护眼镜、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毒物渗透工作服。粉剂车间包装应设置警示标识“当心中毒”“注意通风”和告知牌,告知牌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危险性、储运要求、泄漏处理、预防措施等。乳化车间投料区、灌装车间灌装区存在苯、甲苯、二甲苯、甲醇、有机磷农药等有毒物质和危险化学品应设置“当心中毒”警示标识 ,“佩戴防毒面具”“注意通风”等指令标识和“紧急出口”等提示标识,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告知牌[11]。
对于有害气体的控制主要包括通风、污染废气净化等措施。有条件时应首先采取工艺措施降低有害气体危害的风险。对于产生有害气体的车间,应设置通风换气装置,采用通风排毒方法,把有毒物质从发生源直接抽去净化处理。在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联锁的泄漏报警装置,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12]。常用的化学毒物净化方法一般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燃烧法4种。控制有害气体,仅仅依靠工艺措施进行控制难以实现预定的效果时,就必须采取必要的个体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佩戴呼吸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
2.3 其他控制措施
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有害物质,对其进行控制的首选措施都应当是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高毒物质,如采用甲苯、二甲苯作溶剂;其次是改革工艺,选用高新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作业配方、生产工序等,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与设备,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
除了以上的措施外,管理和技术措施对农业企业的职业危害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控制措施主要有: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与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做好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加强卫生防护设施的设置,加强职工的卫生防护教育,强化洗手、沐浴更衣等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毒物经消化道和皮肤侵入机体;加强对作业场所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动态监测;落实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操作规范,杜绝违章操作,坚持职工岗前体检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13]。急性中毒事故应采取应急救援措施,企业应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施,如有毒有害气体监测自动报警装置、过滤式防毒面罩和空气呼吸器、冲淋洗眼器,并经常检查所有应急救援设施,并培训工人熟悉急救方法。企业可根据自身职业危害控制的重要度具体实施控制措施,通过综合治理,促进工艺、设备改造,以低毒代替高毒,以密闭代替敞开,加强通风,完善管理,使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大幅下降,工作环境显著提高[14]。
职业病危害的产生,主要由于企业和工人缺乏职业卫生防护意识,职业病防护设施没有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或者没有配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或者仅有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不能真正起到防护作用,存在严重的职业危害隐患。在有效地采取了以上职业危害控制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后,预测农药企业的职业危害风险将能够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1] 邢娟娟,等.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与危害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194-195.
[2] 凌世海.农药剂型加工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J].安徽化工,2006(3):3-9.
[3] 谈立峰,陈小岳,陈文英,等.职业性接触氰戊菊酯农药对工人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05,25(4):488-490.
[4] 邢娟娟,陈江,等.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131-132.
[5] 顾友多,范宾,董学胜.草甘膦的危险性分类研究[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8,26(2):80-83.
[6] 戴宝江,张海滨.草甘膦生产的技术进展[J].中国农药,2006(4):25-28.
[7] 胡志鹏,等.草甘膦的生产工艺路线及比较[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8(3):21-24.
[8] 党庆德,王坤,胡永超,等.某草甘膦生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1,10(2):111-113.
[9] 李涛,张敏,缪剑影.化学品职业危害分类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8-70.
[10] 陆并满,郑创亮,陈刚.职业健康促进对改善个人卫生防护研究初探[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9):20.
[11] 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12] 徐健.某农药厂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分析及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5,23(3):156-157.
[13] 马之一,黄菊香,等.有机磷农药职业危害预防效果评价[J].劳动医学,1994(s1):88-90.
[14] 夏真芳.某农药厂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07,23(17):1546-1547.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of Pesticide Process
HUANG Qiu-xia,LAN Wei-xing
(Guangxi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Technology, Nanning 530022, China)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power pesticide, water pesticide and oil pesticide, identified the possible occupational hazards during the related processes was analyzed. The main occupation hazard factors that may exist in the pesticide production were pesticide technical and products such as benzene, toluene, xylene, fenvalerate, methanol, formaldehyde, dust, noise, etc.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was put forward. The occupational hazar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given out, the occupational hazard risk of the enterprise would be able to control pesticide at an acceptable level.
pesticide; occupational hazards; protective measures
R 135
A
1671-9905(2014)04-0051-03
黄秋霞,女,硕士,主要从事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E-mail: hqx041@163.com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