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璀璀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思想突破了当时的文化范式理论,开辟了从整体观、动态性、多视角的阐释角度。在威廉斯所处的20世纪末,全球化的倾向已经开始出现并发展迅速,而在当前借助于发达的互联网,信息全球化已愈发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威廉斯的文化理论仍能引发人们的思考与重视。
“文化”大概是界定最宽泛、内涵最为丰富的词语。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文化”与“自然”相对,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文化或文明,按照它人种学的广泛含义来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任何其他能力与习惯。”[1]这一概念将文化等同于文明,而之后英国文学批评家F.R.利维斯则明确地将文化和文明分开,并且认为文化即精英文化,是少数知识精英专有的高级趣味。这种精英主义文化思想也因此被称为利维斯主义,代表了20世纪30年代一些文化研究学者的主要观点。威廉斯对此不甚认同。他曾在《文化与社会》中列举了“文化”一词四种定义:“心灵的普遍状态和习惯”,“整个社会里知识发展的普遍状态”,“各种艺术的普遍状态”,“文化是一种物质、知识与精神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后来,威廉斯在《文化分析》提出文化的三种定义:“理想的”文化定义,“文献式”文化定义,文化的“社会”定义。[2]他认为这三个定义都有价值,各有指涉,并同时存在、相互联系,以单一定义概论文化都是不准确的,任何一个发展充分的文化理论都应包含这三种定义所指向的事实。威廉斯从整体观的角度定义文化,使文化一词不再是单纯的文本概念,是反映社会状况、社会实践的概念,打破了文学、文化、政治之间的界限,赋予文化在当时工业时期以新的涵义。文化的内涵丰富多样,威廉斯的文化定义也并非全面正确,但是“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呈现了这样一个观念:文化是普遍平常的,更新了当时人们对于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的认识。“事实上不存在大众,存在的只是看待大众的方式。”从理论上反驳了利维斯主义,为进一步研究大众文化奠定了基础。
威廉斯还提出了另一个重要观点:“感觉结构”,是整体的生活方式的构成原则。这个概念是1954年,在威廉斯与奥罗·迈克尔合著的《电影导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后来在《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等书中逐渐丰富此概念。“我建议用以描述它的术语是感觉的结构,它同结构所暗示的一样严密和明确,然而,它在我们的活动最微妙和最不明确的部分中运作。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感觉的结构是一个时期的文化:它是一般组织中所有因素产生的特殊的现存结果。”[2]威廉斯认为感觉结构是一种深刻广泛的支配力量,是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特定社群的文化和价值,反映其与日常社会的关系。它是不断变化着的,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一个已逝去的时代的感觉结构,可以通过文献式的文化,通过诗歌、建筑、服装时尚等了解这种价值和关系。感觉结构也是一种文化分析的方法,威廉斯曾用它分析19世纪的小说,认为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共享的感觉结构反映了当时英国主流文化中的潜在意识与诉求。
70年代初,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两大体系各自为伍,文化研究的范式危机开始出现。此时,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进入人们的视野。霸权是一个政治概念,葛兰西认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确保他们在社会和文化上的领导地位,除了使用强制手段剥削压迫,还会劝诱被统治阶级接受他的文化价值观念。这种文化霸权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人在积极接受、逐步妥协的被同化于统治者的意识价值观念中去。威廉斯在1973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的基础与上层建筑中》将文化霸权理论引入了文化分析之中。威廉斯曾经说到文化分析“不是通过研究特定的意义和价值并对之进行比较而确立一种标准,而是通过研究变化方式而发现某些一般的‘规则’和‘趋向’,籍此能够更好地理解总体的社会和文化发展。”[3]文化分析不仅要考察文学艺术、文化制度等,还要研究日常生活中的表意。从某种角度上说,文化霸权概念与感觉结构相契合,“是对整个生活过程的感觉”,将社会意识统一过程表达得更为完善。文化霸权理论对社会权力在整个生活过程的强调使其超越了意识形态的概念,并体现了社会权力运作的动态性与妥协性。借助于文化霸权理论更为全面地考察了整个文化体系,并将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划分为三种形式:主导文化、剩余文化和新兴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现行的主导文化虽占统治地位,但剩余文化和新兴文化可以创立新的价值,从而影响甚至更替为新的主导文化,三者是不断融合、更新、变化的。这充分体现了文化霸权的动态过程和各个利益阶级或集团争夺文化霸权的斗争。威廉斯将文化霸权理论引入文化分析,促成了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
