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能发展:补漏与透明

2014-04-03 20:55
南方周末 2014-04-03
关键词:核设施安保材料

◤中国核工业界正为“核安全观”的首次提出而兴奋不已。“一克不丢、一件不少”的良好核安保记录,也在国际舞台上被反复展示。然而核恐怖的威胁离中国并不遥远,而中国的核安保体系,一边是待补的漏洞,一边是业界对增加核领域透明度的不情不愿。这种已成习惯的默不作声,正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南方周末记者 冯洁 发自荷兰海牙

吴宇森电影《断箭》1996年上映,说的是核弹头被劫。故事当然是编的,但时代背景不算离谱。冷战结束后,美苏大量裁减核武器。20年间,美国通过“原子回收计划”,将2万枚俄罗斯核弹头转化为商业核反应堆的燃料,日本也在海牙核安全峰会(Nuclear Security Summit)前夕,归还了冷战期间从美国获得的数百公斤高浓缩铀与分离钚。

核威胁如影随形

尽管军事转民用消化了部分危险核材料,但从2005年乌克兰丢失250枚核弹头,到各国核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丢失、被窃和走私的不间断报告证明,核恐怖主义的威胁其实一直没有远离。

根据国际裂变材料组织(IPFM)的数据,全球现存的武器级核物质有约2千吨,足够造出2万个当年把广岛夷为平地的那种核武器。

事实证明,恐怖组织企图获取核材料的行动也越发频繁。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事件和贩卖数据库”(ITDB)的统计,截至2013年IAEA年度核安保报告发布时,全球官方报告的核及放射性材料的遗失、盗窃等事件至少有2407起。

海牙策略研究中心(HCSS)主任Rob de Wijk在海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是一个每月都被记录、正在发生的真实危险,只要看看数据,有多少核物质相关的犯罪、恐怖袭击,就会理解奥巴马的倡议不是凭空的,何况还有很多事件完全不为人知。”

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在3月25日晚上海牙核安保峰会闭幕后的发布会上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ITDB目前有124个成员国,中国2006加入这个数据库,中国的数据由国家原子能机构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但“数据不公开”。

对于外界无从知晓详情的中国核安保状况,王毅韧回答南方周末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一直保持良好的核安保记录,对核材料和核设施采取的措施得力,也是跟国际接轨的。”

王毅韧的自信来自中国核工业界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坚守,所谓“一克不丢、一件不少”。

但依据大量访谈和研究,哈佛肯尼迪学院贝尔弗科学和国际事务研究中心管理原子项目(MTA)的高级研究员张会认为,虽然近年来中国在加强核安保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中国的核安保系统仍存在一些漏洞,而风险之一正来自一些核工业界人士的“过分自信甚至自满”。而与这种自信相伴而生的却是信息的严重不透明。

自信经不起深究

张会作为第一作者的这份《加强中国核安保》报告,主要数据和信息源自2010年起MTA先后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裁军与军控协会(CACDA)以核安保为主题的多个研讨会和工作坊。

由于描述中国核安保现状和进步的公开信息很有限,张会还借着工作坊的机会,访谈了大量来自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核安全局和中核集团等机构的人士。访谈日久,他的疑惑越深。

2010年华盛顿核安全峰会达成的一项基本共识是,一个有效的核安保文化的关键在于,核业界人士首先要深信核安保的重要性,以及内外部威胁的真实可能。

但张会发现,不少中国核业界人士认为,中国遭受核恐怖袭击的可能性极小,有些人则认为其主要是美国的问题,而且中国已经有了一套“出色、严谨的核安保系统”。这个出色的核安保系统,包括核材料的衡算和控制制度。

“如果核材料衡算测量系统误差较大,事实上很难知道是否一克不丢。”张会解释说,如果核设施内部人员在处理散料时,长时间、每次少量偷窃核材料是很难被发现的,这样的案例在ITDB的数据库中已有报告。

一个真正有效的核材料衡算体系,必须能应对极端情况。比如,如果有相当数量的核材料被偷走,核设施的营运者应当可以及时察觉问题、锁定失踪地点和时间,并确定哪些内部人员有机会接近这些材料,而且营运者自己要有可靠且准确的测量方法和器材来衡算。

