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贺
摘要:1930年代初,被称为“第三种人”的胡秋原等人以神州国光社旗下的《读书杂志》为主阵地,发起了著名的有关中国社会性质的讨论与中国社会史论战,形成了在当时思想理论界颇具影响力的所谓“读书杂志派”。胡秋原在思想论战、支持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和震惊全国的“闽变”中起到了引领舆论、宣传鼓吹和理论指导的作用,因而成为该派的灵魂人物。
关键词:胡秋原:第三种人:神州国光社
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2-0133-06
1930年代初,胡秋原在“文艺自由论辩”中左右开弓,受到左右翼的夹攻,被称为“第三种人”。与王礼锡一起主持神州国光社(以下简称“神州”)和《读书杂志》,以此为主阵地,发起了著名的中国社会性质讨论与中国社会史论战。形成了在当时思想理论界颇具影响的“读书杂志派”。其核心人物胡秋原等人以“神州”为依托,政治上主抗日,思想上主自由;积极参与政治实践,在支持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和震惊全国的“闽变”中起到了引领舆论、宣传鼓吹和理论指导的作用,成为“神州”的灵魂人物乃至“思想界的骄子”。目前学界对胡秋原在“神州”的作用和影响疏于关注。胡氏参与“神州”的各种活动,反映了其思想倾向,由于左右翼的攻击,尤其是长期以来受“左”倾错误影响,其思想价值被淹没了。鉴于此,本文以胡秋原与“神州”为中心进行梳理和探讨,分析胡秋原在思想论战和救亡等问题上的主张,揭示在危机深重时。他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和思想内涵,并重新审视其思想的历史价值。
一、胡秋原与“神州国光社”
神州国光社。1901年由邓实、黄节等人创办于上海,刊行《神州国光集》,是以印行美术书籍为主的出版社。邓实等人在提倡国学、保存国粹的活动中,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思想。该社后受新文化运动批判复古主义和崇尚西洋文明等时代思潮影响,加之经营不善而难以为继,1930年由时任广东省主席的陈铭枢出价40万元接办了“神州”。陈氏交游广泛,“嗜好和思想都复杂,平日爱谈新思想、新政治,想做学者圣贤,又想做英雄和政治家。”胡秋原评价他“以学者型将军著称”。“拥有从佛教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学识”。他“喜欢同文人来往”,因而视“神州”为其营造舆论的阵地和罗致文人的舞台。
陈铭枢及十九路军经历了从拥蒋到反蒋的转变,胡秋原“将其反蒋原因归结为十九路军对蒋统一与抗日期望的彻底破灭”。陈氏“因不满现状,亟欲另开政治局面,同时也意识到文化事业对政治的作用”,接办“神州”后聘请“思想气味相投”并成为至交的王礼锡为总编辑。“陈铭枢涉足文化事业,无非是为他在政治上独树一帜造舆论和招募智囊。”王氏接任主编后即招兵买马,罗致方方面面的文化人,在“神州”出版胡秋原的《艺术社会学》。这是胡秋原与“神州”建立关系的开始,与王氏一起构成“神州”的双子星座。
1930年12月,王礼锡赴日本筹办《读书杂志》,在东京与留日青年交游,首先想到在早稻田大学研读马恩全集和西方文化哲学的胡秋原,他们商谈《读书杂志》的目标是“研究中国社会的性质,寻求中国社会的前途”。在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中共接受斯大林的观点,认为“中国是封建社会,所以要实行土地革命”。王礼锡曾在“神州”为托派发行《动力》杂志,与中共论争。胡秋原认为王氏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认识“多少受托派影响”,对于“中国社会史应如何分析,他还没有确定意见”。“鸦片战争以前的社会并不是封建社会,而是专制主义社会。中国将来会走向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不可无自由,社会民主主义是理想前途。”其主张赢得了对马克思主义和实际政治运动都感兴趣的王氏的共鸣。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据王氏回忆:“从前和很多人讨论过,总得不到相同的意见,不料秋原却早有和我相同的见解,因此我们决定再长期的下一番精审的研究,去充实我们的见解”。
