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

2014-03-31 19:06高拂晓
人民音乐 2014年2期
关键词: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创作

高拂晓

“《中国新音乐年鉴》编委会2013年会暨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2月13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中国新音乐年鉴》编撰项目是在上海音乐学院大力支持下组织各大音乐院校参与进行的。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教授的致辞拉开了编委会的序幕。此次编委会及研讨会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各编委会主任兼音乐学院院长致辞、主要编委兼负责人主题发言,以及作曲家和音乐学者讨论发言。此次会议不仅有大陆各大音乐学院的领导及代表作曲家的出谋划策,而且还有来自台湾和香港地区的作曲家和学者的演讲,可谓阵容强大,信息面广,权威性高。更重要的是,“大家”以《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撰为契机,展开的精彩讨论,是学者们对中国新音乐创作在传统与创新的实践过程中的一次总结和反思,其意义远远超过《中国新音乐年鉴》编撰本身,对中国新音乐创作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综合起来,这次研讨会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理论与实践中思考音乐发展的道路

音乐创作是一种实践,可以说,以专业音乐学院为依托的中国新音乐创作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都在进行之中;从各个学院的各类音乐节、音乐会,到各个地区、各个音乐厅或剧院的音乐会都在上演新创作的作品。新音乐的发展直接体现在这些音乐会中。同时,音乐创作也离不开理论。在各种活动中安排的研讨会、座谈会或交流会,甚至在音乐会中穿插的节目介绍,都在向人们传达着音乐创作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正是一种用理论记录实践的方式和思维。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新音乐包括三种性质:超越性、创新性和延续性。这三种性质不仅是新音乐的理论品格,也是新音乐的实践导向,只有在不断的超越和创新中才能延续历史,发展历史。从而,他指出了新音乐是具有实验性的,正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现代音乐的实验性一样,中国21世纪的新音乐创作同样是实验性的,但是只要坚持超越和创新地延续历史,那么这些新音乐创作的实验就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就会留下许多经典。他的发言高屋建瓴,把新音乐创作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用宏观的思维聚合在一起并表达出来。另外,他还提到研究性,实际上也是希望我们不断对音乐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反思,使之更好地在实践中体现出传统与创新。《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对实践的理论积淀。

二、在历史总结和评述中积累音乐文化成果

《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始于2009年,每年一卷,目前已出版三卷(2009年、2010年、2011年),每一卷的核心内容均以综述的形式,分院校记录了每一年与新音乐创作相关的活动及作品演出等方面的信息。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钱仁平教授在“《中国新音乐年鉴》编撰工作报告”中对于《年鉴》(下文多用简称)的编撰从发起到经过,这几年来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叙述,不难看到,一位对中国当代新音乐发展怀着无比热情和责任感的学者发起了一项非常艰辛的却非常有意义的“工程”。记录历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评论历史,更是需要勇气和学识。《年鉴》内容所反应的正是在记录中总结和评述历史,目标宏伟、任务艰巨。《年鉴》从2009年的“年度创作”、“重大项目”、“专题访谈”和“文献综述”四大板块,逐年增加了“年度观察”、“作品选辑”、“年度人物”等板块内容,不仅更丰富、更立体、更生动地呈现了中国新音乐创作的成果,而且更重视总结、提炼和评价新音乐的得失。钱仁平教授提出,《年鉴》应该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立场”、“人文关怀”和“问题意识”。这种对历史的态度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思考。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教授清晰地说明了《年鉴》的意义和性质。他指出,年鉴具有“鉴照意义”,不仅是编年史,而且是工具书、对照书,“以史为鉴”是它的性质和功能。正是因为年鉴具有参照、鉴别、鉴定、警示和鉴知的功能,因此《年鉴》应该“有主题”、“有限定”和“有重点”,是倾向于“新思想、新语言、新技法和新音响”,更重要是,他认为应该在保证《年鉴》的客观价值基础上提升主观价值,在保证史料价值的同时提升学术价值。由此可见,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对历史的看法和评价才是“鉴”的真正涵义。正是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才是新音乐发展的态度,才能从精神的高度推进中国新音乐思想的发展,推动更杰出的新音乐创作的发展。如果我们不能主动地思考,又如何能更好地创作?作曲家何训田教授指出,《年鉴》应该具有自己的观点、特点和独立思想,实际上也回应了钱仁平教授的“中国立场”和“问题意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韩锺恩教授以自己曾经多年编写《中国音乐年鉴》的经验,希望《年鉴》能为中国音乐界贡献杰出人物,同时提到既然难以求“全”,何不突出其“特”,也希望《年鉴》不仅在编写的体例上应该有自己的特点,更应该在观点上有独到的见解。原《人民音乐》编辑部副主编于庆新建议,《年鉴》应该增加“音乐思潮”(创作问题)和“音乐评论”等板块,从而提高《年鉴》的思想性和学术性。这一点也是这次会议上大家的共识。他还建议将“十大新闻”板块改为“重大新闻”,从而避免某些强势媒体为炒作、拼凑诸多“十大”而出现的挂一漏万或滥竽充数。

三、在音乐教育事业中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年鉴》的工作是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大力支持和组织下,以国内几所主要专业音乐学院为基础展开的。中国音协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教授委托王真副院长的发言中肯定了《年鉴》源自于学院的精神力量,认为应该从学院中来,到社会中去,重要的是保持这种精神力量,让年鉴编撰事业不仅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有学术价值的服务,更为社会文化交流发挥学术情报之参考作用。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了专业音乐院校在音乐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组织模式,在中国教育机制和环境下,只有依靠高校的学术活动,音乐教育才能发展起来。他以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建立的合作办学体制为例,进一步指出了高校之间的联合是建立更有效机制的途径。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贾国平教授在“透过《年鉴》审视音乐院校在当代音乐文化事业建设中的推动作用”的报告中,以中央音乐学院近年来的一系列新音乐创作、音乐会、作曲比赛以及学术活动情况为例,具体阐述了高校在促进中国新音乐发展中的作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洛秦教授在“从年鉴学派谈《中国新音乐年鉴》的出版及其意义”的报告中,详细叙述了出版社在出版《年鉴》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出版《年鉴》的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本身也是专业音乐院校的衍生物,是以高校为依托的企业,它以其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以其杰出学者为基础的远见卓识和眼光,敢于抛开经济利益的短小之利,更便捷和有效地成就着音乐发展的丰功伟绩,这种胸怀是值得赞赏的。当然,洛秦教授也指出了促进《年鉴》发展的诸多问题,比如编委会的有效性,音乐会的机制性,编辑部的专业性,出版的网络化与数字化等等,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保证《年鉴》的持续发展。作曲家高为杰教授认为,应该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保证《年鉴》的宽度与深度,并强调音乐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才能为新音乐的发展发掘持续和潜在的后备力量,在内容取向上,不仅要关注名气大的显学,也要关注那些暂时未被关注的“钩沉”。endprint

猜你喜欢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创作
上海音乐学院来我校考察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音乐学院概况
音乐学院简介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