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萍
(南京医科大学,210029)
被媒体称为“云计算元年”的2009年,李开复在《云中漫步——迎接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中提出了“云计算”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让互联网这片“云”成为每一个网民的数据中心和计算机中心[1]。云指的就是互联网。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互联网和虚拟技术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IT资源提供模式和商业模式,能将海量、可伸缩的IT计算机资源(记为X)以服务方式(as a Service)通过Internet提供给用户;其中,X代表CPU、内存、I/O、存储、带宽、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各类IT资源池。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不必拥有实用新型技术所需的基础设施或应用系统,而是可以租用各种云服务,即“一切即服务”(X as a Service,XaaS)。
这种最能体现互联网自由、平等和分享精神的云服务在整个图书情报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云计算图书馆、图书馆即服务、图书馆云等概念也应运而生。随着OCLC宣布推出“基于云的服务”,图书馆的IT应用也进入了“云”时代。而高校承载着培养优秀人才、发展科学和传承文化的使命,高校图书馆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在“云”环境下进一步加强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在图书馆云服务体系中,每一个加入到“云”中的图书馆整合成分布式的网格图书馆,作为一个集成的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服务[2]。图书馆云服务在信息资源上能够实现更大程度的整合和共享,突破信息资源的共享局限,提高运行效率,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让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在“云”环境下,图书馆的建设更应注重与图书馆之外的其他参与对象的合作与协同。结合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业务流程以及云计算的特点,可以总结出六种类型的图书馆云服务的参与对象:网络服务提供商(ISP)、通信服务提供商(TSP)、云服务提供商(CSP)、信息资源服务提供者(IRSP)、图书馆(LIB)和读者(Reader)[3]。
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在高校图书馆云服务中为用户接入公共通信网提供服务,实现上网服务、网上浏览、下载文件等功能。ISP为其他参与对象提供网络服务,云服务提供商、信息资源提供方、图书馆、读者通过ISP进行云服务的发布和接收。
通信服务提供商(TSP)在图书馆云服务中为各个参与对象传递信息,实现在各个参与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操作中形成的电子信息信号安全、高效、即时的传递功能。TSP提供的服务是整个高校图书馆云服务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持环节。
在高校图书馆云服务中,由云服务提供商(CSP)提供云服务,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获取服务而不是安装在本地的应用程序来提供。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采用商业CSP,也可以根据图书馆自身特色,利用图书馆自身的设施、设备、信息资源搭建平台(如Calis的云联邦服务平台),向其他图书馆提供云服务;另外还可以是图书馆搭建面向自身服务的私有云服务。总之,CSP为图书馆提供各种云服务,也为其他支持图书馆信息服务运作的各个参与对象提供快捷、便利的统一整合的平台服务[4]。
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的基础,这些资源有自建资源、开放式资源和购买资源。其中,自建资源包括书目信息、本校数字化学位论文、特色教学视频、机构知识库、事实数据库、专题信息库和动态资源等,这类资源往往由图书馆自身提供;购买资源包括由数据库商提供的各种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各种视频等。因此,信息资源提供方(ISP)包含提供各种收费资源的数据库商和提供本馆馆藏信息资源及本馆的特色资源参与到云图书馆的图书馆。
图书馆是整个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的核心。信息资源提供商通过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最终用户通过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因此,图书馆是整个云服务系统中各个参与对象的结点所在。
读者是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的最终用户。在高校图书馆云服务体系中,主要读者群为各个高校的师生、科研人员、实验人员等。云服务为读者提供检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实时获取服务和知识服务等。但读者在获取这些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会生成一些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经过采集、分析、整理之后,也可成为其他参与对象(如图书馆、数据库商)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此时读者也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如某一用户在OPAC系统的读者荐购中填写了自己感兴趣的书,那么这条信息就成为图书馆下次采购图书时的参考意见。
云计算的核心思想就是服务,因此,通过云计算来实现的服务即可以称为云服务。结合云服务的参与对象,总结出云服务的特点及其优势为:(1)云端有大量的可共享的资源池。在图书馆云端的资源中,包括网络、各种数据库的镜像服务器(如万方、中国知网、超星等)、海量的数据存储、各种应用程序、服务和交互平台等。(2)基于云端的数据、软件和服务等可通过网络访问获得,而与物理位置无关,随时随地提供服务。加入图书馆云服务的用户只要能访问网络并且登录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账号就可以享受云端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十分的方便快捷。(3)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用户按需进行动态地部署、配置、重新配置和取消服务等,就像使用煤气、水电一样,取用灵活、自由方便。各个兄弟院校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情况进行自由选择,充分利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4)可以获得超级强大的云计算。基于云端的服务器往往都是采用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方式运作,服务器集群相互协作,其计算能力远远超过任何的PC机。(5)云服务不再由单一的图书馆进行运作,而是需要ISP、TSP、CSP、IRSP、LIB和Reader相互协作,共同运作。(6)云计算服务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