1931年4月《读书杂志》由“神州”出版,6月,王氏力邀回沪的胡秋原参加社会史论战。“九·一八”事变,使原本只热衷于理论研究的胡氏“卷入政治中”,“鼓吹抗日,并开始研究国际问题。”力主抗日和思想自由,呼吁“勿侵略文艺”,高擎自由主义旗帜左右开弓,既抨击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又批判“左联”“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观点,受到左右翼的围攻,引发了1932年的文艺自由论辩,被称为“第三种人”。
胡秋原既不满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又不赞同苏俄式暴力革命。翻阅很多资料后,在《读书杂志》上撰文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的观点。主张从秦至清末是“专制主义时代”,鸦片战争以来是“专制主义殖民地化社会时代”。力证马恩著作中承认专制主义的存在,并运用于中国历史。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是半殖民地化的封建专制主义社会”,“中国革命问题便自然归结到反帝国主义与土地革命了”。并提出中国革命是“一个反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问题”和“民主性的革命”,“帝国主义、专制主义和封建主义三位一体”,他对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革命问题的认知,应该说是符合中国社会的现实的。
论战中,王礼锡提出社会史分期问题和专制主义分别沿袭胡氏《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草书(上)》和《专制主义论》的观点。正如有论者指出:“王在社会史论战的见解上并没有多少创获”。甚至陈铭枢也受胡氏思想影响。由此可见,胡氏是影响“神州”思想倾向的灵魂人物。正是借重社会史论战,陈氏形成“对中国前途的自以为是的一套看法”。时人评价“胡秋原诸先生,一时成了思想界的骄子”。《意识形态月刊》、《文化杂志》等也由“神州”出版,由胡氏主编。“编辑部事务需要解决者,王礼锡不在所时,由胡秋原代为处理。此是因胡具备多方面的学识之故”,胡氏在“神州”乃至思想界的地位和影响可见一斑。
因出版大量左翼书籍,给“神州”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读书杂志》开展的社会史论战中多主张民主与抗日,大都以马克思主义立论,引起国民党当局的不安。1933年初南京国民政府以触犯出版法为由,封锁《读书杂志》与“神州”,王礼锡被迫去职,出洋考察。王氏与陈铭枢商议后,决定由胡秋原主持“神州”。胡氏认为,政府尚不信任与国民党长期有联系且反共的王礼锡,担心自己与政府素无渊源又研究马克思主义,不能获得信任,经劝说后方才同意。
胡秋原主持“神州”后,赴南京拜会国民党中宣部部长陈立夫,请求中央对其书籍解禁,陈述其关心国家命运,希望中央不要误会并请求指教。陈氏指出建国须合乎自己国家的情况,如只介绍外国图样就很荒谬。胡氏认同此批评,但认为要集思广益,多借鉴别人的著名图样,即使敌人言论,也要知己知彼,并指出陈立夫有大作在《读书杂志》上发表过。陈氏提到介绍外国图样,指“神州”出版左翼著作、《读书杂志》开展的社会史论战,胡氏认为当局不应固步自封,应通过讨论,在比较研究中找到一条建国之路。胡氏力主言论出版自由,获得回应,一周后南京政府解除了对“神州”的封锁。鉴于这次查禁,他接任主编后声明:本刊为各派“在纯理论上立言”,“一视同仁”,“露骨的政治宣传,则绝对避免”。尽管他主持“神州”和《读书杂志》的时间很短,但却依然具有相对独立、兼容并包的心态和多元的文化品格,继续为各党派提供一个发表政见的阵地。可见其对“神州”文化平台的珍惜,试图保持“神州”的相对独立性与超越政治意识的壁垒。
在社会史论战中,胡秋原跳出西欧历史模式的窠臼,驳斥那些误解马克思公式的人,认为唯物史观不能机械教条地应用于中国社会,五阶段论直线递进模式不能合理地解释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长期以来胡氏被否定,尤其将学术讨论中思想观点的争论视为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扭曲,被定性为“敌我矛盾”,认为其反马克思主义。客观而言,“胡秋原的言说较接近于中国历史的自身状态,也较为切合马克思的封建原论和东方社会史论”。因“系个体性论者,影响力有限,甚至被遗忘,然其谠议终究不能掩没”。以“第三种人”著称的胡秋原依托“神州”,参与1930年代初的文艺自由论辩和社会史论战,掀起了震动思想界的波澜,引起左右翼的攻击,成为“神州”的灵魂人物。
