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知识理论下非物质文化传承研究

2014-03-31 10:36:52
关键词:编码学习者物质

秦 枫

(安徽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安徽芜湖 241002)

非物质文化是在社会历史实践中不同主体所创造的精神文化。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商业化的触角不断延伸,依赖于所发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日益改变,非物质文化在文化商业化、文化产业化环境中,非物质文化的存在空间被压缩,受众主体日益减少,面临着生存和认同危机,而非物质文化恰是维系民族感情的重要元素,它的非物质性决定了它的无形性,无法有效地编码并直观地显现在公众面前,如何更好地传播传承非物质文化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缄默知识理论为支撑,论证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一 概念解析

1.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又称“内隐知识”)是波兰尼在1958年首先在其名著《个体知识》中提出的。缄默知识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的实证主义将知识看成是完全客观的、明确的、静态的一种挑战。即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

2.非物质文化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缄默知识的通约性

1.主体性。波兰尼指出,缄默知识和拥有主体须臾不可分离,缄默知识离开母体便失去了生命。非物质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活态文化,其各种艺术表现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寓居于传承人的个体之中,与传承人主体共存于世。

2.情境性。缄默知识是在一定的实践情境中,通过行为方式展现、被觉察、被意会。即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拥有者与学习者共处于同一社会生活实践中而发生知识的传递。同样,非物质文化也具有这一特点,即文化的活态性和本土性,它的扩散和转移受限于时空,文化内涵隐藏在人们的社会关系中、社会活动中(如表演艺术、活动节庆、工艺技能等),传递过程具有高度的情境依赖性,需要人与人直接面对面地接触,才得以传递。

3.文化性。是指默会知识比明确知识具有更强烈的文化特征,与一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分享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是分不开的。非物质文化是民族文化最为活跃的,隐含最深,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其本身就是文化,具有当然的文化性。

4.非公共性。缄默知识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由于缄默知识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明晰表达的知识,很难像外显知识那样,直接通过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也不能同时为不同的人们所分享。因此,缄默知识缺乏外显知识的公共性特征,是一种高度个体化的知识。非物质文化亦是如此,寓居于传承人个体之中,是一种私密的、不能随意外传的文化,不能同时为民众无偿地共享。

5.非逻辑性。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这是缄默知识的首要特征,非物质文化也具有不可言传性,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通常靠学习者自身去获得,在“干中学”,在特定的情境中反复观察与揣摩而习得。

6.非批判性。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是人们通过感官或直觉获得的,这就不同于通过明确的“推理”过程而获得的外显知识。同理,非物质文化虽然有显性部分,但显性部分不足以推演出非物质文化的全部,特别是精神、观念层面,必须在实践或文化事件中获得。

三 缄默知识理论下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考量因素

基于缄默知识与非物质文化具有通约性,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需考量几个因素,即文化认同、传承空间、传承意愿、吸收能力、宏观环境。

where subscripts‘p’and ‘d’represent‘proportion’and ‘derivative’,respectively,xnand n represent the undamped natural frequency and damping ratio of the system,respectively,and the value of affects the effect of position control,i.e.,>1,over damping;=1,critical damping;0<<1,underdamping.

1.文化认同。知识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其含义更加依赖于特定的情景。缄默知识的理解和交流,是在一定的文化心理基础上,不仅是语言、符号等显性的知识,更是心理模式的趋同性,情境的一致性。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也不仅是共同的知识和经济基础,还有长期密切生活交流的心理,即对某种非物质文化的认同,首先这种文化是族群的、区域的、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只有本土认同,才能扩大文化认同范围,才能扩大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传承空间。非物质文化是大众文化、民间文化而非精英文化,发源并根植于一定族群、区域的民众的生活生产方式之中。即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文化生态空间,才有其发生的意义和价值,如非物质文化传承展示区,建立技艺传习所、陈列室,在这个文化空间内,从器物到技艺再到文化内核全方位展示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建立一定方式通过耳濡目染就可以自然传承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从而形成大众创造力来抵御现代性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与缄默知识的空间性是契合的。

3.传承意愿。缄默知识的获得必须经过“寓居于身体”,更是凸显了知识主体的重要地位。从主体上看,知识拥有者要有进行知识共享的意愿;即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必须有传承的主观表示,愿意将技艺共享于公众或下一代传承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共享是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才能发生知识的扩散与转移,虽然非物质文化能够部分地编码化,但文化精神与观念无法外化成有效的接受符号,必须通过情境性的主体接触才能较好地传播与传承。

4.吸收能力。从缄默知识接纳的角度来看,学习者要有相应的吸收能力。首先是被传承人主观愿望,主动吸纳的意愿,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程度。在收入微薄,保障不力的情况下,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传承“过时”的技艺。他们向往现代化的、时尚的生活。其次是被传承人的学习能力与吸收能力。缄默知识理论中有顿悟学习,即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能力,有些被传承人虽然有主观传承意愿,但缺乏对该技艺文化的心智模式,这也造成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障碍。

5.宏观环境。缄默知识的扩散与转移,要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环境。非物质文化传承亦是如此,即政策制度、市场环境对文化传承的扶持力度。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需要建立在政治、社会、市场、自然多维考量的基础上,在遵循“不抛弃传统经典,不放弃与时俱进”原则下自然、社会、政治共同发力。目前政府、民间与市场对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存在着语义障碍、利益差异,不能统一认知、形成有效的合力,阻滞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营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宏观环境是其重要的条件。

