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标准化在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的意义研究

2014-03-29 16:42雷,杨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伤害事故体育场馆

张 雷,杨 毅

(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00)

体育标准化在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的意义研究

张 雷,杨 毅

(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00)

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但在开放过程中产生意外伤害事故成为阻碍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一大障碍.标准化在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开放过程中可以起到预防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为伤害事故的处理提供相关的法律依据,同时还起到可以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的作用.本文从标准化的视角来分析其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和意义.

标准化;高校;体育场馆

1 前言

标准化就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简言之,标准化就是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统一的标准,都能接受一个标准、一个试验方法和一个评定程序,按标准来衡量工作水平的高低.体育标准化是为了在体育用品制造、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服务供应、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组织评定、体育科研开展、从业人员管理等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针对上述活动和结果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经各方协商一致,由公认机构批准,所制定的共同的、重复使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育标准化在体育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过程中更是要求有严格的标准化体系的支撑.近日新闻媒体不断报道学校篮球架、足球门倒塌造成锻炼者伤亡的事件,从根本上就可以溯源到体育标准化的缺失,同时类似事件反映出学校体育标准化体系的监管和执行存在的缺陷.

如何强化体育标准化在学校体育设施安全使用中的作用,运用体育标准化来预防、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将从标准化的视角,应用逻辑分析法,对现有的法律法规逻辑层面尽心分析,提出标准化在在学校体育场馆安全使用中的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

2 我国体育标准化发展的概况

2.1 起步晚发展慢

纵观我国体育标准化工作,存在起步晚、基础差、水平低、数量少、结构性缺失等众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没有构建一个完善、科学的体育标准化体系,从而导致无法全面开展体育事业.甚至在很多人看来,体育标准化工作看似可有可无.我国直至2000版ISO9000标准体系才对体育服务业从场馆要求、服务质量、劳务质量、设备设施质量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定.此前的体育标准化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针对体育器材、设施等内容的标准化.此外,体育标准的制定缺乏动态性,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能力差.据初步统计,与体育有关的国家标准约占国家标准总数的2%,这肯定是不适应现阶段飞速发展的体育事业的.因此,加强体育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能够提升体育工作管理效率,减少体育工作中的盲目性.

2.2 监管差落实难

体育标准制定的目的是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体育事业服务.在标准化的运用过程中需要标准的制定和使用部门有组织性地将标准化内容贯彻到体育领域的各个环节.同时,相关国家行政机关需要按照标准对基层的体育标准化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及时发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隐患,并督促相关管理人员及时改进.标准化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执行的制度或标准,制定的标准只有有人遵守、执行才有意义.体育领域内的各种活动都应该严格遵循统一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标准.如果这些活动反复多次进行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遵循,就失去了共同的客观依据,没有统一的衡量准则和尺度.那样,这些活动就因失去准绳而一片混乱.[2]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体育标准化体育监管力度较低.很多体育领域没有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例如场馆的管理、设施的维护、管理人员业务技能等.体育标准化执行难度大,诸多的安全问题也就应运而生,阻碍了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重竞技轻社会

体育标准化建设还存在不平衡,差距较大的情况.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发展程度也不相同.导致体育标准化工作发展不平衡.我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决定了在标准化领域内也是优先发展竞技体育标准化.制定了严格的竞技体育基础与通用标准、体育场所标准、体育活动标准、体育组织标准、辅助科研标准、体育设施设备标准、体育人员标准等众多的标准内容.并在执行和监管方面也较为严格,保证了竞技体育的良好发展,满足了竞技体育的需要.而对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标准化在这两个领域内的重要意义.导致了标准化工作相比竞技体育发展明显滞后.

