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分布特征

2014-04-02 07:02:08谢镇国陈敏玫阳益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病原学特征分析

谢镇国,陈敏玫,阳益萍,黄 君,李 海,居 昱,谭 毅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HFMD常出现暴发或流行,广西近几年HFMD发病数、重症死亡数均居全国前列,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做好广西HFMD防控工作,现将2008-2012年广西HFMD的流行危害及病原分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疫情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2008-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及广西HFMD病原学监测。

1.2病原学监测 全区各市县送检的HFMD病例样本的采集与保存均按中国CDC发布的《手足口

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操作,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

1.3统计分析方法 将HFMD疫情信息导出Microsoft Office 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重症死亡病例与EV71构成比相关性采用Pearson’s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疫情概况 2008-2012年广西HFMD发病数和重症死亡数除2011年略有回降外,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累计报告HFMD 611 456例,年均发病率为310.19/10万,其中重症5 265例,占总报告数的0.86%;死亡340例,病死率为0.056%。2008-2009年发病数和重症死亡数较低,但重症病死率较高,分别为31.25%和36.00%(表1)。

表1 2008-2012年广西HFMD疫情流行概况

与同期广西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相比,2008-2012年广西HFMD发病占所有法定传染病发病比重为11.86%~51.40%,平均为34.36%,占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比重为37.72%~78.20%,平均为62.86%;HFMD死亡占所有法定传染病死亡比重为0.49%~7.19%,平均为2.95%,占丙类传染病死亡数比重为50.00%~99.19%,平均为92.14%。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时间分布 2008-2012年广西HFMD每月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4-7月,2012年9-11月有一个次高峰(图1)。

2.2.2地区分布 全区14个市112个县区均报告HFMD,重症死亡病例呈点多、面广、高度散发,局部有聚集性特征,高发区以南宁、桂林、百色、柳州、防城港市为主(表2)。

图12008-2012年广西HFMD病例月分布图

Fig.1MonthdistributionofHFMDinGuangxifrom2008to2012

2.2.3人群分布 男∶女=1.66∶1,病例以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构成比分别为75.42%和21.17%。<5岁儿童占95.17%,其中1~3岁年龄组发病最高(表3)。

2.3重症死亡病例分析 2008-2012年广西累计报告重症病例5 605例。男∶女=1.77∶1;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为4 831例和 704例;0~3岁年龄组重症病例较多(表4)。

表2 2008-2012年广西各市HFMD发病情况

表3 2008-2012年广西HFMD年龄构成

表4 2008-2012年广西HFMD重症死亡病例年龄构成

2.4HFMD病原学监测检测结果 2008-2012年全区共检测病例18 157例,其中轻症13 137例,重症死亡5 020例,阳性率分别为75.32%、83.61%。轻症病例中EV71 、CoxA16 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构成比分别为38.80%、27.32%和33.89%。重症死亡病例中EV71阳性率、构成比分别为65.98%、78.91%,轻症与重症死亡病例EV71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055.13,P=0.000)。5年间监测病例优势病原体不断变迁,依次为其他肠道病毒、CoxA16、EV71、CoxA16、EV71。重症死亡病例与EV71感染高度相关(r=0.996,P=0.000),EV71是导致重症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见表5。

表5 2008-2012年广西HFMD病原学监测结果

3 讨 论

3.1流行危害及趋势 HFMD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虽然在我国HFMD是按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但近年我国多地发生以EV71型引起的HFMD暴发疫情,重症和死亡病例日益增多,其流行危害不容小视。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适合肠道病毒的生存与传播,HFMD疫情形势严峻。

2008-2012年广西HFM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间年均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全国发病率(85.66/10万)和病死率(0.013%)[1]、浙江(发病率188.88/10万,病死率0.030%)[2]和湖北(发病率82.17/10万,病死率0.022%)[3]等。近年广西、广东、海南等南方地区HFMD均呈整体高发的态势[4-7]。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7月是高发期,呈单峰分布,且高发期的峰值呈逐年升高趋势,这与湖南结果一致[8]。HFMD发病与重症死亡病例中均男性高于女性,尤以3岁以下散居和幼托儿童为主,这可能与男童好动、暴露感染机会多、经济落后、生活卫生习惯差、监护人缺乏防病意识、该年龄段儿童血清中EV71和CoxA16中和抗体水平低[9]有关,散居和幼托儿童仍是HFMD的重点防护人群。

