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梁
(常州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每年都有大量中外游客在境内游览参观。景点的文字说明能够帮助参观者了解景点, 因而具有重要作用。历史遗迹类景点的标牌文字等更是参观者了解其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恰当的把这些文字翻译成英语,能够便于外国游客了解历史遗迹蕴涵的丰富文化,从而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本文以江苏常州的历史遗迹为例,探索此类景点说明文字翻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
历史遗迹常蕴含独特的历史、文化、习俗甚至宗教哲学等信息,反映其特有的文化。常州的历史遗迹主要有红梅阁、天宁寺、淹城遗址、瞿秋白故居等,都体现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信息属于特定的文化体系,也体现出不同的类型与层次。概略来看,文化信息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以及精神文化。(戎林海,2010:213)
1.物质文化信息。
物质文化信息属于表层文化信息,是通过实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遗迹景点中物质文化的体现包括一些基本的建筑形式如亭、楼、塔等;一些出土的基本生活器具如陶器、玉器等;工具如舫、锛、钺等,以及古代生活用品如梳篦等。常州的历史遗迹红梅阁、文笔塔等都是包含独特文化内涵的建筑实物;遗址出土的大量陶罐、青铜器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化所独有的,是独特的物质文化信息。
2.制度和习俗文化信息。
制度习俗文化信息属于中层文化信息,包括与社会制度、历史、风俗、礼仪、人名等相关的信息。在常州的历史遗迹景点的文字介绍中可以看到大量此类信息,大致有以下几种。
(1)历史朝代和年号:景区指示牌的景点介绍中包含许多中国历史独有的朝代、年号等信息,如春秋、清朝、唐昭宗年间、清光绪七年等。
(2)历史人物:历史遗迹往往跟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有关,常州的历史遗迹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如延陵季子、苏东坡,以及近代的瞿秋白、赵元任等。
(3)生活习俗:古代的风俗、礼仪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都是遗迹景点呈现的文化信息,常州淹城遗址有一些表现春秋时期百姓生活的景点,如采葛、蒹葭,还有武进区的古戏楼,也是古代当地业余文化生活的展现。
3.精神文化信息。
精神文化信息属于深层文化信息,它是通过人们思维活动的产物表现出来的,包括宗教信仰、审美趣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历史遗迹景区体现精神文化之处甚多,在文字中表现明显。
(1)宗教信仰:常州天宁寺是佛教圣地,体现精深的佛教文化;红梅阁与道教有关,涉及紫阳真人等道教人士,景区文字说明中多处涉及此类宗教信息。
(2)审美趣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审美趣味迥异,传统中国文化中,竹、梅皆有高洁之义,烟、雨给人以朦胧的美感,常州古迹中有春秋烟水、文笔夕照等景点,给人亦美亦雅的联想。
(3)价值观念:中国传统讲究仁 、义、礼等,谦让和简朴都是传统美德,常州古迹中有季子亭等表现季子让国的美德,孙武草庐、陈渡草堂体现简朴、谦逊等品质。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翻译,翻译主要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故翻译目的语文化中没有或迥异的文化信息时,主要应考虑文化传播的目的,并参照读者的可接受性进行权衡。根据实际情况,可音译,可意译,可直译,也可结合不同的翻译方法添加注释等。根据前文的分类,这里分别讨论几种不同类型文化信息的翻译。
1.物质文化信息的翻译。
历史遗迹常用的一些表示建筑、生活用具的表达已有英译规范,可借用英语已有的词汇,故此类文化信息常用直译法,如亭、阁译为Pavilion,佛塔译为pagoda,护城河译为moat,发簪译为hairpin,篦箕译为comb等。笔者走访了常州多处历史遗迹,发现诸多此类翻译,如红梅阁译为Red Plum Pavilion,野宿亭Camping Pavilion,知音舫Confidant Boathouse,等等。
中国特有的一些古代器皿名称,文化含义丰富,英语里没有对应的词汇,一般采用音译法。例如,尊是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英文无现成词汇翻译,故音译为Zun。“琮”是新石器时代一种外方内圆中空的柱状玉质礼器,音译为Cong,其它还有鼎译为Ding、甗为Yan,等等。
2.制度习俗类文化信息的翻译。
历史遗迹景点介绍文字中包含大量与古代社会制度、生活习俗等相关的信息,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因此翻译方法也灵活多样。在常州遗迹类景点,译者对此类信息也采用了不同的译法。