目前,云服务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基础设施云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平台云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和软件云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
基础设施云服务采用虚拟技术建立虚拟化基础设施中心,将分布在各个图书馆网络最基本的IT资源服务器、数据库、内存、存储、I/O设备、操作系统、网络资源和计算资源打包成类似公共设施的可计量的服务,向云服务中的节点图书馆提供底层的、接近于直接操作硬件资源的服务接口。通过调用这些接口,节点图书馆可以直接获得计算和存储能力,并按照实际资源使用量进行计价和收费。
IaaS使得各个高校图书馆不必重复购买各种服务及高端硬件设备,可按需供应服务,节省经费。IaaS服务的主要对象为图书馆系统管理员,可为用户提供物理资源池管理和调度、资源的监控与负载管理、数据完整性与可靠性管理、云资源部署与安全管理、资源计费管理等方面的服务[5]。
平台云服务把应用设计、应用开发、应用测试、应用托管和部署环境等作为服务来提供,为用户提供开放的API或开发平台,通常包括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等。高校云图书馆可以在CSP的基础架构上创建并部署运行自己的应用软件,并通过网络传输给第三方用户使用。在使用平台云服务进行应用软件的开发和部署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平台特定的规则和限制,如编程语言、框架、数据存储模型等。
云计算环境下,各个高校图书馆之间资源及软件平台的差异,导致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和整合。PaaS能够为各个高校图书馆提供安全、高效、全面、快捷的软件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保证不同的程序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部署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同一个平台与协议标准下工作,保证所开发的应用软件在开发环境、编程语言、编译程序、测试工具和部署机制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和兼容性,方便移植和整合。
PaaS使得用户不需要管理或者控制底层的云基础设施,只需控制部署应用程序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托管环境配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云图书馆在选择CSP时,一方面应选择服务内容丰富、灵活和开发界面友好的PaaS平台,确保PaaS平台具有较强的云资源智能能力,能够对用户资源请求与使用进行精细化的监控和管理;另一方面,应选择高安全性的PaaS平台,符合相应的云计算技术标准与规范,能够为用户提供标准化开发框架和开放的系统接口,并及时对PaaS平台应用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6]。
在软件云服务里,CSP通过互联网将软件采用多种租赁方式交付给成千上万的用户使用。SaaS可以分成两大类,即工具型SaaS和管理型SaaS。工具型SaaS面向个人或组织,不要求建立专门数据库,主要提供在线翻译、在线杀毒、网络视频、网络搜索和在线办公软件服务等;管理型SaaS面向组织,与经营管理相关,需要建立专门数据库,主要提供企业资源规划、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投资理财等。
在图书馆云服务中,我们采用工具型SaaS,云图书馆将自己开发的、开放的或购买的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向读者提供安全、便捷、经济、个性化的应用软件服务,并负责应用软件的管理、维护和升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定制软件服务。
与传统软件模式相比,SaaS具有更低的建设成本、维护成本、应用门槛和应用风险,可以让节点图书馆不必关心应用软件的安装和部署过程,也不必关心应用软件的维护和升级问题,更不必为拥有软件支付费用,而只需支付使用费,减少了引入新软件的评估和决策风险,同时也让一些资金较为紧缺而又急于实现信息化的中小型图书馆通过云服务获取服务。通过SaaS可以在节省投入成本的前提下,为节点图书馆提供馆际互借、参考咨询、特色库资源加工与管理、数据管理、资源共享等服务。
目前工具型SaaS已趋于成熟,我们在选择CSP时,应重点考虑服务提供商的信誉、技术实力、安全标准和未来发展,保证SaaS平台支持公开协议,读者易于获取SaaS服务并有较高的安全保障,能够保证海量用户并发访问,并具有较高的服务质量。
云计算的出现使得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有限经费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高校图书馆云服务活动中,各个参与对象各司其职,合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而保证图书馆云服务高效有序的运转。随着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图书馆云服务不只局限于其中一种云服务模式,IaaS、PaaS、SaaS三种模式将会相互融合、相互协作,为读者提供一个量身定制的一站式的IT服务。
[1]陈传夫.图书馆学研究进展(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论丛第 2 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98.
[2]王文清,陈 凌.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模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4):13-18.
[3]邓仲华,潘义概,李志芳等.图书馆云服务的参与方关系模型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3):11-15.
[4]FengXiaona,BaoLingyun.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 University LibraryUser Service Model[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puter Theory and Engineering,2010,(3):144-147.
[5]陈 臣,武文慧.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云服务模式架构与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3):70-74.
[6]琚洁慧,吴吉义,章剑林等.SaaS应用中的多租户与安全技术研究[J].电信科学,2010,(10):41-46.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