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平
摘 要:孔子的形像已经随着儒学的发展演变而内化为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考证孔子是否真的佩剑,不仅可以指导更符合孔子历史形象的孔子像的建造,而且还可以让大家对孔子形象有更丰满确切的认识以及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源流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将从春秋时期剑器的发展谈起,论证孔子的身体条件,先从客观角度上论证孔子佩剑的可能性;再浅谈先秦的好剑之风、剑在礼制中的作用以及孔子对佩剑的态度,从主观的角度上来考证孔子佩剑的可能性,最后综合得出一个结果。考证孔子是否佩剑的过程,也是追溯两千五百多年来先秦时期儒家源头的精神还原其真实面貌的过程。
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佩剑;春秋晚期
1 导论
近些年来,建筑孔子雕塑成为各地的一个热点。孔子谦卑、儒雅、慈爱的长者风范已深入全世界人的心中,也将以雕塑的形式继续激励着人们勤学与礼让。但是某些孔子像却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与不解,为什么慈祥儒雅的孔子是龅牙?会竖起食指?尤其是,为什么以仁爱著称、似乎是文弱书生的孔子,腰间会佩戴着宝剑?
可以观察到,很多孔子像和雕塑都是佩剑的。但历史上的孔子真的佩剑吗?古往今来,人们众说纷纭,提出了很多零碎的论点,却从来没有人去考证过这个问题,相关的文物出土也近乎是空白。坊间认为孔子持剑,并且剑名紫微,是文人剑的一种,无刃,这种说法没有丝毫根据。孔子的形像已经随着儒学的发展演变而内化为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孔子是否真的佩剑,不仅可以指导更符合孔子历史形象的孔子像的建造,而且还可以让大家对孔子形象有更丰满确切的认识以及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源流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综合性的考证一下孔子是否佩剑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春秋时期剑器的发展谈起,考证孔子的身体条件,从客观角度上论证孔子佩剑的可能性,再谈先秦的好剑之风、剑在礼制中的作用及孔子对剑的态度,从主观角度上考证其佩剑的可能性。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本文根据“科学家机制”写就,前并无对孔子是否佩剑的论断。而是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考古的成果,从孔子佩剑的客观因素到主观因素,一步步地查找资料,最后综合得出的一个结果。考证孔子是否佩剑的过程,也是追溯两千五百多年来先秦时期儒家源头的精神和还原其真实面貌的过程。
2 春秋剑器考
剑最早出自于西周,春秋时期的剑器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战争需求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制剑和剑道的发展,当时的吴、越和楚国是剑的兴盛之地。剑脱胎于矛形刺兵及短匕首,所以当时的剑大都不算长。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全长 55.7厘米。1973年闻喜县邱家庄出土的晋国春秋晚期的花纹良剑,通长43.5l厘米。1957年甘肃省灵台县景家庄出土的铜柄铁剑、河南省陕县后川出土的金镡金首铁剑,1992年陕西宝鸡市益门村出土的金炳镶嵌绿松石铁剑,都属于小型短剑。马明达在《说剑丛稿》中考证:春秋时期的剑一般在五十厘米左右,个别比较长的才只是达到六十厘米。剑的长短与铸剑工艺的改进、击剑技术的发展和战争方式的变化有关。长剑到因素完备的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战国剑则常常在七十到一百厘米左右,个别还有长达一百厘米以上。春秋短剑以吴、越制作的最为精良,南方地区的制剑和击剑技术是超过北方的,先秦剑论唯一传存下来的文字,就是《吴越春秋》中越女关于剑的说道。长剑则似乎最先出现于楚国,楚国的长剑应当是在了吴、越的冶金技术和击剑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马明达《说剑丛稿》]在春秋晚期的北方,剑不会超过60厘米。所以古今诸多孔子像中,包括吴道子的孔子像,孔子的佩剑都过长了。这么长的剑到战国时期才会有,吴道子是唐人,吴道子所画的剑应是按唐制长剑为蓝本,如此也好理解。孔子生活于春秋晚期,那么到春秋晚期,剑是可佩戴的吗?
