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国超
(渭南师范学院 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语言文学】
三点看法 五点希望
——序蔡静波主编《秦东当代作家研究》*
段国超
(渭南师范学院 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秦东当代作品研究》打开了秦东文学作家作品研究的第一扇大门,秦东作家群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
蔡静波;《秦东当代作家研究》;三点看法;五点希望
前天在校园碰到蔡静波教授。他一见到我,就说:“我正要找您呢,有一件事要麻烦您,请您帮忙!”我见他兴奋而又急切的样子,忙问:“什么事?”他说:“我主编了一本《秦东当代作家研究》的书,想请您写个序!”我一听又惊又喜,心想,这是一件大好事,在向他表示祝贺的同时,序言的事,我顾不得多想就应承下来了。
我早已年过七旬,天气又这么炎热,序言事,我一般不会应承,为什么蔡静波教授说请我写序言,我“顾不得多想就应承下来了"?因为这是早就应该有的一本书。现在在他的手中出现了,这是令人兴奋的好消息,是既有益于当代又惠及后人的一件大好事,我怎能不尽一份绵薄之力表示我的祝贺和支持呢?随后我向他大致了解了一些这本书的编写情况,即许诺几天以后向他交稿。
秦东是陕西省文学传统最为古老,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文化资源特别富有的一个地区。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一些民歌如《关雎》、《大明》、《蒹葭》等即诞生在这里;我国第一部以人为中心的“藏之名山”的伟大史著——中国纪实文学或曰报告文学的前驱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诞生在这里。《史记》是中国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它的作者司马迂是韩城人,被尊为世界文化名人。而《诗经》、《史记》在中国文学中是领头的,是两座后人无法跨越的高峰。再往后,人就更多了,且书中概论部分多已提及,恕我在此不一一赘述。
蔡静波教授主编的这本书叫《秦东当代作家研究》,我感觉有这么几点要说:
第一点,蔡静波教授主编《秦东当代作家研究》是个创造,是个开拓,是个创新,打开了秦东文学作家作品研究的第一扇大门。蔡静波教授不仅是个学者,是个作家,也是个事业家,我希望他把这第一扇大门继续开下去,如果可能,还可以编辑出版《秦东当代作家研究》第二辑、第三辑,以至第四辑、第五辑,因为还有好多当代秦东作家没有研究到。我也希望蔡静波教授能打开这秦东文学作家作品研究的第二扇大门,即组织编撰《秦东古代作家研究》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
第二点,我要说明不论古今,秦东文学并不落后,它起点高,发展快,从古到今,一路辉煌走来,有着坚实的传统和骄人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起,有一种说法:秦东经济发达,文学落后,不如陕南陕北。其实,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秦东从古到今,名家名作是代不乏人的,而且完全可以以此自豪。我们要发扬传统,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继续将秦东文学推向更大的发展和繁荣。
第三点,秦东文学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个“群",我们不妨将这“群”称作“秦东作家群"。这个“群”人数不少,好作品不少,有些作家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风格是作家成熟的表现。以散文创作为例。散文作家柏峰,好学习,好读书,他笔下的作品,喜欢将臼己的读书心得、知识、智慧融入自己的笔下文字,因而他的散文难免有书卷之气,这“书卷气”就是他散文的风格。又如散文作家蔡静波他出身农家,来自农村,但他是教授,是文学博士。他拥有生活,但这生活又经书本文化的洗涤,表现在语言上,既通俗,又纯净,绝非原生态,绝非粗而俗。因而他的作品从思想到语言,都是生活的,我们不妨将这风格称之为生活流。作家的笔随生活流动,流出自己的思想和语言。三如、散文作家畅岸,他的家庭老一辈过去曾受过不公正待遇,甚而打击,所以他总是思考:这是为什么?养成了好思考的习惯,笔下总是带着一种情绪,从思想到语言都带着一种忧思的色彩,我们不妨把这色彩称之为情绪化,这情绪化则是他散文的风格,等等。我这里只是举例,秦东已有自己的风格的作家并不仅只这三位,(诗人、路树军、徐喆、徐红林,小说家李康美、老村、芜村、赵熙等他们的作品也都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作家群不只是作家数量要达到一定的量,而且还要有不少作家的作品已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最后,作为一个在秦东生活已有半个多世纪的老同志,我还要对秦东一些青年作家提出自己的希望:
一、要接地气,不断深入生活,最好要泡在生活之中,以保证“创作源泉”的不断。这似乎是老生常谈,有些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谁不在生活之中?谁能逃离生活?他们不知,并不是人人都能深入生活。所谓深入生活,并不是单指吃饭、穿衣、睡觉、上班,生活在人群之中,和人握手说话,而是指除此之外,还要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调理生活、研究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只有如此,这生活才能进入文学作品;只有如此,你笔下的文字才能成为有感情色彩的文学作品,才能成为有思想意蕴的文学作品。那种肤浅地认为“到处有生活"、“人人都有生活’’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们有些年轻的作者,在个人兴趣和生活的激励下写了几篇作品,就得意忘形,停止脚步,背着作家的头衔,到处作报告,大谈创作经验,最后脱离生活,什么好作品也写不出了,这是非常可悲的。