二、在救亡问题上胡秋原与“左联”的分歧
“九·一八”后,陈铭枢调和宁粤合作,十九路军卫戍京沪,陈氏任总司令。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驻守闸北的十九路军发动突然袭击,双方展开激战,激起国人对十九路军的支援,“神州”当然不会置身事外,更何况陈铭枢在接办时就视“神州”为“十九路军集体事业的一部分”。鲁迅曾说“神州”是“武官们开的书店”,胡秋原在“指挥刀下谈自由”,意指“神州”有陈铭枢及十九路军的支持。《读书杂志》刊登陈氏与十九路军将领的电文,扮演着“喉舌”与“机关报”角色。在“许多抗日的机关,和国民党的报纸,都遵命封闭”之际,为鼓舞士气和民心,29日,胡秋原等人决定“由《读书杂志》、《文化评论》两社合作”创办《抗日战争号外》,揭露日本侵略罪行,鼓舞抗日斗志,宣传全民抗战。30日,“‘紧急号外散布在街上了”,五天后“左联”主导的罢工委员会“要劫夺而去,理由是‘应该归他们办。”在准备接收“号外”之时,胡秋原气愤地说:“你们以什么资格来接收这号外?”为争夺主办权,“当时左派没有想通,不仅有‘打倒十九路军的口号,并由罢工委员会要印刷工人罢工,不印《抗日战争号外》”。双方产生冲突,罢工工人被巡捕房逮捕后,“左联”领导人周扬等人找到胡秋原,要求其协调保释被捕工人,“而来煽动罢工的正是周扬”,胡氏不认同其行为,自然拒绝其请求。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之际,胡秋原等人不赞同“左联”阶级斗争的做法,决定停办刊物以维护言论出版自由。
十九路军在上海的抗战也引发了当时在租界作家的共鸣,他们认为在民族战争中应尽微薄之力。胡秋原、王礼锡、陈望道等人积极联络,为争取文化界支持十九路军抗日,组织上海著作者抗日会,讨论文化界如何抗日问题。“神州”中“以王礼锡、胡秋原、梅龚彬为核心,他们发动了与他们观点比较接近的著作家二三十人参加了抗日会”。他们认为“在‘反日战线之下,应当可以把许多意见不同的知识分子,作一时的战斗的集合。”“左联”因在“神州”工人罢工问题上与胡秋原等人心存芥蒂,且“左派因为误会神州国光社是社会民主党的组织,不愿意由神州同仁‘领导”。但在抗日的前提下,形成了知识分子的联合战线,通过了由胡秋原起草的《中国著作者为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胡秋原认为“左翼第一次失去他们所谓的‘领导权。”
尽管各派参加了著作者抗日会,但围绕领导权,却引发了“左联”与胡秋原等人的争论。“左联”认为,胡秋原“有社会民主主义的倾向”,“著作者抗日会是社会民主党领导的”,“秋原在会场太活动了,只是‘破,想不到一点‘立的工作”。事实上,他未组织社会民主党,“闽变”中的“生产人民党”也是由陈铭枢组建,胡氏起草的党纲,与此无关。胡秋原等人对大革命中苏俄式暴力革命所带来的混乱极为反感。“一·二八”事变后,“左联” “以‘阶级观点反对十九路7F抗战,并说‘民族主义的口号是欺骗。”无疑增加了胡秋原等人的恶感。“著作者抗日会的发起,本来没有党派的畛域,想把各党派及无党派的份子”,在抗日旗帜下,团结起来贡献力量,宣传并呼吁全国一致抗日,“他们却牺牲力量于内部的无聊的冲突,回避我们当前的民族革命斗争”!胡氏等人认为在“革命的民族斗争是当前革命的最高潮”的情况下,尤其是反帝成为社会共识之时,“他们偏偏要披上反日的民族革命斗争的外衣,做非当务之急的工人反对资本家的斗争运动,斗争失坠了重心。”在此情况下“神州”成为左翼要打击的小箭靶,胡秋原更是成为重要的小箭靶之一,“某人说秋原在会场太活动了,应当给他一个打击”。甚至攻击他“粗鄙武断,不懂马克思主义”。“左联”机械地把持一切,用命令插手一切组织,“尽量地指挥一切文化团体与文化界的个人,而剥夺其自由至于无余了。”在民族危机深重之际,一味强调阶级斗争的做法必然会遭到胡秋原等人的抵制。
“一·二八”淞沪抗战,胡秋原等人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喊,但在此问题上与“左联”的斗争策略产生了严重分歧。正是这种经历和战争洗礼,使其更不赞同苏俄式暴力革命道路,民族和革命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三、书生问政——胡秋原与“闽变”
