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一体化文化适应:进程与选择

2014-03-30 05:07纪德奎刘可心郭彩霞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进程城乡学校

纪德奎,刘可心,郭彩霞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

“适应”一词源自英文adaptability,原本为生物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是指生物体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而形成的生理适应能力。后将其引入到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是指个体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

城乡文化有着各自丰富的内涵与特点,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政策的影响,乡村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的境地,作为乡村文化缩影的乡村学校文化也遭遇着发展的瓶颈与困境。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这一背景下,乡村学校作为文化发展的主体,只有积极的调适与转型,才能适应城乡教育一体化所带来的变化,以保持城乡学校文化发展的平衡性与和谐性。

一、加强乡村学校的领导层,从方向上提高适应性

乡村学校领导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 “火车头”,对学校的发展起着方向上的关键作用。乡村学校领导层的发展理念以及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把握程度,就决定了其学校的文化建设程度以及适应程度。因此,提高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的适应性,应该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全角建设理念,平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很多乡村学校只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最普遍的做法就是重视校舍的修建、多媒体设施的引进、校园环境的美化等,这些层面是最浅显的,但同时也是最直接的。因为精神文化建设是无形的,需要长期的过程,而物质文化建设容易立竿见影,一些乡村学校领导往往会采取这种方式以迅速实现乡村学校硬件配置的现代化。从长远看,乡村学校领导应该平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不应只在外在形象上下功夫,更应该重视内在的丰富,即学习先进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和价值观文化等精神文化内容,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增强全体师生的归属感,明确办学理念与建设方向,使乡村学校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定位准确,发展科学。

2.传输正能量,培育文化自信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乡一体化过程的惯性作用,即由城市支援乡村,导致在教育一体化过程,产生这样的文化惯性,即城市学校文化统摄乡村学校文化。乡村及学校接受着城市的强势支援,村民接受的学校教育脱离了乡村本土文化,是城市化的内容,这样的教育一体化容易导致乡村教育以及村民文化自卑心理。因此,乡村学校领导层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应该充分尊重乡土文化,肯定优秀的乡村本土文化,积极为乡村教育传输正能量,培养乡村学校本土文化自信,破除城乡文化的割裂,“弱化城乡差别,强调共性与共享,尊重与平等”,[1]推动一体化进程的和谐进行。

3.用足政策优势,细化开发方案

长期以来,乡村学校本土文化的缺失并非是绝对缺失,而是相对缺失。优秀的乡村本土文化包括历史、自然环境、习俗、方言、文字等在质与量的层面并不匮乏,之所以乡村文化走向边缘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细致的文化开发。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领导应该深入考察本土优秀文化,凭借政策的扶持力度,发挥自身优势,带领乡村学校开发校本文化,使乡村学校文化具体化、系统化以及可感知化。例如,可以将优秀的乡土文化编纂成教材,以具有本土文化气息的主题,配合现代教育设备,以声光电多种媒体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本土文化认同。

4.跟进示范推广,加强文化交流融合

乡村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集理念转变、思维创新、实践到位、实验骛行于一身的集合体;它同时也是一个渐进的不断优化的提升过程,经历着学校文化转型到突出学校文化特色,再发展到形成学校文化品牌的过程。[2]因此,乡村学校领导要集思广益,建立适合本土的示范模式,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推广本土文化,形成本土品牌文化。在此基础上,与其他乡村学校、城市学校文化进行交流,扩大文化交流范围与规模,促进乡村学校文化与其他优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调整乡村学校的中坚层,从关键点上提高适应性

乡村学校教师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 “中坚层”,对学校的发展起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乡村学校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其自身的业务素养以及思想品格决定了学生主体的发展基调,也奠定了学校文化的发展基础。因此,提高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的适应性,乡村学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中坚作用。

1.厘清迎合与突破关系

乡村学校教师是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作为乡村学校的中坚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村学校教师受到学校领导文化的影响,根据自身的理解,自觉地在教育活动中发挥对学生的影响。在传统印象当中,乡村学校教师身上总是被贴上 “教书匠”的标签,“在教学工作上,我们的教师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即教学本身就是传播知识文化,平时能教出好成绩就是功劳,升学率高就是贡献。至于研究如何营造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意识则考虑得不多。”[3]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教师往往采取迎合的方式来适应这一变化。所谓迎合的方式,是指乡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依然保持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公开课、评级、检查的过程中,才去采用符合 “标准”的教学模式、方法,使课堂在探究、合作、活动的浓烈氛围中进行。这种迎合不利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不利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同时还会影响到乡村学校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适应性。乡村学校教师应该加强交流与学习,从消极迎合逐步过渡到积极突破,正确把握一体化内涵,学习先进理念与方法,形成科学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推动乡村学校文化建设,从而加强乡村学校文化在一体化进程中的适应性。

2.理性流动与坚守选择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这也造成了乡村教师的向城性流动。一部分乡村学校教师开始不满足于现状,纷纷离开了乡村的教育岗位。“教师流动率高与拖欠教师工资有很大关系。教师拿不到与所付出劳动相应的报酬,就会离开所在岗位,造成农村学校基础教育发展不稳定,基础教育发展停滞的状况。”[4]乡村学校教师的流动方式主要有考研、改行、调动、升职等。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的流动对乡村学校文化建设有着重大影响。这不仅是教师自身的损失,也是乡村教育的损失。乡村学校教师的空缺,影响到乡村学校正常的运作,不利于学生接受连贯、系统的教育,同时,引入的新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学校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师的处境会在这一进程中得到改善。因此广大乡村教师应该立足于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坚守自己神圣的职责,实现理念的转变。

