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文 忠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化
卢 文 忠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当今时代全球化的实质是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在全球对外扩张和深入发展的变革历程。马克思主义国际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全球马克思主义有机公民在国际层面上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组织形态相统一,以及在中国层面上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国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统一以及在运作层面上直接性联合与间接性联合、多样化发展与自主性发展相统一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国际化作为全球化中的“新全球化”将促进构建和谐世界。
全球化;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国际化; “新全球化”; 和谐世界
“马克思主义从未设想社会主义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实现。马克思主义运动就是国际性的,否则它将一事无成……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在一个生产专业化和国际化分工的世界中赢得国际支持,它将无法利用能消除匮乏所必需的全球资源”[1]。在当今时代,全球化正处于深入发展和持续变革的历史时期,“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全球化是指世界各个部分(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密切、相互渗透与融合不断加强和全球一致性因素不断增长的过程和发展趋势。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包含有一体化的趋势,同时又包含分裂化的倾向;既有单一化,又有多样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国际化,又是本土化。”[2]当前,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实现本土与外域良性互动的新的历史条件,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苏东剧变后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在资本主义强势扩张的全球化中不断发展和兴起。此外,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范围日益深入的联系与交往,以及资本主义世界日益扩散的危机与风险,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在各国具体化的发展进程,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代演变中前进,“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中国化理论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世界意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其他党创造的本国化、本民族化的理论成果都是国际共运中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本国化、本民族化园地中所开放的花朵、所结出的硕果。”[3]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各国化实现了世界历史中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向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新发展。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4]“1945年后的时代以两大发展为特征:开放的世界经济的出现和美国霸权秩序的建构。这些在市场和地缘政治上的全球大变革相互关联。”[5]对此,从根本性质和中心力量的维度来看,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源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二战之后存在一个最强的力量中心在领导和建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而主导着整个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事实可见,当今时代全球化的实质是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在全球对外扩张和深入发展的变革历程。资本主义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政治形态、意识形态和组织形态在全球抢占领导地位和夺取发展资源的过程,其实质内容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全球。
历史与现实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当今时代全球化的主旨是资本主义占领世界经济市场、垄断世界政治权力、主控世界文化秩序,反映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所推行的新殖民主义、新帝国主义或者简称为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战略。这一切极大地威胁了当代社会主义国家、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乃至全球各地马克思主义力量的生存与发展乃至对整个“地球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危害,“西方全球化正在使人类社会矛盾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简单化。地域的、国家的、民族的、种族的、宗教的、文化的冲突,贫困、失业、战乱、动荡、饥荒、疾病,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不同部门、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们在社会地位和收入状况方面的极端不公正,或者由于资本主义全球化而加剧,或者直接来自这种全球化。这种美式的西方全球化,越来越成为当今时代一切灾难的源泉,越来越成为全球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与进步的最大阻力与最大威胁。”[6]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浪潮中,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力量既在本土范围内通过自身发展又在国际范围内日益走向联合来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国际化从而演绎了19世纪《共产党宣言》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行动号召在当今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的新的历史大幕。
“社会主义的语义几乎同时产生于英、法、意、德等国,仅从其产生来看,就不是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事情,而是一个全球化的概念。”[7]马克思主义在根本上是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和替代者,从空间意义上说,有资本主义的地方就有马克思主义;从内在逻辑上说,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伴相生;从历史维度上说,资本主义走向全球化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走向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更深入地带动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发展,全球化中的马克思主义既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也遭受资本主义强势扩张的打压,又在与资本主义的互动中予以抵制和扬弃,并致力于构建基于国际新秩序的和谐世界,由此演绎了一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相互激荡、相互建构的国际化大幕,马克思主义国际化以新的姿态见诸于世。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具有多样性、联合性、和谐性的特点,多样性意指多种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多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多种样式的反资本主义运动;联合性意指在多样性基础上由于反资本主义和寻求新社会的共同价值而协作共赢;和谐性意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抵制绝不是制造战争或恐怖,而是通过制衡西方霸权和治理全球问题来构建和平与发展的“地球村”。
马克思主义国际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全球马克思主义有机公民在国际层面上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组织形态相统一,以及在中国层面上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国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领导核心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全球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有机公民则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参与主体。“有机公民”是基于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范畴的延伸和拓展,意指具有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支持社会主义运动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出现了从纯粹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到新的更加复杂的多级化的全球政治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正是政治权威和协调机制连接及重新连接的基础。”[8]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不仅限于民族国家之间的国际关系范畴,还包括以民族国家为政治地缘的世界各地的多极化的国际行为主体的全球参与进程。
在国际层面上,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就是政治形态、文化形态和组织形态走向国际化以及实现国际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形态、文化形态和组织形态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具体来说,①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政治形态,意指社会主义以及其他民族国家和政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道路,构建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首要意义就是民族国家和国际关系意义上的政治发展过程,在民族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政权或建立社会主义政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主义化和民族国家化的具体化过程。“全球文化多元化和政治多元化是民族国家的概念和形式得到重新定义和巩固。这意味着民族主义的理想,已经遍及到全球的每一个地区,深深地扎根于每个大洲。”[9]②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文化形态,旨在建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价值的国际马克思主义,聚合国际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丛林,倡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普世价值和塑造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壮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和软实力,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价值和地位。③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组织形态,就是以现有的政治机构为基础,寻求搭建全球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网络与分支机构,为促进各方政治联合、文化交流、经济协作创造必要的组织形式。
在中国层面上,马克思主义国际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对外价值实现以及外来价值融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国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统一。①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化是指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走出去”的新战略实践,这是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以适应全球化发展新需要来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创新,为世界各国各地提供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和资源。②国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中国将世界上一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积极因素和合理资源融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良性互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不但成了‘世界村’的一个成员,而且其马克思主义也成了国际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自觉地把自身国际化,才能健康地生存和发展下去。”[10]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化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趋势和历史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在中国的具体实现,因此,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国际化的互动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取得更大的创新和突破。