3.2病原分布及变迁 EV71、 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是HFMD感染的主要毒株型别,其中EV71是导致重症死亡的主要病原体。广西2008-2012年HFMD呈多种病原体同时流行状态,但优势病原体逐年变迁,2008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2009-2012年则是CoxA16与EV71交替成为优势毒株,这可能与前一年优势毒株感染形成免疫屏障有关。重症死亡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与已有研究一致[2-3]。EV71感染更易侵犯神经系统,感染后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死亡速度快[10-11]。广西EV71阳性率与重症死亡高度相关并高于外省[2],可见EV71感染是广西HFMD重症死亡较高的重要生物学因素。

HFMD严重影响广西儿童健康,现阶段防控本病尚无特异有效措施,仍是当前及未来广西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应持续加强HFMD疫情监测,掌握病毒分布变迁;重点防控对象是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以降低HFMD重症和死亡,减轻流行危害。

参考文献:

[1]Ren M, Zhang K.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China from May 2008 to 2010[J]. Chin J Health Educ, 2011, 27(8): 568-570. (in Chinese)

任敏,张凯. 2008-2010年我国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11, 27(8):568-570.

[2]Miao ZP, Lv HK, Qin SW, et al. Epidemiology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Zhejiang,2010-2011[J]. Dis Surveill, 2011, 27(8): 568 -570. (in Chinese)

缪梓萍,吕华坤,秦淑文,等. 2010-2011年浙江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2012,27(7):530-534.

[3]Wang XN, Guo YP, Xing XS,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s in Hubei Province, 2008-2011[J]. J Public Health Prev Med, 2013, 24(2): 34-35. (in Chinese)

王晓南,郭彦萍,邢学森,等. 湖北省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24(2):34-35.

[4]Yin AH, Cao J, Wang K,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n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Shandong province, 2011[J]. Prev Med Trib, 2012, 18(6): 428-430. (in Chinese)

尹爱红,曹杰,王昆,等. 2011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2012,18(6):428-430.

[5]Li XT, Wang QY, Huang F,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Beijing from 2007 to 2010[J]. Int J Virol, 2011, 18(1): 5-10. (in Chinese)

李锡太,王全意,黄芳,等. 北京市2007-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 国际病毒学杂志,2011,18(1):5-10.

[6]Zhu Q, Hao YT, Yu SC.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ace-time analysis of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2008 to 2010[J]. Mod Prev Med, 2011, 38(10): 1824-1826. (in Chinese)

朱琦,郝元涛,于石成. 广东省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及时空聚集性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824-1826.

[7]Huang F, Qiu L, Li Z, et al. Analysis on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death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in Hainan, 2009-2010[J]. China Trop Med, 2011, 11(10): 1204-1205. (in Chinese)

黄芳,邱丽,李臻,等. 海南省2009-2010年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11, 11(10):1204-1205.

[8]Li JL, Liu AZ, He H, et al.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Zhangjiajie from 2008 to 2012[J]. Pract Prev Med, 2013, 20(6): 689-691. (in Chinese)

李俊莉,刘爱忠,何华,等. 张家界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6):689-691.

[9]Xu GZ, Mi HX, Yi B,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2008-2011[J]. Chin J Epidemiol, 2013, 34(4): 361-365. (in Chinese)

许国章,倪红霞,易波,等.浙江省宁波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4):361-365.

[10]Zhang Y, Zhu Z, Yang W, et al. An emerging recombinant human enterovirus 71 responsible for the 2008 outbreak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Fuyang city of China[J]. Virol J, 2010, 7: 94.

[11]Kang N, Chen MM, Bi FY. Pathogenic monitoring of 746 suspected hand-foot-mouth disease cases in Guangxi in 2008[J]. China Trop Med, 2009, 9(1): 27-28. (in Chinese)

康宁,陈敏玫,闭福银,等.广西746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病例病原学监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9,9(1):27-28.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病原学特征分析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2:14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2012 年南海夏季风特征分析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鸡伤寒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病原学诊断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7
基于PowerPC的脉内特征分析算法的工程实现
雷达与对抗(2015年3期)2015-12-09 02:38:53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阿留申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特产研究(2014年4期)2014-04-10 12:54:24
不良汽车驾驶行为特征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