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014-03-31 15:37严春晓
河北农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发展

严春晓

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严春晓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收入翻番,收入分配差距缩小。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民收入提升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农民作为社会最大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如果增收问题解决不好,就拖了小康建设的后腿。从我省实际看,一方面,尽管全省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8.12%,但仍然有近4000万农民住在农村;尽管2013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02元,但与城镇居民收入(22580元)比仍高达1:2.48,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任重道远。另一方面,河北农民收入呈现可喜变化,收入增速已连续3年快于GDP,连续4年快于城镇居民,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连续4年保持缩小态势,河北农民收入增速连续4年总体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继续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有了好的基础。根据农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非生产性收入占比分析,产业发展是农民稳定增收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政策性补贴对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分析,应从两个方面着力,努力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一、念好调、转、创、聚四字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与以前大不相同的阶段性特征,突出表现在: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趋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提高,对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的依赖增强,农业支撑保障体系依然薄弱,农业比较效益总体偏低等。应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把握区位特点,整合资源要素,明确发展重点,倾力推动农业从大量消耗资源向更加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从一家一户的粗放经营向规模化集约经营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在特色上做文章。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为着力点,以增收为目标,按照“一稳、二调、五增”的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品集聚和产业升级,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一稳”就是按照“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总产”的思路,把全省粮食面积稳定在9400万亩以上,通过集成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粮食总产达到700亿斤左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二调”就是调整棉油布局和品种,棉花生产向黑龙港流域和沿海滩涂拓展,油料生产支持核桃等木本油料作物发展。“五增”就是增菜、增药、增果、增畜、增渔。蔬菜发展上,启动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行动,做大做强“冀园一品”蔬菜品牌,力争到“十二五”末蔬菜产量达到1亿吨。中药材发展上,以省级示范园创建为抓手,以四大道地中药材为重点,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增果,通过引进名优良种、推行标准化栽培、壮大龙头企业等多项措施,力促林果业快速发展。畜牧业发展上,着力打造奶牛、生猪、蛋鸡、肉牛、肉羊、肉鸡六大特色产业,坚持不懈地推进千万吨奶工程。渔业发展上,开展近海渔业资源环境整治,扩大淡海水养殖面积,扶持壮大唐山对虾、秦皇岛海参、黄骅海蟹等六大特色品种。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产业发展上坚持分类指导。保定以南、京广铁路沿线地区主要发展高产粮食作物;廊坊、保定以北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张家口承德和坝上地区大力发展马铃薯、杂粮杂豆种植,积极发展有机和绿色农产品;唐山和秦皇岛积极发展高效蔬菜种植和旅游农业,沧州和衡水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在优质上下功夫。加快农业发展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大规模开展粮棉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蔬菜水果标准园、中药材示范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快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精准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广泛利用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等作为有机肥料,开展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农业由单一生产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转变,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三是创新驱动发展,在科技上找出路。把科技进步作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基本要求,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新机具的推广步伐,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着眼于应对我省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把发展农田节水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着眼于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突出抓好面源污染治理、农业绿色防控、畜禽粪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近海海域治理等工作。着眼于保障农业用种安全和效益,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构建现代种业体系。着眼于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技术简化物化集成,为农民提供“菜单”式服务。四是聚集发展要素,在园区上见活力。坚持示范创建、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等多种模式竞相发展,加快扶持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园区,聚焦产业,聚焦企业,为社会资本、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搭建平台,使其成为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引擎、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以玉田、藁城、定州、武安、武强、肃宁6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隆尧、三河、平泉、大名4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以及38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21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区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园区为抓手,以各类示范方、标准园、规模养殖场、龙头企业等为载体,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力度,促进产业集聚、项目集聚、企业集聚。支持武强县北大洼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山县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各类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完善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

二、做活加减乘除算术法,全方位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在强化政策扶持上做加法。全方位提升农民增收环境,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在落实好现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扩大政策性补贴的领域和范围,增加财政对“三农”的转移性支出。积极拓宽“三农”资金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入农业农村。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缩小区域差距。二是在农民负担上做减法。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对增加农民负担的案件进行重点督办和查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避免农民遭受损失。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规范农产品市场,防止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扬。三是在农村改革上做乘法。通过释放改革红利,发挥对农民增收的倍增效应。加强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土地承包权等方面的抵押融资机制,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使金融服务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联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带领农民闯市场。四是在农村人口比重上做除法。紧紧抓住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力时机,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向城镇转移,把农村人口总分母做小。以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功能为重点,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大城市经济,增强城镇对产业的集聚带动能力、对人口和就业的吸纳能力,为居民增收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河北省农业厅办公室)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