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穷人

2014-04-03 16:50刘学年
当代工人 2014年5期
关键词:就业者温饱贫困家庭

刘学年

纷繁浮华的城市面孔之下,其实一直存在着大量的相对贫困人群,他们并不引人注目,他们和城市的本意背道而驰……

3类

大体来说,城市贫困人口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进城农民工,第二类是国企下岗职工,他们因为文化程度、年龄等原因很难找到收入比较高的工作。第三类是一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不能支撑日常生活。传统意义上无收入贫穷人群仅占城市贫困人口的不到5%,剩余大量的则是新贫困人群,即有“收入”仍“贫困”。

5000万

专家估算我国有5000万城市贫困人口。其中,乡村“贡献”很大,城市每年消化1000万农村人口,其中80%属于贫困人口。而具有户籍的城市贫困人口中,绝大多数都已进入四五十岁,这部分人生活艰难,收入水平和居住条件都比较差。“他们比外来非户籍人口处境相对好一点,但跟本地中、高收入阶层比,他们像被时代抛弃了一样。”

44.9%

城市贫困家庭平时呈现出怎样的生存状态?调查显示,在贫困家庭的月收入中,第一是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其他扶贫救济,占44.9%;主业收入排第二,占40.1%;经营收入第三,占11.3%。他们通过把房屋出租给生活条件更差的人,还能获取一定的房租收入,但比例很小,仅占0.4%。

55%

城市贫困家庭的支出特征明显:一是对食品的需求以吃饱为主,食品支出占比高达55%,大多买最便宜的素菜吃,有的捡菜帮子度日,20%的家庭每周才能吃到一次肉。二是衣着支出数量少、档次低,每年在衣着方面的消费平均仅100元左右。三是耐用品消费量少。四是住房状况差,仅有60%拥有住房,租房占40%,绝大多数住普通平房和简易楼。

10.3%不温饱

10.3%的城市贫困家庭觉得生活没有保障,温饱没有解决。其他贫困家庭虽然自认为处于温饱状态,但没钱支付必要的日常开支,比如:67.9%的家庭表示没钱看病,50.8%没钱更换已坏的冰箱、电视机等必备家用电器,31.5%没钱维修、更换住房已破损的必要设备,17.5%没钱交房租、水电气费,12.5%没钱交卫生清洁费。

不足30%

生活艰辛,家庭发展就更没有保障。30.4%的城市贫困家庭没钱供给子女接受高中以上的教育,20.1%没钱供给子女接受9年义务教育,24.4%没钱购买必需的文化、教育用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困的代际循环,结果就是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有希望脱贫的家庭(子女有望上大学)还不足30%。

多负担1人

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贫困群体与其他阶层间的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据统计,贫困家庭不仅就业者收入低,而且就业人口少,平均每一个就业者要负担3.1人,比其他阶层的平均水平多负担1人,同时还要承担较重的负债,60%的家庭有数量不等的借款。

责编 / 杨宇

fx1983@sohu.com

猜你喜欢
就业者温饱贫困家庭
蜘蛛(外一首)
看见“银发就业者”的权益诉求
金融支持能否提升就业者的幸福感
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
数说70年
标准保“温饱” 特色促“小康”
长治市沁源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召开“两后生”职业培训推进会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
论地区发展中的温饱与环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