3 标准化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的意义

3.1 降低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本来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事,实现了将教育领域内的体育资源融入到群众体育中去的目的.然而实际情况是,缺乏了全面的体育标准化体系,严格的执行、监督手段,导致体育场馆在面向社会开放过程中出现各种意外伤害事故.这对每个学校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体育标准化的角度分析来分析上述出现的问题,第一,体育设施、器材等硬件的建设、维护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做不到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势必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教育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学校必须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体育法》第22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备和器材.标准化的体育设施能够有效预防、降低锻炼过程中伤害事故的发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第二,管理人员没有科学的体育标准化知识,服务标准意识不高,不能够胜任健身指导的工作.《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第19条规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标明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第25条规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依法配备安全保护设施、人员,保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完好,确保公众安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合格的、数量足够的保安人员、消防值班人员、救生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安全保障人员是防止运动过程中产生意外伤害的有效措施.第三,软件方面的安全保障义务的缺失.学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者应当提供安全可靠、符合国家强制标准以及符合行业标准或达到一般的安全标准(在没有国家强制标准的情况下适用)的运动场所或健身设施.学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者应当自觉履行不安全因素的提示、告知、劝告、协助义务.通过广播、张贴安全须知、设置警示牌或者直接向进行健身消费的社会公众阐明危险等形式对运动项目本身所存在的风险和各种可能出现的伤害和意外情况,向进行健身消费的社会公众做出明显的警示.

完善的体育标准化体系能够让健身者知道如何去鉴别、选择合适的健身场所、设施,如何科学锻炼身体,从而更好维护自身权益,降低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避免因此而导致的法律纠纷.另外,体育标准化对体育消费者和从业者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体育服务提供者角度来讲,必须竭尽所能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来满足消费者和社会对体育服务期望越来越高的要求.还可以依据体育标准化合理利用好自身的人、财、物等资源,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从消费者和社会角度来讲,建立良好的体育标准化体系也是社会和消费者的期望,可以保证服务的质量,减少消费者承担的风险等.标准化活动把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规律渗透到管理活动之中,并通过统一、协调、简化、优化,发挥出最佳的管理效能,是提高行业管理效率的最有效手段.[3]体育标准化还可以在无形中起到调节健身者与健身服务提供方利益的作用.健身参与者如果感到正当权益受到侵害,也可以根据有关标准申请司法救济. 3.2提升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

学校体育场馆在全国体育场馆资源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根据2004年度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在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有1848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2%;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4]大量的体育场馆资源集中在了以学校为主的教育系统内,在体育标准化之下可以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满足社会群众健身的需求.体育标准化工作一方面可以提升学校体育场馆硬件设施的资源的利用率,体育标准化规范了开展体育经营活动的场所开放条件、场所等级划分、场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体育场馆开放是需要具体的要求和标准的,包括硬件的标准和警示标志、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同时还规范了体育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检测方式、频率、要求等.严格的标准化体系可以使得学校体育资源最大限度实现物尽其用,同时还可以保障器材、场地的规范化.第二,可以提高体育管理指导人员的利用率,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遵循专用术语、图形符号与标志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例如体育运动项目基本中动作名称、运动特点、动作概念、专门器材设施、专门标志等.并且能够熟知其他体育领域的服务标准化知识.在具备完善的体育标准化服务知识背景下,场馆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会有显著的提升,并且可以高效、科学的管理体育场馆资源,指导健身人员,现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3 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与进步

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更是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利用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来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目的.因此,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众体育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标准化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健全、严格的标准化体系下,健身设施、场地可以保障健身人群的安全、科学的进行锻炼.另外严格的、标准化的健身指导人员的指导可以让健身者明白健身的科学性、合理性.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但是在现阶段,绝大多数学校场馆的开放和管理过程中标准化的程度都不高,导致参加健身的人群其发展参差不齐,各个学校体育场馆、器材等硬件条件缺乏规范,管理人员水平能力得不到鉴定,管理、指导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别.这种条件下很难保证对健身人员的科学指导,也很难推动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反之,在标准的硬件、软件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

4 结论

体育标准化是学校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的保障,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馆开放过程中在硬件、软件方面没有依照相关标准化.健身者在到学校场所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化作为指导,不清楚健身服务场所应该提供的服务质量、配套设施等标准,从而影响群众体育的发展,也为健身过程中产生意外伤害事故埋下了隐患.学校体育场馆从业人员资质水平不一,缺乏对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刻认识.整个产业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推动体育标准化在学校体育中实在必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赵英魁,刘晓东.构建我国体育标准体系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中国标准导报,2012(6):29-32.

〔2〕虞锡芳.标准化:体育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基石[J].体育文化刊,2007.257-58.

〔3〕杨敏,王勇,武卫.高校公共体育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28(4):66-68.

〔4〕程远义,唐成,李圣傅.学校体育场所对外开放中伤害事故损害赔偿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27(11).

G886.9

A

1673-260X(2014)04-0162-02

蚌埠医学院校级科研课题(Byky12122sk)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伤害事故体育场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比亚迪集团扶贫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