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媛
(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贸易系,湖南 娄底417000)
高校担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应当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弘扬中发挥引领作用[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职院校发展势头良好,招生规模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比增多,形成了多民族学生同校、多民族文化共存的局面。如何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校园和谐、凝聚校园精神、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实现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通过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增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了解,接受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学会包容、理解,深刻领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把立德树人摆在最重要位置,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 个字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的今天,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让其更多地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校园民族文化交流,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文化融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自觉性。
校园和谐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内容,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更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不同民族学生由于受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他们身上既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如勤劳、勇敢、自信、自强等美德,同时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文化差异。因此,不同民族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难免因不同的爱好兴趣、生活方式产生互不理解、互不接受的心理,互不往来甚至产生小摩擦,使本来能取长补短、有利于不同民族学生健康成长的正能量变成互相排斥、同学关系紧张的负面影响。开展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使全体学生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特点,吸取有利于自身成长的优秀文化因子,增进相互了解,增进团结友谊,增进开放包容,形成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全球化也日益明显。一些西方国家推行所谓的“优势文化”,企图造成文化同一性以操控不发达国家。他们还利用我们改革开放、引进文化的机会千方百计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企图影响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的大学生来说,会使他们面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产生困惑,特别是由于青年学生对我国不同民族文化了解甚少,理解肤浅,因而对本民族认同弱化、边缘化,带来民族意识的淡化[2]。高校通过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面了解,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了解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提高传承和创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文化辨别力,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袭。
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具有本民族的精神特质,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3]。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民族文化结构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对于民族文化现状的认识缺失和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些独特的方言、文字和习俗正在消亡,另外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青年学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因此,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融合,促进青年学子吸纳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
虽然众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了校园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现有的民族文化交流方式大多局限于课外的文艺性的校园活动,交流的方式单一且深度不够,并未深入到日常的课堂中,导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精髓没有很好地理解,更加不能体会各民族文化融合对于本民族文化发展和继承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各民族的学生缺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加强学生对于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高校实现校园民族文化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业性”的基本属性。高职院校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而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民族文化融合工作中,缺乏对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把各民族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团结协作、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精神,贯穿于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在校园里我们通常可以见到在学生内部存在因民族或地区形成民族小团体,其团结度和集体认知程度更高,这种民族小团体由于缺少与外界交流,或是过分集中在团体内部交流,有时容易在本民族和小团体内部与外界造成隔离,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容易引发矛盾,影响着民族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校园内缺乏有效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使得各民族的学生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不能够很好地交流。而这种文化交流的缺失有碍于民族文化融合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的和谐稳定造成不稳定因素。
在民族文化融合交流中,高职院校要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线,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培育学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营造和谐奋进的文化氛围[4]。学校可以邀请知名专家、道德模范、成功人士举办以中国梦等弘扬社会主义民族大繁荣为主题的讲座,让不同民族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感悟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品味不同民族文化的博大情怀。同时,还可举办以大学生人生理想主题征文和演讲等各类比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是注重各民族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结合。在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中,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各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更要注重隐含其中的内在品质,从而提升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教育价值和影响力。如学院举办民族风采展、民族建筑特色展时,注重挖掘出这些艺术品里面所蕴含的民族风情、主题思想及文化底蕴等,对学生形成感性和思想的双重影响。此外,应该发挥民族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可以在西藏、新疆、广西、湘西等民族地区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考察、调查、支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不同民族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提供平台保障;二是注重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和不同民族个性文化相结合。在民族文化交流中,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彰显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又要注重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文化特色,彰显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统一。
一是思想互导。在民族文化融合中,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采取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对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主动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剔除其糟粕,确立符合民族特点和体现个性需求的价值取向,形成思想上共同进步的互导关系。二是学习互帮。在文化学习中,学校可以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社团活动月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交流,互相关心,形成学习上积极进取的互帮关系。三是生活互助。在日常生活中,以宿舍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月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尊重其他民族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形成生活上和谐相处的合作关系。
一是建立多元互动机制。高职院校应该注意不断健全民族文化交流互动机制,拓宽民族文化交流的空间和渠道,实现了民族文化交流的多样化。健全院系联动机制,落实了民族文化交流的任务和要求。健全全员参与机制,强化了全院教职员工民族文化交流的意识。二是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为了推动民族文化融合交流工作,应该制定民族文化交流项目管理办法,出台民族文化交流协会章程,完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方案。同时,还可以成立精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全面加强项目管理。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把考核评价作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制定了民族文化交流项目考核细则,坚持过程考核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把民族文化交流开展情况纳入系部学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实现责、权、利统一。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对在文化交流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影响民族学生团结的言行予以制度约束。开展“文明标兵”、“自强之星”、“社会实践典型”、“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组建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各系进行巡回演讲[5]。
一是搭建融合交流平台。在校园内建立民族文化融合基地为高职院校民族文化融合互动提供了强大的融合交流平台。民族文化融合基地可以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或民族风采展,向师生展示各民族风采及历史文化[6];同时可以在举办的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将民族文化作为比赛的内容之一,更好地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校园民族文化的特色,为各民族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本民族职业技能特色的平台,让学生在民族文化互动中体验民族文化融合的魅力;此外,民族文化融合基地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调研活动、爱心助学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二是搭建实地考察平台。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观高职院校所在省市及邻近省份的人文景观和革命胜地,可以分批组织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师生去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实地考察,感受民族风土人情。让学生既释放了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和疲惫,远离了城市的嘈杂与喧嚣,享受了一份心灵的澄明与宁静;又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更多的收获是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增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三是搭建课堂渗透平台。我们把课堂作为文化育人的主要阵地,要求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文化育人思想,在课堂上渗透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加强对各民族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规划人生、规划生活、规划职业,并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具体指导和释疑解惑。四是搭建网络宣传平台。高职院校可以在学校层面建立民族文化交流网站,在班级、系部层面建立班群、系群,在网站上开展民族文化大讨论和各种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让每位同学在网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广泛开展讨论和交流,增强各民族学生参与民族文化交流的积极性。五是搭建学术研讨平台。将民族文化融合交流列入科研课题予以重点支持,鼓励教师对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内容、形式、方法进行创新研究,为民族文化交流更有效的开展提供策略参考。同时,还可以举办民族文化大学堂,邀请专家学者开设讲座,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1]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刘 瑜. 构建民族高校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1):174 -177.
[3]张正芳.浅析我国民族文化的现状及其发展[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4):186.
[4]杨建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育师生民族品格——对高职院校民族文化建设目标的思考. 学园[J],2012(21):70 -71.
[5]谭 苏. 高校传承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可行性分析[J].中国教科创新导刊,2013(32):50.
[6]刘 瑜. 构建民族高校信任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1):174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