在运作层面上,马克思主义国际化是直接性联合与间接性联合、多样化发展与自主性发展的统一。①直接性联合主要是指政治联合,即各社会主义国家及其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实行政治上的民主联合,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建设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的作用;间接性联合主要是指非政治联合,即各种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力量结合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精神分析和应对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的现实问题,共同在“地球村”内点起马克思主义批判和改变世界的“星星之火”。直接性联合与间接性联合的统一成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现实基础。②自主性发展是指各国各地区自主选择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适应特殊需要的马克思主义运动。多样化发展是指由于自主性发展而产生的多种模式、多种形式和多种样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和马克思主义运动。自主性发展与多样化发展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动力结构。
不可否认,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今时代的确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和新问题,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斗争对抗非但没有消除反而愈益多样和广泛,新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及新自由主义在国际上肆意横行和强势扩张。而且,尤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资本主义所衍生的全球风险和社会矛盾骤然加剧,“最终演变成为地球人口99%和1%的矛盾和对立”[11]。这使得构建一个和谐的“地球村”成为众望所归。与此同时,“21世纪前后十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经历着新的发展。与世界发展相适应,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体现为一种必然、多元和辩证的发展,一种全球化、生态化、生活化、信息化的趋势。在推进现代文明新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主义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亮点’”[12]。因此,在资本主义陷入困境和社会主义有所发展之际,批判和变革资本主义、推动全球化朝向构建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和谐世界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历史任务。
在资本主义全球化危机风险加剧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渐兴的新形势下,全球马克思主义力量既独善其身又趋于联合,力图在资本主义的世界版图中开拓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新发展和新领地,共同抵制资本主义的霸权入侵,共同谋求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共同应对“地球村”的全球性问题,共同建设有利各方的和谐世界,正是这一切推动了在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中的“新全球化”,因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化本身就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放眼世界,在国家与政党政治行动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努力在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也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结合实际国情来发起社会主义运动。此外,世界上各种左翼政治行动和新社会运动不断发展,如左翼联合政党、左翼国际论坛、工人罢工行动、占领华尔街事件,以及有关生态、和平、种族、女权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新社会运动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具体行动和现实体现,力求在应对和克服资本主义风险危机中增进世界的和谐因素。实质上,马克思主义国际化作为资本主义全球化中的社会主义全球化,见证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正处于相互建构之中:即对抗与合作、批判与借鉴的两制竞争与并存的格局。所谓相互建构就是指两制双方为求发展,各取所长,彼此竞争,在冲突中求合作,在合作中促和谐,实现化危为机,化险为夷,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更需要利用全球化的有利条件来发展和壮大自身,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化的发展动力。“资本主义在它的进程中显示了它所固有的、自身不可能消除的弊端,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出现提供了历史的前提的话,那么,社会主义是否能够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继承包括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全部人类文明成果则是她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13]因此,全球化致使社会主义内化资本主义的合理因素,资本主义也渐行社会主义化,“全球化是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社会融合过程”[14],两制之间的相互建构将有益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提倡和实践的新理念和新战略:“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和和平;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5]中国正通过自己的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和构建和谐世界的成功典范和重要力量,这一切开创了两制相互建构下的立足构建和谐世界的新全球化趋势。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国际化进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批判和改革资本主义全球化,将其引向更有利于人类共同利益和治理全球问题的方向发展,才能进一步揭破新自由主义的美好世界迷梦,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的改革进程,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尤其要在两制文明之间的相互建构中取长补短,深化合作,共同抵制资本主义的消极影响,为建设和谐的“地球村”创造积极的发展条件。总之,“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反对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历史才能够有希望被重新书写。”[16]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将谱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新时代的历史篇章。
[ 1 ] Eagleton T. Why Marx was Right[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1:16-17.
[ 2 ] 丰子义,杨学功.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210.
[ 3 ] 赵明义. 理论与实际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化与本国化研究[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66.
[ 4 ]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76.
[ 5 ] 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 全球化理论——研究路径与理论论证[M]. 王生才,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36.
[ 6 ] 卫建林. 全球化与共产党[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88.
[ 7 ] 杨雪冬.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想象力[M].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9:67.
[ 8 ] 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M]. 陈志刚,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115.
[ 9 ] 安东尼·D.史密斯.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 龚维斌,良警宇,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124.
[10] 俞吾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J]. 现代哲学, 2009(1).
[11] 李慎明. 世界在反思之二——批判新自由主义观点全球扫描[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334.
[12] 胡振良.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若干趋势[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3(3).
[13] 孙力. 资本主义:在批判中演进的文明[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283.
[14] 李云霞,靳利华.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理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258.
[15] 林辉基. 科学发展观·和谐世界论[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404-406.
[16] 顾海良. 马克思主义如何改变世界[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166.
【责任编辑张耀华】
GlobalizationandInternationalizationofMarxism
LuWenzho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The essence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modern era is the transform of the external expansion and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the global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arxism is a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constructing political form of Marxism, cultural form of Marxism and organized form of Marxism on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as well as realiz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 Marxism and sinic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Marxism on the Chinese level, which are all conducted by Marxism parties and Marx’s organic global citizens. As a “new globalization” in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arxism will contribute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world.
globalization; capitalism;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arxism; new globalization; harmonious world
2014-02-16
卢文忠(1985-),男,广东广州人,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2095-5464(2014)05-0616-04
D 518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