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要悟,邹慧明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既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指出了教学改革的应然走向。“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首先意味着教学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是 “为了人”的社会活动,作为教育之基本途径的教学自然是 “为了人”的教学,“为了人”的教学要求教学从学生出发,教学过程不仅应关心、爱护、体贴学生,更应尊重、理解、引导学生,最终又 “以学生的发展来检验教学效果”。[1]131
“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2]109是否享有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直接关涉到学生的生活走向,影响着学生的生存状态及生活品质,进而影响到国家的全局性、战略性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再强调:“基础教育应该使学习者熟练掌握读写算和获得一些经过选择的实用信息和生活技能,从而可为学习者继续学习,不论是接受中等教育还是自学,打下一种基础。基础教育本身不应被看作是一种目的,而应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础。”[3]118-119在走向现代化和建设 “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公立基础教育战略性作用得以发挥的核心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落实到教学的层面上,就是提供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即不仅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育需要,而且关注特殊学生的特点。
适合学生的教学首先应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教学。基于基础教育的特殊使命,在受教育人口基数庞大的社会背景及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教学所面对的首先是由众多学生个体组成的群体,肩负着促进该群体整体发展的使命。“基于人的共通性,教育需要作为一种基本需要,具有普遍性、共同性和正当性。”[4]一般而言,一定的学生群体其心理发展水平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需求,而共同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样强度和水平的教育影响以及大致相当的学习生活阅历反映在教育当中,便使得他们的教育需要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因此,“适合学生的教学”需正视学生普遍的教育需要并提供满足其教育需要的教学,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社会对每一个人的教育基本需要的正当诉求都应予以满足,“社会有义务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而不管他们是否明确地察觉到或者要求满足。”[4]当然,我们在关注大多数人的教育需要、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同时也需兼顾特殊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特定需要。学生个性特点的多样性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使得教育需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适合学生的教学也是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这意味着教学不仅应关注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学生的发展需要,而且要兼顾基础较差学生的特殊困难;不仅促进整体学生的发展,还能充分激发每一个 “不同步”的学生的潜能。
终身教育理念强调,“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事实上,他总是在不停地 ‘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2]196-197从这个角度来看,人都具有 “未成人性”。诚然,相对于生理和心理发展较成熟的成人,作为少年或儿童的学生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同时存在更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儿童去 ‘进入生活’,帮助他们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使他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5]正视学生的 “未成人性”意味着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和个性特点,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出发,在此基础上正确引领,适时开拓,让每个学生都走上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正视学生的 “未成人性”也意味着把 “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将成人社会既定的价值理念强加于学生,置学生的接受水平及发展特点于不顾。“成人化并不代表着合理的社会化进程,却折射出教育的模式化、集权化,它表达的是成人对秩序与控制的偏好。成人化的儿童只是模仿的结果,往往缺乏个性、创造力和健全人格,而真正到成人阶段又常表现出幼稚、不独立。”[6]
新课改倡导和推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举措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然而,也有学者担忧,这些学习方式的采用是否对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等估计过高、信任过度,是否将过大的期待放在作为 “未成之人”的儿童身上,是否对儿童尽快 “成才”的焦虑过多地投射了到课程理念及教学活动中……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夸大儿童能力的理论话语经常是以一种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形式出现的。[7]同时,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一些过于理想的教育理念也备受着实践的拷问:我们在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是否忘却了因儿童本身具有的不受束缚的自由天性而致使 “自主”流于形式甚至难以保证基本的知识获取?我们在极力主张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是否忘却了尚不具备相当知识储备的学生何以能真正地领悟研究的价值?我们在四处呼唤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是否忘却了不基于学生个性需要和发展特点的全面发展何以能称作 “全面”?理性地、负责任地讲,美好的教育理念若不是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的,终究只是美丽的幻影。教育不应只是 “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而应同时让现时的儿童生活得幸福;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打造出一个个由成人设想的 “理想化的自己”,而是充分考虑儿童之所以是儿童的自然本性并提供一种符合儿童身份或角色的学习生活或教育历程。
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伴随着教学论研究的整个历程,同时在新的时代及教育背景下又有了不同的内涵,蕴藏着新的价值。维果茨基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即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就是要努力促成两种发展水平的不断转化,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要达此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需了解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同时还要全面分析其期望的目标水平。一方面,教学需以学生已有的学习准备为基础,从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出发,使教授的内容易于为学生接受,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空间,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由于学习是累积性的,较复杂、较高级的学习是建立在基础性学习基础之上的,每一类学习都是以前一类学习为前提的,[8]310因此,教学只有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情感的准备为基础方能有效。教学只有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才能使教学中的每一项工作都适合于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另一方面,“教学过程既要根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影响这一过程。”[9]33教育的作用和魅力就在于促使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从而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适合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的教学需建立在全面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即认知能力、学习需求及动机水平等基础之上,并据此设定高于学生目前发展水平但经过刻苦钻研尚可达到的教学目标,选择超出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学习准备但通过深入探究尚能习得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促进学生的发展。
