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的符号学阐释

2014-03-31 10:31张晓阳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4年1期
关键词:传统建筑空间布局符号学

张晓阳

摘 要 中国传统建筑是凝固的语言,记录着每个朝代的兴衰更替,无声的为我们诉说了几千年的灿烂史诗。文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对传统建筑进行了论述,分别从建筑外形、空间布局、色彩以及建筑构件四个方面做了符号化的整合与提炼,形象的解析了较为具象的传统建筑。符号学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它包含的信息量十分丰富,也等待更多的人去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 符号学 传统建筑 建筑外形 空间布局 建筑构件

引言

在建筑领域,中国传统建筑可谓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神象征,给予我们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和精神财富,不同朝代的建筑都以它的外形特征,反映给我们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市井生活,它是一种凝固的语言,虽然无声,却完全表达出它所要传达的信息,成为一种符号,使人们仿佛能够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置身于历史更替的长河中。

《易传》中提出以天地为化生本原的宇宙系统论。“天地之大德胜”,“上天有好生之德”。这种生命观念也产生了生命的建筑观。建筑为人们提供居住场所,它像人一样有着自身的寿命并随着主人的生命节拍而存在。中国人对石材拱券技术的掌握要远远早于西方,但它并没有致力于发展石头的建筑,而是对木材的使用情有独钟。虽然有一定的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然更多的是因为木材源于向上生长的树木,它象征着生命。木质建筑是亲切近人的,手触摸时有温暖的感觉,对中国人而言,生命的感觉要比永恒更为重要。

一、外形符号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的外形表现讲究节奏和韵律,从庞大的屋檐到复杂的梁架再到层层的石台基,无不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更为独特的是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建筑的是其构成的三大部分并不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有时这三者可以独立发展,自成一体,它们在结合方式上还可以不断重复,台基多层重复并加栏杆,屋顶多层重复形成层层出檐,由此构成丰富的轮廓线,取得强烈的节奏感。而中国建筑在屋身的处理上比较平淡,强调功能形式,以便发挥实用功能。

屋顶的设计,在中国建筑中受到格外重视,以此来概括整座房屋。木结构建筑不易增加建筑体量,而屋顶在设计上却多少可以发挥这一效果。同时屋顶又是人们视线的焦点,从远景看,他可以构成天际的轮廓线,给人以优美和柔和的感觉;从近景看,它可以赋予整个建筑一种性格特征。屋顶的特点则是出檐远,富有装饰性构件斗拱且屋面呈曲线。它具有保护构架的作用,取得较大的体量和更多的变化。常用的屋顶形式大致有五六种:即庑殿(图1)、歇山(图2)、悬山(图3)、硬山(图4)、卷棚(图5)等。它们都是源于人字形的两面坡顶或四面坡顶经组合变化而来。西方建筑的屋顶形式较多,除坡顶外,还有锥形顶、棱形顶、圆顶、鞍形顶、锯形顶、钟形顶、角锥顶、洋葱顶等约20种。这一点反映出中国建筑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征强,但也限制了建筑的多样化发展。

西方人认为西方的建筑风格多样、时代特征鲜明。而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都是一样的,几千年来都没有改变。殊不知中国人讲究传承,中国的建筑也不例外。我们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地推翻。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每个时代都是不同的,但却又有其相通的地方,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以符号的形式传达给我们当时人们的审美与统治者的喜好,如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二、空间符号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在配置上具有一种特殊的主轴观,在城市中由最重要的建筑位置构成了一条主轴线,各种空间就依附在这一条线上。这条主轴线并没有实际的功能意义,它不是动线,即不是可以穿行的活动路线,而只是作为定位的标志。古代对王城的描画就体现了这种主轴观。这里也体现了对称性的观念。由于人体是对称的,以人为本的建筑也应该是对称的。这种对称便体现了主轴线的意义,人正是从中轴线的观念中感受到对称之美的。北京紫禁城建筑平面图,它是以主要建筑物标示出中轴线的。

建筑提供给人们生活的空间,中国居住建筑始终保持了一种单纯和古朴的观念。在一个房间里能完善地解决多种需要,是理想和便利的生活空间。所以中国人对于居住空间扩展的要求,从来不是基于功能,而是基于情趣,居住建筑物从单纯左中右并列的三间房子开始,发展为家族聚落,它是采取平面展开的方式,三间或五间房为一个单元,成为通用式设计的模式,各单元用直角排列或间隔开来重复排列,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住宅,它的四进院落各不相同。第一进为横长倒座院,第二进为长方形三合院,第三进为正方形四合院,第四进为横长罩房院。四进院落的平面各异,配以建筑物的不同立面,在院中莳花植树、置山石盆景,使空间环境清新活泼,宁静宜人。

三、色彩符号特征

色彩对于建筑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元素,它不同于理性的梁架结构,更区别于严谨的轴线布局。它更偏向于感性,是人对于外界色彩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层次的反应包括对色彩的温度感、距离感、轻重感和强弱感,是对外界物理刺激产生的不同感官之间的联觉效应。如红色显得燥热,蓝色显得凉爽,黑色显得沉重而收缩,白色显得轻盈和膨胀。在建筑中也运用这些因素,给人以内心的共鸣,如汉代以黑色为尊,其建筑也多以黑色或深色为主色,给人以尊贵、庄严的感觉,使人的内心震撼,从而产生一种崇敬感。到了明清则以黄色和红色为尊,只有皇家建筑可以运用这两种颜色,而平民百姓的住宅仅能使用青砖绿瓦。因此当时的人们只要看到红、黄这两种颜色就会不由得产生崇敬和畏惧的心理,这也正是统治者所想要看到的结果。这时期红色和黄色就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皇家的符号。

四、建筑构件符号特征

建筑风格的区分更多的取决于其建筑构件。例如哥特式建筑高耸、直立的尖塔、内部的尖拱券以及镶嵌彩色玻璃的修长花窗;罗马式建筑半圆形的拱券、窄小的窗户以及高大且排列有序的柱子;拜占庭建筑的穹窿顶等等。中式传统建筑也有其代表性的建筑构件,我们较为熟知的有斗拱、藻井、梁架、柱子、吻兽、筒瓦等,这些都成为了中式建筑的符号特征并运用到许多设计领域。汉朝的瓦当图腾常被用于平面设计领域来体现中国风,而许多现代的建筑为了迎合中国特色也加上了大的屋檐以及斗拱、梁架,虽然有些不伦不类,但也正体现了这些构件所具有的代表性符号特征。

结语

符号学是一门广泛的学科,除了本文所谈到的中国传统建筑外,它的分支可以延伸到各种学科,可以说在我们的周围符号是无处不在的。就像我们每天所看的广告,所用的东西,所感受的信息都充斥着符号的影子。它是一门逐步成熟的学科,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熟知,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拓展它的领域,相信在不就得将来,符号学在中国传统建筑这一研究领域会有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徐恒醇著.设计符号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马炳坚著.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李允鉌著.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4 侯又斌,李婉贞编著.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建筑空间布局符号学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浅谈通信基础设施(传输部分)空间布局规划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自然与建筑
探析陕西关中地区“东府”与“西府”传统木窗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试论传统建筑的礼制特征
从甘肃庆阳窑洞的发展来看传统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