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林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收稿日期:2013-11-11
(一)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在近几年表现出以下特点:
1.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表现了积极作用。由于其在思想教育、政策指导、信息指导、技术指导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增强了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1]。
2.形势的发展需要先于就业工作队伍建设。一方面由于专职人员数量不多,加之日常事务性工作对专职人员的羁绊,使得他们对学生就业工作的深入研究受到影响,更不用说去抓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学校不注重就业工作队伍建设,使得从学校刚毕业且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不能得到系统的从业资格培训岗位和自己有兴趣的岗位,从而他们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大程度上了解企业的需求,自身的工作环境,提高了自身的素质[2]。体验式就业能让学生在就业前期切实体验到就业,更加准确地实现就业。这种就业方式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主,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构建和完善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这不但对现有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高校的培养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必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3.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全程体系还不够完善。个性化就业指导的保证是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从开展就业指导时间上来说,毕业班学生是开展就业指导的主要对象,远远不能形成国家应有的“全程化指导”局面。各高校对于何时开始就业指导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且在实践上较滞后。从就业指导内容上来说,我国很多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内容比较单调,仍停留在讲解方面,缺少对学生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一)主要内涵
个性化即是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中逐渐形成其特殊性的过程。在当今大学生就业指导重视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个性化就业指导,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追求目标,既是对个体或群体实行的指导,也是针对个性之间的差别,注重提升个性、发挥潜能和创造就业条件的过程,是使大学生自身不断完善,从而形成特有而积极的个性过程。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是高校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前提,通过就业指导,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国家需求,辅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完成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选择适宜的职业。它是帮助大学毕业生依照国家指导政策及时落入用人单位和就业发展或创业提供指导,最大程度上提高受教育者的体能、道德、智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最终使得优良教育得以形成。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是全体性,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在解决毕业大学生共性问题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就业需求,而进行的面向全体的毕业大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并不是简单的为个体而进行的; 第二是全面性,个性化就业指导不是单纯的指指导就业工作本身,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就业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来推动学校的教学制度改革, 并以此对学生实现综合培养; 第三是多样性,对于大学毕业生在其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意向、职业技能等方面面对的是诸用人标准等不确切因素实际上充满着许多个性化特征,在其职业生涯设计、求职意向、求职技能等方面面对的是诸用人标准等诸多因素,对他们须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加大个性化指导, 在繁杂的社会中,使大学毕业生找到理想的职业[3]。
(二)基本内容
1.就业观念培养教育
当今社会形势变化迅速,环境错综复杂,通过毕业前的针对性指导,既可以帮助大学毕业生正确认清世界发展趋势,尤其是国内的目前各种发展态势,又能帮助大学毕业生正视当下就业环境的变化与就业形势的严峻,其三还能帮助大学毕业生根据大学毕业生根据国内外就业大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转变就业观念,科学正确的定位职业方向,恰当的调整择业手段。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很多高校普遍认为职业生涯教育是为就业做指导的,这是片面的,我们应该主动改变这种观点,从客观上更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帮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气质,树立切实可行的职业理想,从而正确的帮助自己进行职业定位。依据学生不同个性心理,包括气质、个性、能力等,帮助学生积极规划职业生涯,制订人生发展方向,让毕业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就业岗位,从而使就业质量得到提高。
3.职业技能培训
整个社会和当前教育的矛盾是高校毕业生工作经验缺乏与企业对 “熟练工”的需求的矛盾。高校是以社会需求为向导,在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尽量提高他们自身的职业素养。
4.学业分类指导
目前很大一部分毕业生理想就业选择是考研深造,使得考研热继续升温。另一种大学毕业生就业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参加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等。如上所述,依据就业意向对毕业生学业方向进行分类指导将是就业工作今后的重点,如何提升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的成功率业已成为毕业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重点工作。
5.求职心理辅导
求职要有良好的心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辅导,使得学生勇于挑战困境,养成自强自信的良好求职心态。
据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环境而言,个性化就业指导属于新兴领域,并无常规可循,因而就业指导人员今后应更加关注如何使个性化就业指导途径和方法系统化,更充分的发挥指导功能。
