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仁金
(株洲市九方中学,湖南株洲 412001)
利用社会资源 助推学校发展①
米仁金
(株洲市九方中学,湖南株洲 412001)
“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我校自觉践行这一理念,开拓和运用社会资源,优化办学条件,推进课程开发,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发展,成效显著,获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肯定与称赞。
校社合作;创新;社会资源
株洲市九方中学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厂子弟中学,2006年学校整体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移交给株洲市人民政府管理,隶属于株洲市教育局。承载着50年历史的厂矿中学,有过辉煌、有过困难。面对新世纪、新起点,如何改革创新、谋求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学校领导的社会影响力、社会交往能力是学校社会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1]。
学校决心充分利用学校所处的区位优势,开拓“校-社合作”之路,与电力机车公司、电力机车研究所、市农科所、株洲九华新材料公司(现华联高科公司)、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业和高校大力合作,为学校发展寻求丰厚的资源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获得了显著成果。这种社会资源就是学校的社会资本,学校社会资本包括内外两方面的社会关系网络,各自又由两个联系构成,即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学校利用外部关系网络获取社会资源,运用内部关系网络使获取的社会资源产生效益,并协调学校内外两方面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其产生整合效益,最终使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自己的目标[1]。
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是国家一级企业,作为它以前的子弟中学,我们与它有着血浓于水、千丝万缕的联系,它首创的“火车头精神”是株洲市的主体精神,它拥有饱满的现代科技、科学管理,它的生活区石峰区田心社区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社区交通便利,有多路公交车直达,其中T35路终点站即为九方中学。社区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态势——千亿轨道产业群,社会综治环境良好,居民富裕,且素质较高,对教育比较重视,有能力也愿意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该社区有比较完善的教育网络,九方小学、田心中学、湖铁职院均在学校附近,其中田心中学是九方中学的主要生源基地,而湖铁职院,是国家级重点的技术学院,因其自主招生的优势、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发展前景成为了九方中学成绩靠后的百分之十左右学生升学选择的学校,这几所学校间有着割不断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纽带,是真正意义上的兄弟学校。这一切都是我校宝贵的办学资源及提供社会实践的理想场所。
湖铁职院这一资源同样宝贵:现代中国急需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职院丰富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和设施设备能为我校学生学好科学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它提供的就业途径还能为我校大批学生开辟宽敞的就业之路。
当然我们所开拓的“校-社合作”没有限于本社区。2004年12月,株洲九华新材料公司(现为华联高科公司)、市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与我校共同签订协议,在我校开办“九华·宏志班”,由九华公司设立“九华奖学金”和“九华助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高中贫困生三年学杂费并奖励其中的优秀者。2013年3月,我们又在全市率先开拓了与科研机构株洲市农科所的合作,建成“株洲市农科所实验教学基地”,为培养未来的生物高科技人才开辟了新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资源。我校深入挖掘、充分运用社会资源,组织专人编写了《九方中学周边企业企业文化导读》作为本校核心校本课程之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光色心情》、《生活中的生物学以及技术实践》、《看中国的人心与传统文化的垃圾与精华》、《我爱发明》等在内80余门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能让有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自主选择。《初步构建田心美食地图》这一校本课程一开始就赢得了众多“吃货”学生的极大兴趣,这一校本课程的开拓者谢佳老师本身也是美食的爱好者,“每周二第八节课在谢佳老师的带领下去挖掘田心地区的味觉密码,比在教室里中规中矩上课有趣多了!”学生感慨,“我们很乐意为以后的学弟学妹们设计美食路线,希望他们以后能在此基础上慢慢完善”。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与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课程。”我校“就地取材”依托各类社会资源开发了一系列研究性学习课题,如《田心社区物业管理的调查》,在政治老师的带领下,对田心的紫藤苑、牡丹园、馨柳等社区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对这些小区的清洁卫生、绿化物日常维护、治安管理、公共蓄水池维护、水电管理、排污设备管理、电梯维护等公共服务进行的统计分析,排查出物业管理存在的漏洞及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将调查结果与改善建议反馈到每个社区的物业管理处。这一做法赢得了业主的大力赞赏,这一课题也因此被评为校级的优秀课题。我校的不少研究性课题还被评为省、市及优秀课题,在湖南省2009年度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审中我校有五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评,其中《中学生校服面面观》获一等奖,《中学生发型研究》及《关于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研究》获二等奖,《肥皂的制作工艺研究》及《关于烟花爆竹的实验研究及相关社会实践活动》获三等奖。校级的优秀课题更是层出不穷,如《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企业精神调查》、《田心社区物业管理的调查》、《株洲田心社区交通现状调查及畅通对策》、《校园与周边社区落叶的处理的调查与研究》、《对新型公交车未来的展望》、《田心社区居民及业余安排及身体状况的调查与研究》等等。我们撰写的《立足校本教研,提升学校品位》在第三届湖南普通高中校长论坛上获一等奖,说明我们的上述做法和所获得的成果被学术界及社会认可,这些校本课程被誉为“九方中学校内课程超市”。
