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学视角的美、情感、精神与艺术

2014-03-29 20:10苏传敏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节奏神经生命

苏传敏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艺术是精神产品,艺术是表现美的,艺术是表现情感的.但是,美、情感、精神在人的心理世界中各是什么样的形态,这些心理形态的东西何以成为艺术的内容,它们在艺术中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着,这是本文将要加以探讨和解答的.

1 美

一切物质运动都离不开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能量,一个是和谐.运动不能没有能量,运动不能不趋向和谐.对于生命物质来说,第一个条件决定了生命系统对食物的需求,第二个条件决定了生命系统对和谐的需求,这个和谐需求,就是人的审美需求.

把和谐需求说为审美需求,是因为人的任何审美状态,都是心理的和谐状态;人的任何审美享受,都是对心理和谐状态的感受.从这个角度来定位,美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现象:它是生命体为达到最佳生存状态,自身的内部运动自觉寻求与外部世界相应形式的运动相和谐的结果.生命运动自然的和谐趋向,是一切生命体生存的先决条件.从这里回望生命的源头,想象地球上第一批生命细胞主动寻找适合的温度、适合的湿度、适合的酸碱度,寻找适合生命的外部环境时,审美的萌芽就已经产生了.

所以,审美能力,应该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能力.如果具体看一看美的产生,可以确认生命的这种能力,确认由这种能力所带来的生命和谐,比如:声音美的产生,色彩美的产生.

被人们称作“美”的那些事物,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听觉和视觉而被感知的,听觉、视觉所接受的对象,是声波和光波.当一个人说某种声音很美时,那一定是这声音的声波很特别,这些声波在听觉里所转换的神经冲动,和这个人大脑维持生命功能的神经冲动产生了和谐或共鸣;当一个人感觉某种色彩很美时,那一定是这色彩的光波很特别,这些光波通过视觉所转换的神经冲动,与这个人心理的神经冲动相和谐,相共鸣.

人的感觉器官都是很优秀的“换能器”,视觉把见到的一切对象、听觉把听到的一切声音、触觉把接触到的各种物质实体,统统转变为大脑可以接纳的神经冲动,味觉、嗅觉亦是如此.这些神经冲动一方面传达着外部的信息,让我们得以了解外部事物,同时,这些外部输入的神经信号和大脑内部的神经信号会发生运动上的相互作用,这种纯物理形式的相互作用对整个生命系统的运行,必然会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而,生命系统也必然会向往那些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外部信号.

在自然界中,一种生物为了吸引另一种生物来为自己服务,它只要释放一种能够促进生物神经系统进入和谐运行的信号就行了.比如植物用花朵的光波来刺激昆虫的视觉,用芳香的气味刺激昆虫的嗅觉,昆虫在这些特殊信号的吸引下采集花粉,从而帮助植物完成了物种的繁衍.

这些对昆虫的神经系统能够产生积极刺激的光波和气味,对人的神经系统也具有相同的功能.所以,对审美的感受,并非只是人才有,一切有感官的生命系统都可以有,只是人能够用“美”来称谓那些引发生命和谐的审美对象.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从生命诞生以来,自然就依它自身的律动默默养护着生命.也就是说,生命在它的进化中,其内部律动始终追寻着外部自然的律动,并保持与自然律动的同步、协调、共鸣.这些自然律动的实体,就是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四季时空.它们以其对生命系统的养护,而成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在生命进化的整个过程中,个体生命对自然律动的依恋关系,早已深深埋藏在人脑古老的结构里.至今我们仍旧能够陶醉于自然风光的美丽,一方面是自然律动依然发挥着调节生命韵律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生命深处所储存的古老信息,不断被自然的律动所唤醒.

2 情感

现代心理科学已经揭示,人的情绪、情感、意识,都是以神经电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大脑,像喜、怒、哀、乐,爱、恨、苦、愁这些人人都体验过的情感,它们之间是以不同的神经运动频率相区别,这些都可以通过脑电图得到证实.

情感的起源要追溯到生命的早期,比如母爱和亲情,它是生物为了生命高效的繁衍而在基因的进化中早早设定好的,这样一种基于本能的情感,应该在爬行动物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而“友情”可能要产生于哺乳动物时期动物之间为生存而进行的协作.

像“母爱”这样的“情感”,是动物哺育幼崽阶段不能不具备的一种本能.生命进化到人类以后,固化在基因之中的母爱、亲情就被常态化而贯穿于人的生命全过程.

就像树保留它的年轮一样,人脑保留有生命进化以来的全部脑结构——爬行动物时期的脑、哺乳动物时期的脑、现代人类的脑.情感的相当部分就是从人脑深处的古老结构生发出来的,它们以不同的能量,通过一个叫做“网状结构”的脑区扩散到整个大脑皮层.

