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9+3”学生与内地学生艾滋病教育现状分析

2014-03-31 07:20周佳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藏区知晓率艾滋病

况 涛,周佳敏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藏区“9+3”学生与内地学生艾滋病教育现状分析

况 涛,周佳敏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目的 比较藏区“9+3”学生与内地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现状以及他们的公益意识,为在藏区“9+3”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四川省某中职学校124名藏区“9+3”学生和100名内地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藏区“9+3”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现状与内地学生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及时对藏区“9+3”学生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藏区“9+3”学生;内地学生;艾滋病

四川省内藏区甘孜州、阿坝州自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疫情呈上升趋势,确诊的感染者人数迅速增加。这些感染者中,性传播感染率已超过50%。政府和民间组织在四川藏区开展针对乡村普通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很少,对群众普及科学知识,进行广泛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1]。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将防治艾滋病作为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防治艾滋病的生力军。自2009年起四川省开始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5年计划。实施藏区免费职业教育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该计划通过组织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内地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以基本普及藏区高中阶段教育为目标,为提高藏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实现藏区长治久安与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因此,为了解藏区“9+3”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现状以及与内地学生存在的差异,笔者于2011年11月对四川省某中职学校部分藏区“9+3”学生和部分内地学生进行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四川省某中职学校一年级全体藏区“9+3”学生共124名,均为女生。年龄最大19岁,最小14岁,平均16.52岁。内地学生为藏区“9+3”学生的同班同学,共100名,均为女生。年龄最大18岁,最小15岁,平均15.89岁。

1.2 方法

采用自填式结构问卷,对藏区“9+3”学生和内地学生进行调查。对藏区“9+3”学生共发放问卷124份,收回有效问卷124份(有效率100.0%);内地学生共发放104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96.2%)。问卷由笔者统一发放并收回,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人口学资料,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以及学生获取预防艾滋病知识的途径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2 结果

2.1 对艾滋病流行趋势的认识

藏区“9+3”学生中听说过艾滋病的占96.0%,低于内地学生的99.0%。46.0%的藏区“9+3”学生不知道艾滋病离自己是否遥远,认为离自己很遥远的占21.0%;知道艾滋病离自己并不遥远的占33.1%,低于内地学生(60.0%),有显著性差异。了解我国疫情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的藏区“9+3”学生有14.5%,低于内地学生(34.0%),有显著性差异。

2.2 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藏区“9+3”学生中知道艾滋病是传染病的占76.6%,主要破坏免疫系统知晓率为56.5%,血液检查是确诊方法知晓率为73.4%,没有疫苗知晓率为30.6%,目前无法治愈知晓率为40.3%,与内地学生相比均有差异或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比较[n(%)]

2.3 艾滋病传播和非传播途径知晓情况

藏区“9+3”学生对艾滋病传播的3条基本途径知晓率分别为:血液传播80.6%,性传播75.0%,母婴垂直传播58.9%。但3条基本途径都回答正确的学生比例仅有22.6%,低于内地学生的38.0%,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比对3条基本途径的知晓率还低,不论是藏区“9+3”学生,还是内地学生,非传播途径全部答对的学生一个都没有,全部答错的藏区“9+3”学生占19.4%,内地学生占17.0%,无显著性差异(P=0.65)。学生对蚊子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率最低,藏区“9+3”学生为14.5%,内地学生为9.0%,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艾滋病传播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比较[n(%)]

2.4 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和公益意识

知道世界艾滋病日的藏区“9+3”学生只有5.6%,了解红丝带含义的有37.1%,与内地学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对艾滋病患者有同情心的占56.5%,远高于内地学生,且有显著性差异。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朋友来往并关心他们的藏区“9+3”学生占73.4%,高于内地学生,无显著性差异。愿意做志愿者的藏区“9+ 3”学生为87.1%,略低于内地学生,无显著性差异。

2.5 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

藏区“9+3”学生现有的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广播(占30.6%),报纸、杂志、书籍(占25.0%),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占21.0%),宣传资料、展览、板报(占12.9%)(见表3)。

表3 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比较[n(%)]

3 讨论

被调查的124名藏区“9+3”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与内地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藏区“9+3”学生对艾滋病的流行形势缺乏正确认识,虽然听说过艾滋病的占96.0%,但多达46.0%的学生不知道艾滋病离自己是否遥远,甚至有21.0%的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知道艾滋病离自己并不遥远的只占33.1%,了解我国疫情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的只有14.5%。由于学生对艾滋病流行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到位,导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防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这对身处疫情呈上升趋势的藏区学生来讲是非常危险的。

(2)藏区“9+3”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不高,尤其是对艾滋病传播和非传播途径不能正确判断,缺乏足够的防范能力。同时藏区“9+3”学生对艾滋病患者更加同情、宽容。在这种情形下,要保证她们安全地与艾滋病感染者和谐相处,就必须让她们具备预防艾滋病的能力。

(3)目前,藏区“9+3”学生拥有的艾滋病知识来自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的只占21.0%,低于岑晓钰的报道[3]。绝大部分知识来自大众传媒,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尽管学生乐于以大众传媒形式学习艾滋病知识,但其传播的相关知识远不如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全面、深入、系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甚至可能因为学生自身文化基础和理解能力的限制使其对艾滋病知识认识模糊甚至错误。

综上所述,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通过多种形式、渠道加强对藏区“9+3”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1]尚云川,范琼霞.四川藏区艾滋病预防的人类学实践[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47-50.

[2]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藏区免费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S].2010.

[3]岑晓钰,张河川,郭良骥.佤、汉族青少年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5):333-335.

G526.5

B

1671-1246(2014)05-0122-02

猜你喜欢
藏区知晓率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