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志, 朱才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合肥工业大学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合肥 230009)
重视做好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知情、说理、疏导、解难工作,是人民军队的传家宝,也是部队基层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国防生作为一名后备军官,是部队基层干部的主要来源之一,只有在校期间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其加强学练“四功”,才能确保其思想巩固和任职能力提升,为知识报国、建立军营打下扎实基础。国防生身处地方高校,其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与部队青年官兵存在差异,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提升国防生学练“四功”热情和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亟待加以研究探索。
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指出:“一定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前,进行实地调研。”[1]组织国防生学练知情功,就是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精神,让国防生轮流模拟担任思想骨干,采取学习、培训与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国防生掌握所属人员思想状态、跟踪人员思想动态的能力,努力做到“四个熟悉”。一是熟悉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人员的基本信息、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社会经历、恋爱情况、从军动机、思想动态、学习训练成绩、行为方式等。二是熟悉内外形势。主要包括国内外最新形势动态、国家军队重大政策出台、校内外流行思潮传播、网络舆论倾向性影响、社会不良交友信息侵蚀、寝室文化即时演变等。三是熟悉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共同条令》、《政治工作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国防生培养协议》以及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其他有关国防生培养的政策法规。四是熟悉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掌握思想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科学分析思想形势的主要时机、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熟练运用集体访谈、个别谈话、民意测验、问卷调查、现场观察、资料分析等思想调查方式方法开展工作。其实现途径有:
第一,信息采集。组织填写、背记国防生基本信息卡片,知悉国防生的姓名、学号、出生年月、招选时间、专业情况、入党(团)时间、奖惩情况、宿舍住址、联系方式,掌握国防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学习训练成绩、家庭实际情况等,努力做到国防生基本情况“一口清”。
第二,集中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集中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国防生思想情况调查和思想汇报,及时了解其思想、学习、训练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差距,研究对策措施。
第三,个别谈心。严格落实好思想有波动必谈、学习有挂科必谈、训练不合格必谈、查铺不在位必谈的谈心制度,采取一对一、面对面、心交心的形式,指定思想骨干与国防生中个别人经常谈反复谈,及时了解国防生思想情况,分析掌握倾向性问题和做好个别人的思想工作。
第四,听取反映。建立健全以国防生骨干、党员为主体的思想工作队伍,通过民主测评、座谈了解、通信联系等方式,让他们当好发现问题的“观察员”、及时提供信息的“信息员”、主动解决问题的“指导员”,从身边战友、普通同学、任课教师乃至国防生家庭等多个层面来了解发现问题。
第五,日常观察。根据国防生行为方式变化捕捉国防生思想状况。比如,平时爱说爱笑突然沉默寡言的,平时待人随和突然尖刻暴躁的,平时自我要求很严突然自由散漫的,经常不上晚自习的,学习成绩直线滑坡的,军政训练经常迟到的,训练时经常开小差的,查铺经常不在位的,经常顶撞骨干不服从管理的等等,这些国防生都有可能出现了新的思想状况。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组织国防生学练“说理功”,就是指用青年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语言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用大道理管住小道理,用正道理驳倒歪道理,不断提高用党的创新理论解释分析社会现实和部队建设实践的能力,努力达到“六个具有”的要求。一是具有哲学思维能力,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二是具有政治理论功底,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高从政治上分析、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具有政工专业知识,系统掌握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法规。四是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较好掌握管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五是具有一定的军事理论水平,掌握军事基本理论和基本法规。六是具有一定的授课能力,能运用故事启迪、比方例证、案件辨析等方法进行教学,做到主题突出、观点鲜明、表达自然、详略得当、语言鲜活,富有感染力说服力。其实现途径有:
第一,学习积累。广泛开展学理论、学科技、学管理活动,建立学习笔记本、资料剪贴本、学习心得体会本,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坚持做到每天网上浏览重要新闻、每周摘要阅读“两报三刊”(解放军报、火箭兵报、军队党的生活、解放军画报、解放军生活)、每月精读一本经典好书、每学期组织一次学习心得体会交流活动。依托国防生信息网或各年级QQ群、微信等媒介,交流分享教案素材,共同探讨方法技巧,键对键地开展学练“四功”活动,消除困惑疑点,促进教学相长。
第二,加强培训。组织“条令法规学习月”、国防生骨干培训和专题形势报告会活动,系统学习军政理论、政策法规和工作方法,聘请军内外专家教授为国防生讲授形势政策课,邀请部队优秀基层带兵干部为国防生传经送宝,组织国防生到基层部队现场观摩练用“四功”科目,提高国防生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