淞沪停战后,1932年5月十九路军被派至福建剿共,1933年1月陈铭枢被迫出洋。日本侵华步伐加快导致民族危机和民族矛盾急剧上升,十九路军既不满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消极对日政策,也不满剿共内战政策,高擎民族主义大旗,主张抗日。陈铭枢出国后与留洋知识分子探讨国事,增强了其政治抱负。1933年5月下旬,他回福州与蒋光鼐、蔡廷锴会晤,现实的政治矛盾和思想分歧使“领袖欲望很强的”陈铭枢“很想取蒋而代”,决心在国共之外另辟新的救国道路。他在福州各界欢迎会上做了《从国际形势说到中国民族的出路》的演讲,主张全民一致抗日。胡秋原接到在《读书杂志》刊登此文的要求,十分赞同陈的主张,虽考虑到文中对当局的批评过于尖锐,但因陈铭枢是“神州”的后台老板,迫于压力,同意发表,加剧了十九路军与中央关系的恶化。
那时主张抗日,取消党治,对国共都不满的人试图走第三条道路,而这些游离于国共之外的各派知识分子,对陈铭枢和十九路军寄予厚望。陈铭枢的香港公馆一时门庭若市,胡秋原也因“神州”及其同仁的安全与十九路军的动向密切相关,赴港一探究竟。在港月余,胡氏了解到陈铭枢等人决定反蒋抗日,经“第三党”与中共联系,深感事态严重,7月底回沪召集编辑部同仁说明情况。为保持“神州”,《读书杂志》与“神州”脱离关系,甚至停刊。将已写好的《读书杂志》编后废弃,以脱离“神州”的声明附于其后,又刊出他辞去编辑的启事,《读书杂志》于1933年9月出版到第3卷第7期终结。8月间胡秋原离沪赴港,直到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才重返他挥毫论战、呼吁抗日的上海。
据陈铭枢回忆“从接办‘神州到福建人民政府阶段,以王礼锡对我的思想影响最大”。中国社会史论战“给了我极大的影响,使我逐渐改变了政治倾向,走向福建政变”。陈氏的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如果说王礼锡是“社会史论战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胡秋原则扮演着思想者的角色,社会史论战中王氏、陈氏等人深受胡秋原的思想影响。1933年10月底,陈铭枢与胡秋原谈及在福州成立反日反蒋新政府时,认为在一党专政和对日不抵抗及剿共的局面下,领导抗日,结束党治,必定能打开一个新局面。胡氏虽赞同此主张,但对与中共签署的《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充满疑虑,“闽变”的失败与中共未履行协定是分不开的,事实证实了其疑虑。尽管如此,因他是“陈铭枢的亲信”,与王礼锡等“神州”骨干先后于11月初到达福州参与筹划“闽变”。福建省政府聘请其担任《民国日报》社社长,进行改版并作抗日反蒋舆论宣传,后改为《人民日报》,成为新政府的喉舌。他负责文宣和起草文件,提出言论方针,招待中外记者,接待各地文化界人士。又因在新政府中担任文化宣传处主任,“公务纷繁,无暇兼顾”,又辞去了社长职务。据笔者统计,《人民日报》从1933年11月20日至1934年1月12日止共发行51期,社论计有48篇,其中胡氏撰写9篇,占19%,可见他实际上是引领舆论宣传方面的关键人物。陈铭枢也承认胡氏等人“发挥了很大作用。”
因“第三党”是“闽变”的主要策动者,在讨论政府产生程序、宣言、组织等时占优势,引起了十九路军的不满,他们认为第三党主持一切,与南京决裂是自取孤立,获得胡秋原的赞同。“胡在会议上常与‘第三党辩论,因有‘神州同仁支持,常获得通过。尽管“第三党”认为在闽西实行“计口授田”卓有成效,但在耕地较少的福建则很难推行,一旦成为政纲,大批农民分不到田必然会导致社会混乱。胡氏认为:“唯有改革政治、发展交通实业,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技术,同时减租减息,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也才能团结整个农村”;贸然“许诺计口授田,其结果必然会自乱”,“耕者有其田比较有弹性”。客观而言,胡氏的主张比“第三党”更具操作性。在筹备会议上通过了由他起草的《人民权利宣言》,并提议为临时约法,以“耕者有其田”代替“第三党”力主的“计口授田”,宣言中提出的“生产人民”有别于无产阶级,而将体力劳动与精神劳动并重,也与马列主义不同。