3.转变工作重心与中心

在乡村学校中,长期以来教师文化处于主导地位,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权威层面。乡村教师主导教学过程,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考试分数为重心,很少关注学生的兴趣以及个性、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样的理念对于少数能够进入高等学府的学生或许有一定帮助,但是多数学习困难,难以进入更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教师应该转变理念,从过去的知识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从分数重心转变为能力重心。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是全面发展的,对于其以后的升学、就业是十分有益的。这促使乡村学校文化建设更加人性化,突出以人为本,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以及在乡村中的影响力,从而更好的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的适应性。

三、引导乡村学校的主体层,从实效性上提高适应性

乡村学校的广大学生作为学校文化建设主体层,对学校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虽然他们形式上处于被动地位,但乡村学校文化建设主要还是依靠学生,因为学生这一主体基数最大,而且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所以提高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的适应性,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思想层面的引导。

1.审慎离农与认同本土

农村教育的起点是乡土逃离,之后的变迁更加凸显了乡土逃离的趋势。[5]农村学生对乡土社会的远离,不仅表现在空间的疏远上,更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疏离方面。[6]学生受到脱离乡土文化的学校教育,使其自身的离农倾向增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乡村学校学生的流失加剧。这主要有两个的流向,一是经济条件较好、学习意愿较强的学生转学入城,二是受城市文化吸引的学生选择辍学,入城工作,融入城市生活。乡村学校文化发展需要学生的支持与共同建设。作为乡村学生,应该充分认识本土文化的重要性,辩证看待城市文化,盲目的离农,未必是利大于弊。珍惜与发掘本土文化,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推动乡村学校文化建设,是乡村学生的重要责任。

2.彰显主体与消解被动

在传统的乡村学校教育中,学生一直是被忽视的重要主体。他们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传授、活动的安排、班级管理等。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应该重视学生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环境文化、班级文化、教学文化、管理文化等诸层文化建设当中,改变以往的被动地位。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乡村学校文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乡村学校文化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

3.重塑目标与开拓视野

乡村学校的学生,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视野不够开阔。他们通常以考高分与升学为学习目的。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尤其是对学习目标定位与开拓视野的引导,使他们明确自身的文化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在升学或者选择就业之前就能够获得相应的文化知识与技能,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学校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更好的适应一体化进程。

四、完善乡村学校的制度层,从运行机制上提高适应性

1.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建设首先需要的是坚强有力的领导体制作保障,从总的方向上掌舵。乡村学校领导在一体化进程中不仅扮演着上传下达的角色,还是整个学校文化建设的总指挥。一旦乡村学校领导出现领会错误,学校的文化建设就会陷入 “乱弹琴”状态。在以往的过程中,不乏这样的案例。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来确保一体化的一致性。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乡村学校领导要在 “上传”上下功夫。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指示,避免理解的随意性与主观性,同时要真正面对其中的问题,切忌避重就轻、迎难而退。其次,乡村学校领导要在 “下达”上做文章。领导层的理解程度决定了教师及学生的领会程度,领导层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学校领导在下达工作时应该一丝不苟、实事求是,以身作则。再次,乡村学校领导还要进行广泛的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与培养问题意识。最后,赋权校长,让中小学校长真正拥有事权、财权和人权,依法管理学校,[7]形成民主治校的和谐氛围,为学校文化建设适应一体化进程铺平道路。

2.构建科学的培训机制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建设还要靠教师这一重要主体的支持。乡村学校教师在知识水平、能力素质等各方面都与城市学校教师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从实质上确保一体化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乡村学校教师要增强专业理论基础。乡村教师一般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学历不高,专业基础薄弱。通过理论素养的提升来实现与实践经验的衔接,是乡村学校教师提升专业文化素养的重要措施。其次,乡村学校教师应该与城市学校教师建立交流平台。与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交流有助于乡村教师直接经验的活动。再次,将理论与直接经验内化为实践指南。只有将学来的东西真正的领悟,才能在实践中发挥效用。

3.健全合理的引导机制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建设还离不开学校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学生。虽然学生主动参与学校文化的意识不强,但是由学生建立起来的学校文化是最具稳固性的。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引导机制,促进学生广泛参与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从学校制度文化入手,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学生树立学校文化意识。其次,在教学文化方面,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认同感。同时用积极的乡土文化加强对学生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再次,在班级文化中,要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在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综上,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过程,乡村学校应该理性审视和选择符合自身特征的学校文化,从领导、教师、学生和制度层面入手,提升乡村学校文化层次,从而提高对一体化进程的适应性。

[1]李敏,万正维.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7,(4).

[2]纪德奎,张海楠.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的本土化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3]王瑞森.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金晶.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文学,2012,(6).

[5]闫世贤.农村教育乡土逃离及归因分析——以前村小学近20年的变迁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2).

[6]李伯玲.布局调整中乡村学校文化的复归[C].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09-23.

[7]姬秉新,王从华.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校均衡发展研究——以西部某省为样本[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1).

猜你喜欢
进程城乡学校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城乡涌动创业潮
学校推介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