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县开展全国法治县创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14-03-29 22:05徐东伟
大庆社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法治群众建设

徐东伟

(中共肇州县委员会,黑龙江 肇州 1664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而建设法治中国最主要的还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因此,加快推进全国法治县创建工作是提升地方党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和广大群众法制意识的重要途径。[1]为全面了解肇州全国法治县创建工作的现状,找出主要制约因素,我们综合运用了走访座谈、调查问卷、查档案等方式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

一、创建成果

肇州全国法治县创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司法等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平稳启动,进展顺利,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肇州县二井镇实现村获得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永胜乡模范村、县第四小学、六和饲料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获得省级民主法治示范单位称号。肇州县获得了全省法治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殊荣,为肇州县经济社会的科学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1.全县创建工作得到重视。2012年3月,肇州县在全省率先提出争创全国法治县之初,县委就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县委常委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成立了5个专项推进组。把创建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管理考核之中。在县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将人均0.8元普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累计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高空广告牌、宣传展板等设施。

2.全县法治氛围日益浓厚。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健全县乡村三级法治体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全县各单位、各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和广大群众法律素质。尤其是建设了3条法治公益宣传一条街及独具肇州特色的法治公园,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吸引力。

3.服务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县各行政执法部门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对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实行多部门并联审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12年,全县共办理各种审批服务项目27.7万件次,按时办结率为100%,群众投诉答复满意率为100%。

4.和谐稳定局面更加巩固。有效解决了一批征地拆迁、土地纠纷、农民工工资、物业供热等难点热点问题,促进了信访形势持续好转,一些累积的重点、难点信访得到解决。深入开展“打四黑除四害”“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八类主要刑事案件较上年下降55.6%,安全生产事故较上年下降63.5%,全县社会安全指数达到97.4%。

二、工作建议

法治县创建工作,既包括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也包括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等内容,涵盖县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肇州县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2]

(一)建设法治文化,形成法治环境

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建设的灵魂工程,应当不断丰富法治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从根本上提高群众参与法制建设的自觉性和支持度。

1.丰富视觉法治文化。继续在县城城区和乡村等有条件的地区,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灯箱、公益性广告牌等为载体,宣传“六五”普法规划、法律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法治文化墙、法治宣传一条路(街)、法治公园的建设,让广大居民身处在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中。

2.强化乡镇设施建设。抓好法治文化广场建设,以镇、村为重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法治文化广场建设,扩大法治文化广场的覆盖面。抓好法治文化展馆建设,以镇村文体中心和文化书屋为载体,建设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室等,让乡镇的群众更好地参与法律知识的学习,真正使法治文化建设融入群众生活。

3.搞好法治文化艺术。组织开展法治书法、法治剪纸、法治诗画等比赛活动,选取较好的作品编制成集,把法律的宣传融入到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去。创作和演出一批贴近群众生活、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法治文艺节目,增强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突出法治惠民,解决民生问题

要积极回应群众的期盼需求,全面落实法治惠民利民助民措施。

1.加大法律援助力度。要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完善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受援人权益保障制度,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群体撑起“保护伞”。

2.实施法治惠民工程。依法推进棚户区改造、促进社会就业、改善医疗环境等民生工程,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

3.狠抓重点问题整治。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便民利民服务、社会治安整治、规范经济秩序、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监管服务力度,切实维护好、保障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实现社会稳定,促进全面和谐

在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上求突破,建立“大维稳”格局。

1.切实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解决维稳“本领不高”的问题。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教育疏导结合起来,不仅要真心实意、极端负责地接待上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做好理顺情绪的工作,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重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把依法办事与带着感情做工作结合起来。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解决维稳“基础不实”的问题。努力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提升,提高基层干部把握全局、协调利益、服务群众、依法办事和处置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推进各级干部在工作实践和基层一线转变作风、服务群众。

3.加快建立部门快速协调联动机制,解决维稳“合力不强”的问题。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健全有效解决问题机制,真正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链接的维稳网络,凝聚起维稳工作的强大合力。

(四)维护公权力,确保规范执法

针对公检法等执法部门存在的个别工作人员执法不严格、不公正,甚至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现象,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

1.强化素质培训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牢记宗旨,在执法工作中做到勤政廉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以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政策业务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使其懂业务、善管理。

2.严格实施监督措施。建立完善的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1]张蕾.论加强法制政府建设的途径[J].大庆社会科学,2013,(3).

[2]董德柱.关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1,(2).

猜你喜欢
法治群众建设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