首先是推进一般意义上的专业发展。那些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所所拥有的现代化设施设备、现代化生产技术及其流程以及现代化管理,让我们的老师大开眼界、深受教育,对转变他们的人才观、教育观、课程观和管理观,推进教学改革与班级管理改革起到了很大作用。一是南车株机公司和南车电机公司所传承下来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开拓的精神被用到我校的教学改革当中,学校努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全面推行“三主、一案、五环节”的教学模式。2011年开始在全校推行了“三主、一案、五环节”教学模式,通过多次教师培训、学生培训,三主一案五环节的教学模式已经深入全校师生。我们还将企业的激励机制延伸到班主任工作,实施星级班主任制度,以及学生的民主化、自主化管理,提升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学校的教师、职工和学生在利用社会资源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1]。
还有特殊意义上的专业发展。以与市农科所合作共建“生物实验教学基地”为例:近二年来,该所多位专家特别是郑思乡博士(原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花卉方向带头人、“百合切花国产化希望之子”、我市重点引进人才)六次走进学校,手把手培养我校生物教师团队,对他们生物学专业素质和生物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我校的生物组织培养室,2011年建成以来,其高效使用多遇瓶颈,始终限于组织小范围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在郑博士等专家的指导下,它终于成为教师引领学生开展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殿堂,让师生们感受到了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生命力。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获得诸多成果。比如2011年,在南车株机公司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我校9名学生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国版权协会、中华商标协会联合主办的、以“科技、环保”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尚德创意大赛”中获奖,“太阳能水车及环保纸车”项目并获团体银奖,周向东老师评为“全国百名创新型教练”,学校被授予2011年度“中国创新教育学校”。2013年在株洲市第二届高中生物教师专业素养竞赛获奖通报中,我校获得城区1组团体总分、说课竞赛、实验竞赛、理论竞赛四项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2013年10月,我校生物老师谢佳在中南六省的生物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
在精神引导、道德升华方面,社会资源的运用功不可没。浸透身边的南车株机公司“火车头”精神,多门企业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让学生们更关爱社区、更向往科学。刘友梅院士来我校面向全体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株洲市农科所郑思乡博士等专家多次来校指导科研与教学,九华公司董事长邹昌贵先生多次亲临学校捐资助学,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学子的精神与品德深深感染和熏陶了广大学生。
在智能提升方面,这些企业和科研机构给学生们带来了生动、丰富、紧密联系实际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其运用机会,对提升广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智力品质、对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起到了巨大作用。以2013年数理化生奥赛中为例,我校有4人获得全国二等奖、2人获全国三等奖、1人获省一等奖、8人获省二等奖、12人获省三等奖,121人次获市级奖励。
值一提的是,南车株机公司和湖铁职院为我校众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技实践基地和相当广阔的就业平台。我们依托厂所建立了生产实践车间和校外导师团队,带领广大学生在科研与生产中大大提高了操作技能与实践运用能力。我们积极依托南车株机公司与铁道职院的行业优势和就业平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我校毕业生通过自主招生和高考的渠道考入湖铁职院,每年都能有相当一批进入各地铁路部门就业。
我们的“校-社合作、创新高中发展”之路取得了初步成效,社区与企业为我校人才的培养提供资源与平台,我校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这是一种和谐共赢,尤其体现在我校贫寒学子身上。爱心托起希望,知识改变命运”,很多贫寒学子因为爱心企业家的帮助改变了命运,很多孩子因为社会的赞助而考入理想大学。同时,我校的学生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尤其是我校品学兼优的宏志生。他们不但是学习上的“拼命三郎”,更是用各种方式传递社会的正能量,九方宏志生晴暖福利院、助学雅安、保护环境、擦洗公共汽车、小年看望鳏寡、独居老人等等,由于株洲晚报、株洲新闻等媒体的关注,这些寒门学子被更多人知晓,爱心企业的善举被传递,一些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给予我校贫困生活上的补助。社会的帮助成了我校扶贫帮困工作的一大亮点,为贫困学子架起通向成功的心桥,为祖国未来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虽然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今后的路还长,我校校舍合作的层次较低,深度不够,如何建立与合作单位的经常性联系平台,如何进一步提升老师们教研和教学的水平,如何以项目或课题为载体建立协会或学会,如何更好发挥合作单位对我校办学的指导作用;如何通盘考虑,统筹运作,使社区、企业的运行与我校办学的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实现校社合作的整体推进等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努力与创新。
[1]文 丽,汲力健.关于职业院校积极开发社会资源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46.
(责任校对 王小飞)
G63
A
1674-5884(2014)06-0004-03
2014-01-02
米仁金(1970-),男,瑶族,湖南辰溪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