第三,实践锻炼。开设国防生论坛,深入开展“理论大家谈、道理大家讲、热点大家辩”讨论交流活动,安排国防生骨干和优秀国防生走上讲台,为普通国防生讲学习经验、讲训练心得、讲带兵技巧,组织国防生经常开展队前即兴演讲、网上主题辩论、睡前故事会、班班授课对抗、现场评教评学等活动,使每名国防生都成为政治教育的小教员、理论学习的辅导员、时事政策的讲解员、热点问题的辨析员。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组织国防生开展学练疏导功,就是指采取多种形式疏导思想、心理、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偏差,有效化解矛盾,解开思想“扣子”、疏通思想障碍,做到熟练运用“三个疏导”。
一是疏导思想疙瘩。落实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基本制度,制定不同对象、不同问题、不同时机工作措施,熟练掌握个别谈心、表扬批评、说服感化、典型激励、思想互助、后进转化、军地共教等方法技巧,重点疏导国防生思想动机不纯、价值取向偏移、学习训练积极性不够、服从意识较差、吃苦精神不强、荣誉意识不好等现实思想方面的问题。
二是疏导行为失范。严格落实行政例会、集中居住、条令学习、内务评比、军容检查、查铺点名、训练考勤等日常管理制度,熟练掌握目标激励、制度约束、真情感化、环境熏陶、竞赛评比、民主决策、责权对应等方式方法,重点疏导军容不整、沉迷网络、考试作弊、夜不归宿、打架斗殴、恋爱受挫等仪表、行为方面的问题。
三是疏导心理困惑。依托学校心理服务机构,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辅导、心理疾病预防、心理素质训练工作体系,熟悉心理学基本知识,学习掌握自负、抑郁、逃避、依赖、孤僻、自卑、侥幸、攀比、挫折、恐惧等常见心理障碍疏导方法,重点疏导国防生在情绪调节、环境适应、准军事化管理、人格发展、人际交往、交友恋爱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其实现途径有:
第一,学习基本知识。组织国防生学习有关部队基层政治干部“四能五会”、军队基层“八个会”规范、军人常见心理问题疏导、基层干部带兵技能等方面知识,熟悉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和心理工作的方式方法。
第二,建立工作预案。针对国防生中经常出现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组织辅导员、选培干部、国防生骨干加强研究探讨,形成实在管用的工作预案,并以情景模拟为基本方法,通过设置时间、背景、性格、矛盾等因素,组织实施实战化演练。
第三,组织结对帮扶。组织国防生骨干与国防生中个别人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帮扶活动,在疏导心理问题、纠正认识偏差、消除思想疑惑中提高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校、家庭、社会”情感干预技巧,发挥好同学、老师、亲人等人际关系的情感优势作用,借助他们的力量,多方正面激励,共同做好工作。
第四,开展经验交流。每学年组织部队优秀基层干部走近国防生和国防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学习借鉴部队“三个经常性工作”新经验,总结推广国防生“三个疏导”好做法。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和学校心理骨干教师开设心理案例分析观摩课,从性质、责任、程度、影响、症结五个方面判断分析实例,从了解情况、正面攻关、侧面辅助、跟踪问效、消除影响等方面归纳解决步骤,提高心理骨干队伍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网络平台,开设“思想工作解方程”专题论坛,每月组织一次难题会诊,每季度进行一次梳理总结。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也是军队开展思想工作的重要原则。组织国防生开展学练“解难功”,就是指结合部队实际需求和国防生现实困难,充分依靠部队、高校和社会的力量,帮助国防生解决“三大难题”,增强他们携笔从戎、知识报国、建功军营的信心能力。一是解认识之惑。熟悉部队基本法规、基层基本状况、军队职能使命、军官素质结构、任职核心技能等,重点解决好国防生对部队感情不深、对基层认识不够、对军人缺乏认同、对自身职责不够明确等问题。二是解学习之困。掌握高校办学规律、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和大学学习特点,熟悉国防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情况,帮助国防生解决好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路、学习环境不浓厚等问题。三是解任职之难。熟悉毕业国防生部队任职总体状况,了解部队对国防生的能力素质需求,掌握开展部队基层工作方法套路和与兵相处的原则技巧,帮助国防生解决好体能基础差、组训能力弱、带兵技巧缺、作风养成散等直接影响第一任职的重点难点问题。其实现途径有:
第一,加强重点难点问题排查。建立难题会诊机制,系统梳理国防生学习、训练、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开好选培干部“现场释疑会”、毕业学长“传经送宝会”,国防生骨干“集中培训会”、国防生学员“诸葛亮会”等“五个会”,进行研讨交流,制定措施办法,形成《国防生骨干工作指南》和《国防生常见问题解答》,提升国防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二,开展毕业任职教育活动。以部队军官、选培办干部和国防生骨干为教员队伍,每年相对集中开展“献身国防、扎根基层、建功军营”毕业任职教育,重点围绕“基层是什么样、到部队怎么干、遇到困难怎么办”等问题,主要安排军队政策法规解读、基层经常性工作介绍和排长工作套路联讲等内容,引导国防生在认清岗位职责中确立正确的事业观,解决好“如何成为合格军官”的问题。
第三,开展学风教育整顿活动。把学风教育列为国防生经常性教育主要内容,利用入学教育、召开考前会、举办新生家长见面会、组织学习经验交流等时机,围绕“在校期间干什么,学习目的是什么、建功部队靠什么、学风建设怎么办”等问题,开展经常性学风教育整顿活动,把问题找出来,把标准立起来,把作风强起来,通报批评挂科严重的国防生,发放告诫书,提出预警,同时让学习标兵讲经验,让授课老师讲方法,让优秀国防生与挂科严重的国防生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成效。
第四,开展军事实践体验活动。坚持以军政训练为基本平台,突出抓好国防生入学军训、在校日常训练、暑期集中训练和毕业强化训练,安排国防生轮流担任模拟骨干和学校新生军训教官,积极组织国防生参加二炮国防生入伍集训和基地化训练,每年安排一批国防生到二炮基层部队当兵锻炼,组织国防生开展“强信念、强筋骨、强作风”徒步行军拉练,经常举办富有“军味”的文化活动,在国防生中大力宣扬部队优良传统和先进典型事迹,在军事实践中锤炼国防生的作风、意志和本领,帮助国防生消除因对军队、军人不了解而产生的陌生感、距离感,增强信任感与认同感。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15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45-404.
[3]朱小玲.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重要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1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