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纬,陈 樱,沈洪兴,赵志青,卓冬兰,徐逸萍,李 丽,刘 佳,袁鹏群
所谓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之外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上,第一课堂教学主要侧重学生的认知、专业能力等问题,而第二课堂则侧重帮助学生消化知识,使其融会贯通,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重要补充,可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1]。从形式上看,第二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习空间范围广,例如对于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第二课堂的教育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医院手术室、换药室、急诊清创室。第二课堂已被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广泛认可,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
外科手术学基础是研究外科手术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即应用各种器械和技术,对病变组织或器官进行切除、修补、重建或移植,解除伤病员疾病痛苦。其学习内容包括:无菌技术;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拆线等基本手术操作技术;常见中小手术的步骤方法和有关解剖等。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注重深入理解,不能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显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绝大多数临床医学生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当一名医生,增加临床实践,加强临床知识的学习、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因此,紧紧围绕临床实践工作的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显得极为重要。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员并不能很深刻地理解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比如无菌术等在实际临床操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学习中并不能严格按照具体要求完成每一项操作练习,学生相互之间亦缺乏良好的协作。在与正在进行外科手术学基础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员交流后发现,很多学生很想接触和了解医院真实工作状态,比如想了解手术室的布局与工作状态,想知道如何应用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给真实的患者进行换药、清创、缝合等治疗,想知道如何运用此刻学习的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技术在临床工作中为病患解决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将教学与临床相结合,激发学员们的学习热情,让学员们对该门课足够重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技术,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从而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必要开展外科手术学第二课堂教学[3]。
第二课堂教学应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增长知识,培养他们的专业爱好及兴趣。要想使第二课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方向和课程。
在设计外科手术学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和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到可以利用附属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工作,积极发挥青年教员的施教热情,有效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确实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对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学习的兴趣,加强学员们的无菌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4]。
根据上述宗旨,笔者认为在外科手术学第二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以下一些教学活动:组织学员参观手术室,强化树立无菌观念;充分利用教学医院的急诊清创室、门诊换药室及小手术室深化手术基本操作:包括切开、分离、止血、打结、结扎、缝合等在内的外科基本技术以及一些基本操作如清创术;组织大家观摩临床手术记录,同时培训书写动物手术记录;组织大家术前访视、术后观察探访经过自己手术的动物,树立全程治疗观念;观摩真实情况下患者手术视屏;全程手术室见习阑尾切除术;通过真实状态下如奥尼拉钩等手术器械以及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的观摩,了解新进展,培养树立学员们的创新思维;组织撰写相关观后感、体会,利用医学资源学会查找相关文献资源,等等。
3.1 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第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老师,在外科手术学第二课堂的教学中应培养出一支专门的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良好素养的教师团队,这是保证第二课堂教学良好效果的前提[5]。带教老师要能以从事第一课堂教学的负责精神来认真对待第二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由“模仿-重复式”学习方式向“发现-探索性”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教学效果。
3.2 进一步丰富和规划好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 在第二课堂教学中,指导教师应紧紧围绕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以及学生感兴趣的点预先准备教学重点,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协调发展,互为补充,通过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只有把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有计划地组织好,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逐步提高他们的能力。
3.3 帮助学生学会与患者沟通交流 第二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时候要接触临床治疗中的患者,刚刚接触临床,在与患者沟通的实践中,学生们常常表现出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不强,在医患沟通技巧上缺少训练,面对患者时缺乏自信。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语言技术是医生的一项基本功,有效的沟通可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如果沟通不良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引起纠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指导老师必须帮助学生们学会交流技巧,才能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4 第二课堂教学要加强组织管理和投入 在第二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地建立保障机制,加强管理。第二课堂的开展必须要有完善的后勤保障,需要协调医院相关部门提供合适的教学场所,比如参观手术室,参与门急诊换药、清创等基本操作等等。完善的组织管理可以使第二课堂的开展井然有序,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第二课堂的设计、开展、经费投入、总结等。
学校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全面发展。第一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创作、动手实践的培养不够,而第二课堂教学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让学生参加有组织的课余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综上所述,在外科手术学教学过程中开设第二课堂教学是有重要意义的,通过找准定位、将教学与临床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重视教师引导作用,加强组织管理和保障等一系列措施,一定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增长知识、培养他们的专业爱好及兴趣,从而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魏培徵,马化祥,马莉萍.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23(10):99-102.
[2] 彭巧胤.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5):147-148.
[3] 林丽,任安经,袁文俊.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医学生素质与能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7,6(5):420-421.
[4] 曾德芳,王瑶婷,骆新容.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0):93-96.
[5] 刘文亮,吴洪涛,豫游,等.外科手术学第二课堂科研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实用预防医学,2005,l2(3):694-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