个性化教育一方面要求教育人道化、人性化,另一方面要求教育个别化或个人化,即考虑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考虑个人的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等。[8]33个性化教育追求的是个性的发展,而发展个性不是放任自流和自由无序,它要求切实了解和理解每一个个体,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让每个学生真正地认识自我。这样的教育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关心每个学生的特殊困难并及时掌握学生的自我定位情况,根据不同的个体施以不同的教育。
重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要求教育者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长远的目光,“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兼顾到孩子自发的 ‘我想要’和整个社会的需要,将儿童身心的成熟和发展合理地纳入到社会需要的轨道”,[9]教育者应创设条件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负责。重视学生的特殊困难则意味着教学不能让任何一个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掉队。这既是教育个性化的应然诉求,也是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公平精神的体现。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认知性难题,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且需全面把握学生表现出的非认知性特点,以便更准确地定位问题之所在,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教育引导。适合学生的、个性化的教育也极为重视学生的自我定位。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烈,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勇于思考、求索,敢于突破、创新,不断寻求个性的彰显和自我价值的突破。适合学生的教学一方面需引导学生系统地分析自我、全面地了解自我进而正确地定位自我,把握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所在,另一方面需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结合学生的自我定位,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对其施以个性化的教育。
适合学生的教学并非只是强调教学要注重并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或者只是突出差异性教学或因材施教。适合学生的教学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现代教育理念。
199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发起的 “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首次提出 “全民教育”概念。大会在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 《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两个历史性文件中明确提出全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 “满足基本学习需要”: “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所谓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和基本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3]15-161993年,“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首脑会议”讨论通过了 《德里宣言》,包括中国在内的九个人口大国政府首脑向本国人民及国际社会庄严承诺:“我们将确保每一位儿童都能入学或依其能力接受适当的教育”。《宣言》承认,“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必须得到开发,以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基本学习需要。”[3]110
全民教育作为引领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涉及教育某一方面的变革,它所强调的是,为了满足每个学生的 “基本学习需要”,教育中每一方面的变革都是必要的,既包括增加教育的投入、拓宽教育的渠道,也应从革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注重学习成果及教学效率入手;从教学层面来看,满足每个学生的 “基本学习需要”只有在适合学生的教学中方能实现,因为,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课程和教学应适应儿童的需要,而不是儿童去适应课程和教学的需要。为此,我们的教学应基于每一个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而开展。
教育公平问题关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看,教育公平问题涉及教育系统整体的公平,主要指入学机会的公平、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等,考虑的是群体的利益;从微观层面看,教育公平问题涉及的是教育系统内部的公平,主要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对学生发展施加影响的方式方法等的公平,针对的是学生个人的发展。宏观层面的教育公平为微观层面教育公平的落实扫除障碍、提供条件,而宏观层面的教育公平只有转化至微观层面,才能够落实或践行,真正发挥作用。微观层面的教育公平追求的是学生的优化发展,而学生的优化发展归根到底要落实在学生个体上,故其本质是追求个体公平。“机会均等”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原则也应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而适合学生的教学则本质上与之吻合,即在保证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享有大致相同的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对具有不同禀赋、个性、才能的学生采取差别对待的教学方式,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提供 “充分的学习机会”,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或潜能实现的教育。可见,适合学生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为每个学生提供 “充分学习机会”的教育公平理念,它所面向的不仅是大多数学生的教育需要,而且也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特定需要和特殊困难;它以一种合理的、差异的但实质公平的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因而也是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这是教育过程公平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落实。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终极追求,教育应使人的多方面的才能、天资、志向、爱好、兴趣等得到充分的发挥,即应促进学生 “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其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注重的是人各方面基本素质的优化组合,强调的是人的各方面素质获得协调的发展,这包括生理与心理、认知与非认知、知识与道德、技能与思维等方面的和谐平衡。同时,和谐发展并非指平均发展和划一发展,而是强调在承认学生的差异中实现均衡发展,即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个人的心理面貌都具有独特性和无限多样性,这使得每个人都是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的个体,个性化发展恰恰突出了对人的这种本性的理性认识,考虑到了受教育者客观上存在的差异性。因此,和谐发展理念既注重发展的全面性,是协调的、结构合理的发展,又强调个性的发展,是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发展。适合学生的教学之所以蕴含着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就在于它既关注适合 “每一个学生”,又关注 “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在于它不仅考虑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而且还特别关注每个学生基于自己个性或具体条件的独特需求,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走上真正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发展道路。