对人类来说,那些我们出生以前就遗传下来的信息,是属于本能性质的;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所经历、所积累的信息,是属于新信息.即使这些“新”信息,当某个外部事物唤醒或激活了它们(比如我们儿时的经历),我们仍会情不自禁,甚至热泪盈眶.

综上所述,可以把情感概括为如下几点:(1)情感是具有一定能量的神经电信号;(2)这些信号储存于大脑不同的结构中,当它们没有被激活时,是静态的、不具有能量;(3)这些信号可以被外部的信息所激活.

3 精神

“精神”是一个既清晰又朦胧的概念,你能清晰地知道它的存在,但是,当你仔细端详它时,这种清晰又不见了,你甚至无法找到它的轮廓或边界.

哲学上把精神等同于意识,说它是客观世界在头脑中的反应,这似乎是对的,但很不确切.“精”和“神”应该是意识的精华部分,是意识的升华,之所以说升华,因为它已不是某一种局部的意识,而是整体秩序、整体结构、整体联系中的意识,因而它不能等同于一般意识.如果选一个恰当的比喻,“精神”更像一间房子,“意识”是装在房子里的物件.不同的外界事物在头脑中所产生的信息,统统都可装在“精神”这所房子里.这所房子的空间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心胸”,精神空间的大小,就是心胸的大小.精神这所房子足够大,它承载的意识内涵足够多,心胸也就足够宽广.

不仅仅“意识”装在精神的“房子”里,情绪、情感也是装在精神的“房子里”.情绪和情感可以是具体的,它可以有喜、怒、忧、悲等具体形态,但精神却无法具体,你可以说精神空间的大小,精神境界、层次的高低,却无法说精神是某种具体的情绪、情感或意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情绪、情感、意识都有其具体的神经链接和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又都有自己特定的振动频率,可以把这些有具体振动频率的神经冲动称作“心理节奏”或“心里韵律”.精神则是这些“节奏”或“韵律”在大脑中的空间布局,可以把这种布局叫做“心理结构”.

有什么样的心理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心理节奏、心理韵律;一切心理节奏、心理韵律都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运行.这就是精神(心理结构)和情绪、情感、意识(心理节奏、心理韵律)之间的关系.精神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唯人类所独有.精神空间的大小,精神层次的高低,表明着生命进化的程度,表明人在进化中人性与兽性在一个人身上的比重关系.

4 艺术

中国最早的文艺理论《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古人这段文字,已经把人的内在情感和外部行为之间的关系说的格外透彻明白.这里的“言”、“嗟叹”、“咏歌”、“舞蹈”,都是情感释放的方式.情感力度平缓,“言”和“嗟叹”便可给以抒发,情感力度过强,则必须靠“咏歌”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释放了.这些由情感释放所呈现的外部行为,便是人的“艺术”行为.

由此可以看到,古人已经能够感知“情”是一个不安分的能量,“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是他们对当时“艺术活动”一个很准确的表述,更早的原始人类狩猎归来,兴奋的能量在体内积蓄,围着猎物跳跃,那是人类最早的舞蹈;在岩壁上刻下各类动物,刻上狩猎、歌舞、耕作、祭祀的图形,让喜爱的形象固定在岩壁上以便随时欣赏,那是人类最早的绘画.到了《毛诗序》能够产生的时代,人类的艺术已经趋向成熟.

“情”向外释放而有艺术,反过来看,艺术在人的心灵内部必有它的对应物.单从物理形态看,由艺术在人的感官中所转换的神经脉冲频率,必定对应一定情感状态的心理脉冲频率;艺术的样式,必定对应心理活动中的结构样式.这种对应,可释放大脑内部的能量压力,优化心理的运行秩序,稳定动态的心理结构,进而达到生命系统的最佳运行状态.人类需要艺术,人类离不开艺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这里,我们来细细考察一下艺术和心理内容之间具体的对应关系.艺术家们普遍赞同这样的观点:“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切艺术都趋向于音乐”.这些观点可指引我们对艺术的形式特质做进一步的认识.

音乐是声的波动,是声音高和底、长和短、缓和急的对比节奏组成的声音的旋律,音乐家把这些外部的波动,按自己心理的情感需要进行组合构造,其中每一个音节的起伏都来自音乐家内心的情感起伏.用声音的“节奏的运动”来表现心理“运动的节奏”,或者说用外部的“乐音系列”来表现情感心理的“脉冲系列”,这就是音乐具有艺术表现性的全部秘密.在这里,音乐中的一切技术、技巧、手段,都是传达情感的手段;音乐中的一切变化,都对应着心灵的情感变化;音乐的结构、乐音的品味,对应着情感心理的结构、精神的品味.

