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岩,马青森,李晓梅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后现代理论”重视文化作用的机理与社会重视文化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后现代思潮在文化选择和建构的价值层面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我们在文化的价值选择时,既要从文化自身的有效性上去选择文化的价值所在,也要把文化放在时代的背景下去把握文化自身蕴含的时代动力。这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且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
后现代思潮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产生。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认为,20世纪60年代,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适当调整而导致的社会发展,西方社会开始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媒体社会、消费社会、最高度发达社会。这种新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状态,也被称为“后现代社会”或者“后现代时代”。后现代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发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内的根本性变化,即在产业结构、社会生活、传播方式、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甚至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致资本主义社会暴露出深层次的文化矛盾。这些变化促使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又一次的断裂,并将引起人类社会又一次的发展。因此,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发展进行了又一次的反思,反思现代化所带来的利与弊,更深刻地反思了理性主义和启蒙精神的正确性。可以说,后现代理论就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是西方当代思想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反思。
文化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它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所在。当精神世界变成了文化,作为个体的人就企求在这种文化的创造和保持中达到自身的完善。人们也习惯在作为文化的精神领域中寻找使自身作为自由存在的旨意和标准。人们一旦找到了这种标准,就会把它作为旨意而遵守。这种适用于制作与使用的标准,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应该如何确定和遵守是我国在后现代时代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价值选择。后现代理论思想家认为,在人类历史的生命过程中,文化作为一种解释系统能够给人类提供解决生存困境的途径,“文化价值要在一种文化的整体中保证有意义,只有通过它将自身限定在自我有效上:为诗歌而诗歌,为艺术而艺术,为科学而科学。”[1]文化的价值应该是为了使人类成为人类。在后现代时代,伴随着理性神话的消失,后现代思潮裹挟着弥漫周遭的虚无主义也浸入了人类的精神领域,致使人类对真理、善良、正义的追求不断被语言所消解,生命的价值和世界的意义消泯于话语的操作之中。基于文化处境的严峻性,需要我们去直面西方文化所遭受到的历史和现实的困境,并在学术参照、审视和批判的层面重新厘定新的、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精神坐标,后现代理论提供的关于工业文明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现在,全球化进程将不同国家、民族联系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和频繁。这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甚至发生碰撞和冲突,从而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中实现了广泛地借鉴和吸收,实现文化的整合,促进特定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以及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和繁荣。然而,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与行动也在全球化进程中起着破坏的作用,以实现某种不良企图。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一直利用全球化进程试图征服全世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以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为先行,积极凭借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力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作为普世价值和真理向全世界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推行,而社会主义国家更是首当其冲。先进的文化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使电影、电视、计算机软件和因特网等媒体越过以往的藩篱,开拓了更为广阔的交往时空,实现了信息的共享,甚至实现了信息的互动。这就使西方的文化及其价值观念轻而易举地进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力图演变该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及其价值观念,进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说,全球化进程不仅使以美国为主导的国家和地区推动了国际间经济联系、合作与交流,而且推动了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趋同化。因此,“全球化也具有意识形态性,因为它试图根据一种比任何一种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一些利益的全球想象来重新建构世界。”[2]因此,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然面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利用全球化实现思想文化上的全世界美国化和资本主义“一体化”的现实挑战。全球化趋势在文化层面上表现为资本主义所推崇的西方文化价值与意识形态向全球输出扩张与渗透,即资本主义全球化。由于这些西方文化价值往往以“全人类利益”“全人类价值”为包装,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与欺骗性。其实质想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些全球化主导国家的一己私利。尽管全球化使全世界的各种联系更为紧密,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民族国家的界限,自然它也就不能消解不同民族国家的利益,事实上,却加剧了利益不同、追求各异、边界清晰的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与斗争。这种状况反映在文化方面,就形成了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文化与价值的冲突与激烈斗争。[3]
后现代理论坚持了哲学的批判性,哲学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对现实的反思。后现代理论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全球化,正是对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实和流行的现代主义的观念进行关注和反思的产物。后现代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和鞭笞,对科技理性和工业文明进行质疑和解剖,有利于人们看清资本主义的真面目,能够促使资本主义正视自己的弊端。对于正在从前现代化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具有启示和警示作用,避免重犯错误。
从价值理论上讲,文化整合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人们如果在价值观念上处于不一致的状况,那么很难形成一个共同的社会生活。经过文化的熏陶后,人们会在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形成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念。只有经过文化熏陶而形成价值观念上的一致,才会与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相协调,才会有共同的社会生活。在后现代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十分重视文化中的意识形态部分。这对稳定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起着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葛兰西认为,资产阶级掌握两种领导权:政治领导权和文化领导权。文化领导权是支撑资产阶级的强有力武器。在西方发达工业化社会中,通过大众传媒,让资产阶级所倡导的价值观直接地或间接地浸入人们的闲暇时间,使人们满足追求眼前的物质需要,不再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即认同了资本主义制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牢牢坚守我们的文化阵地,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下价值导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导向,就是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创新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我国现阶段倡导的主流文化发展战略,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基础上的中国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战略,它是整个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目标,而它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彻底建立主流文化价值观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我们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品组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引领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局面。
以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价值导向,确保人民实现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源。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中华民族繁衍过程中所形成的智慧结晶,它对中华文明以及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它是特定社会时期的产物,而不能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所以,我们要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因为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和民族的现实文化基础,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正如列宁所指出:“无产阶级的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的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4]这种继承不是全盘继承,而是扬弃。这不但彰显和提升了中华民族文化所蕴含的智慧,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获得了一个新的文化载体,从而使中国人用自觉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以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为导向。为了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要开展国内国际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广泛参与全球化中的文化对话,促进文化交流,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历史证明,其他国家和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也创造了特有的文化和文明,也彰显了他们的智慧,其中可能有一些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成分,因此,我们应以辩证的立场对待它们,借鉴它们,以扬弃的精神汲取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养分,而不是全盘接受。当然,在汲取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创新的态度和做法,而不是教条式地吸收。这就是文化与文明的交流,英国哲学家罗素曾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只有以宽容和包容的心态进行文化交流,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进而屹立于民族之林。
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导向。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生产力得到显著的提高,人类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的生存环境,但是,笑靥半展,愁绪又上心头。由于人类向自然界的过度攫取,造成植被大面积地被毁坏、生态环境被严重污染、气候异常、资源尤其是能源紧张,以致国际冲突频起。人们开始反思以往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甚至近代社会发展进程合理性,并提出了科学发展理念,变革了以往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就体现了这种变革。
[1][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
[2]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3.
[3]李学丽,王鹤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及价值观教育[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4]列宁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