四 缄默知识共享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分析

1.缄默知识的转移与共享。

(1)在场互动。缄默知识大量存在,隐藏于主体人的身体之中,它转移与共享的前提是主体人——知识的拥有者与学习者同时“在场”,主体双方之间具有熟悉的文化背景和较高的信任关系,并与一定的问题或任务的“情境”——文化空间联系在一起。双方基于特定的语言符号、体态行为与文化情境发生互动,才能发生缄默知识的传播。

(2)编码转移。缄默知识不易被有效地编码,不能用明确的命题和语言阐释清楚,但并不意味着编码对缄默知识的无效性,贬低可视符号在缄默知识转移与积累中的作用。斯彭茨认为:“没有一种知识没有缄默的成分,没有一种缄默知识没有显性成分”,说明任何一种缄默知识都包含显性成分,即缄默知识可以部分编码化,可以用适当的形式得以表征,从而有助于引导和知识学习者对缄默文化的理解,更好地使缄默知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的转移。

(3)共享创造。尽可能地将缄默知识编码化,以促进学习者对缄默知识的理解与共享,并将之内化,但学习者本身具有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性,以及对余下缄默知识的理解,也会产生新的具有高度个体性的新知识,即知识的创新与创造。

2.非物质文化传承分析。

非物质文化与缄默知识具有通约性,则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也遵循缄默知识转移与共享的路径。

(1)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互动机制。

非物质文化存在于特定社群的社会活动之中,它的传承必须在一定的文化空间内进行。为传承人提供良好的情境平台,促使传承双方形成良好的“在场对话”机制。本文探讨三种互动机制。

民间主导机制:非物质文化依托于民间活动之中,具有“民间性”“大众性”等特点,它的形成、发展与民间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民间文化组织是非物质文化的拥有者、传承者,他们之间形成了高度的默契和信任,有利于非物质文化的传递与共享。这种传承与互动机制取决于文化受众多少和文化自觉。而在现实中非物质文化受商业化的冲击,它的受众群体正在不断消失,这种机制需要依赖外在力量的支持。

政府主导机制:通过正式的制度安排,在特定区域内统一认知,加强对某种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支持,即从文化认同、政策倾斜、物资保障、精神奖励等方面,引导和鼓励非物质文化活态性传承。在政府主导下,建立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心、传习所、讲习班等组织机构,让传承双方在正式的组织活动中进行有效传递,引导年轻人学习非物质文化,培养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但是非物质文化具有非公共性和非逻辑性,正规化、程式化的学习与教育很难培养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而培养出的是具有非物质文化知识的人。

市场主导机制:非物质文化难以格式化、编码化,但可以通过文化活动、文化情境传播与表达。通过市场机制把文化活动开发为参与性的文化旅游产品,扩大其受众群,让更多的受众通过活动参与把握和理解其中蕴涵的大量的缄默知识和心理体验,使缄默知识在更广泛的空间传递。不过市场主导机制容易使非物质文化拥有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导致非物质文化内涵的改变,不能正确有效地传承文化。

基于机制分析,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需要三种机制共同作用,互相补充,才能促进文化良性地传播传承。

(2)非物质文化的编码与共享模式。

非物质文化属于缄默知识,但它的传承是编码、共享、解码、内化的过程。这里的编码是将非物质文化中的显性部分格式化,以利于非物质文化的共享、理解与内化;而所谓非物质文化的共享就是培养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

文化编码:非物质文化具有主体性,寓于传承人身体之中,同时它又具有非公共性,是一种高度私密的文化,不容易被其他人习得。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就是将个体的知识传播给他人,将个人的缄默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这就意味着寻找一种方法来表达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就要通过文字、图表、语言等将蕴藏在文化活动中的非物质文化(表演艺术、工艺技能、民俗节庆等)转化为可供民众所理解的可视化符号,即用显性化概念和符号将隐含的知识明确表达出来,使之格式化、可重复。

文化事件:通过非物质文化的显性化,将之固化为一定文字或实物,例如将某种民间传统知识叙述为文化故事,再通过一定的编排,形成一系列的文化情境,在文化情境中展示和传达这种民间传统知识,既拓展了该文化的传播空间、提升了传播速度,又扩大了文化的受众群体,使该文化在更广阔的空间得以共享。

组合展示:用显性符号表达的文化仅是非物质文化的冰山一角,若想全面传播非物质文化的所有信息,需要进行组合式的展示,将文化实物与文化内涵相结合,通过物化的信息表达缄默的知识,融物、文、图、音、像于一体,使得公众全方位对某种非物质文化进行解码,并结合自身文化背景将之内化,增强文化认同。

五 结语

基于缄默知识视角审视非物质文化传承,从非物质文化与缄默知识的通约性论起,二者都具有主体性,都离不开所寓居的“人”;阐释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文化空间,传承主观意愿,传承机制及文化的社会共享模式。但由于非物质文化本身的缄默性和传承人的主观意愿与现实客观环境的影响,在传承过程中,会遇到种种传承梗阻与困境。同时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文脉的延续,更是保障文化生态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传达给社会公众一种文化记忆,形成文化共识,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1]Michael Polanyi.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 Critical Philosoph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竺雅莉,陈强.基于默会知识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建筑学报,2010(S1):14-17.

[4]陈洪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08(9):55-64.

猜你喜欢
编码学习者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2:02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 03:16:24
Genome and health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