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钧撰文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效率与公平”这一对矛盾成了中国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在各个时期说法似乎又有差别。从社会政策的视角审视这个议题,哲学层面上的“效率”和“平等”可能会显得过于抽象。在社会领域中作政策抉择时,可以用更具有可操作性的“经济理性”和“人文关怀”来取代“效率”和“平等”,以衡量和调整社会政策的效率和效果。社会政策过程中的“经济理性”,是一个更具操作性的新概念,指的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追求效率,亦即追求收益大于成本,或曰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社会政策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也是一个更具操作性的新概念,首先是指在社会分配过程中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的人为本的公平分配,其次是指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群体的人为本的共享与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经济学因为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应用定量研究要比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更为有利。譬如,在经济学的著作中有大量的数学模型,这也就使其更像一门“科学”。于是,就从科学理性中派生出了“经济理性”。与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一样,也与效率和平等一样,经济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也会发生矛盾,甚至出现互斥的局面。但是,经济学本质上毕竟是“社会领域的”,离开了“人文关怀”将一事无成。
摘自《湖湘论坛》2013年第6期
喻包庆撰文指出,为了解决人与自然严重失衡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要努力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而这又离不开“人类本身的和解”。就我国而言,为了解决日益恶化的生态问题,实现这双重和解,迫切需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能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理念基础。目前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态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和层次性;第二,生态教育内容的系统化;第三,生态教育方式的多元化;第四,生态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第一,推动节约发展;第二,推动绿色发展;第三,推动转型发展。(三)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和常规化。第一,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要建立健全权威、高效、协调的统一管理机制,强化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管职能;第三,要建立健全民主、透明、公正、科学、高效的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监督机制;第四,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第五,要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法治生态。(四)努力实现生态治理的国际化。
摘自《探索》2013年第6期
李亚彬撰文指出,看家本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从而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各类矛盾错综复杂,面对机遇和挑战,要靠真抓实干,要靠过硬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弄懂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去认识“三大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势,坚决啃下改革中遇到的硬肯头,勇于涉过各种激流险滩,同时始终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领导全国人民完成实现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的“关键一跃”。当然,我们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等于可以忽视其他学问的学习,也不等于可以忽视其他知识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为学习其他知识提供指导,是其他一切本领的基础。
摘自2013.12.10《光明日报》
于冰撰文指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神话,暴露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固有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次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内在矛盾的一次总爆发。“现代性”的涵义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有着内在关联。在现代性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它的诸多影响已绝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扩展到了包括政治、文化、观念、心理等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资本的推动下,社会快速发展,“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在外延和内涵两方面,现代性卷入的变革比以往时代的绝大多数变迁都更加意义深远。在外延方面,它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资本给现代生产和生活确实带来了巨大变化,它促进了生产方式日新月异的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提升,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类的交往范围、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说,现代性就是由资本逻辑造成的,是资本逻辑作用的结果。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现代性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理性与非理性、科技与人文、资本的增值与人的贬值的矛盾,而金融危机恰好从不同方面反映出现代性这些矛盾的深刻影响。
摘自《哲学研究》2013年第11期
程焕文撰文指出,公共图书馆是民众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之所以存在,之所以不能关闭废止,是因为公共图书馆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是民众所需。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导致英美公共图书馆面临关闭危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低估公共图书馆价值的双重熔炼下,公共图书馆犹如不死火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城市公共图书馆更是异军突起,成为新世纪城市文化和文明的标志。城市图书馆是一个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的标志,只有有了强大的城市图书馆,才可能有完善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城市图书馆在城市公共图书馆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带头作用、推动作用以及辐射作用。作为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中心,城市图书馆在未来应该担当以下三个中心的历史使命:(1)知识中心。公共图书馆作为收集、保存和免费传播知识的公益机构正是现在和未来社会制度的必需,也是社会赋予公共图书馆的历史使命。(2)学习中心。城市图书馆不仅能够提供网络的知识学习共享空间,而且能够提供现实的知识学习公共空间。(3)文化中心。城市图书馆不仅应该是书香文化中心,还应该是城市、社区的多样文化中心,甚至休闲文化中心。
摘自《图书馆》2013年第6期
李建华、袁超撰文指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城市空间不公正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为了更好地追求符合“正义”的美好生活,研究城市的空间正义问题势在必行。城市空间正义的目标是要保护公民的空间权益,其最基本的诉求就是城市空间的属人性、平等性及多样性。但是应然的价值诉求与突然的状态之间由于社会结构动力和文化动力的双重推进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具体表现为城市空间的异化、空间的剥夺以及空间的隔离。城市空间正义缺失不是偶然的,有多种制约因素。具体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外因就是外部的作用力即社会结构动力,一般指的是收入水平、制度变迁、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内因就是居民自身作用力即文化动力,一般指由于文化因素而产生的阶层内卷化等方面的因素。社会结构与文化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了非正义的城市空间现象的出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矫正城市发展空间正义缺失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要建立城市空间正义,应当明确定位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合理制定落实城市发展政策。
摘自《中州学刊》2014年第1期
学术期刊编辑应具有敏锐的学术眼光
杨荣华撰文指出,学术期刊质量的高低与编辑个人自身的素质有着密切关联。要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学术期刊编辑应当具有敏锐的学术眼光。培养编辑人员敏锐的学术眼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1.提高学术素养。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和编辑业务能力,还应参与一些学术科研活动,在某些科研领域中争取要有较高的学术成果,使自己处于较高的层面去审视学术研究成果的价值,能够真正地编辑出高质量的学术稿件。2.掌握学术动态。一是可以从各种学术媒体中直接或间接地浏览信息、关注信息;二是参与或通过各种层次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中发现信息、跟踪信息;三是在业内的信息平台中交流信息、了解信息、把握信息。3.强化责任意识。学术期刊编辑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责任。要用科学的态度认真地编辑学术文章,把握住学术前沿,切不可敷衍塞责。
摘自《学术探索》2014年第1期
白烨撰文指出,对当下文学批评,有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散兵游勇需要整合。文学批评说起来是一支队伍,但是这支队伍其实散不成军。是散见于不同的领城,散布于不同的行业,而批评本身也因为个人化或职业化等因素,具有着越来越显见的内部分野。因此,不同领域与不同倾向的批评,在资源上、活动上进行一定的整合,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此外,现代文学的演变带来了很多新的关系,比如文学与商业,文学与消费,文学与科技,文学与信息,文学与娱乐,等等,这种新型关系仅靠传统的理论准备和传统的研究方式都不够用,所以需要坚守,需要合作,也需要跨界,需要刷新。第二句话是代际断档需要接续。批评的断档、断代现象相当严重,这既表现为“70后”、“80后”的批评家成长较慢,接不上来,又表现在一些新兴文学领域、文学版块,文学批评较少涉足,甚至基本制度。目前在文学创作上,从“30后”到“90后”同台演出,而文学批评主要靠“40后”到“70后”。新的代际创作、新的文学现象需要文学批评新人同步跟进。第三句话是批评新人需要平台。新人的成长需要切实的扶持与帮助。这种扶持与帮助,主要就是为他们的批评成长提供助力,为他们的演练和实践提供平台。第四句话是文学批评需要自救。文学批评当下的最大问题是,相对滞后的批评在面对一个不断变异的文坛,一个相对萎缩的批评在面对一个不断放大的文坛。批评问题的切实解决,需要认清现实,进行自救。
摘自《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