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缅甸特约记者 金 石 ●曲 恒 尽管受到诸多质疑,缅甸近31年来首次举行的全国人口普查如期于30日启动。此次人口普查为期12天,涵盖缅甸所有地区和各民族的人口,这在存在族群矛盾的缅甸引发一些争议。 因经济发展缓慢,国家财力有限,在1983年举行过人口普查以后,缅甸一直没有组织大规模的人口普查。此次人口普查得到联合国机构的技术和资金帮助,缅甸政府极为重视。用缅甸总统吴登盛的话说,此次人口普查对全国民众具有里程碑意义。分析人士认为,当下缅甸正在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精确可靠的人口数据对政府全面掌握国情并据此制定决策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呼吁民众积极配合人口普查工作。 法新社30日报道称,从部分地区情况来看,普查工作暂时进展顺利。毋庸置疑,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对缅甸的国家发展是一件好事。然而,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缅甸国内地方宗教及民族势力情况复杂,批评者认为人口普查活动应延迟。 在缅甸,被称为“罗兴亚人”的穆斯林族群生活在西北部的若开邦,人口约数百万。缅甸认为他们是来自孟加拉国的后裔,长期以来一直不承认其公民身份。根据外媒报道,人口普查因为罗兴亚人问题而遇到麻烦,因为人口普查要求每个人填写自己的宗教和种族,而缅甸并不承认有所谓的罗兴亚族。缅甸移民与人口部部长吴钦义说,那些在民族一栏填写“罗兴亚”的人可能会面临指控。 当前缅甸活跃的反伊斯兰群体呼吁政府赶走那些帮助穆斯林的国际援助机构,并反对给予罗兴亚人公民身份。一些人还威胁抵制普查工作,他们担心普查将导致“官方承认罗兴亚人”。 据缅甸媒体报道,近日孟加拉国的达卡论坛发表一名记者的文章,文章呼吁缅甸的罗兴亚人公投建立一个独立国家,该文立即引发缅甸轰动,并导致上千名缅甸民众到孟加拉国驻缅甸使馆门前示威抗议。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缅甸政府和联合国机构对此次人口普查做了精心的准备。3月初,缅甸政府在首都内比都举行了隆重的2014年人口普查启动仪式。本月20日,为人口普查提供协助的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组织缅甸当地记者,前往伊洛瓦底省观摩了人口调查员和监督员参加培训的情况。据悉,缅甸约有12万人参加了人口普查培训工作,大部分是来自学校的老师。从30日早晨7时开始,人口调查员挨家挨户走访填写调查问卷,预计到4月10日普查结束之时,他们能走访1200万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