1.以课堂教育为主,实现教育指导工作的全程化跟踪服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职业的变化更迭将越来越快,开设个性化就业课程将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可以明确将个性化就业指导课改为纳入必修课程体系,安排阶段化的合适教学内容。比如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要重点讲解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必要的职业生涯教育,辅助大学生确定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二学生要重点帮助其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并督促其实施,使其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对于大三学生要注重开展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的辅导等;对于大四学生要注重就业政策的宣讲,同时注重及时开展创业技能教育、就业技能教育、应聘技巧教育等,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此同时,也要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采取诸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分组发言等方式,丰富教学效果。
2.以生涯教育为核心,实现科学的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教育目的在于让受教的学生更加深刻全面了解自我。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是提升学生自我正确评估的方式中的一种,虽有一定效果,但此教学方法却相对传统,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环境,应该主张将各种现代化的测评机制应用于职业生涯教育当中,辅助传统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选择就业岗位,发展和完善自我。
3.职业兴趣测验
众所周知,职业兴趣能够促使人们更加的努力工作或学习,也可以在一定的时候影响人们择业选择。因而预先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兴趣测评,有助于后期帮助学生寻找到合适的职业方向。
(1)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因为职业和专业的不同,要求不同从事者应有不同的智力水平,有些学生可能适合艺术类工作,有些则适合工科类工作,如果预先对自己的个人情况有个清晰的了解,择业的时候就可以事半功倍。
(2)一般能力倾向测验
职业不同对人们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校就业指导中,了解学生的能力是很重要的。通过一般能力倾向测验,就业指导教师可以依此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3)以个性化就业服务为支撑,实现个性化就业指导全面化
就业指导不仅仅指理论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服务同样也非常重要。毕业生个人素质不一,在就业的时候碰到的问题也就会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与传统的就业指导教育相比,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有效规避了理论授课的局限,可以依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服务,提高实际工作效率。
(4)个性化创业实训服务
高校个性化就业服务可为学生开设一些相关课程,时常开展创业教育讲座,讲授创业知识,使学生的创业意识加强,创业能力得到提高。
(5) 个性化技能训练服务
学生对就业指导的积极参与是就业指导很注重的,他们希望从中获得就业体验。模拟招聘会和模拟面试的训练方式就非常适用,通过模拟训练的开展,可以发现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实战技能的不足,从而在后期的课程教授中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服务。
(6) 个性化就业信息供给服务
就业指导服务的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为毕业生提供契合的就业信息,并通过相关部门将这些信息分类整理,针对毕业学生的需求向学生提供合适的毕业信息。
(7)个性化就业推荐服务
以调研分析为基础,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人员可建立包括毕业生学业、能力、求职要求等毕业生信息库。当用人单位招聘岗位信息与某些毕业生匹配时,就可以进行推荐。
(一)个性化就业指导能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在我国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在校的人数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都比世界上平均水平还低[5]。由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假象,大学生在我国并不过多。当今我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及大学生滞后的就业观念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势,根据社会需求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以缓解大学生普遍难就业的局面。
(二)个性化就业指导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而不仅仅是就业率
由于个性化就业指导注重个体的特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这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由于全面了解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优势,使得一些专业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也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此说来就使找工作的盲目性减少了,也可以使学生顺利就业,实现成功就业,为以后他们的职业生涯的成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个性化就业指导能促进个体和社会和谐发展
职业生涯既是个人的一种生存手段,也是个人精神需求得以满足,使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个性化就业指导可以让大多数人从事适合他们的工作。对于当前的经济大发展的趋势,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就业指导师可有意引导他们到社会需要的工作岗位上去,如此不但大学生能顺利就业,也可以使社会需要得到满足。这在宏观上使得个人和职位相互匹,在微观上使个体得以发展,从而能够使社会更加安全稳定,人们生活更加富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桥生,钟美玲. 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探索[J].临沂大学学报,2011,(12).
[2] 胡敏沪.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
[3] 王军,范桂荣,蔡丽娅.基于学生满意度的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内涵与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