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同富 田晓华
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一种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含有许多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其开发和利用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石家庄市区东部、藁城及栾城地区蕴藏丰富的天然矿泉水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但可以提高省会人民生活饮水质量,还可以避免矿泉水资源的浪费,使资源优质优用。
石家庄饮用天然矿泉水按矿物质含量可分为3种类型:锶型、偏硅酸型和锶-偏硅酸复合型;按其赋存特征又可分为第四系浅层矿泉水和第四系深层矿泉水。
第四系浅层矿泉水主要分布在石家庄东部及东南部,面积1196.8km2,储存量为 45.40×108m3,可开采量为1.82×108m3/a。 其中锶含量为 0.4~1.2 mg/L,偏硅酸含量为 25.0~30.0mg/L,矿泉水类型以锶型为主。
第四系深层矿泉水主要分布在石家庄东部及东南部,面积1219.97km2,储存量为 1.45×108m3,可开采量为1.07×108m3/a,其 中 锶 含 量 为 0.4~0.8mg/L,偏硅酸含量为 21.0~30.0mg/L,矿泉水类型以锶型为主。
目前,石家庄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生产矿泉水的企业只有十几家,且多以生产纯净水、瓶装或桶装水形式开采,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由于没有专门的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使其未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致使大量宝贵的矿泉水资源被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矿泉水资源的浪费,也给矿泉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虽然石家庄蕴藏着丰富的天然矿泉水资源,但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使天然矿泉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防治水源枯竭、水质污染,可采取政府主导,主管部门推进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特别是城市规划新建区,应大力提倡优水优用,实施分质供水,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天然矿泉水开发利用之前,要坚持勘察评价工作为“先”的科学工作程序,为矿泉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有力科学依据;在矿泉水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建设好水源地卫生防护工作、保护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并贯彻“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和政策。
由于第四系浅层矿泉水容易遭到污染,且目前为农业灌溉用水的主要开采层,因此,第四系浅层矿泉水不适宜作为饮用矿泉水开发利用。未来石家庄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重点放在深层矿泉水资源,结合未来的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确定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原则为:分层、分区规划,采用分质供水,改变现有水源供水结构,使矿泉水资源达到优质优用的目的。
老城区:城区建设规模已基本确定,若采用双管道分质供水,供水工程改造难度较大。可利用南水北调来水后置换出的石炼化小丰水源地和化工园区水源地改建为矿泉水水源地,通过开发区供水管网联通东二环供水管网,向主城区供水。
正定新区:规划建设低碳、生态、智慧新城,是承载未来新兴产业和省会高端服务业的载体。正定新区蕴藏着优质的深层矿泉水资源,可为打造生态、智慧新城提供高品位、优质水资源。正定新区为正在建设中规划新城,具备分质供水条件,规划建设时宜采用双管道分质供水模式。居民生活饮用水及厨用水可利用水质优良的第四系深层矿泉水;大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其他公共设施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尽量利用地表水、再生水,若水量不足时,可少量开采浅层地下水。
东部产业区:东部产业区,含高新区和良村开发区。就目前看,东部产业新区发展已初具规模,逐步完善建设成为科技研发与转化基地,生物医药、循环化工为主的产业园区。现状东部产业区生活及工业用水均以开采浅层和深层矿泉水作为供水水源,特别是大量工业用水为避免与当地农业争水,都以深层矿泉水作为供水水源,供水结构极不合理,使优质矿泉水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
南水北调来水后,应优先调整东部产业区供水结构,工业用水及其他公共设施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采用南水北调水和再生水,居民生活饮用水采用优质的深层矿泉水。利用南水北调水尽快替代现有工业用水水源地,使其尽快转化为生活用水水源地。有条件区或新建项目宜采用双管道分质供水,居民生活饮用水及厨房用水可利用水质优良的第四系深层矿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