无疑,短剑比长剑更容易佩戴。《说文》中提到剑,“人所带兵也”,就是随身携带的兵器。春秋后期的剑如果具有随身携带的属性,至少要有剑鞘或者轱辘等物把剑佩带在身上的,还要有容易握拿的剑柄。青铜剑虽然不甚锋利,但春秋晚期时的制剑工艺已十分先进,春秋晚期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锋利的铁剑,如果不带剑鞘,是无法佩戴的。鞞这个字就是指剑鞘的意思,是皮革的,容易朽坏,甘肃灵台百草坡就曾出土过西周带剑鞘的宝剑[ 陆敬严著《中国古代兵器》93年12月版14页],周纬著《中国兵器史稿》第九十页考证:中国古铜剑大都周代下半期春秋、战国之物,此种剑大都有鞘,因其刃上常粘有木及布类之残片也。其鞘恐系用木用兽皮或鲨鱼皮为之。鞘饰除用金类(铜、锡、金、银之类)及玉类为之外,或尚用坚硬之半宝石为之。春秋晚期,剑鞘已经出现了。此外,春秋晚期还出土过极尽奢华的黄金剑柄的铁剑[ 段清波著《刀枪剑戟十八般 ——中国古代兵器》1998年版]。可见孔子生活的年代,易于携带的宝剑就已经出现了,也就是说,孔子具备携带宝剑的客观因素。
3 先秦的好剑之风
《释义·释兵》记载:“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可以看出剑的本义是防身而非战场兵器。易于携带的剑器主要功能是用于私人胁迫、护卫、暗杀和自裁[ 王三保《春秋时期主要兵器简论》,载于2013年20期的体育时空],此外,佩剑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左传》中,“剑”出自了不下二十四次,各国国君大都重视佩剑,“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寸,两徙半之。以其腊广为之茎围,长倍之,中其茎,设其后。参分其腊广,去一以为首广,而围之。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上士、中士、下士按照其地位分别佩带的上制之剑、中制之剑、下制之剑[ 《周官》]。说明当时士的的佩剑文化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形成了传统。当时宝剑也比较受到重视,《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左传·恒公十年》记载:“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又求其宝剑。”虞公向虞叔索取玉,又向他索求宝剑。《左传·定公十年》记载:“吾以剑过朝,公若必曰,谁之剑也。”管马人算准算定公若看到他拿剑经过朝廷,一定会问是谁的并赏看。很多史实都表明,先秦时期,人们对剑是相当重视的。宝剑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双重价值,此外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孔子周游列国,经常遇到种种危险,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更不必说当时交通不便,大自然的改造程度较低,经常可能遇到野兽。从实用性角度来说,孔子也是有可能佩剑防身的。
4 剑与礼仪制度
《礼记》中,剑在礼仪方面的作用是较大的。事母、做客、外交、服饰等诸多事宜都有剑的参与。《礼记·少仪》记载: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屦,问日之蚤莫,虽请退可也。意思是指君子到别人家做客,做包括摸剑柄的一些动作,就可依礼请退了。《礼记·少仪》记载:观君子之衣服,服剑,乘马。服剑意指佩剑,可见君子佩剑是符合礼仪的。但是《礼记》的成书年代不早于战国末年,经过考订应该是由西汉人编订[ 王锷《〈礼记〉成书考》,载于2007年4月中华书局],但另一方面,《礼记》保存了较多先秦时期的礼仪,仍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一种观点认为,在春秋后期,佩剑不会是严格要求佩戴的器物,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融入到礼仪制度中去。这种说法是有欠考虑的,剑在春秋初期就已经出现,极受重视又富有实用和装饰价值,已经有足够的时间融入礼制。可靠文献中,春秋中后期也有剑融入礼制的记载。据《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季札挂剑的记载,季札的生活年代略早于孔子,孔子也十分推崇季札,曾经说过:“泰伯(季札的祖先吴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记》中,“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季札没有赠送宝剑的原因是“为使上国”,可见当时“宝剑”已经作为一种比较重要的礼器,在外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左传·恒公十年》中记载虞公向虞叔索取玉,又向他索求宝剑,激起了虞叔的不满而驱逐了虞公。这里的“玉”是一种礼器,那么虞公后来又来索取的剑,就也有可能跟“玉”一样,也是作为礼器来索取的。综上,在春秋中后期,剑已经初步地融进了礼制,佩剑在多种场合都是符合礼仪甚至必需的。
5 孔子好武