二、要当一个不朽的作家,被时代留得住的作家,不唯要深入生活,创作源泉不断,还要读书学习,走学者化的道路。“五四” 时代的作家为什么大多能被时代记住?这是因为他们大多是学者,书读五车,精通国学,博古通今,甚而出国留学,学贯中西, 年轻时搞创作,到年老生活不足时,就当大学教授。年轻博学,搞创作,其作品反映生活深刻,思想意蕴丰富,富于哲理,当然就不会速朽,否则,其作品反映生活肤浅,浮光掠影,当然就不会有多大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它的最终归宿,当然就是垃圾箱飞了。
三、搞“一本书主义”。20世纪40年代后期,老作家丁玲参加河北土改,有生活,写了一本《太阳照在桑乾河上》,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很高兴,对年轻人说,要搞“一本书主义”,这话后来受到批判,说是名利思想。其实,丁玲的本意是说:搞创作,不在多,而在精,您写了那么多,都没有多大价值,还不如写一本有价值的,能传世的。丁玲的话当然是正确的,因为文艺作品是精神产品,不是物质产品,当然不能只以数量多寡来评价它。现在有些年轻人,随便拼凑,年年出书,不看价值如何,这是很可惜的。当然,如果都有价值,另当别论,但是数量一多,恐、怕不会都有价值,还不如下功夫,像曹雪芹一样,集中力量,写出一本“字字看来都是血"的不朽的著作,后人称之为经典的著作。
四、秦东文学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已经走向繁荣,并且出现了一个近百人的作家群——秦东作家群。人数多了,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机会多了,这本来是好事,但古人说的“文人相轻"的毛病在我们秦东至今还在。谁发表了一篇作品,自己连看都没看,就斜眼相看:“哼,那是什么玩意儿!”谁出版了一本书,自己连见都没见,就唾沫冲口而出:“哼,那是文字垃圾!’’在他的心目中,“文章是自己的好”。自己发表了几篇作品,堪或出版了几本书,这本来也是好事,但其影响还不到西安,还没有走出潼关,就“老子天下第一”,不可一世。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这既遮蔽了自己的眼睛,影响自己的视野,也不利于与他人的团结。我前面说过,秦东已经出现了作家群,如果三三两两,各有一个小山头,那这“群’’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交流,以文结友,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说到这里,我想到这本《秦东当代作家研究》的编写,也不免有些感慨,为什么有人就能想到为学习交流,研究他人,总结经验,为促进整个秦东文学事业的发展而劳神费力,而有些人就做不到呢?这除有无事业心外,恐怕与个人的襟怀宽阔大小有关。有人想到并且力行编这样的书,我心里十分感佩,我认为这种精神很值得学习!不是吗?有人听说谁给谁写了篇评论文章,还破口大骂呢,你还敢编这样的书吗?现在是该把“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改成“文人相亲,而今如是”的时候了。
五、要加强本地区的文艺理论研究与批评。
秦东“文艺创作落后”,恐怕与我们自己文艺理论与批评不够有关。“酒香也怕巷子深”,你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出来了,本应家喻户晓,但是,你不推荐,你不评介,谁能知道呢?特别是现在,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文艺理论与批评很不正常,有所谓“红包文艺批评"、“圈子文艺批评”、“酒宴文艺批评”,秦东作家的优秀文艺作品出来了,西安的文艺评论家、外地的文艺评论家,恐怕一般不会给你发广告、写评论,因为你不属于他那个圈子。你要设酒宴、送红包当然可以,但是你乡下人有钱吗?除个别人外,你恐怕没有钱!当年京夫到省作协当专业作家,由于人老实不知道加入圈子的重要,好作品出来后,无人给他开“作品研讨会”,也极少有人给他写评论,加之他家庭负担重,也没有钱!在西安没有钱都不行,你在秦东没有钱能行吗?所以我的意思不妨自己动手,秦东作家的作品出来了,西安及外地的文艺评论家不评,我们就自己评。当然,要如鲁迅所说,实事求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有人会说,“我不是评论家怎么办呢”?评论家没有固定的标准,你只要评论得好,你就是评论家。你看这本《秦东当代作家研究》,就带了一个好头,他一共有十六“论”,都是作家论,他们的作者有哪一个就是天生的“文艺评论家”呢?但是这些“作家论”都写得好,因而他们的作者也是文艺评论家。《秦东当代作家研究》的主编蔡静波教授素知这一点,就没有专门请那些已被人称为“文艺评论家"的人来写,不也同样达到目的了吗?这是经验。
总之,秦东文学,从古到今,成就是辉煌的,是在发展中走向繁荣的。我们秦东当代作家,要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敢于拼搏、敢于奋斗、不断学习,为把我们秦东当代文学推向更快发展、更加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是为序!
[责任编辑 张君宽]
2014-02-16
段国超(1940— ),湖北省罗田县人,渭南师范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I207.42
A
1008-4649(2014)01-0054-03
*《秦东当代作家研究》,蔡静波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