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河北省承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承德067000)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水资源就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前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资源存储量低、浪费率高等问题,对各个国家经济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从世界水资源结构划分来看,“海水”与“淡水”资源比例存在严重失调的局面,最新世界资源报告显示,地球上总水量14亿m3,淡水资源仅占2.8%,海水资源占97.2%,这是一个不科学的比例。即便是2.8%的淡水比例,很多国家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这将会制约一个国家的长期性发展。
回顾人类生存与发展史,水资源在维持人类生命延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提供了日常生活所需的饮用水,也能满足企业工业化生产阶段的物资需求。鉴于每个国家的基本国情不同,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也坚持了不同的政策,但都普遍存在着水的利用问题。我国水资源利用依旧保持着相对落后的局面,这种落后归根于资源开发的不科学利用[1]。中国水资源利用基本特点如下:
对于我国水资源存量特点的分析,需从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两个指标进行,这样才能客观地反应资源利用状况。2002—2012年资源数据统计,10 a内我国水资源平均总量为28 124亿m3,这一数据在世界上位列第四,前三位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从总量数据来看,我国具有独特的水资源优势,为国内事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然而,若进一步分析人均占有量,约为2 000~2 200 m3,不足世界人均值的25%,这是受到国家人口总数的影响,存量结构失衡是中国水资源最大的特点。
气候是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存量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河川径流量变化的不稳定性,常常导致河流内“丰水”、“枯水”的多变性,这同样是我国水资源体系中比较显著的特点。例如,有专家跟踪勘察,黄河径流历史上,有持续10 a处于“枯水期”状态,正常年均径流量减少20% ~25%;有8 a持续处于“丰水期”,年径流量增长15%~20%,这些多变性特点都与我国气候条件相互关联。同时,与人们不合理开发水资源也密切相关,过度开发或浪费导致了供水体系的不均衡。
水资源分布是制约水开发的环境要素,地质分布格局不同,水资源开发编制的决策方案也不一致[2]。总体来说,我国水资源利用受到分布地点的影响,总利用率依旧处于落后的水平,水资源短缺阻碍了农业种植活动的有序进行。例如,南北地区水资源分布量不均匀,东部、南部地区水储量较大,北部、西部水储量较小,这些都破坏了生态水系统的科学布置。这种情况直接造成大部分地区水供应不足,即便在“南水北调”政策控制下,北方水资源使用率仍不足20%。
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相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水资源在推动经济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生活水平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强化水资源利用管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基于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方政府需响应国家的号召,及时转变与实施水资源管理方案,以“规范化、科学化、持续化”等标准为引导,推动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机制的创新改革。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职责,也是创建美好家园的基本要求,这对于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良好的保障作用。由于水资源紧缺现象日趋严重,并出现愈来愈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地下水超采、海水入侵等。这一阶段中,水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水的资源意识,水的有限性认识为大家所接受。为解决以城市为重点的严重缺水问题,重点兴建了一批供水骨干工程,开展了全民节水意识指导工作,使一些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以经济产业为指导,科学地规划了水资源利用机制。水资源与产业经济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水资源开发与利用也要与产业结构相互协调,这样才能加快经济体制的综合升级。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开始强调要与水土资源规划和国民经济生产力布局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紧密结合,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规划目标要求从宏观上,统筹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使水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有机结合,实现水资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科学发展观对水污染治理提出了严格要求,在此期间,中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同样是与水资源开发工程相互配合着的。经过长期的资源开发建设,特别是通过淮河、太湖等严重污染的教训,我国在水污染治理工作中认识到,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必须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例如,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流域的综合防治,贯彻“节污水之流,开清水之源”的治理污染的原则,从全局角度出发开展污水治理工作,尽可能净化出更多的可用水。
研究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相适应的水资源科学管理体系,包括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制定有效的政策法规,确定合理的水资源费、水费计收标准和实施办法,培养合格的水资源科学管理人才等。基于水资源管理方案指导下,政府及水利部门需切实做好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工作,使水资源和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坚持以法律管理为指导,对水资源浪费、污染等行为严惩。
科学技术是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基本保证,以科技创新思想为理论依据,把信息科技融入水资源勘探、开发、监测等资源开发工程的创新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合理配置分析模型开发研究,如评价模型、模拟模型、优化模型的建模机制及建模方法,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GIS高新技术的应用,这类先进技术综合改善了水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成效。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世界各国均建立了适合各自资源利用与分配的物资模式,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的资源规划范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积极解决水资源调度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水资源开发机制,全面提高生态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李佩成.论新时期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新使命[J].地下水,2001,23(01):02 -05.
[2]罗岩,李香云,由希尧,等.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的利用问题[J].干旱区研究,2005,22(03):37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