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琼
(沈阳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4)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ESP教学对策建议
孙 琼
(沈阳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4)
分析了当前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ESP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ESP教学的对策。认为要以需求分析为核心,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师资队伍,以提高教学效果,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
ESP; 复合型人才; 需求分析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之一,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各专业领域间交流最新发展动态、分享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媒介。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教学也应运而生,它将专业领域的信息习得和英语语言的技能发展结合在一起,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
ESP意为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开设的英语课程[1]。ESP教学目的是培养能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专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Strevens指出,ESP具有四个根本特征:①其课程设计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要;②其课程内容(即课程主题)与特定学科、职业和活动相关;③其中心任务在于使句法、词汇、语篇和语义都适合于特定学科、职业和活动的语言运用;④与普通英语(General English)形成对照[2]。
ESP兴起于二战之后,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全球范围内经济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英语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担当着重要的交流媒介作用。能够掌握某一特定专业或学科的英语成为英语学习者的主要目的。目前,在国际范围内,ESP课程已成为高校的主流英语课程。“在外语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专门用途英语已经被认为是一场切实可行的、朝气蓬勃的活动”, 是“一场以关注成人学生的‘更广泛的作用’为特点的国际性运动”[3]。英语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以及亚洲英语教育水平普遍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日本、印度和中国香港,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也以ESP为主[4]。
ESP教学以普通英语教学为基础,在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某个专门领域,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在该专业或学科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英语交际能力。
ESP教学有助于实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5]。
ESP教学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章振邦教授指出,今天谈论我国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从战略上首先要考虑到国家对各类专业外语人才的需求[6]。蔡基刚对上海地区企业进行的需求调查发现,企业要求大学毕业生一上岗就能立即用英语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回答“大学不仅要培养一般听说读写外语能力,还要培养与专业岗位有关的外语工作能力”的提问时,91%参与调查的企业选择“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7]。
随着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诸如计算机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医学英语等ESP课程,ESP教学已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组织不够有序
一些高校尽管已经开设了ESP课程,但仍然认为普通英语才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对ESP教学缺乏足够重视。根据王蓓蕾对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所做的调查,42个专业中有7个专业未开设ESP课程,28个专业的ESP课程已经缩短为一个学期,其中24个专业的ESP课程不足36学时[8]。类似于此,很多高校在ESP教学的学分学时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备方面都存在较强的随意性。
2. ESP课程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落后
教师在ESP课堂上仍然大多采用语法翻译教学法,即将课堂内容逐字逐句从英语翻译成中文。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且严重缺少实践环节。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机会匮乏,英语交际技能的实际演练更是无从谈起。
3.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复合型教学人才缺乏
目前承担ESP教学的教师包括英语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两者在ESP教学中各有其短板:前者精通其专业,但驾驭英语课堂教学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不善于设计课堂语言活动,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后者受专业知识背景的限制,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足。而且,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由于工作量繁重,更喜欢按部就班地讲授其一直承担的大学英语课程,不愿意从事ESP教学。
1.以实践应用为教学目的
高校和教师都要认识到ESP课程是普通英语的后续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9],并非可有可无或只是应一时改革潮流而生的短期培训课程,必须重视ESP教学并确立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ESP教学理念和目标与传统的普通英语教学不同,ESP建立在普通英语基础之上,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专业交际中既能遵循一般规律和通用技能[10],又能将本专业相关英语应用于信息交流的实践活动。
2.以需求分析为教学核心
需求分析理论是ESP教学至关重要的理论基础。细致彻底的需求分析既要对学习者当前现状进行分析,也要对其目标需求进行分析,即在设计ESP课程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习者现有的英语水平、学习资源、学习经历、学习方法、专业知识等因素。还要调查学习者未来工作的客观需求,了解学习者需要通过ESP学习达到什么目标,以及学习者对其个人需求和目标抱有何种态度[11]。ESP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都要把握这一基本原则。
3.以学习为中心开展教学
以学习为中心是ESP教学理论发展的最新阶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意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内外因紧密结合[12],以便收到良好的效果。按照以学习为中心原则,教师要致力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ESP课程需求和不同学习者的语言水平,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合作学习法、对比教学法、交际法、案例研究法等,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模拟真实语境,增加ESP实用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言学习效果。
4.逐渐完善考核机制
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是检验ESP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ESP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当前的考试多为标准化笔试,试题类型主要是阅读理解和英汉互译,不利于学生专门用途英语的实际运用和提高。必须完善考核机制,实行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增加口试形式,加入案例分析,集体讨论,口头答辩等多种灵活的适合于ESP各不同专业的独特的考试方式,以对ESP教学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是保障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ESP师资不足、大学英语教师缺乏深入的专业知识的不利情况,可以通过大学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团队合作的方式为英语教师补充专业知识,了解专业需求。也可以在学校范围内组织教学培训,或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外ESP教师培训,取得相关资格,提高承担ESP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
[ 1 ] 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19.
[ 2 ] Stevens P. ESP after Twenty Years: A Re-appraisal[C]∥Tickoo M (ed.). ESP: State of the Art. 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 1988:1-13.
[ 3 ] Johns A M, Dudley-Evans T.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International in Scope, Specific in Purpose[J]. TESOL Quarterly, 1991,25(2):297-314.
[ 4 ] 李晓荣. 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向ESP教师的转型[J]. 教育与职业, 2012(14):71-73.
[ 5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1.
[ 6 ] 章振邦. 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 外国语, 2003(4):1-6.
[ 7 ] 蔡基刚. 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7):306-308.
[ 8 ] 王蓓蕾. 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J]. 外语界, 2004(1):35-42.
[ 9 ] 邓俊. 高校ESP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06(7):154-159.
[10] 段平,顾维萍. 我国大学ESP教学的发展方向探讨[J]. 外语界, 2006(4):36-40.
[11] Martin E.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 French-for-Specific-Purposes (FSP) Program: Lessons Learned from ESP[EB/OL]. [2010-05-21]. http:∥docs.lib.purdue.edu/gbl/vol5/iss1/3.
[12] 程世禄,张国扬. ESP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4):51-54.
【责任编辑孙立】
MeasuresandSuggestionsonESPTeachingforCultivatingInter-disciplinaryTalents
SunQi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China)
The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ESP teaching in China are analyze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ESP teaching are propos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ESP teaching should be centered on demand analysis, clarify the teaching objective,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cultivate qualified faculty.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demand analysis
2014-04-01
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课题(2014lslktziwx-40)。
孙 琼(1974-),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副教授。
2095-5464(2014)05-0651-03
G 424.1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