很多人的印象中的孔子好学、慈祥而仁爱,是一个诲人不倦的教师、儒雅的书生、一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老夫子。但孔子真的四体不勤,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吗?其实不然。《说文》中说:士,事也。士即善于办事的人,作为贵族的宾客和下属,原意中就有武士的意思。孔子之后,“士”的勇武形象才逐渐减弱,而变为如今大家印象中的“士”。
1、孔子的力气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武力绝伦,在当时以勇称。[ 钱穆《孔子传》新校本,九州出版社2011年1月《左传》中叔梁纥有力举城门的记载。孔子也有举过城门的说法,《呂氏春秋.慎大》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列子〃说符》记载:“孔子之劲,能拓(举起)国门之关”《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弘,勇过于孟贲(古代勇士),足蹑与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列子》是伪书,其他两本书对孔子记载的可信度也不高。疑似为了夸大圣人,而与其父的事例相混淆。但其父的力气大是可考的。
《论语·述而》记载:“子钓不而不纲,戈不射宿。”孔子可以使用带生丝的箭来射鸟,有过力大的基因和传说。可见孔子也并非手无缚鸡之力。
2、孔子的精力
孔人具有惊人的精力。《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这时候孔子已经六十多岁了。断粮数天仍讲诵弦歌不衰,身体条件可见一斑。
《论语.微子》里,孔子六十三岁还可以驾车。孔子的精力在其学习中也可见一斑,韦编三绝、三月不知肉味等等,也可从另一方面凸显孔子的身体健壮和精力好。
3、孔子的威勇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在他学生眼里的形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可知道孔子有厉、威的一面。《论语.子罕》里,孔子自称少贱多能鄙事。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出纳钱粮算得公平准确;也曾提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吏,牲畜蕃息。因此他又升任主管营建工程的司空。孔子早年做过体力活,能很好的管理农场和牧场。
《论语.公冶长》中,孔子批评子路“好勇过我”,子路的“勇”属于暴虎冯河,而孔子所推崇的是君子有勇有义、有勇有礼、和仁者必有勇(《论语》),孔子既是仁者君子,也必然有勇,所以把自己当作好勇的标尺,可见孔子认为自己也是勇的,这里的勇,是“义”为质,“礼”为节,“仁”为统,行己有“耻”,见义而为的勇,“勇者不惧”的勇。
通过这四点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并不是一个文弱书生,而是一个精力过人的儒士和勇士。这样的孔子腰间佩戴着宝剑,也不足为奇。
6 孔子对剑的态度
孔子对剑的态度难以考察,《诗经》、《尚书》 《论语》中并没有“剑”或“铗”字出现。剑是礼器,亦是凶器,尚礼好仁的孔子,对剑报有什么样的感情和评价呢?《说苑·贵德》中记载:子路持剑,孔子问曰:“由,安用此乎?”子路曰:“善,古者固以善之;不善,古者固以自卫。”孔子曰:“君子以忠为质,以仁为卫,不出环堵之内,而闻千里之外;不善以忠化寇,暴以仁围,何必持剑乎?”类似的故事也出现与《孔子家语·好生》中。但这两本书一本是小说集、一本是已证的伪书。故事里子路和孔子对古之君子是否持剑的讨论,更像是孔子因材因时、随缘施教的过程,子路认为古之君子也是需要“持剑以自卫”的,而孔子却着眼于古之君子的忠仁和善的品质,强调于以德服人、仁者无敌,对崇武好勇的子路进行教导,并非是孔子对持剑有什么歧视。《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教导好勇过人的子路,做决定之前要先咨询父兄,而教导做事缩手缩脚的冉有,听到道理就去实行。同理,“何必持剑”也更像是孔子对好勇尚武的子路的一种因材施教,如果换成一个比较懦弱的人来问古代君子是否佩剑,孔子或许会说持剑的好处。所以“何必持剑乎”也并不能说明孔子对剑的态度。
7 结论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晚期,剑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有柄鞘方便佩戴,孔子本人也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一位身材高、身体棒精力好的人,所以孔子佩剑的客观条件是满足的。从象征性的角度看,春秋晚期,剑器已经初步融入了礼制,且佩剑已经成为了当时的风范,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剑已经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周游列国常常身在旅途的人,随身佩戴一柄宝剑也是非常方便安全的,孔子的弟子子路是佩剑的武士,孔子批评他“何必持剑乎”(《孔子家语·好生》),但这种说法真实性欠考,就算是也似乎是孔子对子路的一种因材施教,并不能表明孔子对剑的态度。综上所述,孔子极有可能是佩剑的,并且所佩之剑不会超过6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