(1)历史朝代:一般历史朝代都有定译,为朝代名+Dynasty,故唐朝译为the Tang Dynasty,清朝译为the Qing Dynasty等。“春秋”出现两种译法:Spring and autumn period,Chunqiu,前者意译,但稍显繁琐,后者音译,简便但外国人难理解,具体译法应依据国外游客的接受度进行选择。
(2)皇帝年号:红梅阁的指示牌里涉及3个年号:唐昭宗年间、清光绪七年和清嘉庆十五年,分别译为:during Zhaoxong Period of Tang Dynasty(889-904 A.D.),in 1882(7th year of Emperor Guangxu in Qing Dynasty),最后一个年号未译。皇帝年号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年份标示法,而古代朝代和年号繁多,外国人并不了解,所以需增译,添加具体公元年份。前二者处理较好,把具体年代写了出来,但朝代名称前要加定冠词the(李梁,2013),最后一个年号也应照例添加。
(3)历史人物:人名一般采用音译法。东坡公园因苏东坡而建,其名统一翻译为Su Dongpo,孙武译为Sunwu,而岳飞译为general Yuefei,音译的同时添加了general一词表明其身份,这也是增译法,因国人熟悉之人物外国读者可能陌生,故添加信息。
(4)生活习俗与礼仪制度:中国文化中各种尊称与文人雅号也是一大特色,例如孙武被尊称为孙子,译为Sun Tzu,这是循惯例的音译法,因老子的译名Lao Tzu在西方广为流传。古代文人墨客常有雅号,如舣舟亭的标牌上有 “玉局风流”四个字,英译文为elegance Su Dongpo。其中“玉局”是苏东坡的雅号,景区译为 Su Dongpo,说明译者是理解了原文文化的,但elegance应该为elegant。红梅公园文笔楼的简介中含“文房四宝”一词,译为the four treasures of ancient Chinese study, namely writing brush, ink stick, inkstone and paper. 为了让外国读者了解“文房四宝”这一文化信息,译者用增译法添加了同位语来说明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这是翻译中传递文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
3.精神文化信息的翻译。
精神文化信息在翻译的跨文化交流中最为困难,因为涉及源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宗教、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其在语言中的表现也更为广泛和深刻。
(1)宗教:红梅阁简介中有两个道教人物,一个是张紫阳先师,为北宋道士,亦称紫阳真人,译文把“先师”译成sage priest;另一个是浣悟道人,译为Taoist priest。二者都采用直译法,容易理解,但前者似应添加Taoist一词以免误解为牧师。
(2)价值观:受佛家和道家“出世”思想的影响,几千年来许多中国文人雅士一直向往闲云野鹤、世外桃源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高雅与自在。“世外桃源”一词景区译为 Shangri-la,借用西方人的梦中乐土香格里拉来译,此为转换法。另一景点“高山流水”直译为lofty mountains and flowing water,景点简介译文只是按原文简要介绍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相遇的故事,摘录如下:Towering mountain and rushing water has drawn from the ancient story of Boya encounters his confidant when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The statue exactly annotates the spirit of the story of Towering mountain and rushing water.读者这里只看到两个人的故事,既无高山也无流水,会莫名其妙,最好用增译法,添加“高山”和“流水”的寓意来源以达到交际目的。
(3)审美:红梅春晓、文笔夕照、春秋烟雨这些四字景点名称充满汉语的音韵与意境美。英译文分别为Red Plum at Spring Dawn, Writing Brush Pagoda at Sunset, Mist over the Water,意义译的精准,只是比原文少些音韵节奏的美感。
历史遗迹文字说明中包含诸多文化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研究其英译,我们发现,翻译中传递文化信息主要有音译法、直译法、增译法、转换法等,为了文化交流的顺畅,增译法在直译或音译的基础上可以普遍采用,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1]戎林海.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213-219.
[2]李梁.博物馆历史文化陈列简介的英译研究——以常州博物馆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3):54-58.
[3]李静.从中西文化差异谈旅游宣传资料英译的原则和方法[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4):74-77.
[4]李开荣.试论文物名称英译文化信息的处理[J].中国翻译,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