而中国的现状是,“9·11”之后,中国的确加强了国内核设施的实物保护制度,大大改善了核材料、控制和衡算(MPC&A)制度,但除了2008年的核材料保护、控制和衡算导则外,大部分中国管理和控制核材料的主要法规和条例颁布于二十年前,而且现有的核设施基准设计威胁还不够具体和明确。

到了执行层面,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套包含审查所有使用核材料单位安保表现记录在内的制度。而中国涉核管理部门复杂,监管机构却不够独立有力的问题,也会影响中国核安保政策执行的表现。

一旦设想具体的袭击情景,就会发现中国的核安保体系还有很多要做。目前中国的核安保系统还没有进行过实地对抗演习测试,也没有相关法律有类似要求。

新建成的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作为我国核安保领域重大进展,在峰会上被反复展示,但美国核设施的实地对抗演习的结果表明,单靠桌面电脑的模拟和易损性评估,只能揭示评估者所能想象的漏洞,评估者想像不到的漏洞可能会被漏掉。

和中国不同,张会表示,改进真实测试里暴露出的漏洞,是促使美国能源部和核监管委员会改进旗下核设施安保系统的主要动力。

默不作声已成常态

澳大利亚策略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Tanya Ogilvie White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对于亚洲而言,必须同时应对核安全和核安保的问题,看看福岛过去三年了,引发的关注仍然很强烈。”在Tanya Ogilvie White看来,缺乏透明度是亚太地区核能发展的主要风险之一。

福岛事故属于核安全(nuclear safety)范畴,即因核设施自身缺陷、错误操作或自然灾害引发的核事故。而峰会关注的核安保(nuclear security)主要是防范人的恶意行为,比如破坏核设施、偷窃核材料以及核恐怖袭击。

在张会看来,公众很可能分不清核安全和核安保,但他们的支持会直接影响核能发展,而透明度对于增强公众的核能信心尤其重要。即便出于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核安保的信心,也可以考虑在保护敏感信息的同时,更多公开核安保政策和法规的细节,发布核安保的年度报告。

但对如此重要的风险沟通,中国作为一个核大国,却略显保守。

世界核安保研究所(WINS)是一家设在伦敦的组织,旨在让核工业界通过分享经验和教训,比如核乏燃料后处理厂的测量方法,发现可能存在的漏洞,避免危险发生。但中国的核工业界没有任何一家参与此类组织。

“可能担心这类组织的政治目的吧,搞不懂就先不参加了。”张会表示,这样的做法避免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IAEA、双边等渠道之外的交流渠道。

更不利的是,受“少说多做”哲学的影响,尽管在核安保领域真金白银投入不少,也取得很多进展,这些努力并没有被广泛知晓。因为默不作声,还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削减核威胁倡议组织(NTI)是一家位于华盛顿的私营机构,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发布国别核物质安保指数并对各国核安保表现评级的非政府机构。

在NTI的国别数据中,中国因向IAEA的核安保基金捐款,排名比2012年NTI首次发布报告时前进了一名,尽管如此,中国的核安保排名仍在25个拥有武器级核材料的国家中排在倒数前五名,仅优于朝鲜、伊朗和印度等国。

NTI的高级总监Deepti Choubey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解释,中国因捐款排位上升的确是种褒奖,没有任何反讽意味,而这一指数主要依靠公开信息和专家的调查作为数据分析来源,“各国的排位等表现与信息公开的程度的确相关”。

面对中国排名垫底的情况,张会很无奈,“中国的一些核电站保护措施甚至比美国还现代,但公开信息太少了。”

细看分项指数,中国在执行联合国安理会1540号决议一项中排位最差,仅排第22名。1540号决议是国际核安保领域的三大国际公约之一,要求强化各国政府的有效作为,防止大规模毁灭武器及载具落入非国家行为体手中。

“每年各国都要对1540号决议案的执行情况向IAEA报告,拥有武器级核材料的不少国家动辄报告一百多项,而中国报告的项目很少。其实,中国可以报得更详细且不泄露敏感信息。”张会分析排位靠后的原因时说。

2014年初NTI的全球核材料安保报告发布时,有媒体采访获知,NTI在公布报告前曾向25个国家政府发函确认数据的准确性,中国是少数几个不予回应的国家之一。

猜你喜欢
核设施安保材料
跟踪导练(一)
印巴“新年礼物”:分享核设施清单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猴”安保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