威廉斯的文化理论借鉴不同的理论观点,在不断探讨中丰富和改善。文化唯物主义可以说是其文化理论的总括。从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的观点出发,以感觉结构为组构原则,借鉴文化霸权理论,从《文化与社会》到《漫长的革命》再到《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密切相关,威廉斯认为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同样具有物质性和生产性,而并不是简单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决定论。文化唯物主义“是一种在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强调文化与文学的物质生产之特殊性的理论”,是关于物质文化和文化生产的理论,强调文化的物质属性。伊格尔顿将其概括为,“文化唯物主义,即文化生产的物质形式,写作的社会规约制度。”[4]文化唯物主义为威廉斯的文学研究和文化分析开辟了新的方向,他强调“有活力的语言”和“语言的发展历史”,重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意义展现。威廉斯曾指出,文化唯物主义虽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特殊理论,但仍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部分。文化唯物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承载了一定的社会意义与价值观念,也为西方的文化研究开辟了道路,对后来的霍尔、伊格尔顿等人的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前,全球化早已不是陌生的词汇,世界各个领域的交流、影响的程度愈发深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是给信息的传播与渗透提供了便利,在这种信息全球化语境下,威廉斯的文化理论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威廉斯的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的观念,将文化有别于文明,也使得文化研究不仅局限于文学研究,并且大众文化研究受到理论界的重视与肯定。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清晰地表明文化不止是形而上的上层建筑,而是社会生活的一个主导层面,是更具有渗透力、影响力的介质。文化是一种生产力。这在当下信息全球化语境下尤其明显,通过文化产品在全世界范围争夺经济市场早已成为共识。以好莱坞为例,在中国电影市场所赢得票房比在美国本土更高,好莱坞甚至专门为中国量身定做电影,在电影中不止出现华人影星,甚至中国的商品广告也开始植入于好莱坞电影中。文化生产力不仅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也影响了传统行业的发展,文化产品中的商品植入广告就是很好的例子。再如,韩国在近些年通过的影视作品、综艺节目将国家文化输向亚洲其他国家,韩服、泡菜成为耳熟能详的国家文化代表商品。韩国有着成熟的明星制造生产线,通过综艺节目、影视作品风靡亚洲,吸引了无数粉丝。在网络终端多样的今天,随时随地看美剧、韩剧已不是新鲜事,在眼球经济下的文化产品在现代生活中的产能甚至超越了传统商品,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所强调的文化物质性和生产性已经愈发凸显。文化的物质属性已深入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文化的物质属性不是文化的唯一属性,如果文化的物质属性超越了它本身的艺术性、精神性或者其他的属性,那么文化产品便会只是商品而没有文化价值,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会变成商业市场中的等价交换。所以我们在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同时,更要注重支撑着这样生产力的内在属性。
威廉斯的文化理论重视文化的整体性、动态性、实践性、开放性,但是在信息碎片化的背景下,文化的整体性是否已经发生了改变?亚文化、后现代文化等新文化种类的出现是否说明主导文化、剩余文化、新兴文化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也许是这样的趋势。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过在今天,儒家文化思想更多地分散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社会中所倡导的文化是否就是人们社会中的主导文化,还是已经过渡到了剩余文化,也许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前,电视节目往往能够最为直观地反映一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近几年,中国的文化节目陡然上升,在提高节目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求。如《一站到底》《汉字英雄》《中国好诗词》等,都属于知识考查类,题目范围大、涉及广泛。这些节目的出现,很大意义上说明了现代人的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和追溯。很多节目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节目,而是采用娱乐节目的形式呈现文化和传达信息。文化碎片化的现象明显,这些节目以碎片化的问题来呈现传统文化知识,而不再是运用整体化的体系去展现。快速问答、晋级竞赛的形式一方面昭显了文化碎片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反映了追求快节奏、精彩性的文化生活,很多时候节目会故意出现偏、怪、难的题目来提高节目的精彩度,吸引观众的收看。观众往往从中获得的是碎片化的知识或信息,甚至会在快节奏的节目播放中转瞬即忘,而并未获得知识或信息。这个快餐式时代的感觉结构也许已没有那么严密、明确的构造,文化膨胀或信息爆炸使得人们不可能一一接受所有的文化知识,文化碎片化也许正是在这种膨胀中、不可吸收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逆转的现象。而且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泛文化”状态,一种平行化状态,文化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许我们可以从新的视角思考威廉斯的文化理论。
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观念在西方文化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打破了文化、文学、政治等之间的界限。由于其理论的动态性、开放性,至今仍在理论界振聋发聩,引发我们的文化思考。
[1][英]E. B.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与习俗发展研究(第1卷)[M].伦敦:翰·默里出版社,1903:1.
[2]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7,134.
[3]Raymond Williams. The Long Revolution[M]. NewYork:Harper & Row,1961:42.
[4][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