通常系统中包含黑名单、散客、协议企业三项子系统,按照用例以及用例之间关系,使用例行为合理包含另一用例行为,且保障用例本身扩展功能。比如客人入住需要做黑名单查询,其用例包含一个新入住客人会成为会员、回头客、协议企业客人三种;此即是用例扩展延伸的直观体现,在系统建模中做好用例设定,也是提升其建模质量的关键。

绘画、雕塑、建筑等等视觉艺术,表面上都有一个实体对象,但实质上它们是以光的波动进入视觉.它们的色彩对比节奏、明暗对比节奏、大小对比节奏、曲直对比节奏等等,在视觉里是光波的对比节奏,是光的旋律.由于“实体对象”的存在,视觉艺术似乎和音乐有很大区别,但从节奏和旋律的角度看,视觉旋律和听觉旋律就没有太大区别了.当两者在人的感觉器官里统统转换为神经电流以后,它们就在根本上完全相同了.所以,并不只是音乐有节奏和旋律表,其它艺术也有节奏和旋律,这就是“一切艺术”都能够“趋向于音乐”的原因,也是一切艺术能够和心灵世界相对应的原因.

艺术和心灵的关系同时也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这条哲学公式同样适合于艺术和心灵.用一种概括的方式,可以把心灵划分为三种状态:绷紧的疲劳状态、懈怠的缓滞状态、适中的运行状态.对艺术家来说,这三种不同状态,决定着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家的审美倾向也可以分为三种:外向自然型、内在自我型、结构秩序型.这三种不同的审美类型,也决定着艺术风格的不同取向.外向自然型的艺术家是以写实的语言来描绘现实的美,这些艺术家陶醉于自然本身的韵律,自然之美在他们心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内在自我型艺术家倡导“写意”的艺术风格,艺术表现不受外部形象的限制,完全听凭心中激情的指引,手中造型,可随“意”而变.结构秩序型的艺术家多会运用抽象元素探寻心理空间,以抽象形式来表现诸如高古、仓润、沉雄,荒寒等心理结构形态,在艺术形式上乐于心理整体秩序的构造.

为什么像“高古、仓润、沉雄,荒寒”这类词汇能够代表心理的结构形态,表现这些结构形态便属于“抽象艺术”呢?让我们从具体的作品分析中来加以了解.

绘画创作要先从构图开始,比如风景:远山和地平线高一些还是低一些;树的造型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一组石块靠左还是靠右一些等等,这其中每一个点的设立,每一根线的位置,都要出自画家内心平衡的需求,构图不同,所透射的审美信息也不会相同.构图本身可以是“饱满”的或“秀巧”的,可以是“大气”的或“平淡”的.“饱满、秀巧、大气、平淡”,都是来自心理结构的反应.

一幅绘画作品,同一个内容,同一种形象,仅仅是绘画形式不同,笔触笔法及画家心理投入不同,就可以体现一种心灵的“高古”,或是精神的“仓润”,或是生命的“沉雄”,或是无名的“荒寒”.“高古、仓润、沉雄、荒寒”,在中国古代画论中被称作“画品”,代表着作品的“格调”.画品、格调是心理的精神层次,是高于绘画内容的东西.

在写实绘画中,构图的审美元素和绘画的品味处于隐藏状态,它们通过画面形象和情感内容不知不觉的作用于欣赏者.当艺术家丢掉写实的形象,丢掉具体的情感表现,直接把隐藏的东西放在了表现的首位,直接以各种形式元素去触摸心理结构上的感受,艺术家的这种手法就叫“抽象”了.

其实,在世界艺术中,最完美最成熟的抽象就是中国汉字.这是因为汉字的抽象不是由一个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所完成,而是由一个人类群体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空内完成.其中每一个字在审美结构上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同一个字,不同人作不同的书写,可以传达不同的审美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每一个识字的中国人又都懂得抽象.

艺术是心灵的对应物,心灵内容的任何变化,都左右着艺术形式的变化,心灵内容的任何区分,都会有艺术形式的区分.但是,外部艺术形式并不只是被动听由心理内容来决定,当心理内容还没有外化为具体形象之前,这些心理的东西都还是模糊的、朦胧的.一旦被外化成艺术品后,这内心的情感脉络、情感样式、精神形态才算被清晰地确定下来.同时,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构思,推敲艺术语言的过程,也是在理清情感边界,确认情感内容,提高心理认知的过程.心理的意识形态,通过外化为艺术而被赋予一个物质形态.模糊、朦胧的心理内容被清晰化,被一种外部形式再次确认,这时的心理内容,便由“自在”而达到“自觉”.这就是外部形式对心理内容的“反作用”.

一件艺术作品,能够表述一个情感故事,能够塑造一种心情心境,能够打开一片精神空间,能够激活一种生命灵性.艺术是情感的外化,精神的外化;是情感的结晶,精神的结晶.艺术与生命的互动,会让生命更加美好,会让世界更加生动.

〔1〕(苏)鲁利亚,等.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4.

〔2〕王伯扬.神经电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3〕(美)阿.热.可怕的对称——现代物理学中美的探索.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节奏神经生命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YOUNG·节奏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神经”病友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