“闽变”的宣言政纲“早有陈铭枢的智囊团王礼锡、胡秋原、梅龚彬等拟好”。“当时凡属重要文件,陈铭枢多交给他的智囊——神州国光社主要人物胡秋原、王礼锡执笔主稿”。据朱伯康回忆:“礼锡、秋原、龚彬等襄助陈铭枢积极进行各种筹办工作,我当时见到人民权利宣言草稿、政府草稿。”胡氏还在文教事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文委会委派其“负责组织人民大学”。在政纲和宣言中,提出中国是“在帝国主义者统治下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革命之最大目的,在消灭帝国主义者在华之宰割;同时扫除一切封建势力,以树立完全代表人民权利之政府。”“发展人民经济,实现彻底的民主政权”。主张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言论出版自由、结束一党专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的出路在于民族问题而非阶级斗争等。与其在社会史论战的主张一脉相承,都触及到1930年代中国最现实问题的焦点。由此可见,胡秋原在“闽变”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体现在组织上,而且在政纲和宣言中无一不体现其思想倾向。长期以来胡秋原等中间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深重时期,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受到指责,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客观而言,正是这些思想认识,使他在1930年代的思想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其思想价值并未因“闽变”的失败而烟消云散。
“闽变”失败,神州国光社失去了政治靠山,以至于“在经济上受到致命的打击,并由于经营不善,到了破产的边缘”,已无力收购稿件出版新书了,这对于流落到香港以著文为生的胡秋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他在港被人告密为“共产党”,被捕后经保释“自动离境”流亡欧洲,读书译书之际仍呼吁抗日。胡秋原从日本回国后依附“神州”参与文艺自由论辩和社会史论战,投入到抗日救亡与探索中国出路的事业之中,“特别是他第一次参与福建的实际政治运动,目睹种种情况,又接触许多政治人物之后,使他深深在理论上感觉到中国的事是民族问题,而非阶级问题”。“又在实际中感觉到,许多知识分子爱谈马克思主义,而实在对马克思主义之了解是虚浅而错误的”。胡氏回忆“闽变”时说:“我当时相信,中国应有抗日而实现独立,民主化、工业化;不过,应走社会主义道路”。
四、结语
以“自由人”著称的胡秋原,以冲决文化围剿罗网的精神,在1930年代初的上海文化界非杨即墨的形而上学盛行的偏颇年代,其思想与主张卓然独立,成为“第三种人”的典型。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局势,他和游离于国共之外的中间知识分子一样,“既不满意到处暴动组织苏维埃政府的共产党,认为是超时代的政策;而同时不满意拆着烂污‘杀尽共产党就是实行三民主义的国民党”;“他们想替革命找出一条新路来”,“乃以中道的办法求出路”。胡秋原等自由知识分子,被有政治企图且喜欢结交文人的陈铭枢招揽至“神州”,为在国共之外探索第三条道路摇旗呐喊,进行舆论宣传。纵观胡氏在“神州”麾下,不仅参与社会史论战,主张言论和思想自由,成为中国较早反对马克思主义机械唯物论的学者,且在民族危机深重之际,为探索国家出路,投身支持十九路军淞沪抗日救亡,乃至参与“闽变”,始终扮演陈铭枢的文胆角色。若说十九路军是陈氏革新政治所依靠的“枪杆子”和军事后盾:胡氏则当之无愧的是陈氏为实现政治抱负而借重的“笔杆子”和灵魂人物。“闽变”失败后流亡海外,仍高举民族主义和抗日大旗,探索中国出路。在政治风云变幻的1930年代,胡氏作为“神州”的灵魂人物,在“提供精神食粮,唤起国人的觉醒”方面功不可没。抗战期间创办《时代周报》、《祖国》、《民主政治》,乃至赴台后的《中华杂志》,均继承了“神州”的精神遗产。这些刊物可看作其对中国出路的继续探索,并归结为文化民族主义立场,尤其是他提出的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走自己的路,主张两岸和平统一,创造一个屹立于世界的文化经济大国的主张,可谓是对当年中国向何处去问题的有深度的综合回答。由于长期以来受“左倾”错误的影响,胡秋原的思想价值被淹没了。荡涤思想上的尘埃和左右之争,重新审视其见解,其思想之历史价值不容抹煞。
(责任编辑 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