班级授课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许多国家和我国教育实践中主要的或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任何教学改革的推行都不能忽略群体教学的现实——班额或班级规模是群体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校舍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城市小学和中学每班班额分别不超过45人和50人;农村非完全小学、完全小学和初中每班班额分别不超过30人、45人和50人。但2007年有关中国班额的调查显示,小学超过国家规定班额的班级比例为30.8%,初中和高中班额超过55人的班级比例分别为44.79%和57.01%,综合小学、初中和高中大于等于66人的超大班额为10.85%。[10]67-155在某些人口比较密集的省市,甚至出现了百人以上的班级。多项研究均显示,我国班额过大的现象较为严重,而这个 “大群体”却是由一个个具有不同背景资质、不同思想情感、不同自然禀赋的具体个体组成。秉持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要求教学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然而,当理念面临践行时便会遇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当理论用以指导实践时普适性理解就会遇到具体化问题。适合学生的教学从根本上讲是要使教学适合每一个学生,是对因材施教传统的回归,但在群体教学的现实背景和班额过大的严峻形势之下如何因材施教,则使教学适合每一个学生面临困境。这一问题也仍然被当代教学理论界与教学实践界不断探索。“单一”的教学如何适合 “多样”的学生?面向群体的教学如何适合个性迥异的学生?人们对此一直在做不懈的改革与尝试——活动课程的推行、教学方式的改进、多元评价的运用,等等。然而,当我们在肯定每一次努力的合理性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面对这些努力暴露出的局限性。如何恰当地处理群体教学、班额过大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这不仅仅要有对学生多样性和异质性的理性认识,更要有对教学复杂性和系统性的仔细考量,即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它还涉及所有与其相关的其他因素,如内容、方式、组织、评价、管理等,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等全部的外在力量与学校教学的内部因素的交互作用及协同用力。
课程标准规定了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的范围和所应达到的水准并对教学活动作了初步设计与规约,它既是教学活动的方案,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为了保证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学科体系自身的基本逻辑,确保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测评,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和教育学生,即常说的 “按纲教学”。应当承认,为了规范学校的教学,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一定的统一标准是必需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知识基础有好有差、能力水平有高有低、情感态度有积极有消极的状态不一的学生,他们对教学有着不同的需求。用同一标准、同一速度来要求、教育学生,满足的也只能是一部分学生的需求。
适合学生的教学是旨在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而差异客观存在于学生群体之中,因此,适合学生的教学必然是有差异的教学,这是符合人的发展需要和教育对象实际的。发展的差异性并不排斥发展的共性,这些各不相同的差异需求并不否定人性或人的发展中一些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人的基本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我们需要一定的统一标准来规范行动,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来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而另一方面,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发展形态的差异性又需要我们不能 “唯纲是尊”,只求划一,简单地理解课程标准,机械地统一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应充分照顾到不同状态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灵活地采用多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水平的教学。
适合学生的教学既然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特殊学生的需要、面向每一个学生,那就对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课改基于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大势将教师定位为 “知识传授者”、“学习促进者”及 “教育研究者”,这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及研究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期望,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及目标,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改造教学内容,灵活地传授基本知识及技能,并注重学生价值观和品格的培养。这诸多新要求和新期望使得教师在面对学生多样的需要、超负荷的教学工作量的同时,不得不努力更新自身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实现角色转换,针对有差异的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中获益。然而,教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过多的要求和过高的压力容易使教师产生力不从心之感,要么无暇顾及其多重职责的履行,要么出现职业倦怠。在班额过大、角色多重、要求提高的情况下教师如何使教学面向每个学生,确实是个难题,需要教育学界进一步探讨并着力解决。同时,适合学生的教学必须是在教师的主导之下进行的,教师的教学在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知识吸取和认知发展的同时应兼顾其情绪体验和人格养成,充分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这既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同时也应该看到新理念、新举措的践行与现实条件制约之间的矛盾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远远不够。教师多重角色的履行、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既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同时也有赖于学生的理解、家庭及社会的配合,但在现实中这又是多么地困难。如何得到学生的理解、家庭及社会的配合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从而使其能全力投入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教育学界应当会同社会各界着力探讨。
适合学生的教学需要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其提供保障,而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不仅受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为其他社会子系统如政治、经济及文化所制约,因此,面对现实与理念的冲突及多种因素制约的困境,不仅需要教育的各个层面为适合学生的教学的践行提供配套的支持及做出相应的改造,同时,从长远来看,还需要寻求除教育之外的其他社会力量的理解及帮助,为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打造提供相应的条件,使适合学生的教学不仅停留于理念的应然层面,更成为现实课堂中的应有之态。
[1] 张楚廷.教学论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 金生紘.论人的教育需要 [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2).
[5] 袁宗仅.学校道德教育的转向——从 “好孩子”到“好公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
[6] 刘万海.当前教育中儿童的成人化倾向省思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
[7] 谭斌.再论学生的需要——兼作对现阶段合理对待学生需要的建议 [J]教育学报,2006,(2).
[8] 施良方.学习论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 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课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 韩进.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